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0 曾經李建成手下的大臣 李世民晚年感慨:若他在我不至於“慘敗”

說起唐初的名臣,魏徵是不得不提起的一位,他的犯言直諫對“貞觀之治”的出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他原本不是李世民的人,而是太子李建成手下的大臣,如果當年李建成聽魏徵的話,李世民永遠不可能稱帝。

曾經李建成手下的大臣 李世民晚年感慨:若他在我不至於“慘敗”

大家都知道,李世民是因為發動玄武門之變才奪得了皇位,雖然太子李建成被極度醜化,但是他並非是泛泛之輩。

魏徵原是李密的手下,雖然他屢次進諫,但是不被重用。後來魏徵被竇建德俘獲,成為了一位幕僚。不久之後,李世民成功擊敗竇建德,魏徵得以入唐,出任太子洗馬。

當時李建成雖然是太子,但是他的功勞遠遠不如李世民。於是魏徵建議李建成去請戰立功,李建成聽從魏徵的建議,擒斬劉黑闥,平定山東。

曾經李建成手下的大臣 李世民晚年感慨:若他在我不至於“慘敗”

後來,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二人反目成仇,魏徵全部都看在眼裡。他向李建成建議,把李世民調離長安,畢竟一山不容二虎。

但是這個建議未被採納,後來也就有了玄武門之變,李建成被李世民射殺。李建成雖然死了,但是魏徵沒有被判處死刑。

李世民即位後,責問魏徵:"汝離間我兄弟,何也?"

魏徵是個直性子,他回答:"皇太子若從徵言,必無今日之禍。"

曾經李建成手下的大臣 李世民晚年感慨:若他在我不至於“慘敗”

的確如果李建成採納了魏徵的建議,也許死的就是李世民。魏徵雖然是太子的心腹,但是李世民選擇了重用他。魏徵經常犯言直諫,李世民也從諫如流。君臣親密無間,合力開創了繁榮盛世"貞觀之治"。

貞觀十六年,因為皇太子李承乾不學習德行和術業飽受爭議。李世民當即讓魏徵擔任太子太師,來保全皇太子。

但是僅僅一年後,魏徵因病去世,李世民悲痛萬分,哭訴道:用銅鏡可以端正自己的衣冠,以古史作為鏡子,可以知曉興衰更替,以人作為鏡子,可以看清得失。我經常用這樣的方式防止自己犯錯,但現在魏徵去世,我少了一面鏡子!

曾經李建成手下的大臣 李世民晚年感慨:若他在我不至於“慘敗”

貞觀十九年,李世民親征高句麗,戰士死傷數千人,戰馬損失十分之七八,他深深悔恨這一舉動,不禁慨然嘆息說:“魏徵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

這次出征高句麗雖然勝了,但是因為過於輕敵,導致糧草供應不上,加上天氣寒冷,最後選擇了撤軍。此戰對唐軍造成了不小的損失,其實也算是戰敗(至少韓國人是這麼認為的)。唯一讓李世民欣慰的是,此戰挖掘了一位大將,也就是後來的薛仁貴。

如果魏徵還在的話,高句麗不會有機會苟延殘喘30多年,也許早就成為中國的一塊領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