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 猪油们冤枉啊!

猪油们冤枉啊!

进入现代社会以来,人们的生活富裕了,食物丰富了,诸如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一些癌症等等“富贵病”也如影随形,随之而来。于是,人们便把罪过都归于动物脂肪,认为食用猪油、牛油、鸡鸭油及其产成品对人的身体有害无益,一些所谓专家也推波助澜,一边抨击动物油,一边大谈植物油对人体的益处,说一些诸如动物油里有什么饱和脂肪酸、胆固醇等等的话,云山雾罩的,反正也没几个人去验证证伪。虽然也有专家说过一些动物油也不能一棍子打死的话,但是这声音很快就被淹没了。我非专家,不能对食用油置喙,但有一点我明白,没有谁会把猪油当水喝,把羊油当饼干吃,油就是油,无论动植物,都是辅食,适可而止。家畜家禽何辜?人们吃饱了不活动,脑满肠肥又怨谁?收支不平衡,只能说是自作自受。

其实,许多美食离开了动物油还真不成,动物油脂具有植物油所不具备的特有香气。蔡澜先生有一篇《猪油万岁论》,热情地讴歌了猪油。他充满感情地说“对于猪油的热爱,和许多老一辈的人一样,来自小时候吃的那碗猪油捞饭,在穷困的年代中,那碗东西是我们的山珍海味”他还有一篇文章叫做《死前必食》,“谷类之中,白米最佳,一碗猪油捞饭,吃了感激流泪。”今年,蔡先生已经七十有七,这个年龄在古代叫做“喜寿”,老先生依旧洒脱地出没在各种美食时空里,对包括猪油在内的各种食物来者不拒,我们期许他何止于米,相期以茶。

猪油们冤枉啊!

猪油拌饭

猪油捞饭或者猪油拌饭,更多地流行于南方各地。前几年,我曾经在台湾的鹿港小镇一家挂着“古早味道”招牌的小店吃过一餐猪油拌饭,其味丰腴,今有余香。先盛上一碗刚出锅的的白米饭,之后在米饭上浇一勺混有葱花和红辣椒的店家自制酱油,最后放上一块方方正正的的凝猪油,看着猪油在米饭的热气熏蒸下慢慢融化渗入米饭里,这个过程就很诱人。用调羹搅合几下,扑鼻香!我一连吃了三碗,同行的《京郊日报》总编辑冯君,更加不堪,比我还多吃了一碗。我们真的是捧着肚子出的店门。回至京城,又自己做过几次,依旧是那般香甜适口。

老北京的许多食物同样离不开动物油。旧时馆子里炒菜多用猪油,许多厨师在出菜的当口,还要浇上一勺明油,这个油也往往是大油,即猪油,大油能够提香增色,即使今日,犹有遗风。

油炒面是老北京小吃,也是一种快餐食品,它用食用油和面粉炒制而成,加工方法很简单,但是却耗时耗力,其加工方法一是用香油炒面,另一种是牛油炒制。前者的香油味很浓,很多人不喜欢。后者则味道醇厚,老幼咸宜。先将面粉放在锅里小火翻炒,需要不停翻动,防止面粉炒糊。待面粉炒至变色后晾凉,之后锅内放牛油,最好是牛骨髓油,放入面粉继续翻炒,其间,要几次盛出放在面板上将加入油料后形成的面疙瘩擀碎,继续翻炒、擀碎,直至一锅炒面没有疙瘩、颜色变为黄褐色为止。先父也是一名资深吃货,我小的时候见怹炒过几次,至今难忘。吃的时候加入干果、青红丝和白糖,绝对至味,早餐来上一碗,对老人和孩子来说,都是很好的食物。如果把牛油换成植物油,就逊色许多。现而今,各种食品琳琅满目,油炒面已经成为小众,我偶尔买过一两次,那味道远不及当初。一些老人可能还会记得它,大多数年轻人是不会吃的。

猪油们冤枉啊!

京八件

老北京糕点里的代表作“京八件”里的起酥,过去多用猪油,如果使用了精炼过的陈年猪油,那点心除了更加香气扑鼻,还能够久放不坏,搁上半年,也没有哈喇味儿。而今,许多所谓“京八件”以及其他传统糕点,都改用植物油起酥、和面、拌馅儿,风味大失,令人扼腕。

涮羊肉是北京传统名吃。我吃涮肉时必点一盘绵羊尾巴,这是什么?就是纯粹的绵羊肥油,细腻丰滑,口感精润,不亚于上脑、三叉。而且此物应当先下涮锅,可以肥汤。即使吃烤羊肉串,我一样找肥瘦相间的下手。同样的道理,红烧肉假如都是用精瘦肉,那是没法吃的,吃的就是那油汪汪的感觉。

全聚德烤鸭店使用挂炉烤鸭,过去在烤鸭时,会在鸭炉的炉膛下方放一个长方形的铁质承油盘,把烤鸭时滴下的鸭油接住,每天不知道要烤多少只鸭子,自然,那滴下来的鸭油也很多。店里把鸭油澄清以后,过一段时间就当做福利分给员工,偶尔还会在店门口出售。鸭油在常温下呈现出红褐色,温度一低则凝如炼乳,那鸭油混合着烤鸭时果木的香味、鸭身上调料的味道,是其他油料所无法媲美与替代的。拿这个鸭油烙饼,香酥无比。今天,烤鸭滴下来的鸭油被视同地沟油,真可惜!前不久,在南京吃到了鸭油做的烧饼,味道真好。

鸡油也是传统美食里的恩物,熬一锅鸡汤,表面上一定要漂浮着黄澄澄一层鸡油,那汤味道才会鲜味十足,大补羸弱。今天同样则芳踪难觅。

猪油们冤枉啊!

油渣

我家的冰箱里永远有一罐儿自己炼制的猪油待命,炼油的油渣儿是烙饼的最佳搭档,切点葱花儿,切碎油渣儿,撒点盐花儿,烙几张油渣饼,熬一锅棒碴粥,配一碟自己腌的咸菜,甭提多美了。

行文至此,想起一则轶闻,武侠小说大家古龙过世以后,蔡澜、倪匡、黄霑等生前好友携十几瓶美酒去古龙的墓地祭奠他。哥几个在墓碑前喝得酩酊大醉。那个洒脱,颇具魏晋遗风,真以为是竹林七贤再世呢。人的一生,不过区区三万余天,你就是严格恪守养生之道,也不能永生,为何不率性一些,想吃什么吃什么呢?包括动物油脂在内,适度就好。管住嘴不等于别张嘴,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