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如果房价下跌30%, 银行会破产吗?你怎么看?

王政


1)自从2002年以来,在过去16年中,房价基本上都是保持高速增长状态,期间只有2008、2011和2014年有过3次的短暂下跌,当然2018年以来,一线城市的房价也出现了滞涨的情况,部分区域也有小幅下跌。

2)因为房价的持续高涨,且房贷总额逐年扩大,央行和各家银行自然不会不考虑到房价下跌的可能性,所以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有房价下跌的压力测试,据相关研究报告显示,银行最多时候能承受50%的房价下跌,最少的时候也能承受20%的下跌幅度!

3)据统计,目前住房贷款在银行总贷款的比例基本上在35%-40%之间,个人住房贷款又占房贷三分之二,而一直以来,房贷都是银行最优质、最稳定的盈利产品,房贷不良率都低于整体贷款不良率。根据各代表性银行年报数据,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依旧远低于其他类型的贷款。

4)通常,如果短期内房价暴跌太多的话,就会出现个人贷款者断供的情况的,但此时银行是可以获得房产实物,历史上也多次出现这种情况,97亚洲金融危机的香港,08年美国次贷危机都出现过,但都没有出现银行大量破产的情况,而结合中国的国情,银行破产的情况更是极难发生。

5)房产暴跌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增加银行的风险,一是持有资产价值渠道。房价下跌意味着企业、居民和银行部门持有的房地产资产价值下降,进而导致收入和财富缩水,借款人被动违约的概率上升,银行贷款信用风险加大。二是房产销售渠道。房价下跌将直接导致开发商销售回款下降,进而导致其资产负债表受损而影响开发贷的偿付。三是抵押品价值渠道。房价下跌时房地产抵押品价值缩水,当抵押品价值跌破未偿贷款余额时,借款人可能会选择主动违约;同时,房价下跌也会使房地产抵押物流动性变差,最终导致银行收回资金减少。以上过程在造成银行贷款损失的同时,还会降低银行未来贷款的意愿,抽贷、惜贷现象将进一步打击房地产市场,形成恶性循环。然而国家的金融政策本身也是有强大的自我调节能力以及外部调控的空间的,自然不可能坐以待毙。

综上,结合中国的国情看,房价大跌当然会影响银行的利润和经营,但即便下跌30%也很难造成银行的破产。


投资和理财那些事儿


放心好了,即使房价下跌50%,银行也不会破产的,破产的是买房人。


财智成功曾经说过,未来三年,全国房价将会有普遍30%以上的降幅。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如果经济还要继续发展,房价下降是必要条件。


之所以说房价下降50%银行也不会破产,是有依据的。银行破产容易引发连锁反应,甚至于发生金融危机,所以这是防范系统性风险的重中之重。


真以为限售限贷只是为了调控房价吗?


限售,是限制房产的流动性,起到的作用就是在买房人有资格卖房之前,起码要还三五年的贷款。


限贷,则是对贷款买房者提出更高的要求,避免将贷款放给收入低信用差的人,还款能力越强,弃房断供的风险就越低,相应的银行风险也会更低。


这几年普遍首付30%以上,二套房首付比例更高,以20年贷款年利率5%来算,多还一年,银行起码能回本5%,三五年下来,即使降价50%也不怕了。因为只要买房者不还贷款,银行就能收走房子,拍卖也好,出租也好,基本不会有大损失。


房价可以下降,但是债务不会消失。


假如一个人300万元买了一套房子,首付90万元,贷款210万元。如果房价暴跌,降到150万元了。而此时贷款者只还了30万元,其中本金只有5万元,则如果弃房断供的话,房子没有了,还欠银行205万元本金。


银行收走房子拍卖150万元,205万元债务还剩下55万元,银行还可以继续追讨这笔钱。


对于银行来说,收回了30万本息,拍卖会150万元,还有55万元可以追讨,而只付出了210万元的贷款。即使这笔钱来自于存款人,需要支付一点利息,银行依然是稳赚。即使最坏的情况下,银行最后承受20万元的损失,对于财大气粗的银行来说也不会伤筋动骨,何况还有无数买房人来填窟窿,真正亏损就极为有限了。


对于贷款人来说,首付90万元没有了,还贷款的30万元没有了,房子没有了,还欠银行55万元。除了住了两三年“自己的”房子,别的什么也没捞到,平白损失了175万元。如果最后这55万元还不上,则会被列为老赖,处处受限制。


所以这么凄惨的后果摆在那里,但凡工作还算稳定,贷款人一定会努力继续还款,咬牙还贷,就跟香港曾经的十万负资产家庭曾经做过的那样。



财智成功


1、房价下跌50%银行都没事,下跌30%更没啥事。

中国央行曾经组织各商业银行做过承压测试,结论是房价下跌50%才会有经营风险,即使这样也谈不上破产。可见即使房价下跌50%银行都没事,根本不会破产,何况区区30%的跌幅呢?事实也的确如此!

2、从香港的经验来看,选择继续供房往往是正确的选择。在香港金融危机时期,出现了十万负资产家庭,他们中的绝大部分都选择继续供房而不是断供弃贷,咬咬牙继续还款还贷,熬过最艰难时刻,经过若干年之后重新成为正资产家庭,房价重新回到高位。

绝大部分普通购房者买房都是用来自住,既然房子如果是用来自住的,说明房子是你的生活必需品,因此不存在短期卖出交易的问题。这种情况的家庭对市场价格并不敏感,老老实实供房就是了。即使房价持续下跌,以房价计算的不动产价值是正是负其实都无关紧要,因为你已经被房子套牢成为房奴,对此无可奈何。不管你是在高价位时买入,还是在低价位时买入,你本质的目的就是为了“住”。如果你买房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住”,那么不管房价跌了多少,你都得继续住,继续还房贷。从香港的经验来看,选择继续供房往往是正确的选择。在香港金融危机时期,出现了十万负资产家庭,他们中的绝大部分都选择继续供房而不是断供弃贷,咬咬牙继续还款还贷,熬过最艰难时刻,经过若干年之后重新成为正资产家庭。从长期趋势看,房价向上是不容置疑的,房价现在的下跌是前期非理性上涨的理性回归。

3、只要大部分人按时归还房贷,那么银行就不会破产。

因为银行是经营钱的金融企业,而不是买卖房子的实体企业。只要有人存款、有人贷款,有人取钱、有人还钱,银行就能从中赚钱、就能正常经营,根本谈不上倒闭。何况即便有人弃贷断供不还钱了,银行还可以起诉申请拍卖房子偿还贷款。如果还是有亏损,但是亏损和本金相比,实际亏损并不大。退一万步讲,商业银行还可以获得“央妈”的“输血”。因此从中国实际出发,中国的银行根本不可能倒闭。何况为了避免发生金融危机,也不允许银行破产。


深圳股哥


房价下跌在二线以下城市已经是大势所趋,对银行业的影响也是有关系的,但不至于让银行破产,原因如下:

一、住房是个人的资产,只是做为担保物抵押给银行,房价下跌只能表明个人资产减值,也可以是通常所说的缩水。近年来金融系统房贷的80%以上为首套房贷,意味着借款人要正常生活下去就要保住自己的住房;

二、违约的成本巨大。近年国家加大了对欠债老赖的处罚力度,如:不能乘飞机、高铁、住高档酒店、查封个人银行资产等手段,基本上让老赖寸步难行。生活在中国大地的99%以上的公民还是懂得欠债还钱这个道理的,面子上里子上不是万不得已不会欠账不还的,这从银行房贷不良率不到1%就可以看得出;

三、银行近年房贷首付比例一直控制在30%以上,加上已经归还了若干年,则借款占房价值的比例不断减少,房价不会一夜之间下降30%,而是逐渐形成,银行发放的房贷也不是一夜之间巨量发放,而是房价下跌单笔贷款的绝对值也在减少,举例说明:甲今年买100万元的房产一套,贷款70万元;乙五年后在同地段买同样的住房,价格下跌了30%,只贷了49万元,甲的住房现价值同样是70万元,而归还了5年房贷,借款本金剩余65万元甚至更少,此外入住时还有装修,装修花了15万元,更重要的是人是感情动物,在一个千挑万选并住了五年的环境已经产生了强烈的安全感,即使有想换房的想法也要考虑再次购房的成本和现在的房价及装修费用,考虑再三不如将存款归还部分房贷改善生活品质更直接;

四、永远不要忘记人民币贬值的存在,假设楼主题目的房价下跌30%是指绝对值,那么五年后家庭月收入应当不低于现收入的1.276倍,这还只是官方公布的通货膨胀率,通俗点儿说就是目前还贷比率40%(银行贷款分期还款极限),五年后还贷比降至31%,一般人是不会为越来越低的生活成本而去触碰越来越高的违约成本;

综上所述,房价下跌对银行的影响不大,真正影响银行利润的是利率,这又是另一个话题了。


塞外光影


银行是绝对不会破产的,房价下跌50%,银行都不会破产,一是因为银行这多年在房地产上赚了很多很多的钱,就是亏一点也没问题,二是银行这么多年计起了坏账准备,损失一点也足以应付,三是银行都有房屋资产作抵押的,他不可能全额贷款,那么,还不起房贷的时候可以收回住房拍卖,收回贷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