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5 舞钢市:脱贫攻坚施妙笔 致富路上绽百花

河南经济报记者 付三伟 高青坡 吉娜

舞钢市:脱贫攻坚施妙笔 致富路上绽百花

“我今年75岁了,做梦也没想到,都这把年纪了还能上班挣钱,每个月1600多呢!”位于舞钢市枣林镇韦庄村的河南省鑫瑞祥伞业有限公司车间里,正在忙碌的李桂枝自豪地对记者说,“以前我们没事就在一块瞎唠嗑,张家长李家短,人闲是非多,日子越过越穷,现在政府在家门口办起了扶贫工厂,把我们这些弱势群体招进来,很快就帮我们脱了贫。现在,俺脱贫户奔小康的精气神越来越足,我准备上班到80岁呢!”

河南省鑫瑞祥伞业有限公司是枣林镇韦庄村扶贫工作队从安徽省招商过来的企业。为帮助贫困户尽早脱贫,韦庄村使用村集体经济资金,建起了面积达700多平方米的扶贫车间一座,并多次往返安徽与公司洽谈,真诚的态度、优厚的待遇最终使这一项目落地。采访过程中,公司总经理户山峰给记者说得最多的就是感动:“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老板,没想到在这里打拼比在家乡更顺利。扶贫工作队的热情、当地村民的质朴、各级领导的支持使我更有信心办好这个产业扶贫项目。未来,我将扩大生产规模,在现有39名贫困户的基础上,吸收更多的贫困人口就业。”

在韦庄村村委会,一份份记载着贫困户家庭人员组成、劳动力状况、产业发展、经济收入等详细信息的贫困户档案整齐排列。“记录在档的贫困户,都是最需要帮助扶持的。”韦庄村工作队队长高军说,“我们对这些贫困户实施动态管理和精准帮扶,根据各户实际,分析研判具体扶贫措施,帮助其创业脱贫。”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舞钢市按照“精准扶贫、不落一村、不落一户、不落一人”的总要求,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综合运用产业、就业、金融、教育、健康、社保兜底等各项措施,大胆创新,务求实效,形成了多维度、立体化的脱贫攻坚态势,走出了一条具有舞钢特色的扶贫新路子。

舞钢市结合各地实际情况,以“产业发展”为突破口,以驻村扶贫引导为重要抓手,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的思路,实施精准“靶向疗法”,引导农户发展生产、脱贫致富。截至6月底,该市产业扶贫覆盖率达到100%,产业扶贫政策叠加度357%,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受益达到4000多元。在集体经济发展上,全市181个有贫困人口的村全部注册成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市财政按照每个贫困村10万元、每个非贫困村5万元的标准,安排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金,鼓励各村发展集体经济,增加集体收入和贫困户收入。每个村按照50万元给予贷款授信,由市级平台公司统筹使用,每年按10%比例分红,给各村用于稳定脱贫工作;在金融扶贫上,实施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两免一贴”,累计为4892户贫困户发放小额扶贫贷款,“户贷户用”发放贷款201户、952万元,“企贷企用”发放贷款4681户、1.71亿元;在光伏扶贫上,2017年年底,投资9240万元,在33个贫困村全面建成400千瓦的村级光伏扶贫电站,装机总容量达到13.2兆瓦,并顺利实现并网发电,发电收益实行“村户共享”;在行业共扶上,该市建成扶贫基地8个、扶贫车间4个、扶贫站19个,发展带贫企业20家。积极开展“百企帮百村”“万商帮万户”活动,已有58个企业投资366万元,实施153个项目,带动帮扶1402人;在项目建设上,今年安排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项目及产业扶贫项目59个,目前,项目建设进度达到70%,资金支付进度达到70%;在环境优化上,紧紧抓住乡村振兴示范县(市)战略契机,积极争取政策、资金、项目支持,加快实施农村生产生活优化提升工程。

好政策关键在于执行。为使脱贫攻坚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该市建立了战令战报工作推进机制。凡是平顶山市委、市政府和舞钢市下发的脱贫攻坚任务,该市都以战令形式下发实施,做到不过夜、不延时,工作进展情况都以战报形式通报全市,注重真实性、实效性。各乡镇办、行业扶贫部门、帮扶单位要严格执行战令,指令到哪里,攻坚目光就聚焦哪里,攻坚队员就冲向哪里,各项政策就倾斜到哪里,推动形成强大攻坚合力。截至目前,已下发战令13期、战报2期,交办档卡规范、人居环境整治、行业政策落实、农民增收、驻村力量、阵地拓展、问题整改及台账建立等重点任务70余项,已得到全面落实。

脱贫攻坚战鼓擂动,众志成城风景独好。舞钢市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成效得到了社会认可、群众认账、上级认同。“今年,我们计划完成10个贫困村摘帽,实现2200人稳定脱贫;因村因户帮扶工作群众满意度达到98%以上,贫困人口漏评率、脱贫人口错退率、计划退出的贫困村贫困发生率均控制在1%以内,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支出进度达到92%以上。”舞钢市委书记陈英杰告诉记者,“我们将继续坚持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定信心,保持定力,乘势而上,确保脱贫攻坚工作步步为营、节节胜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