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金庸的 一部《连城诀》,字数不多,却写尽了天下的恶人

金庸的 一部《连城诀》,字数不多,却写尽了天下的恶人

金庸的 一部《连城诀》,字数不多,却写尽了天下的恶人,让读者看见的江湖不再是侠骨仁风,热血豪情,潇洒自如,而是充满了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明争暗斗,这里的习武之人自私冷酷,利益熏心,这里的官吏犹如土匪,绝情绝义,这里面的世界黑暗无边,好人永远是被迫害冤枉的对象,最后只能在死亡和归隐中逃离纷争。

越是丑恶的世界,人性的残存越显得弥足珍贵,书中的丁典和凌霜华,演绎一段坚贞不渝的爱情赞歌,可歌可泣。开始见到他们的相遇,便知是一段良缘,眼见他们相知相交,好事将近时,却是天降横祸,无尽煎熬,最后落得个生离死别。造成这段悲剧的原因,正是来自于凌霜华绝情绝义的父亲凌退思。

金庸的 一部《连城诀》,字数不多,却写尽了天下的恶人

时光易逝,物换星移。

丁典为了凌霜华残手废脚,虽然有着绝世神功,却宁愿呆在暗无天日的牢笼里忍受狱卒的严刑拷打,甚至不惜对害他一生的大仇人凌退思出手相救。凌霜华一个柔弱女子为了守住承诺,反抗父亲,被迫立下毒誓,亲手毁容。尽管两人的爱情寄托仅仅是每天隔窗相望的一盆鲜花,可是也是无怨无悔,感情始终如一。

金庸的 一部《连城诀》,字数不多,却写尽了天下的恶人

他们两人的感情坚贞到了这种地步,这世上稍微有一点良知的人纵使没有成全之能,也不忍再落井下石。只可惜,凌退思连这一点良知也没有,对大宝藏日益苦念的他,终于压制不住爆发,将女儿活埋令丁典上再次当中毒,以便用解药相要挟的换取宝藏。可恨,可叹!难道经过这么多年的折磨和苦耗,他还不能了解丁典对凌霜华是生死相依,既然她已经死去,丁典又焉有活着之理?竟然还带着沾沾自喜的心情在被自己活埋的女儿的灵前和他讨价还价,其疯狂行径令人发指。

凌退思越是灭绝人性,就越加显现丁典和凌霜华的高洁和美好,悲剧往往更能震撼人心,因为我们看到的是美得毁灭,这是人世间最残酷的事情。人生一世,草木一春,生命终究有限,唯有精神长存,丁典的身躯随着凌霜华灰飞烟灭,但是他的凛然正气挽救了另一个命途多舛的青年-----狄云。

金庸的 一部《连城诀》,字数不多,却写尽了天下的恶人

狄云可以说是金庸大师笔下最为倒霉的主人公,整个冤大头,书中的那些恶人,为抢他师妹戚芳,将他诬陷入狱,凌退思利用他来获取丁典的秘密,将他打为死囚,丁典误认为他是内探,在牢狱之中不停的折磨他。等到两人终于相知成兄弟逃脱牢狱的时候,也就是两人阴阳相隔之时。狄云痛失挚友,悲愤难当。

原以为出了人间地狱,狄云总算是雨过天晴,殊不知一连串的污蔑恶名接踵而至。于是,腿被水笙的马踩断了,江南四大名侠落花流水带着江南群雄一路的追杀而来。遇到雪崩被困雪谷,杀了一个众所周知的大恶人血刀老祖,又来一个原形毕露的江南大侠花铁杆,磨难没有终期。

金庸的 一部《连城诀》,字数不多,却写尽了天下的恶人

然而,面对这一切灾难,狄云却始终保持着自己的赤子之心,没有被仇恨蒙蔽心灵,误入歧途,他可以在暴风骤雨中全身而退,除了他本性纯良,更重要的是丁典对他的影响巨大,是丁典让他真正的成长,教他为人之道,让他明白何谓真情,何谓真意,不然,他难免堕入炼狱之所,成为复仇修罗,更难得的是,他不管在多么恶劣的环境下,还是心存侠义,三番两次的出手救水笙,虽然她不识好人心,但他总是不离不弃,以命相搏,人性二字在他的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水笙是作者给狄云苦难人生的一个告慰,她是唯一个当着众人的面大声说出狄云是正人君子的人,虽然这让她清白受损,但是她为报狄云救护之恩,也是无怨无悔,狄云也为此深受感动。书中没有讲他们的爱情,连他们的动心动情也没有讲,狄云心系师妹戚芳,水笙倾慕表哥汪啸风。只有最后讲水笙在雪谷里等到了带着戚芳遗孤空心菜避世的狄云,他们两个都是不容于世而声名狼藉的人,所以不约而同的回到了荒凉纯净的雪谷,这是他们心灵上的默契,也成为他们开始相守的一个引子。

金庸的 一部《连城诀》,字数不多,却写尽了天下的恶人
金庸的 一部《连城诀》,字数不多,却写尽了天下的恶人

相比之下戚芳就没有他们两人幸运了,她被自己的父亲抛弃,被自己丈夫欺骗利用,最后死于自己的软弱善良,她在困境之中不像狄云遇到丁典的开导,水笙遇到狄云的保护,始终孤苦无依,独自承受,凄凉收场,她的死,昭示着狄云对过去的彻底摆脱,可以开始新的生活。

《连城诀》中的武侠世界是恶人当道,好人屈指可数,暗无天日令人不寒而栗,但是因为有着丁典,凌霜华,狄云,水笙,戚芳的人性光辉,这本书所体现出来的又是不一样的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