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金融界2018年達沃斯之夜暨區塊鏈+思享會在天津成功舉行

9月17日,由金融界網站主辦的2018年達沃斯之夜暨區塊鏈+思享會在天津舉行。金融界秉承“鏈接價值 洞見未來”的宗旨,邀請了來自監管層、業內權威人士和行業大咖共聚,深入探討了區塊鏈技術及其應用的未來發展走向。

在歷時近4小時的頭腦風暴中,與會嘉賓從區塊鏈的技術、監管和應用等層面,給現場百餘名觀眾帶來了一場饕餮盛宴。

作為東道主,金融界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趙志偉在致辭中表示,區塊鏈作為最新、最前沿的科技創新熱點,在全世界範圍內受到廣泛關注,並被公認為下一波技術革命浪潮的關鍵力量。隨著區塊鏈技術的迭代演進,以及更多成熟應用的落地, “區塊鏈經濟”的觸角在世界範圍內不斷延伸。目前,區塊鏈技術在很多領域積極探索應用落地,金融服務是其中的重要應用場景,通過技術手段能夠解決包括支付清算、證券等多種業務的痛點和難點。

金融從來都是強勢行業,來勢洶洶的區塊鏈技術能在多大程度上改變傳統金融生態?這又會對監管提出哪些挑戰?

談監管:區塊鏈技術在重構金融生態 但目前並無顛覆性優勢

中國銀行前行長、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區塊鏈研究工作組組長李禮輝在主題演講中充分肯定了區塊鏈技術在改善金融服務模式的方面所起的作用。他表示:“近10年,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區塊鏈等新技術迅猛發展,正在形成新的生產力,也正在重構金融服務模式。我們可以看到這樣一些態勢:以信任鏈接為紐帶的摺疊,以流程再造為紐帶的協同。金融不再只是二維的平面世界,而是可以摺疊的三維空間。”

李禮輝坦言,在科技創新的浪潮中,爭議最多的就是區塊鏈。而區塊鏈技術總體上不成熟,要想商業化仍需要突破以下五點技術瓶頸。

一是隱私保護技術。金融業務重視隱私保護,在區塊鏈共識機制下,如何有效屏蔽敏感信息,提高組合環簽名、零知識證明、同態加密等密碼學技術的性能和效率。

二是真實性監督機制。如何保證上鍊前數據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在將區塊鏈技術用於各類資產溯源時,真正形成閉環,避免信息失真,防止投機。

三是區塊鏈智能合約技術。如何避免智能合約的技術漏洞,同時實現可控的業務邏輯修正和合約升級。

四是密鑰技術。密鑰安全是區塊鏈可信的基石,在私鑰唯一性的技術結構中,如何有效防止私鑰被竊取或惡意刪除,並且能夠對私鑰丟失、被竊予以補救。

五是區塊鏈架構。如何滿足金融系統可用性與業務持續性的要求,並使信任機制、數據保存方式等獲得傳統金融機構的接受和認可。

“金融業是經濟樞紐、百姓錢包,金融交易具有高頻次、大規模特徵。金融科技必須立足於規模化和可靠性。由於技術瓶頸的限制,當前區塊鏈技術金融應用尚未形成顛覆性的競爭優勢。”李禮輝表示。

李禮輝強調說,任何金融創新也都必須固本守初。金融科技正在改變甚至顛覆金融的業態,但並不改變金融的本質。實踐證明,金融科技推動創新和進步,也必然伴生風險和隱患。金融科技發展必須規範有序。防止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堅持保護投資者、存款人的根本利益,是成熟國家金融監管的底線,也是國際社會的共識。可持續的金融科技發展之道應該是:勇於創新但固守金融的本源,敢於變革但不觸碰金融安全的底線,善於構建捷徑但不走旁門左道。

談技術:區塊鏈是去中介化而非去中心化

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規劃部負責人彭楓

在公眾對區塊鏈的理解中,去中心化被擺在重要的位置,不少人期冀藉助區塊鏈的這種“與生俱來”的功能建立一種全新的經濟關係。但在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規劃部負責人彭楓看來,作為的去中心化是站在技術層面的解讀,上升到應用層面以後,去中心化更多的是去中介化。

“過去很多的系統依賴於中介建立的一個平臺。現在有很多人也在研究這種去中介環境下的激勵機制,以及多方共同參與的DAO組織的治理機制等。研究發現,其背後還是存在中心化的。我們並不強調去中心化的概念。”

彭楓認為,區塊鏈採用分叉來進行升級,這也反映了其內在治理的問題。區塊鏈運行背後存在委託代理關係,所以是存在中心化的,例如現有集中化的礦池以及區塊鏈代碼升級都存在事實上的中心化成分。區塊鏈自身問題很多都要回歸中心化去解決。並且區塊鏈一旦打開自己封閉的體系,跟現實結合的時候,你發現它有更多外部依賴,這些都是存在中心化的。

談應用:區塊鏈可以解決諸多痛點

平安金融壹賬通副總經理、首席技術官兼首席運營官黃宇翔在發言中援引平安金融壹賬鏈案例表示,區塊鏈的項目裡面更重要的是真正有能力把參與各方都邀請、召集起來解決幾個問題:一是鏈接,怎麼樣把所有的現有系統跟區塊鏈鏈接起來。二是要解決數據歸屬的問題,數據要屬於數據產生方才真正有價值,才願意把數據貢獻出來。三是參與到平臺上來,我的利益是什麼,能得到什麼利益。四是安全,要有足夠的安全。五是公正和公平。

出身人工智能的眾安科技首席技術官李雪峰表示,雖然區塊鏈和人工智能並行發展,但其實殊途同歸,未來他們會產生巨大的交集。

“融合發展應圍繞四大方面來進行。比如,從用戶角度而言,技術要帶來的體驗要好,操作要安全,數據和隱私要得到保障;對於產品來講,產品需要具備拓展性好、配置靈活、上線快等特點;對於業務場景除了要保證對接靈活低成本,也要保證獲客方便、風控第一;最後,監管需按需、實時地對所有業務進行監控,出現問題也可以及時預警。”

質數鏈網首席執行官、香港國際新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鄧柯介紹說,鏈能經濟是區塊鏈賦能實體經濟的新思考和新模式。怎樣能夠把區塊鏈技術真正地與新經濟相結合,為新經濟服務,為公司創收,這是個非常實際的問題,如果不能找出區塊鏈技術和新經濟的結合點,不管浪潮有多麼兇猛,口號喊得有多麼響亮都沒有辦法進行重生。

民生銀行直銷銀行事業部副總經理賈鳳軍介紹說,銀行以前推信用證都是在線下,過程比較複雜。用了區塊鏈以後傳遞的效率明顯提高。

“實際上做這方面的嘗試我覺得是一個很好的開始,未來提高效益從區塊鏈的角度來講,未來實現價值轉移,價值轉移像股票交易、業內的一套清算系統,都是比原來效益要高很多,原來要調試接口。現在都跟區塊鏈來調,跟鏈連上了就跟所有的接口都連上了。從這個角度來講,對我們現在是幾個臺階的提升。從這個角度來看,勢必會給我們帶來很多變化的。”

用友企業金融雲副總裁方雲介紹說,用友成立區塊鏈實驗室,在數據傳遞的安全性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

“我們有300多萬企業客戶,連接企業之間,對接企業資產和資金方的橋樑作用,資金方銀行首先提出怎麼樣能保證這個數據沒有進行篡改,這是銀行從資金方很自然的訴求。藉助於區塊鏈,我們可以把數據的日誌上傳,銀行隨時看到這個數據從上鍊、採集的一瞬間,所有的過程,發生的什麼變化,修改的數據,誰修改的數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