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稀见镂空蟠螭纹复合镜:北京观古秋拍重磅呈现

稀见镂空蟠螭纹复合镜:北京观古秋拍重磅呈现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一面珍贵的馆藏级战国铜镜 ——《镂空蟠螭纹复合镜》,仅有3面存世,其余两面也皆为博物馆的镇馆珍品。

作为本次北京观古2019秋拍中【昭明】中国古代铜镜专场的封面拍品,它繁复的纹饰,特殊而精湛的铸造工艺,令人惊艳。可以说是中国古代铜镜最杰出的代表之一。通过本次分享,与君共赏。

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时期之后的又一大变革时期。经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为减少,到公元前476年,周朝诸侯国由140多家诸侯减至20余家。

稀见镂空蟠螭纹复合镜:北京观古秋拍重磅呈现

战国时代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文化艺术也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其中,青铜文化继续向前发展,铜镜艺术品也得到了空前发展。

稀见镂空蟠螭纹复合镜:北京观古秋拍重磅呈现

复杂的铜镜制作已能加入焊接技术,镂空、鎏金、错以金银等高端复杂的技术也已经娴熟掌握,铜镜铸造工艺水平极高。

稀见镂空蟠螭纹复合镜:北京观古秋拍重磅呈现

顾恺之《女史箴图》局部(唐摹本) 大英博物馆藏

此时的铜镜在统治阶级中已经普遍使用,其中的极优者更是帝王专属。古文献中就有许多关于战国人使用铜镜的记载,如《战国策·齐策》中“朝服、衣冠窥镜”,《楚辞·九辩》中的“今修饰而窥镜兮”等。

蟠螭间彼此穿插迭压或隐或现,其中十条龙之首咬住镜的边缘,五条龙的头咬住镜钮。在镜背形成了繁密复杂的透空交龙纹饰。龙身立体,排列有序且四面延伸,似有夺框而出之势。

稀见镂空蟠螭纹复合镜:北京观古秋拍重磅呈现

这种群龙交缠图案在战国青铜器上曾有出现。如现藏于湖北博物馆中大名鼎鼎的曾侯乙透雕蟠龙纹鼓座和曾侯乙尊盘,其上都有鲜明的蟠螭龙纹装饰。再如有文物界半壁江山美誉的上海博物馆中,一件镇馆之宝春秋时期的镂空蟠龙纹鼓座也亦如此。

▲ 曾侯乙透雕蟠龙纹鼓座-两件都是湖北博物馆藏

稀见镂空蟠螭纹复合镜:北京观古秋拍重磅呈现

稀见镂空蟠螭纹复合镜:北京观古秋拍重磅呈现

曾侯乙透雕蟠龙纹鼓座局部

曾侯乙透雕蟠龙纹鼓座局部

稀见镂空蟠螭纹复合镜:北京观古秋拍重磅呈现

曾侯乙透雕蟠龙纹鼓座局部

▲ 曾侯乙尊盘-两件都是湖北博物馆藏

稀见镂空蟠螭纹复合镜:北京观古秋拍重磅呈现

▲ 春秋镂空蟠龙纹鼓座 上海博物馆藏

稀见镂空蟠螭纹复合镜:北京观古秋拍重磅呈现

春秋镂空蟠龙纹鼓座局部

稀见镂空蟠螭纹复合镜:北京观古秋拍重磅呈现

春秋镂空蟠龙纹鼓座局部

稀见镂空蟠螭纹复合镜:北京观古秋拍重磅呈现

春秋镂空蟠龙纹鼓座局部

稀见镂空蟠螭纹复合镜:北京观古秋拍重磅呈现

春秋镂空蟠龙纹鼓座局部

螭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属于一种没有角的龙。《说文》称:“螭,若龙而黄,无角曰螭”。“蟠”有互相缠绕重迭之意思。

稀见镂空蟠螭纹复合镜:北京观古秋拍重磅呈现

稀见镂空蟠螭纹复合镜:北京观古秋拍重磅呈现

稀见镂空蟠螭纹复合镜:北京观古秋拍重磅呈现

稀见镂空蟠螭纹复合镜:北京观古秋拍重磅呈现

再观此镜,其闻静素雅的圆形镜身与内里极富动感的蟠螭龙纹饰形成了刚柔并济,动静相宜的古典美感,观之令人目不交睫。让人自然联想到现藏于大英博物馆藏的东周金剑柄,两者之间极为类似,将艺术表现力发挥到了极致,着实让人叹服。

稀见镂空蟠螭纹复合镜:北京观古秋拍重磅呈现

▲ 右图为东周金剑柄 大英博物馆藏

此镜工艺设计同样十分巧妙,采用分体式铸造法,将事先铸造好的镂空蟠螭纹作为主体纹饰镶嵌在预留在镜背的圆形凹槽内,这在透空镜中十分少见。

稀见镂空蟠螭纹复合镜:北京观古秋拍重磅呈现

并且别出新意的设计了三只瑞兽作为卡榫,组装成了此面无与伦比的复合铜镜。

稀见镂空蟠螭纹复合镜:北京观古秋拍重磅呈现

自上古传承至今,此镜仍品相完美,于方寸之间将蟠螭盘曲交错,瑞兽气韵生动的气势表现的淋漓尽致,是战国青铜铸造工艺登峰造极的极佳代表。

此镜将于12月1日-3日在北京亮马河饭店预展,3日下午14:00开始举槌。期待您的莅临。

稀见镂空蟠螭纹复合镜:北京观古秋拍重磅呈现

下面我们将为广大藏友奉上上海博物馆为此镜种编著的专题文章,以作研究参考。

稀见镂空蟠螭纹复合镜:北京观古秋拍重磅呈现

稀见镂空蟠螭纹复合镜:北京观古秋拍重磅呈现

稀见镂空蟠螭纹复合镜:北京观古秋拍重磅呈现

稀见镂空蟠螭纹复合镜:北京观古秋拍重磅呈现

稀见镂空蟠螭纹复合镜:北京观古秋拍重磅呈现

- The End -

稀见镂空蟠螭纹复合镜:北京观古秋拍重磅呈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