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5 舞鋼市:脫貧攻堅施妙筆 致富路上綻百花

河南經濟報記者 付三偉 高青坡 吉娜

舞钢市:脱贫攻坚施妙笔 致富路上绽百花

“我今年75歲了,做夢也沒想到,都這把年紀了還能上班掙錢,每個月1600多呢!”位於舞鋼市棗林鎮韋莊村的河南省鑫瑞祥傘業有限公司車間裡,正在忙碌的李桂枝自豪地對記者說,“以前我們沒事就在一塊瞎嘮嗑,張家長李家短,人閒是非多,日子越過越窮,現在政府在家門口辦起了扶貧工廠,把我們這些弱勢群體招進來,很快就幫我們脫了貧。現在,俺脫貧戶奔小康的精氣神越來越足,我準備上班到80歲呢!”

河南省鑫瑞祥傘業有限公司是棗林鎮韋莊村扶貧工作隊從安徽省招商過來的企業。為幫助貧困戶儘早脫貧,韋莊村使用村集體經濟資金,建起了面積達700多平方米的扶貧車間一座,並多次往返安徽與公司洽談,真誠的態度、優厚的待遇最終使這一項目落地。採訪過程中,公司總經理戶山峰給記者說得最多的就是感動:“我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小老闆,沒想到在這裡打拼比在家鄉更順利。扶貧工作隊的熱情、當地村民的質樸、各級領導的支持使我更有信心辦好這個產業扶貧項目。未來,我將擴大生產規模,在現有39名貧困戶的基礎上,吸收更多的貧困人口就業。”

在韋莊村村委會,一份份記載著貧困戶家庭人員組成、勞動力狀況、產業發展、經濟收入等詳細信息的貧困戶檔案整齊排列。“記錄在檔的貧困戶,都是最需要幫助扶持的。”韋莊村工作隊隊長高軍說,“我們對這些貧困戶實施動態管理和精準幫扶,根據各戶實際,分析研判具體扶貧措施,幫助其創業脫貧。”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舞鋼市按照“精準扶貧、不落一村、不落一戶、不落一人”的總要求,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綜合運用產業、就業、金融、教育、健康、社保兜底等各項措施,大膽創新,務求實效,形成了多維度、立體化的脫貧攻堅態勢,走出了一條具有舞鋼特色的扶貧新路子。

舞鋼市結合各地實際情況,以“產業發展”為突破口,以駐村扶貧引導為重要抓手,按照“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遊則遊”的思路,實施精準“靶向療法”,引導農戶發展生產、脫貧致富。截至6月底,該市產業扶貧覆蓋率達到100%,產業扶貧政策疊加度357%,建檔立卡貧困戶戶均受益達到4000多元。在集體經濟發展上,全市181個有貧困人口的村全部註冊成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市財政按照每個貧困村10萬元、每個非貧困村5萬元的標準,安排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基金,鼓勵各村發展集體經濟,增加集體收入和貧困戶收入。每個村按照50萬元給予貸款授信,由市級平臺公司統籌使用,每年按10%比例分紅,給各村用於穩定脫貧工作;在金融扶貧上,實施建檔立卡貧困戶貸款“兩免一貼”,累計為4892戶貧困戶發放小額扶貧貸款,“戶貸戶用”發放貸款201戶、952萬元,“企貸企用”發放貸款4681戶、1.71億元;在光伏扶貧上,2017年年底,投資9240萬元,在33個貧困村全面建成400千瓦的村級光伏扶貧電站,裝機總容量達到13.2兆瓦,並順利實現併網發電,發電收益實行“村戶共享”;在行業共扶上,該市建成扶貧基地8個、扶貧車間4個、扶貧站19個,發展帶貧企業20家。積極開展“百企幫百村”“萬商幫萬戶”活動,已有58個企業投資366萬元,實施153個項目,帶動幫扶1402人;在項目建設上,今年安排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項目及產業扶貧項目59個,目前,項目建設進度達到70%,資金支付進度達到70%;在環境優化上,緊緊抓住鄉村振興示範縣(市)戰略契機,積極爭取政策、資金、項目支持,加快實施農村生產生活優化提升工程。

好政策關鍵在於執行。為使脫貧攻堅的各項政策落到實處,該市建立了戰令戰報工作推進機制。凡是平頂山市委、市政府和舞鋼市下發的脫貧攻堅任務,該市都以戰令形式下發實施,做到不過夜、不延時,工作進展情況都以戰報形式通報全市,注重真實性、實效性。各鄉鎮辦、行業扶貧部門、幫扶單位要嚴格執行戰令,指令到哪裡,攻堅目光就聚焦哪裡,攻堅隊員就衝向哪裡,各項政策就傾斜到哪裡,推動形成強大攻堅合力。截至目前,已下發戰令13期、戰報2期,交辦檔卡規範、人居環境整治、行業政策落實、農民增收、駐村力量、陣地拓展、問題整改及臺賬建立等重點任務70餘項,已得到全面落實。

脫貧攻堅戰鼓擂動,眾志成城風景獨好。舞鋼市脫貧攻堅各項工作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成效得到了社會認可、群眾認賬、上級認同。“今年,我們計劃完成10個貧困村摘帽,實現2200人穩定脫貧;因村因戶幫扶工作群眾滿意度達到98%以上,貧困人口漏評率、脫貧人口錯退率、計劃退出的貧困村貧困發生率均控制在1%以內,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支出進度達到92%以上。”舞鋼市委書記陳英傑告訴記者,“我們將繼續堅持以脫貧攻堅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定信心,保持定力,乘勢而上,確保脫貧攻堅工作步步為營、節節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