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秦腔优秀的司鼓应该具备那些的业务素质?

萌萌小笑笑


秦腔司鼓的作用在于统筹指挥整场演出,起着把握演出节奏,场次的调度和气氛的烘托的重要作用。在秦腔中,司鼓的地位非常高,中国传统坐次中,左为上,因此上司鼓所坐的位置在舞台的左侧,被称之为“九龙口”。这样的安排,一来随眼就能看见上下场口,便于舞台调度,二来也彰显了在秦腔演出中的重要作用。司鼓直接掌用的乐器有暴鼓、干鼓、堂鼓、战鼓和伢子。

在秦腔的发展历程中,是没有专业的戏曲导演的,因此上司鼓兼有导演的职能,被称为“百本通”。上世纪初虽然开始出现了专业的秦腔戏曲导演,但是司鼓的基本功能依然没有改变,而一个优秀的秦腔司鼓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一、扎实的基本功:包括明快的节奏感;伢子功;赶紧明了的底捶和挂号手势;丰富的打击乐套曲等。万丈高楼平地起,扎实的基本功是作为一个优秀司鼓的必备的首要条件。

二、丰富的剧目储备:司鼓的伴奏要求心中有戏,才能在伴奏的衔接和起承转合中游刃有余。只要心中储备了大量的剧目,才能在伴奏的过程中心中有数,不出岔子。


三、优秀的心里素质:要做到不急不躁,心中有数,沉稳老练。整个演出的节奏是由司鼓控制的,如果没有优秀的心里素质,就会打乱整个节奏,影响整个舞台呈现效果。

四、丰富的舞台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天下文章八大套,看你会套不会套。要根据剧情需要,不同演员的艺术风格灵活的使用打击乐套曲,要做到这一点,只能通过丰富的舞台实践来实现。

总之,司鼓是为演员服务的,是为整个剧情服务的,因此上优秀的伴奏除了要具备以上的业务素质外,更要扮演好服务员的角色,做到“心中有数,眼中有戏,手上有功,指挥有方,调度有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