03.06 為什麼現在有許多人不願意買4%-5%的理財,還是情願去銀行做2%-3%的定存呢?

琅琊榜首張大仙


銀行理財產品和定期存款是完全不同的金融產品,之所以現在還有那麼多人選擇銀行定期存款,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風險較低,且有存款保險條例的保護。而理財產品自2018年資管新規和理財新規相繼落地後,明確表示不再“保本保息”。


另外,你說的定期存款利率2%~3%之間,也是不準確的,這只不過是普通定期存款一年至二年期的一般情況。而在三年期(含)以上的定期存款利率要更高一些。我們可以通過下面的比對結果來看。

目前理財產品和銀行存款收益對比

事實上,目前國內不少銀行的定期存款、大額存單利率甚至高於銀行理財產品收益,比如說億聯銀行和藍海銀行的5年期定期儲蓄利率均達到了5.3%,甚至億聯智存(利添利A款)產品滿期複合利率高達6.0%。


尤其是選擇銀行智能存款產品,不僅利息收益較高,且支持隨存隨取,提前支取時可靠檔計息。這種業務上的創新,深受廣大普通投資者的歡迎。

然而,在5月24日的在售高收益銀行理財產品中,年化收益率在5%以上的銀行人民幣理財產品只有13款。其中葫蘆島銀行的“金葫蘆宏信158人民幣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最高,也僅有5.2%。如下圖所示:

由此可見,當前銀行理財產品收益並不比定期存款利息高,這也是受央行釋放流動性影響的壓力下普遍現象。

從安全性來看,銀行定期存款比理財產品更放心

眾所周知,我國早在2015年5月就頒佈並實施了《存款保險條例》,將一般性存款納入存款保險保護範圍。也就是說,作為銀行定期存款、個人大額存單業務都是存款類金融產品,屬於一般性存款,均納入存款保險保障。

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既然收益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尤其是理財產品還僅為預期年化收益率而非到期收益,又不能“保本保息”了。反倒是定期存款既能獲取穩定利息收益,又可提前鎖定收益。

相比之下,選擇銀行定期存款或者大額存單業務就順理成章了。不得不說的是,當前廣大年輕人基本都是沒有太多存款的,而且就算是有也大多都選擇互聯網金融等理財服務。而以銀行作為重要投資工具的仍然是老年人居多,他們都屬於穩健型投資者,更不可能冒風險去投資不穩定的理財產品。


總之,無論是從收益角度來看,還是從安全性考慮。當前銀行定期存款都是有優勢可言的,而理財產品反倒是呈現較大的收益下行壓力。比如說,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在4%左右,但這是不確定性的,也可能到期後的收益只有3%呢?而選擇一家存款利率較高的銀行定期存款則更加有保障。當前這主要還是針對普通投資者來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