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摩拜花落美团!媒体称董事会已投票决定 创始团队出局

摩拜花落美团!媒体称董事会已投票决定 创始团队出局

摘要:媒体称,3日晚摩拜董事会决定出售,美团以35%美团股权、65%的现金收购摩拜单车,其中3.2亿美元作为未来流动性补充,A、B轮投资人及创始团队以7.5亿美金现金出局。

不是滴滴、更不是软银,摩拜最终可能花落美团家。

据腾讯《一线》,参与交易的人士称,4月3日晚,摩拜召开了董事会,投票决定将摩拜全资出售给美团,但未透露具体价格。此后美团和摩拜均未对此做出官方回应。

新京报也提到上述董事会表决消息,还称美团以35%股权、65%的现金收购摩拜单车,其中3.2亿美元作为未来流动性补充,A、B轮投资人及创始团队以7.5亿美金现金出局。摩拜部分创始团队不同意出局,投票很激烈很焦灼。

据第一财经消息,摩拜被美团以27亿美金“拿下”,摩拜CEO王晓峰在股东大会上最后发表感言称:“稍微让我有点欣慰的是,团队和公司还没有把大家的钱亏光,还有点小的收益。”他还说:“规则就是规则,投票就是投票,如果大家做了这个决定,希望大家不要后悔。”

知情人士向第一财经表示,王晓峰以上“是一种谦虚的说法,其实摩拜账上仍有6亿美金。”

北京时间3日,华尔街见闻全天候科技文章曾援引多家媒体消息称,美团和摩拜近日达成收购协议,摩拜将以37亿美元的总价出售,实际作价27亿美元,其中12亿美元现金、15亿美元股权,另外有10亿美元债务。

文章还提到,媒体称,滴滴和软银意欲以10亿美元投资摩拜单车,对摩拜估值45亿美元。上述新京报消息称,滴滴曾有意入股摩拜,但双方最后未能达成一致。

妙云基金合伙人杨亿成对全天候科技表示:“美团与摩拜最近几个月一直在接触,之前是业务合作,(收购)这个进展比预想得快。”对于37亿美元的收购价,他认为,

“这个估值实在太高了,共享单车几乎没啥现金流,主要就是资产,而且共享单车最近估值都在下降。摩拜之前估值不如ofo(30亿美元),现在这个估值可能是由于线下管理和车辆维护更好等运营因素。不过这个37亿美金的估值还是有点偏高了。大家之所以抢滴滴和单车,是因为共享经济里,共享出行占据总体量的40%左右,而且这个行业在中国非常容易破局。”

而此次美团收购摩拜可能得到腾讯的“助力”。公开信息显示,腾讯既是美团的大股东,也是摩拜的第一大股东。

全天候科技文章曾提到,此前,一位腾讯系投资人就表示:“(摩拜和ofo)合并并不是唯一出路,也不一定是最好的方式。腾讯生态开放,鼓励内部竞争。”他认为,合并能结束暂时的战争,但不排除未来会有其他竞争者。文章称,这或许就是对美团收购摩拜的一个暗示。

4月4日凌晨,媒体发布摩拜董事会投票决定将公司卖给美团的消息后,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发了一条朋友圈回应此事:“大家都喜欢戏剧性,然而我更愿意积极看待一切。谢谢所有人把我们捧到改变世界的高度,也谢谢大家对摩拜的重新审视。并不存在所谓的‘出局’,在我看来一切是新的开始。”

摩拜花落美团!媒体称董事会已投票决定 创始团队出局

这个传得沸沸扬扬的摩拜“被收购”案终于落下帷幕,但具体价格尚未公开。

全天候科技从摩拜一位投资人处获悉,美团给摩拜的总估值是27亿美金,“(交易)是65%的现金和35%的股票”,具体来说就是,摩拜将以其现有估值的35%兑换相同价值的美团股票,剩下的65%将会以现金方式兑付。此外,美团还将承接摩拜10亿美元的债务。

而就“摩拜团队出局”一事,美团创始人、CEO王兴对钛媒体回应称,媒体报道有误,“不要以讹传讹了,摩拜创始团队根本没有要退出”。

在中国,估值10亿美金以上的互联网独角兽中,创始人为女性的屈指可数;如果再把标准提高一点,估值30亿美金以上的互联网独角兽中,女性创始人可能只有一个,她叫胡玮炜——摩拜单车创始人、总裁。

胡玮炜出生于1982年,今年将满36周岁。在创办摩拜之前,她曾是资深媒体人,先后在《每日经济新闻》、《新京报》、《商业价值》等媒体担任汽车记者,一干就是10年。

2014年对于胡玮炜来说,是人生重要转折点。这一年,她创办了摩拜,从此步入了开挂的人生。

胡玮炜多次在对外的演讲或采访中表示,她创办摩拜的初心是希望通过技术创新结合新型商业模式,解决城市“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难题,让自行车回归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置身于今天中国的创业环境里,胡玮炜对自己创业初心的解读多少有点理想主义。实践证明共享单车又像过去的团购、o2o等概念一样,硬生生被中国的创业者和投资者们做成了典型的风口项目:创业者蜂拥而入,资本拼命砸钱,短暂的疯狂过后,“死伤”无数,一地鸡毛。

共享单车又是一个剩者为王的游戏。所幸的是,胡玮炜和她创办的摩拜经过一路厮杀,成为胜出的两辆自行车之一。

文艺女青年创业

“我希望我像一个机器猫一样,当我想要一辆自行车的时候,我就能从口袋里掏出一辆自行车骑走。因为在大城市里面,可能我无数次从地铁站出来,在高峰期的时候根本打不到车。我可能会坐一辆黑摩的,但是非常危险。那个时候我就特别希望有一辆自行车。”胡玮炜在一个公开的演讲中说,这是她在2014年时做梦都在想的事情。

这话听起来富含感性、想象力甚至浪漫主义。胡玮炜是双鱼座,透过她的创业经历和公开发言看,可以说,她用自己的言行证明了自己是典型的双鱼座女生:感性、具有想像力、直觉力强、天真浪漫、认定一件事就执着到底,但这个星座的缺点也同样明显,比如容易不切实际。因此,外界称胡玮炜是“文艺女青年”也不无道理。

胡玮炜公开的创业故事充分体现了一个文艺女青年、双鱼座女生的性格特点。

2014年11月的一个晚上,胡玮炜牵线把一个叫陈腾蛟的汽车设计师介绍给易车创始人、出行领域知名投资人——李斌。陈腾蛟彼时要创业,打算做一款颜值高、智能助力的自行车,目标消费者是个人。但李斌对个人自行车不感兴趣,他认为更有意思的是做一个可以随处都能借,手机扫码就能走,骑一次手机上付一块钱,用完随处停的自行车项目。

李斌还给这种自行车项目取了一个名字叫 mobike(mobile 和bike的合成词),中文名“摩拜”,是顶礼膜拜的谐音。李斌还设想这种自行车可以一夜之间布满北京,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陈腾蛟对李斌这个主意不置可否。他已经听过类似的思路了——产品免费、卖服务,但他没听说有哪家创业公司这样可以赚到钱。于是李斌转向胡玮炜,他说:“胡玮炜不如你去干吧。”

这就是胡玮炜创办摩拜的开端。

创办摩拜后,胡玮炜曾对媒体表示,“其实我不是一个特别有野心和企图心的人,但如果我心里有一个想法,它就像种下了一颗种子,然后它就会不断地发芽,如果我不去做的话,我可能会不能接受。所以我就一直不停地去push自己做这件事情。”

2014年底,胡玮炜的创业难题很快就来了。胡玮炜最初对摩拜自行车的构想是:这辆车从刹车皮、车架到座椅弹簧都不会在日晒雨淋里出现任何部件上损坏、蚀锈,轮胎不用打气和补胎,车链子不会掉,更重要的是,车需要上一把联网的智能锁,能接受移动通信网络的信号和软件后台交流,能接受指令开锁,报告上锁,定位,同时还要在四年时间里不断自动充电。

这近乎苛刻的条件几乎吓退了所有自行车生产商,没有哪家自行车厂愿意给胡玮炜生产她想要的那种四年都不用修的自行车。

陈腾蛟在预估了项目的难度后,带着一个设计团队离开了摩拜,胡玮炜被迫成为了“光杆司令”。次年6月,陈腾蛟创办的轻客电单车面市,而胡玮炜依旧没能造出摩拜单车的模型。

为了设计出符合自己构想的单车,胡玮炜几经反转,陆续请了多位设计师设计摩拜单车的最初模型。最终在2015年夏天,开云汽车创始人王超为胡玮炜带来一个手工打磨拼合而成的单车模型。半年后,摩拜单车量产上线,于上海试点,2016年9月进军北京。

除了在设计上的执着,胡玮炜还坚持摩拜自建自行车生产工厂。在早期摩拜单车资金短缺时,胡玮炜一度靠借高利贷来维持自有工厂的建设。当时很多人都认为那是疯狂的举动,彼时她已经是一位5岁孩子的妈妈,需要承担家庭的责任。

如今,摩拜单车不仅建设了年产能500万的自有工厂,还与富士康合作建立了独立生产线。

犹如硬币的两面,虽然自建工厂属于重资产做法,但也有它的优势:自有工厂为摩拜单车在自行车质量上提供了保障,降低了运维成本。据互联网分析师唐欣的调研,ofo的损耗率大概是20%,而摩拜的损耗率大概在10%。另外,摩拜单车在自有工厂生产的一些特殊零部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壁垒。

不过,随着共享单车企业的陆续倒闭、押金风波的不断扩散,人们也开始质疑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面对外界质疑,胡玮炜表示“不care”,她接受媒体采访时的一句回应——“失败了,就当做公益”曾燃爆了整个互联网创投圈,引发巨大争议。有人说胡玮炜是真性情,也有人表示难以置信这句话是出自一个用了2年就把企业从0做到100多亿估值的80后创业者之口。

这之后,胡玮炜在极客汽车峰会上对此事进行了澄清,她说“失败了就当做公益的意思有点被媒体曲解”。

但纵观胡玮炜创办摩拜以来的对外的发言,她没少谈情怀,也许她所言即所想,但在这个务实的创业环境里,她的“情怀论”容易给外界留下不够务实的印象。

胡玮炜的力不从心

据公开数据,目前摩拜已经在全球200多个城市投放了约800多万辆单车,日订单超2000万。

这背后离不开资本的支持。据公开信息,摩拜成立至今的2年多时间里,已经完成了9笔融资。2017年10月,美国创投研究机构CBInsights发布了“全球独角兽公司榜单”,摩拜以30亿美金估值跻身其中。

摩拜突飞猛进、个人身家暴涨的同时,胡玮炜面临的挑战和焦虑感也是做记者时不能企及的。

2017年8月,胡玮炜出席了极客公园“Rebuild 2017大会”。当被问及身处共享单车浪潮之巅内心的压力大不大时,胡玮炜答:我们每天都在面对挑战,不是面对焦虑;你说会不会遇到自己的瓶颈和问题,我也想说,可能每天晚上回去的时候都觉得自己碎了,然后又重建。

可以想象,从一个从业10年的记者切换为创业者,带领摩拜在团队规模和业务体量上迅速扩张,这背后要承受相当程度的挑战甚至是痛苦。

2015年底,李斌推荐了前Uber上海城市总经理王晓峰加入摩拜。最终,王晓峰不仅以摩拜联合创始人的身份出身公司CEO,且拿到了比例不低的股份。目前,根据企查查提供的“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的信息显示,这个公司主体的注册时间为2015年1月,其自然人股东中,胡玮炜持36.12%的股权,李斌和王晓峰的持股比例分别是29.25%和 20.0%的股权;根据《财经》报道,腾讯目前为摩拜第一大机构股东,持股比例为10%-15%,拥有一个董事会席位。但目前不确定“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是囊括摩拜所有业务。

王晓峰是70后,加入摩拜前曾在互联网以及消费品行业积累了近20年的高级管理经验, 他曾在2014年至2015年担任Uber上海的总经理;再往前,他曾在宝洁、谷歌、腾讯等大公司任职。摩拜引入王晓峰担任CEO就是与胡玮炜互补,弥补后者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经验欠缺。

王晓峰加入后,统管摩拜的所有事务,胡玮炜向王晓峰汇报工作;李斌在摩拜的头衔是董事长,虽然他90%的精力都放在了蔚来汽车上,但他在摩拜融资中的背书作用无可比拟,这直接关联其在摩拜的话语权。在对外的传播上,王晓峰和胡玮炜都会出现在聚光灯下。这不免令外界疑惑:在摩拜,究竟谁才是真正的掌舵者?

至少从摩拜的股权结构和组织架构来看,胡玮炜作为公司创始人,想要拥有对摩拜的绝对控制权和话语权似乎不太容易。

在整个行业焦灼的格局下,摩拜的新一轮融资也迟迟未落地。

今年初,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曾与全天候科技对话,就共享单车融资问题表示:“融不到钱肯定就会很麻烦,融的到钱也不代表什么,路还很长,其实去年(2017年)大家都虚火了一把,接下来才是真真正正拼刺刀的时候。”。目前来看,迟迟未到位的新一轮资金让摩拜的董事会选择卖掉摩拜。

成为美团出行的一块拼图

随着共享单车监管的趋严,尤其是多个地方政府下达禁止共享单车企业新增投放之后,摩拜、ofo都面临规模化难以继续的尴尬局面。

摩拜、ofo要融到新的资金,必须扩展更多业务和收入模式,增加想象空间。从目前已有的动作看,摩拜的新方向是智慧大出行。

据第一财经去年12月的报道,摩拜CTO夏一平曾表示“我们做了1-5公里的解决方案,那用户有5-8公里,8-15公里,15-25公里之外,用什么样的方式解决这一出行的需求?这是我们想解决的。”

整个2017年,摩拜都在快马加鞭地从共享单车向出行平台转型。去年5月,摩拜宣布神州专车入驻摩拜“生活圈”;9月,摩拜又与首汽约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APP中新增了网约车入口;10月,摩拜与滴答拼车达成合作,在摩拜App新增“拼车”服务入口;12月,摩拜在贵州省贵安新区正式启动了其共享电动汽车业务。

但智慧出行这个领域,还有比摩拜更有野心和实力的玩家。以滴滴为例,程维的野心是,要围绕乘客和司机,打造全球最大的一站式出行平台,做共享新能源汽车运营商和智慧交通建设的引领者。致力于打造一站式生活服务平台的王兴显然希望将出行纳入美团的疆土范围。今年3月,美团打车以挑战者姿态登陆上海,与滴滴贴身肉搏。对于美团而言,拿下摩拜,可以在其出行业务上迅速补上单车这一环,对标滴滴的单车业务,甚至阿里的单车业务。

如胡玮炜所说,摩拜并入美团,是一个新的开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