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7 沿著易峨故道探訪古蹟和遠去的故事

沿著易峨故道探訪古蹟和遠去的故事

易峨故道

訪古蹟

可愛的家鄉 美麗的家園

沿着易峨故道探访古迹和远去的故事

遊玩必去

易峨公路是連接峨山與易門兩縣之間的古老通道。在那些劈厲拔險的山路上,千百年來民族遷徙和物資往來不絕如縷,像一條通往祖地的臍帶,養育了沿途星羅棋佈的山寨村落。今天,它已經進化為橋涵託底、柏油鋪面的康莊大道沿線,還散落著不少歷史的記憶,可以讓那些追古懷今的人一唱三疊、咀嚼回味。

沿着易峨故道探访古迹和远去的故事沿着易峨故道探访古迹和远去的故事

易峨公路

當你驅車在易旗高二級公路機山段行駛時,你是否想到過,不經意間有多少完整的文物古蹟,從你的車邊呼嘯而過?而當你去探訪這些陌生的古蹟時,這些古蹟還是這般耐人尋味,歷史彷彿在你面前突然打開了一條時空隧道,訴說著它的前世今生。

造化鍾神秀

悠然心自閒

從峨山縣城出發,沿易峨高二級公路向西行進不到五分鐘,大漁洞赤字巖題刻“威震遐荒”便映入眼簾,這是明代愛國將領鄧子龍途經峨山時題寫的。

沿着易峨故道探访古迹和远去的故事
沿着易峨故道探访古迹和远去的故事

赤字高0.95米、寬0.85米,字跡呈紅色,筆力剛勁,氣勢雄渾,赤字崖因此而得名。1583年緬甸軍侵犯雲南,鄧子龍(1531-1598年)率部平定,留守雲南戌邊。明朝年間,他參加支援朝鮮抗擊日本倭寇的戰爭,在戰爭中為國捐軀。據史料記載,鄧子龍一生酷愛揮毫潑墨、吟詩作畫。可他在滇12年中,留存的題刻古蹟,目前僅存兩處,峨山赤子巖題刻是其中的一跡。

沿着易峨故道探访古迹和远去的故事

萬曆十九年(1591年),鄧子龍奉命移師玉溪,率軍平定新平起事,途經峨山城西通濟橋,看到深管鳥道山勢險峻,懸崖勒馬隨口而出:“吾輩威震遐荒也。”便下馬在赤壁題詞刻寫。雖題刻歷經四百餘年,仍赤字如新、紅光閃閃,斗大的四個字很遠便能看到。

沿着易峨故道探访古迹和远去的故事

這裡還傳頌著修路改道護文物的故事:原本修建易峨高二級公路,要從赤字崖穿過,引起了熱心老同志的重視,為喚起大家尊重文化、保護文物的意識,幾位老同志四處呼籲,希望能夠得到有關部門的重視,採取措施加以保護。

2010年6月峨山縣召集相關部門,結合老同志的建議,專題研究赤字巖文物保護方案,並呈報省、市相關部門,最終確定不動文物,把路基向外改線平移,從而保護了這一明代歷史文化遺蹟。改線平移工程比原方案所增加的投資達45萬元,這在玉溪市公路修建上史無前例的。

沿着易峨故道探访古迹和远去的故事

當年鄧子龍站在紅石崖間路,感慨遐荒之地地勢險峻之時,他是否會想到如今天蠻道變通途,大橋飛跨山,公路上車水馬龍的情景呢?假如鄧子龍將軍見到今天的景象,他不僅會發此感慨,說不定還會讚歎一番呢!

穿過田心隧道,便進入古鎮甸中。

沿着易峨故道探访古迹和远去的故事

號稱甸中三鄉河河首的橋頭村(今甸頭一隊),至今還留存一座石拱橋,這座石拱橋是目前峨山境內保存較完整的一座。

此橋屬單孔石拱橋,孔高近10米,跨度近15米,單塊石條大多超過1米以上,在當時沒機械的情況下,先輩們能把幾百斤重的石條搬到這裡並鎖定在半空,談何容易。據說,雙河村在昆明的木匠師傅方有林想出妙招,採用先預製木拱橋,然後把石條移到木拱橋上,最後撤除木拱支架的方法建橋。

儘管石拱橋下流淌的是條平時溫順的季節河,但這條河史上也如雄獅猛獸般暴發過多次洪水,但石拱橋依舊穩如磐石,堪稱橋中一絕。近代以來,橋頭石拱橋曾是三鄉河上游重要的交通橋樑。甸頭人生產、勞作每天必過石橋;鄰近村寨的娃娃,每天要過石拱橋到武廟上學;長子河畔的文山、安居、河外一帶的家人來甸中趕集,或者購置日常生活必需品,石拱橋也是他們的必經之地。如今這石拱橋雖是“古稀之物”,但它仍然穩若泰山,靜靜等候世人在它上面來來去去,散發著它的餘熱餘光。

大隱隱於市

詩心在遠方

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三年(1276年),甸中設筇川縣,屬嶍峨州管轄,知府設於甸中古城;甸中古城至少也有800年曆史,由於昔日三鄉河兩岸,龍竹慈竹密佈,古鎮甸中別名也稱作筇川。甸中古鎮歷史悠久、文化深厚,離鎮一千米的棲木墀關公廟,就是這段厚重歷史的見證。

沿着易峨故道探访古迹和远去的故事

關公廟建於明朝,距今已400年之久,幾經修繕,風貌依舊。

沿着易峨故道探访古迹和远去的故事

步入肅穆的廟內,雄偉的主殿關公殿,高聳藍天;錯落有致的觀音殿、廂房護衛著主殿;清靜安詳的庭院彰顯著先輩們的大度與虔誠。這是座按四合五天井結構建造的廟宇,在句中三鄉河兩岸廟宇眾多,但棲木墀關公廟是目前保存較完整的寺廟。

沿着易峨故道探访古迹和远去的故事

在主殿格子窗大門上書有楹聯,橫批:富國濟民;上聯:清夜讀春秋點燃燭光照今古;下聯:孤州代吳魏千秋浩氣貫乾坤。從榴聯內容看,顯然是謳歌關羽雖屈身吳國卻不忘報國圖強的思想。

沿着易峨故道探访古迹和远去的故事

民國十九年(1930年),在昆明打工的本村人出資,請墨客代書豎聯,重振武廟。20世紀80年代武廟裡還在辦學,每日書聲琅琅、朝氣蓬勃。當時,有一個教師突發奇想把豎聯掛在主殿上,還琢磨出許多深意,並把其作為娃娃們的學訓。果真,如楹聯裡所書學訓一樣,通過教師們的淳諄教誨,竟然從關公廟裡培養出了許多學子。後來,當地這些學子有的當上地師級、縣處級幹部,有的做學問,有的在商海打拼,有頭有臉。

沿着易峨故道探访古迹和远去的故事

棲木墀關公武廟收藏著晚清重刊佛經《尼山寶懺》木刻印刷雕版,這是清朝同治六年(1867年)的雕版,距今已有140多年曆史,經《尼山寶懺》重刊木刻印刷雕版,已殘缺不全,但現存的版,大部分完好無損。尺時相等的木板刻凸出來的反寫繁體漢字,字跡明晰,書寫規範,字體工整。幸好雕版封面還在,使人們從封面雕版上可以明辨:佛經《尼山寶懺》的重刊年代、存板地點等相關信息。這部源於聖人孔子故里山東曲阜的佛教經書。用木刻印刷再刊的年代是:同治六年孟秋下浣,即1867年9月下旬,存版於當時隸屬昆陽縣內甸鄉的棲木墀關公廟明善堂內,免費供附近寺廟自備菸灰前來複印,作為僧尼代人仟悔時念的經書,足見當時棲木墀關公廟旺盛的香火,以及在當地傳播佛教文化的影響力。

甸中古鎮是峨山縣的北大門,在易峨高二級公路峻山易門交界處的龍鳳村,有一座修復後的木橋。這座橋名曰起鳳橋,靜立在甸中鎮三鄉河下游,是目前峨山縣境內唯一一座僅存的廊橋,距今80年,由龍鳳村的石匠、木匠共同修建。橋身流暢,厚重古樸,典雅飄逸,廊橋跨度27米,橋高13米,橋樑橋面採用當地珍貴的紅椿樹木做成,橋面兩邊分佈著錯落有致的欄杆,走廊寬4米,人們肩挑背駝可以從容走過走廊,甚至牛羊過橋都很自在;頂部採用當地建房風格架設瓦塊,在為行人遮陽避雨的同時,有效地保護了橋上的木製設施。

沿着易峨故道探访古迹和远去的故事

這座廊橋建在雨季流沙量大而急的季節河上,它的橋墩設計凝聚了民間的智慧,橋墩前後受水的兩面,磨製成刀刃狀把泥沙和河水巧妙分流。

沿着易峨故道探访古迹和远去的故事

橋墩上栩栩如生的石牛令人拍案叫絕,石牛伏身窺視著河流漲水變化的情況,據說,在修橋時打條石牛看守廊橋,目的在於讓石牛為村民通報洪水險情。

沿着易峨故道探访古迹和远去的故事

自從修建起風橋以後,不管三鄉河起多大的洪水,當地的村民們都能自由往返河兩岸,當時出村逃難的人少了許多。如今這座廊橋修復一新,依然在當地發揮著重要的交通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