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給力的“後勤部長”--記江夏紙坊街衛生院財務室主任舒小芳

疫情暴發,武漢封城,患者劇增,醫院、衛生院醫療物資告急,危難關頭,她挑起重擔,向社會發出告急求援信,憑著一顆心、一張嘴、二條腿,跑遍武漢三鎮、遠及黃陂、新洲、蔡甸、東西湖,甚至海外的遊子也伸出援手。哪裡有醫院急需的物資,她就衝向哪裡;哪裡有想要捐贈的對象,她就主動聯繫。不怕雨打雪飄、不怕路途遙遠、不怕坡急路陡,她心中時時考慮的是“醫院最需要什麼,我能做什麼,我要怎樣去做”,“麻煩你多給一點、哪怕一個也好、一分錢也是愛”,這是她掛在嘴邊的口頭禪。想千方百計、歷千辛萬苦、越千山萬水,在社會各屆愛心企業、愛心人士、慈善組織、公益機構的大力關心支持下,在素未謀面的朋友圈無私幫助下,赤手空拳,將醫療防護物資和生活物資調拔到單位,讓一線醫護人員實現了最大限度防護、最大可能保障。提起她在這次阻擊疫情中的表現,院裡上上下下都挑大拇指,誇她是院裡給力的“後勤部長”。


身材中等,體態瘦削,說話快人快語,做事雷厲風行,有主見,善動腦,解決問題乾脆利索,頗有“女漢子”之風。

給力的“後勤部長”--記江夏紙坊街衛生院財務室主任舒小芳


她就是紙坊街衛生院財務室主任舒小芳。
每天工作12個小時 從不言苦

給力的“後勤部長”--記江夏紙坊街衛生院財務室主任舒小芳


作為江夏區政府指定的發熱病人預檢、分診醫療機構,紙坊街衛生院—這個擁有300名職工的一級醫院承擔著重要的門戶作用。舒小芳擔負著日常值班、醫療物資的籌措、調拔、發放、會議、報表統計等大量瑣碎工作,整天忙得像腳上掛了風火輪。每早七點上班,通常要忙碌到晚上7點多才回酒店,工作時長12個小時,這樣高負荷、高強度的狀態已持續了40天。“這段日子太煎熬、壓力太大,從醫多年從未遇到這樣的挑戰,但這段日子也錘鍊了我,使我成長了許多。”經歷了這段特殊時期罕見的抗疫經歷,她有很多不為人知的辛酸和感慨。
“我是中層幹部,我先上”
這是舒小芳最難忘的一個大年三十。1月24日,接到區防疫指揮部緊急通知,需指派醫護人員到寧港高速路協同民警、民兵對入城司機進行測溫。“我是中層幹部,我先上。”在院裡的動員部署會上,看到一些遲疑的眼神,舒小芳第一個主動請纓、報名參戰。在簡陋的值守卡點,天下起了雨,冷雨飄飄,寒風瀟瀟,沒有雨傘,也沒有雨衣,她手拿體溫槍,逐一檢測,遇到脾氣爆躁、欲強行衝卡的司機,上前耐心做解釋工作,從早上8點忙到下午5點半,當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酒店,手腳已凍得麻木,第二天天剛亮,又振作精神上班。“幹部帶頭,群眾加油。”看到領導幹部帶頭到最艱苦的地方,單位一些職工也緊隨其後,院裡的抗疫工作漸入正軌。


為籌措抗疫物質和生活用品 腆腫臉跑斷腿磨破嘴

給力的“後勤部長”--記江夏紙坊街衛生院財務室主任舒小芳

給力的“後勤部長”--記江夏紙坊街衛生院財務室主任舒小芳


抗疫最開始的階段,最難的就是防護物質的籌措,對一線醫生而言,如果沒有防護物質,無異於讓戰士空手上戰場。當時院裡庫存物資緊缺。為了迅速籌措防護服等醫療物資,眾人使出了渾身解數。1月24日,艾學才院長聯繫到河南鄭州一家器械供應商可以供應5萬隻口罩,大家喜出望外,口罩到達後,舒小芳第二天一大早迅速將口罩發到各科室、社區服務站,大夥才鬆了一口氣。但其它防護物資政府相關部門一時調拔困難,這可愁壞了舒小芳,她靈機一動,以紙坊衛生院名義寫了一封緊急求援信,發到了萬能的朋友圈,引起了社會愛心企業、愛心人士、民間慈善組織、公益機構的關注,這些熱心的陌生人紛紛給舒小芳打來電話。1月28日,當收到“江夏醫療物資自發捐贈微信群”負責人王婷用募集的善款送達的80個額溫槍、1000個體溫計、1000份仟吉麵包和“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暖流計劃公益基金組織”捐贈的200個防護面罩後,堅定了舒小芳的信心。2月2日,烏龍泉一老闆李紅在一破舊的倉庫捐贈200斤酒精,見只有20小桶,舒小芳心有不甘,腆著臉央告老闆:“我們衛生院要保障9個隔離點、8個衛生院,酒精消耗大,能不能再多給我200斤,你多給我們一點,我們就能多撐幾天”,她的真誠,喚起了李紅的愛心,當即讓志願者再分給舒小芳20桶酒精。2月9日,獲悉武漢分拔中心有一批醫用手套,舒小芳趕緊與艾兵駕駛救護車風風火火奔赴順豐物流武漢分拔中心領取1500雙手套,途經東西湖區惠安大道時得知愛心企業願意捐助10桶酒精,可到達目的地時發現手機僅剩百分之一電量,情急之下,央告門口保安:“讓我充5分鐘電,否則我就錯過了一個億。”見她著急的樣子,保安破例滿足了她,手機充好電後,她順道領回了10桶酒精,回到車上才長長舒了一口氣。2月16日,獲悉一愛心企業欲捐一批熱乾麵,當時天降中雪,寒風刺骨,舒小芳與艾兵司機冒雪前往前往江漢區銀墩路三緣賓館附近,將老漢口有限公司捐贈的熱乾麵領回。“這趟行程領到的捐贈熱乾麵,可以解決醫護人員就餐的困難,值!”。談到自己艱辛的“化緣”經歷,她彷彿忘記了自己的疲勞。


社會各屆關愛支持 砥礪前行的力量
“我能堅持到現在,是社會諸多愛心人士給了前行的力量,我要感謝在最困難的時候給我們醫院幫助的人”。最近,舒小芳的淚點有點低,因為身邊發生了太多的事溫暖著她。

給力的“後勤部長”--記江夏紙坊街衛生院財務室主任舒小芳


2月23日下午兩點半,一個自稱曾亮的小夥打來電話,在電視上看到醫護人員沒日沒夜為搶救患者工作,從法泗南嘴自家魚塘裡捕撈了幾十條鮮魚想給醫護人員補補身子,開著麵包車突破重重值守關卡,好不容易走到鄭店關山橋時,遇阻攔再也沒法前行,只好讓舒小芳去取魚。當舒小芳到達目的地,見小夥提著紅色盛魚的膠桶時,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只見他的耳朵上、臉上、衣服上盡是泥巴。小夥解釋,因為路途相隔近50公里,怕魚缺氧死了,抓完魚來不及換衣服就匆匆上路了,就想讓醫生們吃一口新鮮活魚。院裡醫生已經一個月沒沾到魚腥味了,這一桶魚真是雪裡送碳呀,看著小夥子的背影,接過魚桶的一霎那,舒小芳已淚眼模糊。


2月14日,山東青島的一對雙胞胎小朋友柳皓然、柳詩宇寄來400雙口罩;2月17日,山東青島的小朋友費玥寄來400雙口罩。從三個小朋友的信中得知,這是他們用積攢的押歲錢購買的口罩,表達對醫生的一片敬意……
因為求援信在朋友圈的不斷擴散,社會關注度越來越高。山東、北京、廣東、廈門等地的愛心人士慕名將愛心物資紛紛送抵江夏紙坊街衛生院……
2月9 日,一來自智利在武漢華中師範大學的留學生斯蒂安.普拉德納斯.索托打來電話,表示願意捐贈1萬隻口罩、100套防護服和500雙手套支持中國武漢抗疫,這批物質來自巴基斯坦、廣州和香港。三天後,這批愛心物資從巴基斯坦起飛,通過空運輾轉到達江夏紙坊街衛生院。這是迄今為止舒小芳收到的最遠的贈災物資。
來自天南海北愛的涓涓細流,匯聚成舒小芳和同事們直面困難的力量:每天籌措醫療物資,需要請領、運輸、卸貨、入庫、分類擺放、再分拔下去,有時一天要卸載近4噸物資,有時舒小芳、饒桂蘭副院長、艾斌司機和張勝龍司機一天忙碌下來,累得腰痠背疼,手腳麻木。高強度的勞作、加班加點讓舒小芳一下瘦了10斤,現在體重只有92斤的她眼眶有了黑眼圈,因為每天大量的工作需要協調溝通,要說很多話,她咽喉疼痛,吃了一個月的喉片支撐,鬥志絲毫不減。“病毒你不與它鬥爭到底,它就會戰勝你,正好借卸貨的機會鍛鍊身體,增強體質,只要不感染,付

出再多,也是值得的。”舒小芳這樣寬慰自己。
一家三口三戰場 相思相戀不相見
52歲的舒小芳工作38年,對這裡有很深的感情,紙坊衛生院儼然已成了她的第二個家。73歲的父親多次腦中風,每天要吃七種藥物維持身體,74歲的母親2003患腦溢血住院,2007年患結腸癌做過手術,身體一直不好,平時照料老人的責任全落在舒小芳身上,她奔波在工作與家庭之間,這次幸好弟弟從浙江回來,考慮到防疫任務重,就將兩位老人託附給東湖高新佛祖嶺小區的弟弟照顧,到現在還沒來得及看望雙親。丈夫今年52歲,在廟山美嘉社區卡點負責值守,同時還負責社區的消防工作,每天朝八晚九;女兒在區協和醫院門診處上班,下班只能到醫院指定的隔離點休息,她們一家三口都戰鬥在疫情前線,分佈在三個戰場,已近40天沒有見面,每天最開心的時候就是一家人視頻通話,互報平安,互相鼓勵。女兒不太會做飯,平時是舒小芳照顧愛女,現在愛女不在身邊,除了父母和丈夫,女兒成了她最大的牽掛,每天說得最多的是:“孩子,媽媽自己的事都做不完,原諒我管不了你了,你只能自己照顧好自己。”說到這裡,舒小芳的聲音有些哽咽。
“醫生不計生死,軍警不計得失,民眾不計報酬,一切只為早日攻克病毒,讓疫情早點結束,願戰鬥在一線的醫務人員一切安好,願家人保護好自己,回家團圓。願城好,願民安!”這是舒小芳最大的心願。

來源:通訊員 李鵬程
編輯:李玉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