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日照:矢志不渝抓項目,為高質量發展蓄勢積能


日照:矢志不渝抓項目,為高質量發展蓄勢積能


核心閱讀
  這是年終答卷的現場檢閱,這是比學趕超的生動課堂。
  歲末寒冬,全市聚力“雙招雙引”推動高質量發展現場觀摩會如期而至。三天時間,150餘名與會人員來到園區和企業,走進車間和廠房,集中觀摩了40多個項目。
  目光所及之處,無論是嶄露頭角的新業態、蓬勃成長的新平臺,還是落地見效的新打法、競相迸發的新活力,火熱的現場傳遞出強烈的信息,“拼格局、拼平臺、拼創新、拼環境”的項目發展理念,已然在日照大地落地生根。
  而立之年再出發,和著“創新、落實”工作主旋律,從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到新興產業的培育壯大,再到現代服務業的優化拓展,各區縣、園區正依託自身定位,因地制宜,精準發力,矢志不渝抓項目,為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新思維新業態梯度升級
  “思想有多遠,發展就能走多遠。”融入時代發展潮流,思想的大解放、觀念的大變革,讓日照換個角度看世界!


  ——走進KOL創意產業園,直播間內,主播彭彭彭正通過淘寶平臺,向粉絲推介美妝產品,屏幕上顯示有11.23萬人在線觀看。彭彭彭名叫於萍,是懶懶文化傳媒公司培育打造的網紅主播。
  KOL創意產業園10月31日正式開園,目前已入駐像懶懶文化一樣的網紅孵化企業21家,33家頭部網紅企業正在洽談推進,年底園區從業人員將達到700餘人,他們的平均年齡在24歲左右。
  ——在山東數字能源交易中心,大屏幕上實時顯示車主邦服務的車主人次和銷售額。車主邦利用大數據,讓車主、加油站、充電樁自動連接,用戶很方便地就可享受線上服務。
  剛剛結束的2019首屆全球能源新基礎設施峰會上,山東數字能源交易中心正式啟動,貨拉拉、有車以後等30多家出行能源企業簽約入駐。依託該中心,能鏈集團的數字化交易、清結算等業務落地日照,預計年可實現交易額過千億元。
  ——在莒縣智能製造產業園,越疆機器人研發的DOBOT魔術師被團團圍住,只見機械臂通過控制毛筆,臨摹完成了一幅“打造一強三名、唱響創新落實”的書法作品。
  莒縣智能製造產業園內,智能家居+互聯網控制系統項目、鍩博特商用機器人項目、耀譜工業定製機器人項目等的落地,用“智能”重新定義製造產業發展。

  觀摩期間,聽得最多的介紹是互聯網、大數據、智能生產、5G應用等新生產方式的實踐,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快速成長的背後,是“互聯網思維”在日照處處開花。
  “5G時代呼嘯而來,互聯網已成為影響新時代中國的最大變量,日照三十而立再出發,就是要打破慣性思維和傳統路徑依賴,搭上互聯網這趟快車,發展新產業、集聚新動能。”這不僅是中央活力區一年多來發展的深切體會,也是全市上下強化“互聯網思維”的時代背景。
  “互聯網思維”既是搶抓互聯網經濟發展機遇的思維革新,其堅持“用戶至上、模式創新、利益共享、融合發展”的理念,體現的還是發展的捨得格局。
  東港區、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為發展樓宇經濟、網紅經濟,推出了“零房租政策”,通過“免費”增加“流量”,項目由以前一個個落變成一串串落,實現了互聯網經濟、數字經濟、網紅經濟、年輕人經濟扎堆集聚。
  日照高新區為了引進藍鯨騰飛海洋科技項目,在廠房建設、設備購置上舍了1.1億元,將換來全部投產後產值20億元、利稅3億元的收益。更重要的是,企業掌握著萬米深海新型碳纖維耐壓艙核心技術,必將有力引領全市海洋裝備製造業提檔升級。

大平臺大商機相伴相生
  誰的平臺好、平臺大、能級高,誰就能聚合更多的優質資源、創造更多的可能性。觀摩中,中央活力區從全面起勢到全面開花,讓與會人員對“得平臺者得天下”的平臺力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從日照中心、前海廣場、銀座購物中心,到總部基地、海韻廣場、財富中心;從海曲科創中心、智信中心,到魯班科創大廈,再到KOL創意產業園,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樓,一個個創新創業的平臺,共同構築成了活力區築巢引鳳的“梧桐林”。
  如今的中央活力區,已然成為日照一塊耀眼的金字招牌,諸多企業家看到了它的優勢和未來,捕捉到了巨大商機,紛紛投入到活力區建設大潮中來。據統計,1—10月份,東港區17座重點樓宇實現稅收16.8億元,7座樓宇稅收過億元。
  抓好平臺事半功倍、不抓平臺越幹越累。越來越強的平臺思維、平臺意識不僅體現在中央活力區,聚力優質平臺的打造,激活“平臺經濟”,成為各區縣競相奏出的最強音。
  東港的空港科創中心,建設科創中心樓、園區服務樓和綜合配套樓,打造空港經濟開發區區域總部經濟和創業創新的引領地和制高地。目前項目已有中人聯控股、華通陸港等企業簽約。

  莒縣的經濟開發區,以先進製造業為主導,打造的新材料產業園、醫療器械產業園、智能製造產業園等專業園區已經開工,建成46座標準廠房,吸引特色產業聚集。
  五蓮的許孟綠色鑄造產業園,建設標準化的廠房,以及可為入園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的鄰里中心,吸引13家高端鑄造、機械及汽車配件智造等項目簽約落地,年可實現產值19.4億元。
  一個個高起點的、高標準的園區平臺,一次次描述著各自的發展願景,除此之外,加快成長的公共服務平臺,也一次次匯聚著與會代表們關注的目光。
  嵐山的綠冶鋼鐵小鎮,圍繞山鋼、日鋼及鋼鐵配套產業園區的配套服務,規劃建設鋼鐵公園、鋼鐵博物館、科創中心、鄰里中心、職工公寓等,一期工程計劃2020年10月交付使用。
  日照高新區的人才交流服務中心,包括服務中心、英才樓、創新創業俱樂部、高新餐廳,成為高新區為引進高層次人才重點打造的綜合性平臺載體。
  山海天的遊客服務中心,包括全區智慧旅遊指揮平臺和旅遊諮詢問詢服務中心、旅遊宣傳展示中心、遊客求助與投訴受理處理中心、執法及應急調度指揮中心,“一平臺四中心”提升了山海天旅遊智慧監管服務功能。

  用平臺意識做發展乘法,如今這一個個投資環境的“放大器”、優質資源的“強磁場”、創業創新的“助推器”,正凝聚成整個城市“雙招雙引”大平臺。
好環境好作風攜手發力
  “哪裡環境優、服務質量好、辦事效率高、投資成本低,企業就會到哪裡發展,項目就會在哪裡落地,資金就會往哪裡聚集”,市場經濟的“候鳥屬性”,在觀摩的項目中得到生動詮釋。
  雲客傳媒擁有2000多名主播,70個直播間,同時滿足200多個藝人在線直播,2019年預計用戶規模突破2億人。此次回鄉創業,一個細節讓公司負責人盧立陽忍不住點贊:“從今年9月初公司簽約落地日照開發區,到正式運營僅用兩個月時間,感謝家鄉的優質服務和辦事效率。”
  作為一家IDM半導體公司,海聲尼克公司絕對是市場上的“香餑餑”:目前國內僅有的5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硅麥製造企業之一,IPM模塊方面已申報發明專利3項,技術填補國內空白。就是在日照高新區,李廣益切身感受到了政府“陽光雨露”的滋潤:高新區多次召開現場會,項目從啟動到正式投產,僅僅用了40天,比正常情況少用80多天,“日照,我們來對地方了。”

  日照的發展,各種企業的入駐功不可沒。而在企業看來,政府部門摸實情、善學習、出實招的傾力相助,更讓他們對投資日照發展的信心倍增。
  “哪裡有問題就撲向哪裡,哪裡有堵點就打通哪裡”,加快形成規劃條件、供地條件,讓項目能夠在第一時間內快速拿地,拿地即開工,銀座購物中心、前海廣場,從正式簽約到拿地開工僅用了1個月,到完成地槽開挖,也只用了4個月的時間。“淨地等項目”“拿地即開工”,東港推進項目建設的“加速度”,是基層幹部責任感和使命感的真實寫照。
  都說城中村改造是拆遷第一難,而沿海民俗旅遊村的拆遷改造則難上加難。“新三村聯改”涉及1822戶、5691口人,為了做通工作,有的一個戶前後去了70多次,通過前期大量艱苦細緻的群眾工作,大泉溝村於9月27日一次性完成簽約,目前已全部拆除,桃花島村、張家臺村也在加速推進。“這難那難一碗水端平都不難,這法那法抓實作風是好法!”山海天的工作人員對此體會尤深。
  好作風催生好環境,好環境帶來好發展。如何營造一流營商環境,兌現“最燃投資地、最佳合夥人”的承諾?答案就在廣大黨員幹部的擔當作為和埋頭苦幹中。
拼起來幹起來收穫精彩

  一切圍繞項目轉、一切盯著項目幹,全市上下拼起來了、幹起來了,以項目建設的高質量,引領和推動發展的高質量,成為部門和區縣強化“以項目論能力、論水平、論作風、論英雄”導向的行動實踐。
  全球領先、國內首家等標註高科技水平的詞彙,如今是各大項目的“標配”。落戶嵐山的北京利爾高溫材料有限公司,是我國高溫耐材“龍頭”生產供應商,授權專利126項,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100多項,項目達產後,實現年均營業收入約42億元。
  萊賽爾纖維是一種新興的生物基新材料,被稱為“21世紀的綠色纖維”。亞太森博(山東)漿紙有限公司萊賽爾纖維項目總投資9.3億元人民幣,計劃2020年4月建成投產,預計年可增加銷售收入6億元,新增稅收5000萬元。
  雙招雙引的“掐尖兒”意識已經形成共識,觀摩會上,也正是這些“掐尖兒”的精品項目,能夠贏得更多的掌聲,收穫更大的點贊。
  海洋科普館總投資1.26億元,建築面積近8000平方米,創兩個“全國之最”:國內規模最大、國內展示手段最先進。自今年5月1日開館,已接待遊客超過10萬人次,被授予“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全國海洋意識教育基地”等稱號。

  興業集團全力打造的萬達廣場項目,總投資21個億、總建築面積24.3萬平方米,12月12日開業,目前228家國內外知名品牌已全部入駐,有110個是進駐日照的“首店”。
  豐沃集團現代林果科技產業園,瞄準的是打造世界最高水平的林果組培中心,項目建成後,將在栽培模式變革、技術轉型升級、組培育苗、功能性園區建設方面發揮示範帶動作用。
  日照傳化物流交通公路港項目,將打造形成多式聯運的立體物流網絡集群,把日照建成供應鏈服務高地、魯東南物流總部集聚地。目前,項目一期已全面開工建設。
  辛苦耕耘,必收碩果。據統計,目前,全市有建築工地660多個,塔吊1600多個,總建築面積3700多萬平方米。園區發展活力、項目建設活力、產業成長活力,正孕育著日照加快新舊動能轉換,聚焦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
  千帆競發風正勁,劈波斬浪再遠航。三天的觀摩結束了,發展的趕考依然在路上。進一步增強抓項目意識、提高抓項目本領,只爭朝夕、奮力衝刺,爭取更多的新項目、大項目、好項目落地開工、投產達效,日照,正掀起一個項目建設新的熱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