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0 陕西这所高校:毕业生平均月入5331元,研发的芯片填补国内空白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以及通信技术逐渐走到了互联网产业的最前沿。如果要统计2018年中国最热门的专业,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以及通信技术绝对是“榜上有名”。

当然,科技发展的越快,越需要人才支撑,在我国西北地区提到通信领域,西安邮电大学绝对是个重要角色。

西北地区唯一的邮电通信类普通高校

西安邮电大学始创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陕西和甘肃两省邮电人员训练班及随后的西安邮电学校。1959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西安邮电学院,是国家在西北地区布局的唯一邮电通信类普通高校。201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西安邮电大学。

西北地区唯一承担亚太电信组织和东盟培训任务的高校

西安邮电大学从2002年起承担为亚太电信组织和东南亚国家联盟培训信息、通信和技术(ICT)领域管理、技术人员的培训任务。截至目前,西安邮电大学共举办了17期APT培训班,为一带一路沿线亚太电信组织的约25个成员国培养了173名电信技术官员和电信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全国第四

根据中国科教评价研究院(CASEE)、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和《中国科教评价网》联合研发的《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18)》显示,西安邮电大学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被评为四星级专业,在全国开设此专业排名中列第4位。

陕西这所高校:毕业生平均月入5331元,研发的芯片填补国内空白

此外,根据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公布陕西高校“一流专业”遴选结果的通知》,2017年,西安邮电大学12个专业获批为陕西高校“一流专业”,其中通信工程、信息安全、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被评为建设项目,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自动化、电磁场与无线技术、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和会计学被评为培育项目。

陕西这所高校:毕业生平均月入5331元,研发的芯片填补国内空白

研发的芯片填补国内空白

一直以来,西安邮电大学以信息科学技术学科为主干,将高新技术的开发研究和产业化应用作为研究重点,在通信专用集成电路设计、移动通信、图像处理、信息安全和信息产业经济等研究方向形成特色和优势。两项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虎符TePA”成为在信息安全基础共性技术领域我国提交并获通过的第一个国际标准。研发的GPU芯片已通过省级鉴定,填补了国内空白,被列为陕西省“十三五”重大产业化项目。

毕业生平均月收入位列陕西高校第三

根据中国西部高等教育评估中心首次公开发布了《2018年陕西高校及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指数评价报告》,西安邮电大学在陕西50所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指数排名位列第7,2017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3.98%,2017届毕业生平均月收入为5331.35元,在这份评估结果中排名第3,毕业生平均月收入仅次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这所高校:毕业生平均月入5331元,研发的芯片填补国内空白

开放办学,毕业生被通信类企业认可

西安邮电大学始终坚持开放办学,先后与德国、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十多个国家和香港、台湾地区的40余所大学、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美、英、德、法等国多所大学签署了合作培养协议。与美国IBM、英特尔、美国思科公司、红帽公司、优科无线公司、国家仪器、德州仪器、阿尔特拉、甲骨文、德国西门子、印度塔塔公司,和国内的华为公司、中兴通讯、大唐电信、烽火通信、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通信服务、京东、用友软件等通信、邮政、电商、软件领域的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建校60多年来,学校人才辈出,遍及华夏,为国家培养了8万多名优秀人才。毕业生大多在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邮政、华为、中兴、大唐、爱立信、腾讯、阿里巴巴、百度、京东等企业或高校、研究机构工作,成为所在单位的业务骨干,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