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為什麼中國的有些人稱颱風為“颱風”,而美國的一些人稱颱風為“颶風”?

浩威飛


不論是颱風還是颶風,其根本形態都是熱帶氣旋。



颱風和颶風的名稱差異其實是根據熱帶氣旋發生地不同,被不同國家用了不同的稱呼而已。

在北半球,東太平洋和大西洋海域上生成的風力達到12級的熱帶氣旋稱之為颶風,而西太平洋海域則稱之為颱風。

或者更精確一點:在北半球,國際日期變更線以東到格林尼治子午線的海洋洋麵上生成的氣旋稱之為颶風。而在國際日期變更線以西的海洋上生成的熱帶氣旋稱之為颱風。

在孟加拉灣地區被稱作“氣旋性風暴”;

在南半球則稱“氣旋”。



關於颱風和颶風,除了名稱不同,評判標準也不同

颱風標準:2006年5月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和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佈《熱帶氣旋等級》,其中把風力超過12級的熱帶氣旋劃分為颱風、強颱風和超強颱風三個級別。

熱帶低壓(TD):風力6-7級(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10.8-17.1米/秒)

熱帶風暴(TS):風力8-9級(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17.2-24.4米/秒)

強熱帶風暴(STS):風力10-11級(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24.5-32.6米/秒)

颱風(TY):風力12-13級(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32.7-41.4米/秒)

強颱風(STY):風力14-15級(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41.5-50.9米/秒)

超強颱風(SuperTY):風力16級或以上(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大於51.0米/秒)



颶風標準:1969年,工程師Herbert Saffir和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博士Dr. Bob Simpson按照風速,給颶風劃分了5個等級(Saffir-Simpson-Skala)。

一級颶風:持續風速74-95英里/小時;

二級颶風:持續風速96-110英里/小時;

三級颶風:持續風速111-130英里/小時;

四級颶風:持續風速131-155英里/小時;

五級颶風:持續風速大於155英里/小時。



由於習慣不同,表示風力大小的計量方法和單位也往往不同

美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JTWC),採用1分鐘平均風速評定熱帶氣旋強度。所謂一分鐘平均風速,就是指熱帶氣旋近中心低層風力是在1分鐘內的平均風速,其數值相對較高。

而中國氣象局採用2分鐘平均風速,對同樣強度的颱風其標註出來的數值通常會偏小。這也是通常人們誤解颶風比颱風強的一個原因。

中國習慣使用的單位是風力多少級或每秒多少米(m/s),而美國習慣用每小時多少公里或海里或英里。

現在各位看官知道颱風和颶風的區別了吧,您給以史為鑑點個贊吧。

我是以史為鑑,每天都有有趣的歷史故事,歡迎關注。


以史為鑑


颱風與颶風的唯一差別,就是「原產地」不一樣。這裡引用一個比較權威的來源: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在官網上有一篇科普: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hurricane and a typhoon?(颱風與颶風的差別是什麼?)

颱風與颶風的本質,都是熱帶氣旋。

熱帶氣旋的中心,由於風速很大,所以對應的氣壓就很低(伯努利效應)。低氣壓會造成海水蒸發,進而產生向上的動能,這個動能就會驅動颱風/颶風旋轉。所以,颱風之所以進入陸地之後會減弱,本質上是因為陸地上沒有足夠的水蒸發,來驅動颱風/颶風。

同時,中心的低壓還會吸引外部的氣體。由於動量守恆,外部氣體原本微小的旋轉速度,在半徑減小之後,速度急劇增加,從而產生了狂風驟雨。

有的朋友可能覺得颶風更強一點,其實颱風與它的差別主要還是名稱上的,原理是基本一樣的。而且颱風有強有弱,颶風也有強有弱,直接比較是不科學的。


章彥博


颱風和颶風本質上是一樣的,都屬於在海洋上產生的熱帶氣旋。只不過叫法不一樣,在太平洋上生成的熱帶氣旋人們成之為颱風,而在北半球美洲以東的大西洋上包括加勒比海生成的熱帶氣旋,被叫作颶風。

颱風往往產生於北半球西太平洋上,受颱風影響的國家主要有菲利賓,越南,我國東南部,東部,我國臺灣省,日本等國。颱風一般在八級以上成為颱風,強颱風有時能達到十四級以上。2015年7月11的超強颱風"燦鴻"風級達到了15_16級。今年8月23日的13號強颱風"天鴿"中心風力達到了14_15級的強度。強烈的熱帶氣旋往往伴有狂風暴雨,掀起巨浪,引發風暴潮。

颶風的形成需要三個條件:溫暖的水域;潮溼的大氣;洋麵上的風能夠產生風向向內旋轉的氣流。由於地域環境差別,颶風的產生,風力往往較大,破壞性也很大,特別是超強颶風。2017年8月25日至9月1日,4級颶風"哈維"肆虐美國德克薩斯州南部,造成60多人死亡,130萬人受災,損失慘重。美國今年的世紀颶風"艾爾瑪",級別已達五級,風速達每小時160英里。該颶風正在登陸美國佛州。


永恆的桃花源


颱風和颶風本質上是一樣的,颱風和颶風都是指風速達到33米/秒以上的熱帶氣旋。

颱風和颶風的區別:

發生地點不同。在北太平洋西部、國際日期變更線以西,包括南中國海和東中國海稱作颱風。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東部的熱帶氣旋則稱颶風。也就是說在美國一帶稱颶風,在菲律賓、中國、日本一帶叫颱風。


公考小師妹



MSO青青河邊草


李淳風說,風有怒風、亂風、暴風、勃風、迴風(也叫旋風、扶搖羊角)、和風、霾噎、祥風、災風、小人魅惑風、上下不寧風、政化未寧風、大兵將至風、刑罰怪刻風、大喪風、旱火風、大水殺人風。

至於颱風、颶風一說。可能是地方方言。

好比太陽,中國人叫它太陽,歪果仁叫它sun一樣。


麼麼兔小小隻


颱風和颶風意義相似只是發生地點不同,颶風一詞源自加勒比海言語的惡魔Hurican,亦有說是瑪雅人神話中創世眾神的其中一位,就是雷暴與旋風之神Hurakan。而颱風一詞則源自希臘神話中大地之母蓋亞之子Typhon,它是一頭長有一百個龍頭的魔物,傳說其孩子就是可怕的大風。至於中文“颱風”一詞,有人說源於日語,亦有人說來自中國廣東話“大風”的發音,傳至國外後再次傳回國內譯為颱風。以前,中國東南沿海經常有風暴,當地漁民統稱其為“大風”,後來變成颱風。生成於西北太平洋和我國南海的強烈熱帶氣旋被稱為“颱風”;生成於大西洋、加勒比海以及北太平洋東部的則稱“颶風”;而生成於印度洋、阿拉伯海、孟加拉灣的則稱為“旋風”。


琴行運營叨逼叨


大陸和臺灣在在很多事物上有不同稱謂,比如:我們叫網絡,他們叫網路;我們叫娛樂圈,他們叫藝能界;相關的例子還有很多啦,新西蘭<=>紐西蘭、柳丁<=>橙子、巧克力<=>朱古力、摩托車<=>機車、初中<=>國中

我國南北方在很多事物上有不同稱謂,比如:北方叫做飯,南方叫煮飯;北方叫豬蹄,南方叫豬腳;北方叫豆腐腦,南方叫豆腐花;相關的例子還有很多啦,肘子<=>蹄髈、疼<=>痛、餛飩<=>雲吞等。

中國和美國在很多事物上也是有不同稱謂的,比如我們叫颱風,他們叫颶風,印度叫氣旋風暴。本質上是一個玩意--熱帶氣旋。只是隨著發生地點、時間和叫法不同。

中國的颱風是按照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颱風-強颱風-超強颱風劃分的,美國的颶風是按照一級颶風-二級颶風-三級颶風-四級颶風-五級颶風劃分的,五級颶風相當於我們的超強颱風了。

順帶說一句,今年美國的颶風季真不是一般的恐怖啊!“哈維”颶風已造成美國60多人死亡,並帶來了1800億美元的損失,這可是1萬1千800億的人民幣啊。現在一個五級颶風名叫“艾爾瑪”,剛剛登陸法屬加勒比海島,已經導致至少8人死亡,另有23人受傷。巴布達島已被“完全損毀”,90%的民居都遭到毀壞。馬上,在這個週末,這個五級颶風就會登陸美國佛羅里達。美國又將面臨巨大考驗!這還沒完,大西洋上又有兩個風暴升級為颶風。分別叫“喬斯”及“卡蒂亞”(Katia),今年大西洋這是怎麼了。


臉上褶子很迷人



冷淑華


美國的颶風和我國的颱風有什麼區別,其實就這一點不一樣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vname": "N94.mp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