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1 农村兴起“果树热”,为啥这样?城里人坐不住了,以后吃啥?

从古至今,农民这种职业都是跟土地打交道,面朝黄土背朝天,是对他们工作非常形容的描述,但如今这种现象却发生了转变,因为在当今很多事物都已经涨价,唯独农作物“按兵不动”,所以这么一比较,它的价值也就降低了,因此很多人便选择外出谋生。

农村兴起“果树热”,为啥这样?城里人坐不住了,以后吃啥?

但还有一波人依旧“坚持”在农村的土地上,不同的是他们也不在种粮食,而是选择更经济的果树,至于这样最主要的就是收益高,虽说前两三年,可能不会赚到钱,但等树已成型,那收益就会非常的可观,再有就是村里面年轻人外出打工,光靠老人来种地不现实,所以这就是农村流行“果树热”原因。

很多人在农田上种树都是被短暂的利益所影响,都说现在种地难,不挣钱,但种果树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早期需要勤浇水还得施肥,后面还要勤修枝剪叶、打虫子除杂草等等,如果粮食某一年价格不高,或老天爷不赏饭,这顶多是钱少赚一点,但要是放到果树身上,那可是实打实的赔钱。

农村兴起“果树热”,为啥这样?城里人坐不住了,以后吃啥?

并不是所有农田都会种上果树,例如在农村一家有4、5亩地,孩子外出打工,就剩老人看家,可以说只要两亩地的粮食就够吃了,剩下的地才会种果树。其实这也是无奈之举,老人体力有限,种不了那么多地,况且果树种植又比种粮食方便,所以为了不显得浪费,也只能这么做。

其实在农村早就有关于种粮和种树的争议了,“要想富先种树”和“想要强得种粮”是两种不同的观点,有老农说种树收益高,挣的钱远比种粮食要多,而有人则持不种粮食以后其价格上涨,赚的钱还得买粮的思想,并且种粮食最少都是一年一收,不像果树,有的好几年都不一定拿到收益。这两种思想已经争议依旧,你更支持哪个?

农村兴起“果树热”,为啥这样?城里人坐不住了,以后吃啥?

清明即将到来,又到了农耕的时候,很多农民开始栽种果树,这可愁坏了一些人,担心粮食少了,城里人咋吃饭的问题。就像上面所说,种果树风险远大于种庄稼,改种果树在整体当中只占很小一部分比例,在加上我国每年从国外进口大量粮食,所以抱有这种思想的人完全是杞人忧天。针对农村这种现象,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大家一起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