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后来,我就活成了你----- 二环快速公交的前世今生

K1(A)、K2(A)

是两条在“天上跑”的

忙到飞起的公交线路

特别是在早晚高峰

上班族们选择乘坐二环快速公交

到达成都的东南西北

方便、快捷的K1(A)、K2(A)已经成为

市民出行的重要选择之一

后来,我就活成了你----- 二环快速公交的前世今生

在二环高架路建成通车前

K1(A)、K2(A)的前世:

51、52路承担着沿二环路运送乘客的任务

(在二环高架路建成前,52路和51路分别沿二环路顺、逆时针行驶,组成了二环路顺、逆时针循环线,所以被称为K1、K2的前身。)

今天小微就带大家回忆一下

存在在我们记忆里的51、52路

52 路

1994年8月,成都公交52路正式开行

起讫点:火车北站---红牌楼

后来,我就活成了你----- 二环快速公交的前世今生

由于年代“久远”,小微特地寻找“老公交”,通过他们的口述,为大家还原从前的52路。

1

几经周折,小微找到了图中公交车的驾驶员---严成义

后来,我就活成了你----- 二环快速公交的前世今生

1986年参加工作的严成义在驾驶员岗位一干就30多年,现在是社区巴士1021的驾驶员。

他回忆说,自己是95年分到52路开车的,当时的52路有很多个第一。

第一条星级服务明星线路、第一批开中巴车的线路、第一条绿色线路、服务质量和营运收入排名第一、08年抗震救灾冲在第一……说到这些,严师傅眼里满满都是自豪。

小微掏出了搜集到的一些52路的老照片,严师傅看到后眼前一亮,马上拿起照片一张张地看了起来。

后来,我就活成了你----- 二环快速公交的前世今生

严成义看着那张“405车队52路星级服务明星授牌仪式”的照片自豪的说:“那个时候只有我们线路是穿西服打领带的,洋气得很!”

后来,我就活成了你----- 二环快速公交的前世今生

后来,我就活成了你----- 二环快速公交的前世今生

“诶?这不是我吗?”严师傅惊喜的发现,这些老照片里居然有他本人。

“那个时候52路要开行绿色文明营运线,大家在车上讨论如何提升工作质量,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工作任务。”严师傅指着这张老照片说。

后来,我就活成了你----- 二环快速公交的前世今生

(左二 严成义)

严成义指着下图中花白头发的老人说,这个是当时社区居民和线路上联建的线路乘客监督员,监督员协助车队做好乘客疏导工作及监督驾驶员工作等。

后来,我就活成了你----- 二环快速公交的前世今生

后来,我就活成了你----- 二环快速公交的前世今生

看着这一张张老照片,严师傅回忆如泉涌,他说,关于52路,印象最深刻的还是2008年5.12抗震救灾的经历。

“那时候我们可是第一批奔赴抗震救灾前线的驾驶员。”说起2008年5.12抗震救灾,严成义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

“得知灾情严重后,当天晚上52路的伙计们自发在火车北站集结,连夜出发赶往现场,大家分批在红白镇、都江堰等多地开展救援,搬运物资、抢救伤员,困了就在车上眯一眯,累了大家就靠在一起歇一歇,那个时候的52路人就是一股绳,一条心。”

严成义说,自己现在在客流相对较少的社区巴士线路工作,工作相对轻松一些,但还是会经常想起自己在52路的那些日子,还有曾经属于它的辉煌。

后来,我就活成了你----- 二环快速公交的前世今生

2

除了严成义,小微还找到了当时52路的乘务员---郑宇,现成都公交集团保修公司救急中心干事。

1999年,52路终点站延长至了普尔玛斯特,郑宇也被分到了当时的成都公交五公司501车队52路实习乘务员。

后来,我就活成了你----- 二环快速公交的前世今生

他说,当时的52路是成都首条绿色环保线路,新崭崭的红色CNG车,整齐的服装,让被分到其他线路的小伙伴羡慕不已。

“当时带我的师傅姓郑,和我一个姓。第一天上车就被他极具穿透力的嗓门给震撼到了,‘红牌楼红牌楼,沙湾黄鹤楼,西南交大营门口’,这是干嘛?公交车还要喊客?”

郑宇说,当时的52路就是这么特殊。

后来,我就活成了你----- 二环快速公交的前世今生

(原52路调度室)

“那时候52路的线路是从火车北站始发沿二环路行驶到红牌楼调头返程的,全程有11公里左右,站点有13个。在这短短的11公里路段上,民营的中巴车数量可以达到四、五十台。”

在52路往返的26个站点,民营的中巴车的身影随处可见,这就是郑师傅为什么要提高嗓门喊客的原因了。

其实,不光是郑师傅要喊客,据了解,当时整条线路的乘务员都有喊客的情况。

“因为当时的二环路周边感觉还是挺偏僻的,路上车也不多是很多,赶车的人群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蓉务工的农民工,要是不喊上两嗓子,真还有好多人不知道可以赶这趟车。”

不仅喊客,“点刹”也是这条线独有的特色,郑宇说,“但是我们只点上,不点下”。

“走不走,红牌楼的?”路口的乘客点头了,司机师傅就会将车正正的停在要上车乘客的面前。

老乘客都懂,“点刹”上的都是给钱买票的,就算兜里有月票也不好意思用。

“没办法!当时竞争太激烈了,民营的中巴车的竞争造就了52路特殊的经营方式。”

后来,我就活成了你----- 二环快速公交的前世今生

(52路乘务员)

随着城市的发展,二环路周边的人和车越来越多,施工建设的地方也越来越多,52路的客流量也如雨后春笋般快速的增长。

“人多车多,道路就容易拥堵。当时的龙腾路施工、老川藏路拓宽挖得底朝天,我和师傅为了不被堵起,驾驶着自编号55014号车‘梭边边’,进小区穿小巷,‘打游击’,想法设法的把乘客送到目的地。”郑宇说,“这些动作现在回想起来真感觉不可思议,换成今天不被公司严肃处理才怪。”

后来,我就活成了你----- 二环快速公交的前世今生

直到2001年,成都的民营中巴车陆续退出公交运营,52路的运营秩序才逐渐得到规范。

后来,我就活成了你----- 二环快速公交的前世今生

(52路曾获“成都市绿色文明营运线”荣誉)

2007年2月1日,52路调整为火车北站至火车北站外循环线

2013年5月,因二环BRT开通,52路停止了运行

后来,我就活成了你----- 二环快速公交的前世今生

51 路

1994年9月8日,成都公交汽车51路正式开行,这是继2路、52路两条在二环路上已营运的公交汽车后新辟的第三条线路。

后来,我就活成了你----- 二环快速公交的前世今生

(1994年,成都晚报刊登51路开线信息)

最初的51路是由双林路经万年场、牛市口、龙舟路口、人民南路立交桥、高新区到达红牌楼、线路全长11.75公里,早晨7点出车,晚上7点收车。

它的开行,使成都公交线路在二环路上全线贯通,为广大市民的出行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实惠、绿色、安全的出行新体验,得到了市民的一致好评。

后来,我就活成了你----- 二环快速公交的前世今生

(1994年,成都工人报刊登51路开线信息)

后来,51路线路经优化调整,起讫点调整为小龙桥路北口—双楠小区,调整后的51路从小龙桥路北口发出,途径双桥子、牛市口、人民南路立交桥、红牌楼到达双楠小区。早晨6点出车,晚上9点半收车。

2007年2月16日,51路迎来重大线路调整(调整为成仁公交站—成仁公交站的循环线路)。

调整后的51路,顺时针绕二环行驶,由成仁公交站发出,经二环路科华路口、红牌楼、武侯大道口 、营门口、火车北站、高笋塘、万年场行驶回成仁公交站,早晨6点出车,晚上23点收车。

该项优化调整线路举措,增加了站点设置,引导更多市民选择公交出行。

51路也是首批使用18米铰接式公交车的公交线路

2011年,首批100辆18米铰接式公交车为27路、34路、51路、52路、81路等月客流量在150万人次的线路增加运力。

关于51路,小微找到了一位原51路的驾驶员---齐燕,巧的是,齐燕现在正好在二环BRT担任驾驶员。

在51路上工作了10余年的齐燕,对二环公交的变化感触颇深。

“大概是跟二环的缘分很深,我是九几年的样子在跑51路,那时候周边房子都矮矮旧旧的,路过沙河的时候,水沟沟又脏又臭也很不安全,那时候的火车北站、红牌楼也是出了名的堵车和混乱……”

齐燕说,当时很多乘客都是前往火车北站坐车的,一个大背包加三个大口袋,是乘客的标配,“有时候车厢里面因为行李太多,就显得很拥挤。”

还有一件趣事,令小微“大开眼界”。

齐燕说:“我印象最深就是以前过永丰立交桥了,那个时候车子动力不行,每次拉了满满一车人到永丰立交,就要请车上所有乘客下车,步行一段路,等车子过了桥在回到车厢里面,继续开……”

“到后面我们用上了双层公交车,虽然在上面风景好了,但是也多了一份担心,害怕乘客被路边树枝打到或者因为车辆摇晃引起客伤。”

说起51路以前的种种,齐燕开始滔滔不绝起来。

“最辛苦的时候大概就是在修建二环高架桥的时候了,以前51路跑一趟大概一个半小时,修二环的时候我每趟都在2-3小时左右,真是很不容易的日子。”

令原51路的伙计们印象深刻的,还有5.12抗震救灾的那些日子。

后来,我就活成了你----- 二环快速公交的前世今生

2008年,5月12日下午,当特大地震灾害突然袭来时, 成都公交集团东星巴士有限公司义不容辞地紧急调派车辆和驾驶员,投入了这场时间与灾难的竞赛之中。

“那天接到公司通知,说需要伙计去支援地震灾区,大家都抢着要去。”原51路的伙计说。

和52路一样,51路的伙计们在地震来临时冲锋在前,充分体现了公交人临危不惧、勇于奉献的职业风范和精神风貌。

后来,我就活成了你----- 二环快速公交的前世今生

2013年5月31日, 因BRT开行,51路停运,结束了它近二十年的运营使命,见证了一座城市的变迁。

51路、52路的停运

是因为后继有

K1(A)、K2(A)

这样更方便、更快捷的线路取而代之

这是发展,是创新

也是成都公交线网优化的结果

K1(A)、K2(A)作为成都最“繁忙”的公交线路之一,每日合计发班约1400班,高峰最快发车频率仅30秒,自2013年开线至今,K1(A)、K2(A)已累计服务超5亿人次,截至目前,K1(A)、K2(A)单日最高人次为35.2万人,单月最高人次为938.2万人。

后来,我就活成了你----- 二环快速公交的前世今生

不仅如此

成都公交集团还在2018年开通了

K3、K11两条快速公交线路

方便了新都、金沙片区居民到达火车北站及高新区

后来,我就活成了你----- 二环快速公交的前世今生

未来,成都公交集团还将继续完善快速公交体系

时代潮流滚滚向前,成都公交集团也在随着

社会的发展,不断地优化线网体系

一些运载能力不佳的公交线路

也逐渐被新的、更方便快捷的线路取代

后来,我就活成了你----- 二环快速公交的前世今生

但,即便如此

那些我们曾经坐过的“老线路”

依然会存在在我们的脑海里

变成“那儿年生”的,回忆……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