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4 流浪大師只是一個對垃圾分類上癮的人,他的行為是一種心理疾病

自“流浪大師”沈巍刷屏以來,有很多人長篇累牘地發表評論,而我只是對此只回答過一次問題。我的觀點是,所謂“流浪大師”,其實就是一個有心理疾病的人。從這個人的談吐看,他的腦袋沒問題,但心理出了問題,因此便不能如正常人一樣生活。

從沈巍的自述看,他曾經是一名公務員,因在單位的衛生間裡撿廢紙,被單位視作精神病人被“病退”。“病退”回到家裡,他還繼續撿拾垃圾並帶回家,搞“垃圾分類”,家裡人無法忍受他怪異的行為,也把他視為神經病。於是他便流落街頭,有家不回。一浪就是二十六年。

流浪大師只是一個對垃圾分類上癮的人,他的行為是一種心理疾病

在沈巍的敘述中,他說小時候很窮,撿拾廢舊物品賣錢交學費,上大學時也曾撿垃圾,被同學們看作另類。但他自己認為,撿垃圾搞分類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人們為什麼不能理解他。今天他變成這個樣子,是理念上害了他,但他依然堅持搞垃圾分類,垃圾分類是他一生的追求。

根據沈巍自述,是他搞垃圾分類的理念無人理解,才失去工作,與家人不睦而流落街頭。可是,我卻從他的敘述中發現沈巍其實是一個有“心理疾病”的人,他的心理疾病,就是對垃圾分類上癮。

十五年前,我們單位出了這麼一件事情,單位職工的東西經常被盜,被盜的東西大到手機,小到茶杯和襪子。人們感到非常奇怪,但一直沒發現作案的人是誰。一天早上一上班,調度員換衣服時,更衣箱裡代同事保管的兩套工作服不見了,而箱子的鎖卻沒壞,調度員就報了警。警察通過指紋對比,發現本單位一位職工有作案嫌疑。於是就傳喚了那位職工,那位職工對偷盜事件供認不諱,並交代了他長期偷盜的情況。警察在他的住處發現了大到電視機,小到方便袋的各種盜竊物資。警察問他,為啥連塑料袋都投,他說,看著啥就想拿啥,從不考慮價值。覺得拿完了,心理有一種滿足感。

流浪大師只是一個對垃圾分類上癮的人,他的行為是一種心理疾病

這個案件後來上了電視,犯罪心理學家認為,這位職工的偷盜行為是一種心理疾病。這種心理疾病就是“偷盜上癮”。心理學家認為,在每個人的潛意識中,都有一種本能的原始衝動,6歲之前,是一個人的心理關鍵期。在這一時期一旦形成某種習慣,會對今後的成長形成至關重要的影響。病理性偷竊,雖然不屬於精神問題,但是屬於心理疾病。屬於精神心理性的依賴表現。

我以為,沈巍曾在小學時因家庭困難撿過垃圾,在垃圾撿拾中,為了把能夠賣錢的東西挑選出來,形成了對垃圾分類的習慣。這種習慣,一直伴隨著他到成年,於是形成了“垃圾分類上癮”的心理疾病。因此,在他的意識中,除了“垃圾分類”,其他的事情都不重要,因而成為他一生追求的目標。這可能就是一種心理性的依賴表現。如果人們真的關心沈巍,我認為應該找到心理醫生為其疏導心理問題,而不是整天用他炒作賺流量。

流浪大師只是一個對垃圾分類上癮的人,他的行為是一種心理疾病

那麼,沈巍的學問如何呢?我相信他比我們普通人強,因為他有時間看書,而我們上網的時間較多,知識比較破碎,但將沈巍冠以大師之名過於誇大。但我們卻不得不思考,為什麼人們要給沈巍以大師之名?只因我們大多數人都不讀書,而沈巍在流浪的生活中卻未放棄過知識的攝入。雖然其生活得很糟糕,但其內心卻得到了滿足,這是我們普通人做不到的。假如有心理醫生給予沈巍心理干預,或許真能使其煥然一新,讓人刮目相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