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3 古人为了防盗墓,故意进行秘葬,但真能防住盗墓贼?答:其实不能

古人为了防盗墓,故意进行秘葬,但真能防住盗墓贼?答:其实不能

文 | 韦爵爷

古人为了防盗墓,故意进行秘葬,但真能防住盗墓贼?答:其实不能

当安阳发现了疑似曹操墓,大家对古人的葬礼习俗都产生的好奇,为什么一个人死后要分真假墓,有些甚至不造墓呢,是在跟后人玩捉迷藏吗?其实,这是为了以防盗墓,所以出现了这种反盗墓的方法,比如故意多做几个假坟头,也叫“虚葬”。在传说中,疑似曹操的假坟头就有七十二个之多,不得不说曹操的反盗窃意识太强了。

在农村中比较常见的反盗墓招式就是潜葬,也就是人过世后不想火葬,于是就将尸体偷偷埋掉,也俗称“偷埋”。潜葬时,往往不立坟头不种树,也就是不在地面留下坟墓的标志,正如曹操生前便提出了这个要求,所以我们至今都没有找到他的真身墓。

古人为了防盗墓,故意进行秘葬,但真能防住盗墓贼?答:其实不能

《后汉书》记载,东汉曾有一个叫谢夷吾的小官,因为被小人嫉妒而遭降职处分,据说此人法术了得,能知过去未来,他算出自己会在哪天死去,到了那天他果然就死了。生前曾跟他儿子说,东汉末年分三国,会出现很大的动乱,到时百姓受战乱之苦,就会出现很多盗墓的事情,许多去世之人的尸体会被挖出来不得安生,所以他要求儿子为自己悬棺下葬,且下葬后不要立坟头,不堆封土,即所谓“不坟不树”。

还有一种叫“潜埋”,又叫“秘葬”,盗墓者都知道这种葬法就是为了防止死后被盗墓而发明的。历史上有好几位帝王都使用了秘葬,比如后赵皇帝石勒,就是死后偷偷埋掉的。石勒是一位奴隶出身的皇帝,死后便采取了秘葬法,当夜,从皇宫里抬出了是十几具棺木,往不同的地方下葬,以此迷惑百姓,让人找不到他的陵墓。但后来研究得出其真实的葬地是在渠山。

古人为了防盗墓,故意进行秘葬,但真能防住盗墓贼?答:其实不能

而石勒的侄儿石虎夺取皇位后,也学石勒的葬法,故意公开陵墓的地址,其实却是一处假坟,尸体葬在另一个隐秘的地方。秘葬在当时很流行,帝王大多采用这种葬式。相传,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葬那天南京的十三个门都有棺材往外抬,至今仍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有了秘葬,盗墓者们岂不是再也盗不到帝王墓了吗?但是盗墓贼远比我们想象的要狡猾,他们也有对付秘葬的妙招。据史记记载,前燕皇帝慕容儁做一个梦,梦见石虎咬了他的手臂,于是他一怒之下就挖开了显原陵,想要鞭尸。但打开后,却发现里面根本没有尸体,于是他开出悬赏,谁找到了石虎真身的埋藏地,就赏谁一百两。这就是所谓破秘葬的妙招,也就是花钱买情报。如果没钱买或是买不到就自己去一个个踩点,总会找到蛛丝马迹。

古人为了防盗墓,故意进行秘葬,但真能防住盗墓贼?答:其实不能

不出所料,重赏之下必有人告密,有个女子说看见他的尸体葬在东明观下,果然挖出了石虎真尸。没想到,慕容儁对尸体又骂又抽,还抛尸江中,但是石虎的尸体并没飘远而是被桥柱子拦住了,所以又被人重新下葬了。

真的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管如何隐秘,总会有被发现的一天,也许不久之后,考古学家们也会发掘出真正的曹操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