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5 景色语言忆利川 信手拈来终有憾

景色语言忆利川 信手拈来终有憾

腾龙洞秋色 郜全鑫摄

杨 林

利川是避暑天堂(在湖北省内),海拔约1000至1500米,盛夏温度在18度至32度之间,主要是不潮湿,体感舒适度高,以利川市区为起点,大约有近百平方公里都是那样凉爽宜人。

我前后去过4次利川,笫一二次是旅游,以观景为主,不停地跑,不停地看,一个概览而已。后两次疗养加避暑,心已沉淀,人也安静,才逐渐感受与体验那里的风土人情与乡村生活。简约为一山两洞三树四塔五云霞六荷七龙船八田园等等。当然,美食与人文,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抛砖引玉,尽量展现利川之美吧!

齐岳山

距利川市区3O公里,平均海拔1500米以上,最高峰1911米。占地562平方公里,是南方最大的高山草场,夏日清凉,冬天白雪皑皑,玉树琼枝,好一派北国风光。我前后4次上山,每次景色各有异同,云雾霞夕阳各不相同,站在山顶可以一览谋道与南坪两个乡镇的风光,美不胜收,山上有风力发电桩N座,一排排散落山巅,如整齐的武士,威武雄壮。

齐岳山,也叫齐药山。相传明朝一道士练丹,寻遍五岳没有找到几味主药,偶然在此山发现了几味药,故取名齐药山,山上有七个大包,也叫七曜山,现在叫齐岳山。山上野花遍地,牛羊成群,低头看雾,伸手抓云,扭脸朝霞,转身彩虹,风光旖旎无限,再加上骑马,丁丁车,烤全羊美食与娱乐,齐岳山就是一个避暑消夏不花门票的好去处。利川还有一处山,叫佛宝山,有一瀑布顺山而下,山翠欲滴,景点已被开发,沿山而上,步步是景,坐缆车返回,是短期游人的一个选择。

腾龙洞、朝阳洞

利川是喀斯特地貌的山区,溶洞很多,目前开发出有规模的首选此两个。腾龙洞号称亚洲第一大洞,的确很大很有气势。为增加洞内可观性,安排两场表演,一场激光秀,一场土家族民俗,其中心意思都是叙述了土家族图腾崇拜白虎的来历和土家族婚丧嫁娶等独具特色的生活方式,如哭嫁等。

朝阳洞,是一个较值得一看的溶洞,由朝阳寺庙而得名,入口并不大,由浅入深,由小到大,直到龙庭,许多钟乳石形如动物花鸟及其它物件,活龙活现,妙不可言,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大约一个半小时可以看完,只是洞内光线不好,有些地方需猫腰,不小心会碰头和摔跤,尽量小心和带手电筒为好。我带着手电,陪我的李兄还是不停地提醒,才有幸安全看完全程。

古树

利川有多少古树我没有专门考证,只是记录下我见到的几棵。谋道有一株800多年的水杉树,号称活化石,蓝天白云衬托下,苍桑感特别强烈。南坪乡独树湾村,有一个大水杉树,约有五十米高,由于旁边都是树,无法拍到全景,树根上绿苔藓增加了古树的神秘,此村因树而得名,无人知晓树龄,至少应在500年吧。丽森农庄附近,有一棵樱桃与板栗合长一起的古树,春天樱桃树开花,夏季板栗树开花,春吃樱桃秋吃板栗,树干已空,也是无人知晓树龄,我与小喻曾两次专门拍照采访。今年小郑还领我去田坝村山上看一棵几百年的桂花树,树冠有几十米大,如果秋天花开季节去,一定香遍山野。

如膏书院及古建筑

南坪集镇有乾隆年间修建的一座书院名叫“如膏书院",在南坪乡小学院内,占地1500平方米,被湖北省列为文物保护单位,我去时,空无一人,院内两棵古桂花树,一棵已死,只有厅内一汉白玉石刻,彰显着往昔的地位与尊贵。

道光年间,为纪念书院在其下方修了一座高约2O米的石拱塔取名“凌云塔”。塔尖直插云宵,与书院和齐岳山相呼应,正如一首诗写的“拔地文星映少徽,旁天剑气连奇微”,虽已斑驳陈旧,但浩气仍存。

在花黎岭,我们还参观了一座天主教堂与修女院,教堂在山顶,修女院在山下,一条石板路相连,中间有一个育婴堂,建筑年代不详,先后有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荷兰传教士修女在此传教。教堂群山环抱,环境优雅,值得观赏。只是离市区有十几公里,自驾游较为方便,地处凉雾乡花梨岭。利川柏杨镇还有一个大水井古建筑群,是4A景区,爱好者可以前往。

云霞

云与霞在当地是司空见惯的景色,也是我们儿时青少年的常态。但对于生活在武汉的我们,已经很少见到了。在南坪乡村的日子里,观云是我的主要生活内容,早看朝霞与日出,白天看云,晚看夕阳与晚霞,夜陪明月话桑麻。拍有许多张云霞照片,乐在其中。云千变万化,稍瞬即逝,任何画家文人都不能画出写出它的美与奇,唯有蓝天这个画板任它涂抹,唯有风儿助它姿态万千,浪迹天涯。

荷花

利川之荷,分为两大种,一是为收获藕而大面积种植的,开花不多,郁郁葱葱,很多家庭门前,或田间地头多是种植此品种,给乡村增添了韵味与诗意。还一种就是观赏类,马坪栖溪谷最具代表性,大约有近百亩荷花,种植在田园之中,供游人观赏。人们可以近距离接触荷花,或闻或嗅,或触或看,耳可听其开,脸可感其润,唇可吻其香,花朵硕大,光红色就有大红浅红粉红赤红中国红等等,淡黄大黄红黄,雪白等等荷花,色彩斑斓,有的开的嘻笑颜开,有的含苞待放,有的矗立孤傲,有的藏在叶下,羞答答不肯露面,如娇俏少女,满塘荷花各有姿色,只待心中有缘人。干裂的田埂上,几只小荷倔强地盛开着,给我无限惊喜与爱怜,它们的生命力如此强大又执著,把美好奉献给了自然,不知谁有缘……

龙船水乡

此景区因龙船调民歌被选为世界十大民歌而得名。游人坐在土家妹子的小舟上,慢慢地穿过一段溶洞,船女唱着土家民歌,仿佛脱离红尘,陶醉不知秦汉。“妹子要过河,那个来推我吗”英雄少年,争先恐后,那个不愿意推妹妹过河呢?风景秀丽,曲调柔和,醉在各自的旧梦里……

田园牧歌

我的最爱,就是利川的田园,或者说南坪的田园风光。那里的山非常的小,也就是几十米高,方园百米大小,半山原始树木或修竹,半山种有玉米或疏菜。山边是池塘或田园,玉米水稻荷叶交错,层层叠叠,秀丽如画。

荷塘鸭子戏水,白鹭成群,乡村小路七横八竖贯穿其间,偶有行人路过池塘,鱼或野鸭或白鹭突然跳跃或飞起,给人以惊吓和惊喜。我慢步其间,悠闲自得,路边农民种满了玉米和豆角,丝瓜,黄瓜,南瓜或格桑花,常常忍不住想摘个黄瓜尝尝鲜。

这样的田园,怕是摄影家,画家,文人墨客的最佳选择地,这里可与陶渊明对话,可与嫦娥私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如果你不心浮气躁,不再一味地追求财富,请跟我来,来这小小白泥塘,来这李家小走廊,泡一杯绿茶,甩一根鱼线,拿一本旧书,看云卷云舒,听清风徐来,等鱼儿上钩,用餐时几个小菜端上桌来,主人会把自己泡制的苞谷酒打来酌上,推杯换盏,享受着宁静致远的乡村生活,酒不醉人人自醉,只愿流连不愿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