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9 对金钱的认知有三层,你在哪一层

‌穷人和富人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对金钱的认知。一个人对待金钱的态度,藏着他的人生高度。 ‌

‌为什么有的人月入5万,银行存款不超过4位数,有的人月入5000,却能够买车买房?因为他们对钱的认识,是在不同的境界上。‌ ‌

对金钱的认知有三层,你在哪一层


第一层:省钱,才是王道‌‌ ‌

‌节俭生财,是典型的“小农思想”。许多人拿着几万块的工资,在一线城市过着十八线老家的生活,把钱存在银行里,才觉得心安。一回头,却发现房价水涨船高,望尘莫及。‌‌ ‌ ‌

你可能还记得10年前你父母买房子的价格。在今天,同样的价格只能买一辆车,这就是通货膨胀。‌‌ ‌ ‌

毫不夸张地说,几十年后,我们放在银行里的钱,大部分会打水漂。‌‌ ‌

很多人的父母,就是在这一层。省了半辈子将就自己,以为靠储蓄可以改变人生。最后,钱被通胀这个小偷卷跑了,存款像漏了气的皮球。抠抠索索地过了前半生,还要继续紧巴巴地过后半生。‌‌‌ ‌

对金钱的认知有三层,你在哪一层


‌‌第二层:多挣钱,才是人生赢家

‌‌‌在这一层的人,一生都在拼命追着钱跑。他们看到了财富差距带来的不公平,内心没有安全感。所以对赚钱很执着,努力工作,努力涨工资。‌‌ ‌ ‌

发完工资,分分钟觉得自己是个小土豪。但是扣掉房贷、车贷和孩子的开销,偶尔再小资一下奖励自己,不到月底就回到了“解放前”。

他们似乎进入了一个死循环:钱赚得越多,欲望就越大,花的越来越多,贷款也越来越多。‌ ‌

‌‌这时候,如果遇到父母生病、裁员等各种变故,整个生活就坍塌了。‌‌ ‌

‌这一层的人,往往比第一层人的人更脆弱。因为每个人在拼命的挣钱,但也在毫无节制和规划的花钱。虽然工资不会低,却最容易被风险拖进深渊。结果还是被钱牵着鼻子走,注定要一辈子要为钱奔忙。‌‌‌‌‌ ‌

对金钱的认知有三层,你在哪一层


第三层:钱,要为我们工作 ‌

‌‌第三层的人,对钱有更高级的认知:不为钱工作,要做金钱的主人。‌‌‌他们不仅仅是挣钱,还会修建一个“生钱的管道”,让钱成为自己的员工,用钱生钱,轻轻松松“躺着赚钱”。‌‌‌比如,同样是贷款买车,你每个月实打实地从工资里扣除还贷钱,留给自己生活的余额并不多,每次还完贷都觉得元气大伤。‌‌

‌‌另一个会理财的朋友,直接用理财收益来还贷。这部分“钱生出来的钱”并不影响他的现金流,还可以继续划出一部分工资收入进行理财。同样买了一辆车,你和朋友的存款会相差十几万。

所以,这层的人总是把生活过得热气腾腾,也往往更加幸福和从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