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1 廊坊八旬老人自办共享图书馆 藏书4000余册

在廊坊市八大街西区的峰尚中心底商,有一个十多平米的小图书馆,是廊坊市一位78岁高龄的老人,捐出自家的4000余册藏书而自己开办的,他还美其名曰“共享图书馆”。

笔者最近采访了他,并参观了这个拥有4000册私人藏书的图书馆,还看到整理在一百个文件袋里的所有积累资料,总字数可达到3000万字。

廊坊八旬老人自办共享图书馆 藏书4000余册

廊坊八旬老人自办共享图书馆 藏书4000余册

老人叫尹长耕,今年78岁,也是一位有58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拥有高级经济师职称,自称是个书痴,以读书尤其阅读原著为最大乐趣,平时爱好抄书、剪报、记日记、写随笔、编细节词典,年轻时曾经是中国食品报、中国物资报和廊坊日报等几家媒体的特约记者、通讯员,先后在省部级报纸刊物上发表50多万字的新闻通讯、散文、论文和诗词,2001年退休后专注读书、写文章,自得其乐。

现在的尹老依旧笔耕不辍,精神矍铄,眼睛不花,耳朵不聋,除了读书和写作,每天上午9:00至10:00,下午3:00至4:00,风雨无阻,在这里值守,供人们借书还书。借阅图书只需简单登记即可取走,提供本人真实姓名、家庭住址或工作单位以及电话,就可以把书借回家去阅读。本着诚信的原则,阅读完毕,自觉归还。

据老人讲,这个图书馆自今年六一正式成立,开始营业,成立以后,这里经常有孩子们前来借阅图书。“谁家有多余的图书,建议不要卖掉,也不卖几个钱,可以拿到这里来共享。”

谈到建设“共享图书馆”的初衷,老人回忆说,今年初,他向华夏幸福基业下属的第八大街物业公司提出建议,能否办个图书馆,由华夏公司提供闲置房子,老人免费提供藏书,充分利用图书资源免费对外开放。双方一拍即合,就这样很快开办了这个共享图书馆。

廊坊八旬老人自办共享图书馆 藏书4000余册

廊坊八旬老人自办共享图书馆 藏书4000余册

老人对当今社会一些人不爱读书,尤其不爱阅读正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原著而担忧。“许多人喜好在电脑上看网文,在手机上看朋友圈。焦裕禄同志讲过,吃别人嚼过的馍不甜,怎能同刚出锅的馍比好吃解饿?不读原著等于不识事物的本来面目,极其容易被歪嘴和尚把好好的真经给念歪了,甚至念成假经毒经,祸害他人,长此下去等于灭虫一样,能把一个国家给灭了。”

共享图书馆的藏书包括政治、历史、经济、文艺、哲学、书法、衣食住行、少儿读物各大门类,最早的藏书已经超过60年了,其中还有如今难觅的石印本西游记、诗经和许多已经停刊的杂志,还有一些内部参考资料,供研究者参考。

共享图书馆开张到现在,不但每天有男女老少来借书,还有送书的,供更多的阅读者享用,也有一些书友前来与老人聊天,讨论时事、古今历史,互相交流,非常令人欣慰。

廊坊八旬老人自办共享图书馆 藏书4000余册

老人还爱好书法,这是图书馆内简易的书桌 刘振山 摄

老人心态积极、达观、开朗,八年前,他在70岁大寿时,还写了一首自勉诗,请到廊坊一位著名的书法家用隶书化成墨宝,勉励自己和子孙:

春夏秋冬,人活神气。劳心劳力,社稷获利。传宗接代,祖上欢喜。厚今薄古,百无禁忌。成乎败乎,沧海无忆。爱矣恨矣,青天抹迹。苦兮乐兮,流年轮替。贫耶富耶,冥府同一。小草生绿,黄土永记。既往不咎,安度古稀。(刘振山 周云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