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跨越15年的追逃

今年7月,因涉嫌貪汙罪潛逃15年的劉須義在被捕後,長嘆了口氣說:“再也不用東躲西藏了!”

劉須義曾是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新華書店韓村供應點負責人兼發行員。2003年1月,他經人轉給縣新華書店一封辭職信後便失去了蹤跡。隨後,縣新華書店發現韓村供應點本應上繳書店的36萬餘元書款不知去向,並向縣檢察院報案。

經縣檢察院分析,認為劉須義存在重大犯罪嫌疑,隨即於當年3月11日以涉嫌貪汙罪對劉須義進行立案偵查,並由公安機關對其進行網上追逃。

然而,辭職後的劉須義仿若人間蒸發一般,對他的追逃雖然一直都未中斷,卻遲遲沒有進展。轉眼14年過去了,2017年底,濉溪縣監委掛牌成立後,劉須義一案也由縣檢察院移交給縣監委。

“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對檢察院移交的案件線索一定要儘快查辦,逐個銷號,確保節奏不亂、工作不斷。”今年年初,淮北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宰學明要求市、縣(區)紀委監委就檢察院移交線索開展“清零行動”。

今年4月,追捕劉須義的工作再次被提上了日程。由於該案時間跨度久,追逃難度大,濉溪縣監委成立專門追逃工作領導小組,由一名監委副主任擔任組長,熟悉此案的轉隸幹部謝平安具體負責查辦。

接手此案後,謝平安對縣檢察院移交的證據材料逐一梳理,又通過查看賬目、談話瞭解等方式,補充蒐集了一些書證和證人證言,但對於劉須義的下落,還是沒有任何線索。

“加強與公安、檢察系統的協同作戰,存在一絲機會,就要追查到底。”市、縣紀委監委領導多次就該案作出直接指示。

“這個延續了15年的省略號,必須在我手上變成句號。”帶著這樣的決心,謝平安和同事聯合公安機關,將現代化科技手段和周密的排查分析相結合,抽絲剝繭,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

隨著調查的不斷深入,謝平安發現,一個名叫“劉飛”的人頻繁與劉須義的家人通訊聯繫,種種跡象表明,“劉飛”很有可能就是失蹤多年的劉須義。

這一發現讓他們興奮不已。隨後,在公安機關的幫助下,追逃人員確定了“劉飛”經常活動的範圍——河南省沈丘縣的一家服裝廠內。

7月初,濉溪縣紀委監委安排人員前往沈丘,在當地紀檢和公安部門的幫助下,通過多次照片比對,確定“劉飛”正是消失15年之久的外逃人員劉須義。

為防夜長夢多,辦案人員立即請當地公安機關對劉須義展開抓捕。7月3日,正在職工宿舍內休息的劉須義終告落網,真相也隨之浮出水面。

原來,2003年,劉須義因炒股欠下大量債務無力償還,便動起了歪腦筋,利用職務之便挪用36萬餘元公款用於償還個人債務。之後,他妄圖一走了之,以逃脫法律的制裁。

“即使捱打受欺,也不敢聲張報警,對家人的思念、對被捕的恐懼,讓我內心備受煎熬。”潛逃生活遠遠超出了劉須義的想象,凡需要登記身份信息的交通工具和酒店,一律不能選擇。從安徽到江蘇,再到河南,東躲西藏、居無定所的日子消磨了劉須義最初的僥倖心理,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懊悔和煎熬。

據悉,目前劉須義案已由濉溪縣紀委監委調查終結並移交縣檢察院審查起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