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 古生物學家琥珀裡發現距今一億年蝸牛 細緻到能看出眼睛

古生物學家琥珀裡發現距今一億年蝸牛 細緻到能看出眼睛

10月12日,中、英、澳、加等國的古生物學家在北京宣佈,他們發現了世界上首例保存了觸角等軟組織的白堊紀蝸牛琥珀,該研究成果在專業學術刊物《白堊紀研究》在線發表。

該研究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邢立達副教授領銜,蘇格蘭國家博物館安德魯•羅斯教授、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傑弗裡·史迪威教授和加拿大薩斯喀徹溫省皇家博物館瑞安•麥凱勒教授等學者共同研究。

邢立達介紹,此次新發現的標本來自著名的琥珀產區,緬甸北部克欽邦胡岡谷地。據礦區的火山灰測定,此地的琥珀距今約一億年前,屬於白堊紀晚期的最早期。該時期生活在緬甸北部潮溼的熱帶環境中的動植物,常常被柏類或南洋杉類所流下的樹脂包裹,在漫長的地質年代中形成琥珀,並一直保存至今。琥珀提供了更完整的關於古生物形態學、多樣性和行為的記錄。

邢立達介紹,2016年一個偶然機會,他的團隊在琥珀收藏家劉巖先生的收藏中發現了一枚很特別的蝸牛琥珀,其中包裹著兩個蝸牛,令人稱奇的是其中一個蝸牛頭部保存有成對的觸角,觸角底部的小黑點則是殘留的眼睛,其足部也得以保存,足部有一個奇特的盤狀特徵很可能是被樹脂和一些組織覆蓋的殼蓋。

“在琥珀中看到蝸牛的眼睛是很奇妙的事情!”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邢立達副教授告訴記者,“通常,有一對觸角的蝸牛,如山蝸牛等,眼睛位於觸角基部;而兩對觸角的蝸牛,如非洲大蝸牛等,眼睛則位於大觸角上。我們在這次發現的琥珀標本上觀察到一對觸角,觸角基部的小黑點是它的眼睛,這是我們首次在琥珀中發現有如此豐富軟組織的蝸牛化石。”

腹足類專傑弗裡·史迪威教授表示,從形態學上看,這次發現的蝸牛琥珀標本的殼體形狀、生長線、螺層數、縫合線、斜孔徑、臍孔、有厴與山蝸牛超科形態學特徵一致;研究團隊初步確定這個新標本屬於這個超科的早期成員,有可能歸屬於這個超科中的山蝸牛科或其他類群。山蝸牛超科有著廣泛的地質記錄,化石記錄可以追溯到歐洲侏羅紀晚期,現生類群也常見。不過,此次發現的標本可以推斷它是幼年個體,這會給我們的鑑定帶來不確定性,比如它也可能屬於與山蝸牛科有著相似形態的物種。

知名的琥珀專家,蘇格蘭國家博物館安德魯•羅斯教授介紹道:“在我們此次描述之前,中生代琥珀從未記錄過如此詳盡的蝸牛軟組織。一些新生代的琥珀,如始新世波羅的海琥珀中的蝸牛有觸角,中新世多米尼加琥珀中前鰓類蟲昌蝸牛科也有一些軟組織,但都不如這次發現的完好。”

那麼,這隻蝸牛是如何被樹脂包裹並形成琥珀的呢?邢立達說,這首先要從樹脂說起,樹脂通常聚集在樹內外的空隙或創口處,從樹枝上滴下來,或者沿著樹皮外流。這些溢出樹外的樹脂簡直就是小型無脊椎動物的誘捕器,而且這個過程非常迅速。目前學者在琥珀中發現了節肢動物交配、產卵、孵化、進食以及各種共生關係,這表明了這些不幸的動物是被樹脂快速包裹起來。對於蝸牛而言,它的防禦方式是在受到威脅時縮回殼裡,所以,當樹脂吞沒蝸牛時,絕大多數蝸牛會縮回殼內,或樹脂淹沒的經常是空的蝸牛殼。

“我們可以復原此次發表的蝸牛琥珀的形成過程,”邢立達副教授解釋道,“蝸牛伸出觸角正在爬行,溢出的樹脂首先包裹住蝸牛的殼體,防止了蝸牛的柔軟部分縮回,蝸牛試圖從樹脂中掙脫出來,開始伸展足部,但是它的足部和觸角隨後被繼續溢出的樹脂吞噬,蝸牛體內的氣體和液體隨後擠出到樹脂裡,形成了泡泡,部分擋住了它的頭部和足部。再經過滄海桑田,這塊樹脂最終變成了琥珀。”(北青報記者 屈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