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谁是你最敬重的人?为什么?在你人生最迷茫的时候,是谁拉了你一把?

鱼梦如梦


让我最敬重的人,应该是我初一的语文老师了。她给了我一个少年应有的尊重,想要的鼓励与赞美。

在小学期间,由最开始的好学生到后来的不学无术,成天上网打架,可谓是什么坏事都干过。自然而然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我至今记忆犹深的是小学英语老师对于成绩差的同学的看不起。我对她也感到深深的厌恶,有了更多的厌学想法。

小考结束,成绩太差,玩世不恭,不知道该何去何从。我也不知道父母是怎样的,但我记得他们的表情,很是无奈,仿佛一夜间白了头。最后我被送到一所私立初中,遇到了我人生中最重要的老师。

或许她只是无意之间的一句话,但是她给了一个十二岁的孩子无尽的希望与动力。

在分班考试后我居然考了一个还可以的名次,父母带我去报道,老师看了看成绩,还不错嘛,在努力努力或许可以到全班前十。我不可思议的看着她.怎么会有人说出这种话?像我这样的烂葬,能够好好学习?或许是因为她的一句话,或者是什么其他的原因。我不想让唯一一个看好我的人失望。

还有让我至今不能忘记的是她对我作文的评价的吧。大家最头疼的应该也是作文吧。那么难写,好几百字。反而我的作文常常被夸奖。那时候的我,非常渴望他人的鼓励和赞美,那样才能够让我不顾一切奋勇向前。

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经历,只是因为她几句无意间的话语,就能够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

她是我最敬重的人。



海蓝石


我最敬重的人是我二舅,他是一位宅心仁厚的医生。对人宽容,特别体谅人。我从小到大看到的他都是我们那个大家族的依靠,谁家有难帮谁家。不仅如此,对周边人也是很宽厚。

我刚成家的时候经济不好,因为自己执拗,婚姻也是远嫁。第一次带着老公回娘家,二舅就不少给钱。明里暗里的接济我。最感动的就是,他除了给我钱,还另外给我的孩子零食钱,还给老公烟钱。他给的时候就分开给,说男人出门在外,烟就是门面,不能没了面子。我怎么拒绝都不行,只能收下。

二舅常说的话就是,谁都有不平坦的路,不能欺负人家,能帮就帮一把。所以,他在我们那个地方也是口碑很好的人。

所以,我一直铭记他的恩情,也以他为榜样,做一个宽容的、懂得体谅人的人。就算偶尔吃亏也不会忘记二舅的言传身教。

事实证明,越宽容,朋友越多,越计较,失去越多。施恩不记才是恩,若事事想着别人的回馈,反而是交换了。



沈浣月


我最敬重的是我的父亲,他是我的引路人!

我童年的记忆色彩斑斓,跟伟大的、深沉的父爱息息相关。

六十年前,爷爷带着一家老小,背井离乡,从内乡一路讨饭逃难到邓州。父亲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那时候可怜的没鞋穿,小孩子只能光着脚丫子”。由于不是大批搬迁,不能享受政府每年的“移民补贴”。但,没有关系,李家人已经牢牢地扎下根,后辈如树木般葱茏蓬勃。

听父亲说,爷爷带领一家人住过牛棚,住过村保管室隔壁的矮房子,还被诬陷偷村里东西,受尽了委屈。后来爷爷含泪咬着牙,带着孩子们烧了几窑砖,盖起了几间瓦房。父亲有一个老姐,兄弟总共四人,他排行老四,虽然当了几年兵,但是受到特殊政治事件的牵连,没有机会安置就业,只能回乡务农。父亲当兵时是班长,属于那种冲锋在前,能吃亏,敢担当的“好兵”,他年轻时英姿飒爽的,从部队回来,别的东西没带,揣了几件“宝贝”——一只口琴、一本《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几个空壳手榴弹。

感谢父亲的耐心指导,在我读小学时,他就教我学会了吹口琴,会唱几支军歌:《红色娘子军》《我们都是神枪手》《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还记得他无论是在给牛拌草时,还是在给鸡群撒食时,抑或是往灶房里掐柴时,嘴巴就没闲过,不停地哼唱着风格各异悠扬舒缓的曲子。现在想来,牛儿膘肥体健,耕起地来一溜儿小跑,庄稼“蹭蹭”地窜高……都跟父亲的“自带音箱体质”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父亲爱看书,白天忙农活,晚上临睡之前总要翻一会儿书的。有好多次爷俩亲昵的共读一本书,我是躺在他的臂弯里拗不过瞌睡虫的纠缠而进入梦乡的。在父亲的感染下,我迷上了读书,课余时间经常与书为伴。对于买书这件事,只要我开口,他从来不含糊,订阅《时代青年》《女友》《少男少女》《读者》《特别关注》《小小说》……给闺女订杂志,并且不停歇地供着读书,在一些戴“有色眼镜”的人看来,是空耗冤枉钱!父亲只是笑笑,他认为男女都一样,孩子掌握的知识多了就是好,至于别人的评价——果断绝缘掉!

事实证明,父亲的决断是明智的,两个孩子先后考上中师、大学就是很好的回击。

忘了一条,从小到大,家里的收音机被我摔坏了好多次。当成宝贝抱着听,睡意袭来,犯了迷糊,失手掉落或者睡着了,翻身将收音机弄掉……父亲从来没有表现出不耐烦,钟表不走了,他拿到街上修;电池没电了,他马上到“合作社”买;后盖被摔裂口了,只要还能发出声音,他就先用棉线捆住,挤出时间找修理铺的师傅解决……

我不用看调频,摸索着就能找到喜欢的电台。早上听《刑警八零三》《新闻报纸摘要》;中午听评书《十粒金丹》《玉娇龙》《隋唐演义》;晚上听《今晚八点半》《海林有约》《新闻纵横》《独山夜话》……

这些丰富的广播内容,缤纷了我童年的记忆,感谢厚重的父爱。记忆里的父亲很耿直、忠厚,任劳任怨,每年都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除了一张奖状,还有奖品呢!有时候是两张系着红绳的铁锨,有时是几包茶叶,有时是台历或者挂历呢!

每年的腊月二十二放寒假时,哥哥和我总会捧着奖状,抱着奖品乐颠颠地回家。到哥哥读高中、我读中师时,堂屋的三个墙面已经被贴满,成了名副其实的“奖状屋”。惹得村里人眼馋,大人再苦再累,想到孩子争气,家庭和睦,诸多劳苦便烟消云散。

年三十儿贴对联时,父亲会开玩笑地说:“咱们一家人,就你妈落后,得不了奖!”这个说法我们是坚决不同意的,哥哥和我清楚地知道,妈妈是全家的“功臣”,是我们强有力的后盾。没有妈妈的照顾,我们怎么会长大?没有她的教育,我们怎么能成才?

记忆中的这些日子,因为有了深沉厚重的父爱,虽苦涩却也甜蜜。







王文雅老师


婆婆是我最敬重的人!

在我最最艰难的时候,是婆婆一直陪伴我身边。我们没有结婚的时候,双方老人都十分反对我们的结合,都觉得两个人相距遥远,婚姻很难稳定,我们在没有双方老人的祝福下私定终身,不久就怀孕了,婆婆知道后,把我自己接回了家。他们爷俩在外奔波劳碌……真是屋漏偏逢连阴雨,他们爷俩干啥赔啥!我们娘俩满怀希望期盼他们爷俩能带点钱回来,过年人是回来了,同时还带了十几万的债回来……

正月十五儿子出生了,我们家连1500元的刨腹产钱都拿不出来,全是借的。正月十九公公就又走了,正月二十二爱人也走了!只剩下我和儿子与婆婆,家里只有200元,我们娘三生活了半年,这半年在我婆婆身上学到了很多很多……婆婆不来都不抱怨一下,每天给我做饭做菜,我们几本不花钱,钱都花在我儿子身上了!婆婆勤勤恳恳,顿顿给我换着花样做各种咸菜,干菜……她怕我受不了这样的苦……虽然她不说,我都能读懂她,所以我从来不挑吃的……就这样200元也半年花光了……她试探着说:“要不你出去打工赚点钱,我给你看孩子吧……”眼里充满了期盼和无奈,我深深地点点头,开启了我的卖衣服之路……刚开始不会卖,卖的很一般,婆婆就总是鼓励我说:“不怕的,慢慢地就好了!”就这句话一直鼓励着我!

也是在哪个时候,我和婆婆建立了深厚情感,这二十多年来,我们从来都没有发生过口角争执,我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感恩!感恩婆婆的善良、勤劳、艰苦朴素!我余生就照着婆婆学习去做!


徐芬-109191


人老了,爱怀旧,尤其怀念那个曾经改变我命运的人,也是我一生最敬重的人。

我,农家子弟,六八年高中回乡,也能吃得下苦。龙口夺食的麦收,满头的汗水,手上的血泡,只顾着弯腰挥镰;酷暑抗旱,火红的太阳,烤得苞谷叶子拧成了麻花,那时候沒有水泵,老井的小柳树下,要强的我,不输他人地抡起了辘轳把,清凉的井水,流进地里,就象从心上流过一样的畅快;傍晚,闷热的天气,蝉儿扯着嗓子地叫,苞谷地里,小毛驴拉着木水车,转不完的圈儿,朦胧的月光下,只听见哗哗的水车声,我坐在井台上,拉起解愁的二胡,略显伤感的曲调,在夜空中仿佛隐隐地诉说着什么……

六九年,工厂招工,村里有脸面的青年人,已招走了几个。谁不想鳞鱼跳农门?我心里着急。一天中午,村口的铁条钟响起,‘泵厂招工,抓阄了’,队长把装阄的筛子举过头顶。轮到我,竞抓中了,我象范进中举一样高兴!卖口粮,转户的那天,我看见父亲流泪了!他生怕因他而耽误了我的前程。果不其然,竞有人跑到市里,厂里找招工办,说父亲有历史问题。下工后,我顾不得吃午饭,骑着破旧的自行车,跑到厂里,连一个人都不认得,看到厂长办公室的木牌子,也不知哪来的勇气。

王厂长,南方口音,清瘦较高的个头,一双智者的眼光,给我倒了杯茶水,耐心听着我讲。后来进厂了,才知道在招工会上,他力排众议,非招不成。在那唯成份论的年代,谈何容易!我很感激,我要拼命地工作报答他知遇之恩!在工厂的林道上,看见他微笑着,那么自信慈祥……

几年后,他调回到南方工作,我也离开了泵厂。这不是讲故事,这是我难忘的经历。几十年过去了,他老人家怎么样?!在我人生的十字路口,在我迷茫的时候,是他给了我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这样的恩情,我永远敬重他!怀念他!


朱纪元522


父亲永远是我心目中最敬重的人,一路走来,无论遇上什么困难,什么挫折,我都会记起他,那个曾经给我无数关怀,无数爱护的强人,不断激励我努力前行,鞭策我奋发图强,指引我勇往直前,在人生最低谷最无奈的时刻,我只要想起那个坚强的背影,斑白的双鬓,我又抹干泪水,对着镜子里的自己微微一笑,站了起来....逝者已矣,永驻我心

有多少人曾经驻足雨中,撕心裂肺般嘶喊,任雨和泪水浸湿双眸,强忍心中无尽的痛楚,拼尽全力奔向前方....

在最危难最无助的时刻,其实只有自己能够帮自己,救自己,支撑我们前行的无非是内心深处的一股力量,一股爱与无尽思念的力量...


boypan


初中生物老师。

那时,我是一个内向、不懂不问的孩子。

有一天晚自习我对着人体内脏器官结构图发愁,生物老师看见后主动给我讲解,我一下就爱上了这个成绩不上不下的科目,后来,这门课程的提分经历也鼓励我好好学习其他科目,最终取得满意分数。

我爱这个关注每个学生的生物老师,爱她的敬业,爱她的博学。


玳瑁草莓


要说最敬重的人,自我尊崇宋朝的东坡居士:苏轼。

因其可谓旷世奇才,诗、词、散文、书、画等无不光芒四射,令人叹为观止。随意一搜,他那褶褶生辉的巨作如雷贯耳,盛赞高颂之声铺天盖地。东坡先生不愧为一代圣贤,大江东去的雄浑气势,如同惊涛拍岸,豪杰壮阔姿态展露无遗。

岁月几经苍海桑田,东坡先生影响了无数能人才俊,凡夫俗民亦津津乐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高风亮节,廉洁奉公的精神,不拘小节的豪迈,都让后人崇拜敬仰有加。喜欢舞文弄墨者,定然礼尊东坡居士,向其学习,希望能有其一二,也好彩练当空舞,不至人生空虚度。

既然有最敬重的人,当处于人生低谷时,必诵东坡先生雄浑之章,让精神焕然一新,不至于迷茫沉沦。潇洒芬芳的文字不可轻视,虽不能吃穿用度,却可使人免于颓废消极。有热血支撑,就再奋发图起,努力真诚创造,必会有丰硕收获。🌹




福至52


我最敬重的人是郭老师。郭老师不是我们刘尧村人。他调来我们村小学当老师,是在我五年级的时候。

他教我们语文课,上课没有教案,不带课本。他讲课从来都是凭记忆,一课一课来讲,所有的课文,所有的习题,都好像刻在他的脑中,从不出现差错。他讲语文课不像许多农村教师那样照本宣科,而是参考好多课外书籍,旁征博引,引人入胜,听他讲课是一种享受,每一课都深深地印在了我当时知识很贫瘠的脑海中:《桂林山水佳天下》让我向往那如梦如幻的人间仙境,《少年闰土》令人对闰土逃不脱父辈们窠臼的未来而感到惋惜,《卖火柴的小女孩》那被黑暗和寒冷裹挟着的小女孩真叫人心疼…

郭老师颇通音律,在他之前,我们没有上过音乐课。他来了后,教我们唱《在希望的田野上》、《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等歌曲,特别是教唱的秦腔《三滴血》,选段,至今我都会哼唱,听秦腔也成了我一生的爱好。如今离开故乡30年了,每每听到秦腔高亢激昂的曲调,我仿佛又回到了那熟悉的黄土垣,回到了熟悉的家乡人喜看秦腔,喜唱秦腔的氛围里,魂牵梦萦。

五年级很快就过去了,初中要到离村十里的乡中学去上。那时候,上初中也是考试录取,我们班25个人,只有8个同学考上了初中,我也如愿上了乡中学。唯一遗憾的是和郭老师就要分别了,从今往后再也没有机会聆听他的语文课和音乐课了,叫我不得开心颜!

秋季中学开学,我被分到了初一三班。令人想不到的是,第一节语文课,郭老师走进了教室,以我熟悉的教课方式开启了我的初中生活。原来,他也调到了乡中学。我心中暗喜,缘分啦!

初中的生活清苦而艰辛。我住校,每一周回一次家。住校生的宿舍是一座破旧的平房,窗户上没有玻璃,用一片片塑料纸遮风挡雨。到寒冬腊月,刺骨的寒风如入无人之境,冲破塑料,穿透每个学生的衣服,将寒冷卸在一个个稚嫩的皮肤上。住校生住的床是大通铺,三个人睡一张一米左右宽的床板,为驱寒,每个人都准备了医生输液用的空盐水瓶,里面灌满水,睡觉时,放在脚下,暖流会传遍全身,方能酣然入睡,度过一个一个寒夜。难以忘记的是,每天晚上下自习十点后,住校生就提着空盐水瓶,找熟悉的老师要开水。每到这个时候,郭老师会将煤炉子烧到最旺,灌一大铁壶凉水,给班里住校的同学烧开水。郭老师一边和同学们谈论白天的课文,一边等着水开。等到10 几个人都怀抱着滚烫的水瓶离开后,他才在灯下批改作业,准备第二天的课程。

日子总过得太快,中考如期而至。在中考前一天,我感冒了,头疼眼花,天旋地转,没有上课去,在宿舍躺着。郭老师知道后,让同学们扶我到他的宿舍,给我吃了药,安顿我说,睡一觉就好了。果然,一觉醒来,感冒症状全部消失,我庆幸自己遇到了郭老师,我也庆幸自己能够顺利参加考试了!

中考结束后,郭老师叫我到他宿舍,他说师生一场,没有其他好给我的东西,给五斤全国粮票,也许今后用得着。我带着五斤粮票,带着对老师的不舍去省城上中专。至今30年过去了,我再没有见过他的面,也再没有一点他的信息。郭老师是一名普通的教师,但对我来说就是最好的老师。他在最恰当的时刻给予了我和我们关爱,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他传播着爱与智慧的温度。但愿有朝一日,众里寻他千百度,他却在灯火阑珊处等着我。


王瑞文文萃


——最敬重的人,永远都是生我养我的母亲——因为她给予了我生命,给予了我年幼时成长的动力与依偎,成人后所有最真挚的劝解、开导、鞭策、激励。母亲,永远都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最亲的人。母亲对儿女,注定是最无私的、最坦荡纯粹的、最不需要理由的最亲最爱的人。

——最无助、最沮丧、最失落、最孤独、最痛苦时,我最先想到的是我的母亲:她的深邃而传神的目光、她威严且慈爱的话语、她厚重而温暖的身影,永远都是我前行的召唤,挺直脊梁的动力,开释心灵擦拭思想振奋精神的苦口良药……

虽然,我的母亲9年前已经因病去世,但她从来没有离开过我的心,我的思念,我的生命:妈妈,天堂安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