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7 上学那点事|李变梅

终于等到你了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更多精彩

上学那点事|李变梅

上学那点事

李变梅

「铛铛铛」是校园里那座古老的钟声响起来了!

小时候上学没有人送也没有人接,只是背一个妈妈用各种布料拼成的书包跨在肩上,再拿个小板凳就去学校了。四姐第一天上学妈妈给烧了个红糖火烧饼子,我除了眼馋嘴也馋啊!我不依不饶的非得跟着她去。到了校门口(学校是旧寺庙),校门很威严。四姐拿出饼子只咬了一口,就看见我直勾勾地盯着她,只好顺手给了我,长大了回忆起这件事四姐都会风趣地说怪不得她总是记不住东西,那是因为没吃记性火烧饼。如今回忆起来满满的甜味让我有无尽的遐想,细细品尝那是姐姐满满的爱啊!

四姐已经上学了,没人跟我玩了,她去上学我也跟上,她进了教室,我站在门外,四姐的教室在刚进校门的左边,我踮起脚尖爬在刚能勾住的窗台上眼睁睁的看着门内的四姐和她的同学们点横竖撇捺,直挺挺的听着她们跟着老师读1+1=2,静等下课后能和四姐和她的同学们玩耍。有一次冬天,我依旧跟了去,记得那时四姐的老师叫杨老师,老师便把我叫到了教室里坐在四姐的旁边,桌子是用砖垒成的,矮矮的,老师领读了大家一会儿后让写生字。稀里哗啦的一阵大家把石板,石笔拿出来了,埋头写字。错了,呵一口气,看着人家们在石板上一会儿功夫写了那么多,叽叽喳喳的让老师看了又看,我想上学一定很好玩吧!

终于我该上学了,背着妈妈做的新书包,拿着家里最好看的板凳来到了学校。记得我们的班主任老师是个漂亮的扎着长发的王老师,我们都很喜欢她。那时总听大人们说我长得和老师很像,像老师的妹妹,这让小时的我多了几分虚荣。每当下课了我们总会有事没事的找老师,目的就是听听办公室老师夸自己几句,心里美美哒。老师有时也会和我们玩踢毽子,丢沙包的游戏,因为有老师的参与我们会比平时大喊大叫的厉害的多,特别的欢快。

上学那点事|李变梅

过「六一」的时候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候,尤其我们这些在老师眼中是香饽饽的女孩子。老师要排节目,就把我们几个女孩叫到她家里,记得当时老师家在村子西面的坡下面,现在这坡纯粹没有了,老师在家里教我们跟着歌曲做动作,我们嘻嘻哈哈,笑声中承载着我们儿时的天真无邪。

听说老师要去邻村讲课需要用我们的数学书,老师在学生中找像样的书,可不知什么原因,我的书总是被卷起来,心想不可能让老师选上但我又巴望能选上,久久的靠在老师那里,大概老师看出了我的心事说:「你的也可以吧,不过得包个书皮。」我欣然答应,至现在都记得那本书我包的是白色的书皮,老师用水笔潇洒的在上面写上我的名字,那几个字看起来特别诱人,后来我总是仿写老师的字我觉得这件事有很大的影响。

那一天是上午,老师要讲《卖火柴的小女孩》,问我们谁前一天读过这篇文章让讲讲课文大概内容,全班同学只有我把手高高的举起,也只有我把故事的情节说了出来,虽然有些啰嗦,但是得到老师的赏识是很不容易的,我尝到了提前学习的甜头。

上学那点事|李变梅

记得当时因为重建教室,我们的教室就临时在古老的寺庙内,我们坐着家里带来的小板凳,把书铺在长长的粗粗的圆柱上写字(依稀记得学校改建,那可能是庙里的圆木头),就在老师讲课的时候圆木头滚来滚去,我只感觉惊讶,看着周围的同学,又看看木头……「地震了!」校园里有人喊了,一时间全乱了套,老师让我们挨个出,哪里顾得我们抱着书包拿着板凳直冲教室门口,平时的教室门烂得直漏风,起不上作用,这时倒好,一大堆学生拥过去也没把它挤开,我们哭喊着,大叫着,说实话我那时真不知道地震有多大危害,只听到老师说的快跑啊,就感觉天要塌了,地要陷了,直到校长集中开会时说回家告诉大人不要在大树下……一听到大树下我猛地想到我的弟弟每天在大树下坐着……便疯狂的哭着喊着往家跑让妈妈把弟弟赶紧抱到开阔的场子里,如今想想那是血浓于水的亲情,要不怎能近乎疯子?

学校要举行期末考试,过后考得好的同学胸前带着大红花敲锣打鼓在村里表彰,第一名是正真的大红花,第二名到第五名是纸做的,我是第三名,只好不乐意的戴上纸做的,全村老小跟着看热闹,一路上的别扭劲到现在还能感觉得到,也许就在那时我想自己该好好学习了,后来有好几次做梦都梦到成绩总超不过那个第一名,让自己好一阵郁闷。还有一次考试,一道数学题中有个专门忽悠的数字让同学们蒙圈了,我却清晰的记得老师就在黑板的右上角强调过。不用说这道题让班里的数名佼佼者覆没了,我鹤立鸡群,老师当时很夸张的表扬了我,那感觉真美!

因为骄傲,学习上也挨过打。那天试卷下来了,成绩糟糕透了,我都不敢和大人说,可纸里包不住火,妈妈知道后用鸡毛掸子追着敲我,可我跑得快,光着脚丫跑出家门,路过的邻居看我可怜,让我回家穿鞋,我搓搓脚丫说,不能回,回家还得挨打。每当想起这件事羞涩的笑声里更多的是让我学会沉思。

上学那点事|李变梅

「铛铛铛——」怎么刚上课就又打铃了?老师疾步走出教室探个究竟,我们叽叽喳喳的,脸上洋溢着笑容,整个教室真是炸开了锅,老师回来了哭笑不得的说,高年级的孩子专门把门房老爷爷的钟调快了,老爷爷看着钟表打铃,就出错了,继续上课……我想,高年级的同学们脑子真好,点子真多,这节课老师讲什么,不知道,只是听见老师用黑板擦直拍桌子,粉笔头敲了这个又敲那个。

那年村里来了个照相的,妈妈允许我们去照相,也是在那个威严的校门口,我和四姐激动极了,整理梳洗了好一阵子便飞一般的跑到校门口,我俩那个兴奋的劲就甭提了,对着镜头使劲的挤着身子,生怕那镜头里照不下自己,那张相片不知四姐还保存着不?很是后悔结婚后没有收藏起这些埋藏着美丽故事的印迹……

渐渐长大,但骨子里的那股男孩子气未能褪去,每天上学总是早早的就来了,有时大门紧锁,看门的梁大爷不给开门,我们故意一边攀爬在铁门上,一边摇晃,那铁门发出了吱扭吱扭的响声,非得把大爷惊动出来一边数落一边开门才肯罢休。

上学那点事|李变梅

大冬天的一个早上,大概是家里的钟表坏了吧,也许半夜梦到了迟到,还是怎么回事?只记得一骨碌坐起来后,朦胧中好像听见大人们说,还早吧?可我没有理会,穿戴好衣服就急急的往学校赶,至今还清楚的记得,一路静悄悄的,静的出奇,夜空中无数星星格外明,我糊里糊涂的来到校门口,铁将军把门,没有一点的动静,可怎么办?回家吧!不用了,可站在外头除了害怕还感觉阵阵寒意袭击而来,又想到了同学们说过的一个鬼故事,说很早以前大队庙里有个穿白大褂的披长发的女子拿着长刀,吐着舌头,追赶惊动她的人……越想越害怕,毛骨悚然。那就爬铁门进校园吧!三两下爬过了铁门进了校园,可教室的钥匙也不在我身上,怎么办?一不做二不休,门上有个缝隙侧着身子可以挤进去,我不知道那天我的肚子吸的有多瘪,反正是进去了,不敢开灯,一个人在黑漆漆的教室里围着铁炉子取暖,借着铁炉微弱的光看着书,不知过了多时,天亮了起来,窸窸窣窣有了行人的脚步声,才放开了胆子。说及此事我也常常自嘲自己深夜借炉读书。

初中的作业本本皮上的字,总是要自己洋洋洒洒的去写,自然也招来不少的同伴羡慕让我在他们的本皮上大显身手,后来还骄傲地用学到的英语单词写各科的作业本,当时这一招也迷倒了一片,为此也有了许多的粉丝。

上学那点事|李变梅

不记得那是不是考地理,我不会做,犯愁了,斗胆拿出书来偷看却被老师发现,走到我身旁,翻翻我的卷子用鄙夷的目光看着我,让我浑身灌满了冷气。还好老师没有当场揭穿我,但这一次之后我在上学的道路上没有再开过小差,老师那双犀利的眼神仿佛告诫我做人要诚实厚道,这给我上了很有意义的一课。我们的学校是个大学校,初中时邻村的孩子上学的都在这里,玉米高粱要成熟的时候,外村的同学们总会掰下玉米高粱的甜杆和我们一起分享,每天下午上学后靠着教室的墙壁吃着甜杆,那是一种享受,如今回忆起来都是回味无穷,无尽的甜味溢满口腔,后来自己也找了好多次这些杆,总觉得没有那时的甜。

初中了每天都得上晚自习,灯泡坏了?我自告奋勇地把灯泡拧上把光明送给大家,还赚了个「假小子」的绰号。

初中最用功的是初三的时候,只记得那时的书包特别重,里面的科目特别多,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本写的密密麻麻的用夹子夹着的一本厚本子,上面是几何,代数题的积累,那时的学习精神还真别说连自己都佩服,这个本子还被班内的几个学霸偷看过,都有种羡慕嫉妒恨的感觉……

上学那点事|李变梅

毕业之后也回过几次母校,总会自觉不自觉的在那两棵高高的大树架起来的老钟旁徘徊,一种亲切感总会涌上心头,也会随手摇一摇那根长长的绳子,钟声带着回忆响了起来……再后来是高中毕业之后又重返回母校,还见那座古老的钟,依旧挂在两树之间,只是因为学校有了电铃,但是偶尔的停电会让这座钟焕发当年的活力,依旧是那样沉着,不慌不忙。平日里它如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安详地静立在那里,记忆着岁月的痕迹,又仿佛如一位母亲期待着孩子的归来……

如今再去看看我爱的校园,它已完全焕了容颜,那两棵大树已不在了,那座大钟也如同完成了使命一般悄然消失,然而,留在心中的印迹,却成了深深地怀念。再一次走在熟悉而又陌生的街道,偶尔间发现那一处旧景会有阵阵激动,颇有几分惊喜,几分感慨。时光飞速,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已写满了沧桑,胸腔里多了「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的惆怅。

那人那情那景,是流年中永远抹不去记忆,此时耳畔仿佛又响起了那浑厚的钟声……

李变梅,孝义人,闲暇之余看看书,写写心得。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长按二维码,发现不一样的新天地

上学那点事|李变梅
上学那点事|李变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