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5 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成立,中小微企业的春天来了?

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成立,中小微企业的春天来了?

7月底,一个让广大中小微企业非常振奋的政策终于落地。旨在扶持广大中小微、三农企业的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首期注册资本661亿元,采取“银证”合作形式,财政部作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45.39%,其余还有20余家银行、保险机构入股。这真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

国家为何选择这个时间节点发布这样利好的消息呢?其实政府也是用心良苦的。

众所周知,2018年对于中国来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中国可谓面临着内忧外患,外有美国挑起的无休无止不断升级的贸易摩擦,内有货币政策不断收紧造成的各种金融乱象,平台跑路,关联金融机构危机,上市公司债务危机等。更为核心的是,广大中小微企业、三农企业在这种金融环境之下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被无限放大。

特朗普政府挑起的贸易战我们难以控制,我们可以从2018年上半年的货币政策转向谈起。

2018年,延续2017年以来中性趋紧货币政策不变

其实,自2017年以来,我国整体金融市场就已经出现了重大转变,已经从过去的大水漫灌释放流动性转向稳健趋紧的货币政策。尽管在2018年上半年出现了三次降准,但我们决不能认为这三次降准就是国家货币政策再次转向宽松,这只能称得上货币政策在趋紧不变的情况下的局部调整。

国家为何要下决心收紧流动性呢?我们可以从过去十几年宽松的货币政策谈起。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实施了相当宽松的货币政策。广义货币增速始终保持两位数的增长,个别年份达到26%,十分惊人;大批国企、央企、政府平台高杠杆经营;社会融资规模巨大;影子银行业务不断扩张,总规模超过60万亿。

过去十年来如此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于稳定中国经济来说,确实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但是消极作用更大。一是造成资产泡沫横溢,二是造成企业和地方政府的高杠杆和高负债,三是催生各种金融乱象,P2P平台跑路,四是货币信贷的过度宽松,造成经济整体上的脱实向虚。

其实,流动性泛滥的更大恶果是造成中小微企业的无人问津。大部分资金忙着炒房、炒股,没有人愿意以股权形式投资中小微企业。大部分资金精准流入国企、央企、政府平台没有人愿意以债权形式进入中小微行业。更可悲的是,在流动性泛滥的时候都没有资金愿意光顾中小微企业,就不用说现在的相对紧缩的货币政策背景之下了。

而现在则不同了,中小微企业的春天终于来了。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明确以再担保、股权的形式进入中小微企业。

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未来展望

当然,对于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的后期运作,本人有几点建议:

(1)利用银行高级别风控体系,减少坏账产生几率。众所周知,中小微企业由于信誉度、诚信度较低,贷款金额较少,还款周期也长等缺陷,很少受到银行的青睐。但是毕竟银行把握全中国将近2个亿的征信数据,银行具有级别最高的风控体系。

(2)本次国家担保基金的投放应该利用大数据等信息,保证资金的精准投放,把钱交到真正需要这笔资金的企业手中,并监督这笔资金的具体实施情况。首先,资金的精准投放是指,资金应该投放到具有未来发展前景的高精尖企业上面,而不是放在落后的产能上。其次,要保证这笔资金的专款专用,而不是挪作他用。

(3)本次国家社保基金辅助中小微企业的方式为股权+再担保模式,若以股权形式入股,须保证中小微企业的控股地位,而不是以大股东的形式出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这些企业的经营自主性,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情。

(4)国家社保基金若以再担保形式融资,需要适当放宽条件,以防由于条件非常苛刻,企业贷不到款,甚至出现私下权钱交易,侵占国家资产的行为出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