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6 支气管扩张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支气管扩张是指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的慢性化脓性炎症,使支气管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遭到破坏,导致支气管扩张和变形一种疾病。多发于儿童和青年。支气管扩张可分为先天性与继发性两种。先天性较少见,是由于先天性支气管发育不良和遗传因素,继发性支气管扩张的主要发病因素是支气管和肺的反复感染、儿童时期麻疹、百日咳、流行性感冒或严重的肺部感染、肺结核等较为常见。病程多呈慢性经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有些病人,咯血可能是其首发和惟一的主诉,临床上称为“干性支气管扩张”,常见于结核性支气管扩张,病变多在上叶支气管。

支气管扩张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一、主要临床症状和表现:

多数病人有慢性咳嗽,咳脓痰,或咳血,这是最具特征性和常见的症状,但少数情况下,病人也可无症状。支气管扩张症状的严重度和特点因人而异,即使同一病人,其表现亦可随时间不同而不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病变范围,以及是否合并感染及其感染的范围。常见症状

1、慢性咳嗽伴大量脓痰为典型症状。每日痰量可达几百毫升,可有恶臭味,静置后可分成三层:上层为泡沫状,中层为绿色且浑浊,底层为稠厚脓液。感染时可出现发热。2、病人有反复咯血史,咯血量不等从小量的咯血到大咯血。甚至出现失血性休克

3、病程长者可出现贫血,营养不良等。并发肺气肿,肺心病

4、肺部在体表相应部位可以听到固定性湿罗音。

二、如何诊断支气管扩张?

1、根据患者典型的慢性咳嗽、咳脓痰,反复发作的历史,

2、 有咳血的症状以及肺部固定性湿罗音的体征,

3、CT是确诊该病的最好手段。可以直接看到支气管扩张的影象特点和部位。

支气管扩张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三、支气管扩张应与哪些疾病鉴别?

本病应与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肺脓肿、肺癌等疾病相鉴别。主要依靠病史体征和X线检查确定

1、慢性支气管炎 患者多慢性咳嗽两年以上、咯痰症状明显,痰为白色粘液泡沫状,咯血少见,X线检查可见肺纹理粗乱或肺气肿。

2、肺结核 肺结核患者轻度咳嗽,或咳血,痰检查多能检出结核菌。可伴有乏力、消瘦、午后低热,盗汗等症状。X线胸片可以看到病灶。

3.肺脓疡有起病急、畏寒、高热、咳嗽、咯大量黄脓痰。X线检查可见带有液平的空洞,抗菌药物治疗有效。

4.支气管肺癌,常有胸痛、咳嗽、咯血。X线检查、CT、纤维支气管镜及痰细胞学检查等可明确诊断。

5、。先天性肺囊肿 是先天性病,若未合并感染可无明显症状。肺部X检查可见多个边缘清楚、壁较薄的椭圆或圆形阴影,周围无浸润病变、支气管造影有助于诊断。

四、治 疗;

(一)西医治疗 主要分为 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1、出现感染者 应用抗生素治疗和止咳化痰治疗。

2、咳血者应该进行止血、抗炎治疗,频繁或大咳血患者可进行介入治疗

3、手术治疗 对于反复感染、咳血,肺部病变比较局限者,可实行肺切除的手术治疗。

1、中医对支气管扩张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支气管扩张属中医的‘咳嗽”、“咯血”、“肺痈” 、劳嗽” 、肺痿等范畴,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发病。肺虚为本,痰热为标,肺主气,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若先天禀赋不足,或劳倦过度,均易导致肺脏受损,日久可出现肺气阴两虚,而肺虚又易招邪侵,从而使疾病反复,不易恢复。首见于古代中医文献《金匮要略》: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明代医学家王肯堂等人所论述与支气管扩张症颇为相似。如:明代医学家戴原礼在《证治要诀》中论述:“劳嗽,……所嗽之痰,或脓,或时有血腥臭异常。”也比较符含本病症的表现。支气管扩张病症的病因主要与体质因素如脾虚痰湿,气虚肺卫不固、外邪侵袭、劳伤及嗜好烟酒等有关,其病机可概括为:火热 ; 因怒气伤肝,郁久化热;或因平素嗜好吸烟,肺有痰热;或外邪犯肺化热或饮酒过度,胃中积热,上熏于肺。热甚生火,灼伤肺络,而致出血。 痰湿; 寒邪犯肺,积寒生湿,聚湿成痰,痰湿阻肺,痰出咳减,旧痰虽一时排出,但湿邪未除,新痰复生。痰浊恋肺,郁而化热,痰热内壅,化毒成脓,脓痰蓄肺,咯出不利,日久积少成多,故时有脓痰排出。阴虚; 素体阴虚,或病程日久,热灼阴伤,以致肺燥津枯,燥热日益耗阴,其阴难复,肺失清肃,宣降失司,津液不布,而吐痰沫;阴虚火旺,灼伤肺络而出血。肺阴虚亦可涉及脾、肾诸脏,而使之亦现虚损证候。

中医治疗支气管扩张,有悠久的历史,最重要的是通过对机体整体调理,通过补气补肾健脾提高身体和呼吸道免疫力,减少感染机会,并根据辩证分型进行治疗 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以下治疗方药。

(1)肝火犯肺

治法:清肝泻肺,凉血止血。泻白散与黛蛤散

(2)痰热伤肺

治法 :清泄肺热化痰。常用方剂清金化痰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

(3)痰浊阻肺

治则 健脾燥湿化痰 常用二陈汤,三子养亲汤加减

(4)阴虚内热

治法:滋阴润燥,清热止血。常用成方:沙参麦冬汤、百合固金汤等

如果你有支气管扩张,一定要到医院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才能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