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夹江:环境美了 村民笑了

夹江:环境美了 村民笑了

▲《乐山日报》截图

原 文

夹江县 环境美了 村民笑了

黄华香 赵径

夹江:环境美了 村民笑了

优美的人居环境


夹江:环境美了 村民笑了

垃圾分类收集亭


夹江:环境美了 村民笑了

红色西山革命教育基地


夹江:环境美了 村民笑了

乡风文明墙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可是整到大家心坎上了,住的地方漂亮又干净,看着心里就舒服!”寒冬时节,气温骤降,可夹江县老百姓心里却是暖暖的,这得归功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大力开展,彻底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让乡村旧貌换新颜。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夹江县结合省、市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大行动”工作的总体要求及巩固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成果需求,制定印发了《关于争创“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先进县的实施意见》,力争在巩固已有“国卫”创建成果基础上,实现“国卫”创建由城到乡全覆盖,力争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大行动”基础上,促进六镇联创国家卫生乡镇,推动美丽宜居的城乡环境建设。

  促进乡风文明 共建美好家园

  在新场镇团结村的红色西山广场,一面刚粉刷一新的围墙上,朗朗上口的村规民约格外显眼。“我们把乡风文明融入到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开展‘庭院革命’,每家每户实行‘门前三包’,做到全民参与共建美丽家园。”团结村村委委员郑济东告诉记者,“环境变好了,大家的精气神也更足了,有几家农户在自家办起了农家乐。”

  近3个月以来,团结村相当热闹。红色西山革命教育基地里,一群来自五通桥区的党员干部正在此参观,接受党性教育。记者了解到,红色西山革命教育基地是夹江县依托红色资源打造的党建新亮点,集党史、党性教育和红色旅游于一体,今年9月以来,已接待180余批次、1万余人次。

  “我们以红色西山革命教育基地为亮点,结合村里1万余亩茶园,打造集观光、体验、教育于一体的乡村旅游。”郑济东说,来村里观光的人越来越多,村民自觉注重清洁卫生,村容村貌不断提升。

  集中发力攻坚 打造宜居环境

  一大片蓝花楹、紫薇花、小叶榕、三角梅等花卉苗木装点在田间,一条条平坦干净的水泥路蜿蜒至各家,一幢幢小民居掩映在绿树红花中……新场镇东风村从“里”到“外”焕然一新。这是夹江县积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一个缩影。

  “虽然冬天来了,但是村子里还是一片绿色,现在一条一条水泥路不但修得宽敞,村道两边还栽种有紫色、红色的三角梅,让村子多了一份生趣。一般晚饭过后,很多镇上居民来散步,周末人会更多。每年蓝花楹盛开的时候,村子里相当热闹,拍照、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东风村党委书记肖国贵说,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东风村在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厕所改造、村容村貌提升等方面下足功夫。

  在东风村聚居点随处可见垃圾分类、保护环境等宣传标语,新修建的聚居点集中污水处理站更是解决了村民污水排放问题,也保护了村民居住环境。此外,针对分散性农户,村上采取厕污共治模式,进一步提升村民生活质量。

  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夹江县按可接入场镇污水处理厂的农户、可集中处理的农户、分散处理的农户三种类别进行治理,年内9369户农户生活污水可接入场镇污水处理厂,目前2个多户一体化处理设施建成并投用。

  “厕所革命”方面,采用水冲三格化粪池标准开展农村户用卫生厕所建设,并按每户2000元的标准予以补贴。目前,全县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新(改)建户用卫生厕所7258户,完成率达81%,公厕已新(改)建117座,完成率达91.4%。

  生活垃圾处理方面,115个行政村(社区)已全部完成垃圾房提档升级,行政村专职保洁员实现全覆盖,56个村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处置措施,95%的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