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我的新能源汽車之路——從比亞迪秦到秦EV再到e5

結緣2015款比亞迪秦雙冠版Plus

與秦結緣之前,我沒有開過比亞迪的汽車,更沒有接觸過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對比亞迪的印象還停留在F3、S6,身邊也沒有任何人跟我說起過新能源汽車,我也是偶然在新聞報道中看到關於秦的報道,一下子對這個車感興趣起來。我屬於典型的技術流派小青年,對電子產品非常熟悉,經常以參數、指標、性能以及綜合性價比來分析一個產品的好壞。

我的新能源汽車之路——從比亞迪秦到秦EV再到e5

2015款比亞迪秦

2015年8月從外地回到家鄉,由於家裡兩輛車都比較老,想著換一輛新車作為代步工具。通過與燃油車的比較後,無意間發現新能源汽車優勢非常大,無論技術層面還是用車經濟性方面,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至今也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短途用電,長途用油。

我的新能源汽車之路——從比亞迪秦到秦EV再到e5

第一次使用放電技術在安裝充電樁

也是從這輛車開始,我與新能源汽車結下了很深的緣分,開始了自己成就夢想、向新而行的綠色、低碳環保出行方式。改變環境,從自身做起。開上秦之後,才發現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的道路上是個先驅角色,比亞迪成立的初衷就是要造新能源汽車,目前主要以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與純電動汽車為主。後來通過朋友的介紹發現比亞迪不僅僅是個汽車品牌,比亞迪涉及的業務非常多,除了以電池為主的手機電池、汽車動力電池、汽車製造商之外,它還造手機、平板、電腦等許多類型的消費電子產品。作為一個技術為王的創新型公司,我不禁豎起來大拇指,因為比亞迪這些年的成就我們有目共睹。

我的新能源汽車之路——從比亞迪秦到秦EV再到e5

巨大的移動充電寶放電輕鬆帶動3千瓦的電鑽

還記得自己第一次使用秦的放電技術,安裝充電樁的師傅需要接電,我自告奮勇的告訴師傅自己的車可以放電,但是還沒有用過,師傅都有點驚奇,決定試試,還在疑惑地問能帶動電鑽嗎?最後成功安裝充電樁,放電是個非常實用的功能。不得不強調的是,2015款秦是比亞迪第一款搭載放電技術的新能源車輛。之後的唐、宋、秦EV、e5、元EV等等都擁有強大的放電技術。

我的新能源汽車之路——從比亞迪秦到秦EV再到e5

2017款秦100

增購2016款秦EV

我的新能源汽車之路——從比亞迪秦到秦EV再到e5

自己的2016款秦EV

自從買了秦之後,家裡的司機都喜歡開秦,尤其非常喜歡秦的純電行駛,行駛質感非常舒服。所以等到2016年4月份秦EV300和e5 300上市之後,我們開了一次家庭會議,經過家裡的一致同意,將家裡現有的兩輛燃油車賣掉,繼續購買一輛新能源汽車——秦EV300,依舊是白色。開過新能源汽車的大多數車友,基本上都有一個共性,很難再開回一般的燃油車,所以我們選擇再次換車的時候依舊選擇新能源汽車,而且這次更加激進,直接進軍純電動汽車。

我的新能源汽車之路——從比亞迪秦到秦EV再到e5

雙秦在手

不得不感嘆,秦EV的到來,給我們家裡的出行帶來很大的改變。為什麼這麼說呢?買了秦EV後,跑長途,司機們多數選擇秦EV,而不是秦(這個問題多人問過我,為什麼我短途開秦,距離遠開純電秦EV,不應該反過來的嗎?這個問題我稍後回覆給大家)。

我的新能源汽車之路——從比亞迪秦到秦EV再到e5

EV300實力強勁,跑300公里毫無壓力

選車之路

我的新能源汽車之路——從比亞迪秦到秦EV再到e5

經常也會出現超過300公里的續航

緊接著剛才提到的那個問題,一直以來,司機們都搶秦EV開,而且奔著中長途距離的出行(400公里以內的距離,尤其200公里左右的距離)。很多朋友會非常奇怪,長途開混動多舒服,不用擔心沒電的問題。而我們基本上反過來的(這個尤其是在家裡有一輛長續航的純電車表現的越發明顯,身邊好幾個朋友都是這樣),尤其是不趕時間不刻意趕路程的時候,中長途優先純電。秦(混動)更多就用在極短(上下班通勤)或者極其長的路程中使用。

我的新能源汽車之路——從比亞迪秦到秦EV再到e5

2018款秦Pro DM

可能很多朋友還疑惑,我就來解釋一下。首先,純電里程跑的越多,成本低的很,比如我舉個例子,從西安跑一趟寶雞來回400公里,開混動的話至少也在15升油,但開純電中間在服務區只需要補15元的電(充電時間大概不到20分鐘)足可以跑回來,總共的電費也就30多元。除此之外,純電的駕駛體驗還要優於發動機啟動的駕駛感受。

我的新能源汽車之路——從比亞迪秦到秦EV再到e5

2017款秦EV

2018年10月的最後一個週末,在閒聊的過程中,自己發現自從有了秦EV,秦的發動機在2017年與2018年一共跑了3000多公里,尤其是2017年一年竟然加了兩次油(其中一次還是跟著車隊一起跑了一趟700公里的自駕遊)。頓時,自己覺得對秦的發動機沒有需求,換言之,自己對油沒有需求了。一言以蔽之,純電的駕駛體驗完全優於發動機啟動後的駕駛體驗。

這時,我有一個膽大的想法,再添置一輛純電動汽車給媳婦兒,初步目標鎖定元EV360。

我的新能源汽車之路——從比亞迪秦到秦EV再到e5

2018款元EV

一家人去看車,重點看了一下元,也試駕了一下。元的綜合性價比非常高,而且93900元的那一款用的是最新的三電技術。家裡人都習慣了以前秦與秦EV的空間,雖然元是小型SUV,但是媳婦兒和老爺子都不喜歡元,只能再考量考量。偶然間在往庫房走出的一剎那間,看見了一輛白色的e5。

我的新能源汽車之路——從比亞迪秦到秦EV再到e5

自己的e5

我們馬上把視線挪到了e5 450身上,發現這個車還真大氣、穩重,除了內飾相對簡陋一點,其他都挺滿意的,而且最重要的是續航里程提升到400公里以上,我覺得憑藉自己嫻熟地水平跑個450公里應該問題不大。綜合下來,我們當場訂了e5 450,原因是能夠平衡家裡人用車的需求(考慮到媳婦兒、老爺子也要開,e5空間相對寬鬆一些,相對來說媳婦兒可能開的少一些,而且還有秦,所以e5相對來說比較合適)。

我的新能源汽車之路——從比亞迪秦到秦EV再到e5

不經意之間看上了你!

買車重在明確自己的需求,因為最終開車的還是自己,自己不喜歡,還是不行的,畢竟每天都得用車,所以我建議大家還是得按照自己的主觀意願來選購適合自己的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