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彝婆普洱茶帶你走進景谷十大旅遊景區

瞭解更多普洱茶專業知識,點擊上方紅字關注彝婆普洱茶!

彝婆普洱茶帶你走進景谷十大旅遊景區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隸屬於雲南省普洱市,位於雲南省西南部,普洱市中部偏西,東與寧洱縣接壤,南以威遠江和小黑江為界同思茅區和寧洱縣一水相連,西沿瀾滄江與瀾滄縣及臨滄市的臨翔區、雙江縣隔江相望,北和鎮沅縣相毗鄰,縣人民政府駐地威遠鎮,距普洱市130公里、昆明市466公里。截至2016年末,全縣國土面積7777平方公里,共有6鎮4鄉,總人口達31.14萬人。

彝婆普洱茶帶你走進景谷十大旅遊景區

景谷屬橫斷山系縱谷區南段無量山脈分支,境內山地、高原、盆地相間分佈,最高海拔2920米,最低海拔813米,屬亞熱帶山原季風氣候,年降水量為1354毫米。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是雲南省重要的林漿、林板、林化基地,被列為雲南省第一批高原特色農業示範縣,是普洱茶原產地和主產區之一。2015年,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實現生產總值87.0974億元,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946元,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48元。

2018年9月25日,獲得商務部“2018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榮譽稱號。

彝婆普洱茶帶你走進景谷十大旅遊景區

彝婆普洱茶帶你走進景谷十大旅遊景區

一、佛跡仙蹤旅遊區

佛跡仙蹤

新聞媒體在對景谷的“巴達”進行了報道時,稱“巴達”為“仙蹟”。但經對“巴達”的實地考察和對有關傳說的考證,準確地說,傣語“巴達”,應翻譯為“佛跡”,而不應翻譯為“仙蹟”。“仙”即仙人,在人為宗教範圍裡,專指古代道家和方士所幻想的一種超出人世、長生不老的人。由於景谷有15萬多漢族居住,他們對道教的信仰難免對周圍傣族產生影響。但傣語“巴達”的全面含義是傣族佛教信徒(傣族全民信仰南傳佛教)心目中釋迦牟尼在傳教或遊歷過的地方留下的蹤跡或叫印跡。傣族崇拜這些印跡,是對佛陀的崇拜,與道教崇拜偶像無關,與其他神仙也無關。

景谷一個縣有26處“佛跡”,全國罕見。《景谷縣志》說,在景谷縣境內的壩子周圍,山谷中的一些溶洞或者山上的一些大石頭上,有手足印跡。這些印跡,被傣族先民認為是佛祖巡遊各地時住過的山洞或留下的遺蹟。這些印跡分佈於鐘山鄉吊腳坡、芒朵、芒旭、銅廠、訓崗、香鹽,威遠鎮大寨,永平鎮大仙人腳、小仙人腳、遷崗、遷糯,勐班鄉的白塔、富勐、勐良、永海、芒乃、,半坡鄉的芒洛仙人洞,正興鄉的勐乃仙人洞等處

彝婆普洱茶帶你走進景谷十大旅遊景區

彝婆普洱茶帶你走進景谷十大旅遊景區

彝婆普洱茶帶你走進景谷十大旅遊景區

二、塔包樹樹包塔景區

位於景谷縣城大寨官緬寺內。樹包塔在寺東側,這是一座下方上圓的葫蘆形砂石浮雕塔。塔座方長4米餘,塔高10餘米,1株兩圍多粗的大榕樹,生長在塔頂中央,樹冠散開,偈一把擎天巨傘插在塔中,塔外又有無數粗裝的樹根把石塔緊緊樓在懷中。樹塔如融一體、美妙和諧。

塔包樹在寺西側,也是下方上圓的葫蘆形砂石浮雕塔。1株一圍多粗的榕樹從塔中心長出來。由於樹齡不大,樹陰遮蓋僅方圓10多米。雄偉壯實的白塔從四方把大榕樹緊緊地包裹在中心。塔邊清泉淙淙,伴以和尚朗朗誦經聲,給人一種悠遠曠世的感覺。

兩座佛塔均建於1644年。由於景谷氣候溼潤,鳥雀把大榕樹種子帶落進佛塔的磚縫中,天長日久,生根發芽破土而出,交錯纏繞石塔而生,數百年後便長成了今天的奇觀。

彝婆普洱茶帶你走進景谷十大旅遊景區

彝婆普洱茶帶你走進景谷十大旅遊景區

彝婆普洱茶帶你走進景谷十大旅遊景區

彝婆普洱茶帶你走進景谷十大旅遊景區

三、芒朵佛跡公園景區

彝婆普洱茶帶你走進景谷十大旅遊景區

離景谷縣城威遠鎮十多分鐘路程,一個鳳尾竹掩映下的傣族村寨。村小學前兩棵800年的大榕樹如華蓋般擎天挺立,數十孩童嬉戲其下,初冬無風,尚聞蟬鳴,豔陽高照,樹影迷離。

彝婆普洱茶帶你走進景谷十大旅遊景區

沿小路而下,沿途古樹參天,菩提和芒果樹下有當地居民祭祀樹神、祈福禳災留下的儀式痕跡。若干樹枝環樹排列,並用白色絲線繞束於榕樹上。在傣族信奉佛教前,自然崇拜是其主要的原始宗教形式。他們後來雖已信奉佛教,但至今有原始宗教遺存。傣族祭祀屋神,祭祀寨神。“披勐”是最大的地方神,是全勐共奉的寨神。最大的祭祀是祭樹神,每個村寨附近都有一片古樹林,並以其中最大的一株為樹神,每年農曆二月或五月,各寨按規定時間舉行祭祀。這也是為何傣族村寨邊常有大榕樹、菩提樹、芒果樹或其他古樹連片成蔭了。

彝婆普洱茶帶你走進景谷十大旅遊景區

芒朵佛跡位於一小河環繞的坡地上,分別為足印一、手印二。兩個手掌印中的一個長0.65米,寬0.53米,另一個長0.84米,寬0.41米,深陷於巨石中,似佛陀持無畏印。兩米外的另一塊巨石上則有一個長1.52米、寬0.75米的腳印。現在為保護佛跡,正在其上面建蓋緬寺。據當地傳說,此地原稱勐臥壩,乃產鹽之地,十分富庶,但河中有惡龍作孽,危害人間。佛祖見此,留下手印、腳印鎮住惡龍,把壩子和富饒物產還與斯民。同時,在佛跡出土時其旁還有一以古傣文銘刻的石碑,存放於芒朵緬寺。石碑石質為紅砂石。由於年代久遠,碑面已現斑駁,出土後為辨認字跡,碑文被以墨水重新描出。

彝婆普洱茶帶你走進景谷十大旅遊景區

彝婆普洱茶帶你走進景谷十大旅遊景區

彝婆普洱茶帶你走進景谷十大旅遊景區

愛情樹

愛情樹就生長在景谷城外的山坡上。愛情樹其實就是兩棵長在了一起的樹。

傳說是這樣的:有一對年輕的戀人,在與為害鄉里的“惡龍”搏鬥時,雙雙遇難,後來“佛祖”來了,制服了“惡龍”,為了慶祝“佛祖”的勝利並使“惡龍”永遠不得翻身。於是鄉親們塑了一個“惡龍”被“佛祖”踩在腳子底下的雕像併為其蓋了一座廟。之後不久在那對年輕戀人遇難的地方就長出了兩棵相依相擁纏綿在一起的樹。這就是愛情樹的由來。

那對年輕戀人;生在一起,奮鬥在一起,死後變成樹依然在一起的忠貞愛情深深的感動了鄉親們,受到了人們的敬仰。所以人們經常去祭拜“愛情樹”,也有人在“愛情樹”下許願沒有不應的。

彝婆普洱茶帶你走進景谷十大旅遊景區

彝婆普洱茶帶你走進景谷十大旅遊景區

彝婆普洱茶帶你走進景谷十大旅遊景區

四、芒玉大峽谷景區

芒玉峽谷位於景谷縣城西北方向的威遠鎮聯合村境內,距縣城18公里,從縣城乘車30分鐘左右就可到達,是人們觀光旅遊,拍攝影視作品和風光的好去處。

彝婆普洱茶帶你走進景谷十大旅遊景區

以谷深林幽,山勢峻峭,景點密佈,四季變幻為主要特點。芒玉峽谷屬無量山系,其範圍有1225公頃,峽谷谷長6公里,白馬山主峰芒玉大尖山位於峽谷東側,海拔1492米,峽谷兩岸群山含翠,懸崖陡壁上長滿了櫟木、青松、雜樹生花,猿啼鳥鳴,懸泉飛瀑長流不息。谷底奔湧著萬年澗水,進入夏季,滔滔滾滾,勢不可擋,衝激出千尺大浪,滿谷轟響。秋末冬至,大水漸收,漫灣碧水,靜影沉壁,兩岸風光,盡映其中,水中的游魚、卵石清晰可見,五彩煥然,遊人還可見到河岸兩側及河中石頭上無數個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石窩石坑,有的狀若奔馬,有的形似鏡臺,當然更多的酷似女人的玉門,玉門內蓄著一池春水,將溢未溢,含情脈脈,春波盪漾。芒玉峽谷也因此得名。芒玉者,傣語,女人的生殖器也。

彝婆普洱茶帶你走進景谷十大旅遊景區

彝婆普洱茶帶你走進景谷十大旅遊景區

依山而建的棧道,一路觀賞,景隨步移,人高谷低,遠山更遠,近山愈近,青松伸臂,竹木為杖,流一點小汗,看無邊風景。半山腰上,有一紅砂石的平臺,站在此處,看峽谷對面的山壁,可見到有墨綠色的櫟木在蒼翠的青松間,寫成了一個百餘米長的

“人”字,此景取名為“此處看人”,遊客到這裡駐足觀看,頓然覺悟,為人須大,大胸懷,大志向,方能不畏艱險,立足於天地之間,成就一番大事業。看了人字,再往前走200米左右,站在這個山埡口遙看峽谷前言的山窪,突然湧出一匹銀泉,狀若女性器官,只要心正,想到女人生了男人、女人、官人、百姓,實在偉大,此景取名,“正眼觀玉”。

後又往上走,再看遠處瀑布又有了變化,好像神女浣紗後,把它晾掛在山壁上,此景取名為“神女晾紗”。

彝婆普洱茶帶你走進景谷十大旅遊景區

五、帕莊河自然保護區

帕莊河自然保護區位於正興鎮帕莊河帶,距縣城60餘公里,離普洱約50公里的地方,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傣族小乘佛教朝仙聖地,也是一個風景優美的岩溶地貌風景區。景區緊鄰彌寧公路,交通方便,河水自東向西流入小黑江。帕莊河水常年清澈見底,碧水灣環,兩岸群山合抱,石灰岩裸露活巖壁陡峭浩然如廳,氣勢非凡,或鐘乳石倒懸玲瓏剔透,如塑如雕,或似皇宮玉苑畫欄,幽深靜雅,或如綵綢錦緞,輕盈飄逸......山上青樹翠蔓,蒙絡搖墜。何種魚蝦遨遊,灘邊七彩卵石斑斕可愛,令人愛不釋手。

彝婆普洱茶帶你走進景谷十大旅遊景區

風景區現探明共有30餘個洞穴,分佈在方圓約24平方公里內,行程了一個風景獨特的天然溶洞群。其中似椿樹洞、天仙洞、良心洞、花仙洞和大仙洞等最為著名。這些溶洞裡的鐘乳石造型奇妙,千姿百態,有的如層層梯田,有的像少女酣睡,有的似蓮花朵朵,有的如母子相依......。那擺設有方,疏密有致的石桌、石凳、石燭臺更是巧奪天工,彷彿是仙人們有意擺放下的一般。

花仙洞距河邊只有二十來公尺。洞口右邊河灘上有一溫泉,泉水溫熱,遊人至此,掬一捧溫泉,洗一把臉,一天的勞累被洗得乾乾淨淨。走進洞口,展現在眼前的便是鐘乳石行程的石柱、石筍、石花......多姿多彩,琳琅滿目。順著彎彎曲曲的洞徑時而步入寬敞的大廳,時而又誤進崢嶸逼人的險境。再行一里深,洞底出現了積水,高低不平,一條條高約一二十釐米的石龍橫臥豎擺,形成縱橫的溝渠和一層層山鄉梯田。真是“洞中田園”啊。

仙人洞位於海拔1800多米的大山上。仙人洞洞口開闊,順石階下去十來公尺,就進入了高約三丈,寬四五丈的大殿。據佛經《丟混》記載,此洞是佛祖釋迦牟尼雲遊時路過這一帶居住過的地方。在這裡,佛祖降服了妖魔“餓羅莩”後,時值關門節期間,僧侶不宜出行,佛祖就於洞中閉藏讀經90天,因故,人們便把這稱為“仙人洞”,至此,每年都有大批的國內外信徒前來朝仙祈拜。

彝婆普洱茶帶你走進景谷十大旅遊景區

彝婆普洱茶帶你走進景谷十大旅遊景區

仙人洞上下左右還散步著大大小小的十餘個洞,天仙洞位於仙人洞的左下方十餘公尺處,地勢十分險峻,洞內迭巖起伏,幽深奇幻,瑰麗多姿。洞內有的地方電筒照不見頂點,射不到洞底,這個洞十分漂亮,那石灰岩凝聚成的水浸石,千姿百態,似菩薩、似龍虎、似螺螄、似竹筍、似葡萄、似帷幔......使人心醉如蜜,彷彿置身於仙境之中。

整個河谷中,到處是景,景隨步移,雄、秀、幽、奇,令人歎為觀止,流連忘返。“江山如緣,花柳無私”,多情的正興勐乃帕莊河將她那旖旎的丰姿,無遺地展現在了人們眼前

彝婆普洱茶帶你走進景谷十大旅遊景區

彝婆普洱茶帶你走進景谷十大旅遊景區

六、遷糯佛寺景區

遷糯佛寺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彝婆普洱茶帶你走進景谷十大旅遊景區

遷糯佛寺位於景谷縣遷糯村,系清代古建築,建於1778年。

整座佛寺由山門、大殿、布書亭、僧舍、拜佛者宿舍等幾部分組成。

山門全仿內地漢傳佛教的形式,高十八米,寬七米。正面設三道門,中為大門,兩邊各一側門。整體為牌樓結構,上段為木質,下段為石質基礎,底部為須彌座支撐著牌樓。

頂部為三重簷,覆蓋青灰瓦,簷角上翹。牌樓天中用漢文書寫「清佛寺」三個大字,字體工整嚴謹,落款「乾隆戊戌季春穀旦」。重簷下有龍、雲紋等浮雕。過去有山門外曾有照壁和一對石獅,「文革」期間毀壞無存。不遠處尚存一株高約三十多米,粗達數圍的菩提樹,青翠欲滴。山門內面的牌樓上也用漢文書寫「福貴門」三字。從山門的結構、浮雕、文字等方面可以看出受了漢族文化很大的影響。

大殿高二十五米左右,長二十二.五米,面寬五間,進深五間,三重簷圍欄式建築,整座廳堂主要靠幾對平行大柱作支撐,頂蓋青灰瓦,羽角上翹,簷下有斗拱,內欄閣窗高一米,椽子較短,屋簷坡面平緩,約呈三十度,與西雙版納一帶的寺簷坡度迥然不同,而與滇西保山、永平、下關等地的重簷式民間樓房很相似。大殿四壁下為石礎,上刻各種動植物的圖像,如獵人驅犬出獵圖、張弓射鳥圖、喂兔吃菜圖等。

大殿西端供釋迦牟尼塑像,兩旁為兩位弟子像,帕召沙瓦戛在右,麻阿五八果在左(據說是水中的佛)。另在釋迦佛的右後方還有一尊彌勒佛像,這些都是西雙版納、德宏、孟連等地所沒有的。殿壁上繪若干金粉圖案,廳堂左右兩側懸掛許多畫幡,幡上繪各種故事,有《召樹屯》、《翁帕罕》、《藏三亞》、《千瓣蓮花》等內容,這些則是西雙版納、德宏等地佛殿陳設共同具有的特點。

尤其有特色的是,在大殿正門外豎立的兩棵對稱雕龍簷柱,兩條巨龍穿過柱心,頭部從柱頂伸出,相向凝視,前爪各握一枚雕刻得十分精緻的圓形綵球。

殿前右側建有戒堂,旁邊有專供人寺納佛的老人住宿的宿舍。後側為僧舍和廚房。

彝婆普洱茶帶你走進景谷十大旅遊景區

彝婆普洱茶帶你走進景谷十大旅遊景區

彝婆普洱茶帶你走進景谷十大旅遊景區

七、景谷大石寺景區

在氣勢磅礴的雲嶺無量山餘脈南端,有一座山巒疊翠,異峰突起的山峰,像一把鋒利的寶劍直刺雲天,峰頂懸巖巨石之上聳立著一座驚心動魄,凌雲星辰的道教寺觀,這就是數百年來遠近聞名而風光奇麗的景谷大石寺。

大石寺在景谷縣景谷鄉文山海孜文筆山頂懸巖之上,海拔2200米,巖高坡陡,有陝西華山之險,廈門鼓浪嶼日光巖之奇,歷代騷人韻士登臨觀賞,刻石題詞,讚歎這不可多得的天工奇作。

大石寺從景谷驅車,可直登大石寺絕頂。就在螺螄形盤旋的海孜文筆山頂上,那300多萬年前由礫石沉積而成的兩個圓周寬約100餘米的巨大礫石在地殼無能無能運動時期,從海底被抬升高過了峰頂。這兩個大礫石好像兩座紫銅色的險關古堡,一前一後,不偏不依,若接若離,聳立在頂峰中央。大石寺的奇特建築就建在這兩個大礫石上,工程之艱鉅、驚險,令人難以想象。大石寺包括“三皇宮”、“天生寺”、“祖孫殿”、“楊四將軍廟”、“玉皇閣”五個宮廟殿閣。此外還有“積米洞”、“摸子洞”、“一洞天”、“鵲橋石”等奇景。在這裡,極目遠眺,黎明時霞光萬丈,可最先觀賞到東方日出;在夜間,星雲相映,能觀賞到明月奇光;千山萬嶺,鬱鬱蔥蔥,蜿蜒起伏,朝賀仙宮。石寺周圍有青松翠竹,梅樹灌木,把大石寺點綴得分外峻峭秀美。在此登高放眼,群山低矮,藍天接頂,飛雲下界,松濤有色,景色迷人讓人陶醉不已

彝婆普洱茶帶你走進景谷十大旅遊景區

彝婆普洱茶帶你走進景谷十大旅遊景區

八、昔木水庫景區

雲南省景谷縣永平鎮的永平壩子是一個狹長的山中沖積平原,面積153.3平方公里,是景谷縣最大的壩子,也是景谷縣商品糧生產基地,又是盛產蔗糖、烤煙的主要地區。春天,壩子內一片翠綠,生機盎然;秋天,稻穀金黃,甘蔗青翠,一派豐收的景象。而這一富美麗富饒的田園景象,得益於一座叫昔木的水庫。在解放前沒一件水利設施的時候,這裡縱有壩子,也只是“等雨栽秧,靠天吃飯”。

彝婆普洱茶帶你走進景谷十大旅遊景區

昔木水庫位於距景谷縣城73公里,距永平鎮17公里的永平鎮勐戛河支流昔木河上,屬瀾滄江水系,年供水總量2326萬立方米。水庫始建於1956年,至今已先後進行了一次擴建和兩次除險加固。昔木水庫的建成,既有效治理了永平壩的旱澇無常,農業、工業和人畜飲水嚴重短缺的狀況,也為永平鎮各族人民脫貧致富、加快小康社會建設步伐奠定了堅實基礎,為永平鎮經濟社會的持續、健康、穩步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昔木水庫為推動永平農業持續、健康、穩步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提供了強大的動力,極大地促進了小城鎮建設和旅遊文化產業的發展。

彝婆普洱茶帶你走進景谷十大旅遊景區

彝婆普洱茶帶你走進景谷十大旅遊景區

彝婆普洱茶帶你走進景谷十大旅遊景區

九、芒島佛寺

芒島佛寺位於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水平鎮茂密辦事處芒島寨南,建於清光緒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全寺佔地3960平方米,前為山門,門內為大殿,殿東側為僧房,大殿為三據歇山頂式圍欄建築,面闊3間,20米,進深5間15米,圓柱、門宙、藻井上均有花卉鳥獸人物木雕及貼印金色圖案,殿門上懸“西天古聖”匾額,門左右懸掛極聯:西天如來慈悲普渡;東魯聖人教育汪洋。芒島傣族寨有59戶人家,250人。2010年芒島寨經濟總收入8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480元。芒島寨農民收入主要以種養殖業、松脂為主。芒島佛寺是這59戶人家建立的佛寺,並且供養著4位僧人。

彝婆普洱茶帶你走進景谷十大旅遊景區

寺廟介紹

芒島佛寺位於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永平鎮茂密辦事處芒島寨南,建於清光緒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全寺佔地3960平方米,前為山門,門內為大殿,殿東側為僧房,大殿為三據歇山頂式圍欄建築,面闊3間,20米,進深5間15米,圓柱、門宙、藻井上均有花卉鳥獸人物木雕及貼印金色圖案,殿門上懸“西天古聖”匾額,門左右懸掛極聯:西天如來慈悲普渡;東魯聖人教育汪洋。

彝婆普洱茶帶你走進景谷十大旅遊景區

寺廟傳說

據說芒島人最初在兩公里外的龍潭四周山坡上居住。龍潭水清澈如鏡,有樹葉落到水面上,就會有小鳥飛來銜走。人們的家園掩映在茂密的古樹森林裡,在龍潭邊洗衣和殺牲,使龍潭裡的龍王不得安生。有一天,村民看到一條龍從水面飛到寨子中間的一棵樹上,“龍上樹”是非常不好的預兆。果然,此後每年都有小孩掉入龍潭溺水而亡,而且許多人染上了病,牲畜也因暴發瘟疫死了一大半,於是人們選出三條健碩的黃牛,請佛爺對著三條黃牛唸經後,讓黃牛帶領大家去選擇新的寨址,黃牛就直往現在的芒島寨方向,在這片原始森林中間的一塊空地上躺了下來,在那裡的三個石頭上擦擦身子,一起睡著了。後來,人們在這裡建立了新寨子,並把三個石頭的位置作為寨心,重新興建了佛寺。

在景谷,芒島佛寺算不得最古老,但這裡藏有最古老的貝葉經書,其中就有《帕召抵混》,翻開《二十六腳果大麻》的章節,住持佛爺就會指著描述芒島佛跡的段落向你講述那些遠年流傳下來的傳說故事:佛祖雲遊景谷,先到正興勐乃仙人洞,閉關靜坐三個月後,原路返回到訓崗、吊鐘坡、遷崗和雷光佛跡寺,接著就到這裡,看到有一口井,便將手上的扇子隨手放在一塊巨石上,手扶井彎腰喝水,喝飽了水,佛祖繼續前行,可此時天降大雨,佛祖找到路邊的一塊巨石,在其下方避雨,奈何雨勢太大,袈裟還是被淋溼。等雨停了之後,佛祖靠在岩石邊換下淋溼的袈裟,又找了另外一塊比較平整的岩石將袈裟曬乾。一切停當之後,佛祖才繼續前行,繼續造福四方。

彝婆普洱茶帶你走進景谷十大旅遊景區

彝婆普洱茶帶你走進景谷十大旅遊景區

彝婆普洱茶帶你走進景谷十大旅遊景區

十、威遠江自然保護區

威遠江自然保護區保護區位於雲南省南部景谷縣西南部,地處瀾滄江支流威遠江下游。

從鍾碧路乘車41公里,穿過富饒的鐘山壩就踏進了長達40公里的綠色峽谷——威遠自然段保護區。保護區內有威遠江穿過,江兩岸是綠色的森林,靠江邊的是莽莽蒼蒼的熱帶雨林,中間地帶是雜木闊葉林,靠山頭的是普洱針葉林。保護區內幾十米高的大樹成林地覆蓋著每一座大山。大江兩岸寬不過幾百米,站在兩岸可以對話,只要有一方呼喊,即使沒人對答,大山也有迴音。

彝婆普洱茶帶你走進景谷十大旅遊景區

威遠江流過無量山支系的崇山峻嶺之中,由於青山綠水互相陪襯,顯得山水交融,相得益彰;有時流速平緩,像是不敢打擾山林的寂靜,有時流速加快,像是陪著松濤高歌一曲,給人一種山之美,水之秀的韻律。

1996年投資38萬元修建的景區管理所就座落在青山碧水之間,遊人可以在此小憩後再向保護區腹地老虎山瞭望臺前進。登上這個建造在海拔1340米高,很像古時用來觀察敵情的烽火塔的瞭望臺,舉目遠眺,頓時感到心曠神怡,眼界大開。東面和南面群峰連綿,威遠江象銀帶般系繞在群山之間,只有看到那翻騰著浪花的水面,你才能感受到是一條流向遠方的江河。遠看山嵐朦朦朧朧,山與天渾然一體。一縷縷白雲從山腰飄過,就像是一位溫柔的仙女騰雲駕霧姍姍而來,有時也像微風吹拂著一位慈祥的護山老人的銀鬚。

樹叢中,佈滿了蜘蛛的“八卦陣”;草坪上,像一架小直升飛機的蜻蜓,能懸在空中不動;蝴蝶撲扇著翅膀,忽上忽下;千萬只蜜蜂嚶嚶嗡嗡,好似許多小小的發動機在轟鳴;樹上的知了嘶嘶地驚叫,地上的黑螞蟻排成了長龍……如果你能在這山裡住上一小段時間,你就能看到爬樹的猴,土洞裡的穿山甲,樹上的小松鼠,美麗的花孔雀,還有那過路的大象,奔馳的野豬,能聽到豹哼鹿鳴,狼嗥猿啼等珍禽異獸的吼聲。

在威遠江自然保護區內,你還可以領略到全世界面積最大、保護最完整的龍血樹野生群落的風姿。據專家鑑定,該區的龍血樹為柬埔寨劍葉龍血樹,是活血、化瘀、止血、補血的昂貴藥材。

這裡有山,四季長春,綠蔭如蓋,生命不止;這裡有水,水清見底,永不停息;這裡有百蟲蠕動魚躍鳥飛,這裡有珍禽異獸,追逐嬉戲。

風景這邊獨好,當你置身於這優美的生態環境中時,就會有一種飄飄欲仙的感覺:因為鳥兒會為你歌唱,花兒會為你吐露芬芳,參天古樹會帶你直上雲端,讓你駕白雲遊覽在威遠江上,美景會盡收眼底。

彝婆普洱茶帶你走進景谷十大旅遊景區

彝婆普洱茶帶你走進景谷十大旅遊景區

彝婆普洱茶帶你走進景谷十大旅遊景區

彝婆普洱茶帶你走進景谷十大旅遊景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