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 晴好天气有利本地菜出产,江城众多主打菜每斤不到一元!

武汉期间持续的晴好天气让江城蔬菜的出产、采收量变大,市民在冬天里的菜篮子越拎越轻。记者连日走访三镇生鲜市场了解到,因为菜品供应充足,菜价普遍降了不少,其中有十多个家庭主打菜的价格跌至每斤1元以下。

不过,随着昼夜温差不断加大,冬至世界即将来临,来自外地的反季节菜价格可能会上涨。

晴好天气有利本地菜出产,江城众多主打菜每斤不到一元!

江城出现众多“不到一元菜”

昨天,在汉口宝丰路附近的一家集贸市场里,记者发现各家铺位上的红菜薹都在堆着卖,最高只要2.5元一斤,有的仅卖1.5元一斤。品相好一点的小白菜1.98元一斤,差一些的只要1元一斤。市民程阿姨说,往年12月初时,红菜薹起码要卖3到4块钱一斤,小白菜也至少是3块钱一斤:“这个冬天吃菜都便宜多了,还都是些时令菜。”

随后,记者又来到汉阳王家湾的一家菜市场,发现这里的菜价更低,粗略算了一下,有10多个普通家庭主打的大路菜的价格在每斤1元以下。比如大白菜0.68元一斤、白萝卜0.68元一斤、冬瓜0.9元一斤、尖包菜0.78元一斤、平包菜0.58元一斤、冬瓜0.99元一斤、南瓜0.8元一斤、土豆0.6到0.8元一斤等等。

此外,记者还在其他菜市场发现,同样是时令大路菜的毛白菜、红菜薹都只要1.5元一斤,红萝卜1.2元一斤、莴苣1.2元一斤。稍微贵一点的叶类菜每斤也不到3元,如上海青、油麦菜、黄白菜2.48元一斤,生菜、甜白菜2.68元一斤、茼蒿2.4元一斤。

晴好天气有利本地菜出产,江城众多主打菜每斤不到一元!

江城适宜温度让蔬菜生长出产加快

“菜价跌到这么低,可以多吃点便宜菜了。”买菜的市民龚婆婆说,从11月的一次寒潮过后,每天买菜就感觉越来越便宜:“可能是今年的天气蛮好,现在的菜都算蛮便宜。”

在黄陂种植了二十多亩叶类快生菜的魏师傅这段时间每天都在采摘、上货、招呼蔬菜经纪人,一直忙个不停。他告诉记者,近一个月以来的本地气候非常适合蔬菜生长和出产。昼夜温差加大有利于红菜薹、藜蒿等时令蔬菜蓄积糖分,口感更“柔坨”,白天的光照充分,加快了蔬菜的出产,基地里的出货量在增长。

对此,武汉现代农业教育中心专家彭火炬分析称,从11月中旬到12月初,武汉地区的气候都是晴雨相间,温度适宜。近段时间更是持续晴好,白天的最高温和夜晚的最低温能相差15℃左右,让本地蔬菜生长增快,而且长势好,产量大。同时,外地蔬菜近期也不断涌入武汉:“大宗菜供应充足,压低了当前整个菜市的价格。”

晴好天气有利本地菜出产,江城众多主打菜每斤不到一元!

冬至前后外地菜将唱主角

业内人士称,随着冬至节气的到来,武汉市场上的蔬菜将以外地菜为主,一旦出现气温明显下降,或迎来降雨寒潮等天气,菜价就可能反弹。

在王家湾的菜市场里,记者看到的外地蔬菜价格几乎都在每斤4元以上,与本地菜形成鲜明对比。其中如四季豆、黄瓜、番茄等4.8元一斤,豆角4.5元一斤,苦瓜5.5元一斤,丝瓜4.3元一斤,茄子4元一斤。商贩刘师傅称,现在的价格已经比11月底时便宜了一些,但依然属于相对贵一些的菜。

晴好天气有利本地菜出产,江城众多主打菜每斤不到一元!


来自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的监测显示,实际上从11月底开始,受前期气温下降的影响,来自高山地区和省外的叶片菜、反季节菜的收购价和批发价已经出现上涨趋势,目前则因为本地菜出产量较大,众多大路菜价格较低,终端市场竞争比较激烈而暂时未有涨价的显现。

不过,业内人士称,距离冬至时节只有半个月,而冬季的武汉蔬菜市场一直以外地叫为主,一旦遇到寒潮或降温,本地蔬菜的供应量将明显减少,外地菜因为物流、人工成本增加,会带来菜价上扬,并逐步影响到终端市场。(楚天都市报记者曹磊 通讯员周小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