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5 每個孕婦應該知道的關於宮縮的3大事實

宮縮,顧名思義就是子宮收縮,再具體點就是子宮有規律的收縮

。很多準媽媽都知道生產時會面臨著宮縮痛,可是你們知道孕早期也會有宮縮嗎?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

每個孕婦應該知道的關於宮縮的3大事實

1、 宮縮出現的時間

(1) 宮縮出現的時間因每個孕媽感覺不同而有差異。孕早期子宮因為胎兒的而生長髮育而會有適應性變化,孕9周宮縮就已經產生,只是強度較弱不能被孕媽感知。

(2) 隨著胎寶寶的長大,子宮變得更加敏感,稍微的的刺激就會引起腹部發硬發緊。寶寶長大了在子宮內的活動擠壓了子宮壁也會產生宮縮,這是正常的現象。孕中期這種不規則的宮縮頻率增加,逐漸被孕媽們感知。

(3) 孕晚期,隨著子宮越來越大,寶寶也長大啦,宮縮會更明顯和頻繁。37周後的有規律的宮縮伴隨著陣痛,可能就是臨產徵兆了。

(4) 孕期如果處於情緒激動、緊張疲勞、劇烈運動、吃刺激性食物、不良姿勢、腹部受刺激、子宮受刺激、疾病等也會引起宮縮。

每個孕婦應該知道的關於宮縮的3大事實

寶寶的發育

2、 宮縮的作用

宮縮其實在整個孕期都貫穿著,最大作用體現在分娩時。孕期正常的不規律的生理性宮縮對胎寶寶的心肺發育是有利的。當未到孕晚期,宮縮頻率突然不正常,並伴隨著不正常的陣痛及陰道流血癥狀等,需要及早就醫解決,避免對胎寶寶造成傷害。

子宮隨著寶寶的生長而不斷膨脹,子宮的收縮為寶寶的分娩做好了準備。宮縮是推動分娩的主要動力。生產時首先子宮收縮,打了開宮口,保證了寶寶的頭能順利通過。然後子宮收縮,把寶寶往外推出來,最後子宮收縮幫助把胎盤從子宮壁上剝離,排出體外。

每個孕婦應該知道的關於宮縮的3大事實

寶寶出生過程

3、 假性宮縮和真性宮縮

【假性宮縮】未到生產前的宮縮我們稱之為假性宮縮,一般情況下,就是幾個小時內腹部沒有規則的發緊發硬,強度、持續時間和頻率沒有都增加,而且大部分出現在前面或腹部下方;感覺比較像是壓力,而不是痛,如果改變體位,或放鬆休息,可以得到緩解。這種宮縮無規律性,無週期性,也不會有疼痛感。如果不伴下腹痛的話,通常對胎兒沒有影響。

【真性宮縮】:在分娩前一個月內,一天內宮縮有不規律,強度較弱逐漸變得有規律,強度、持續時間和頻率有增加,腹墜發緊並伴隨著疼痛感,並從腰部向下腹擴散。可能還會有宮頸擴大、胎頭下降,並可能有少量流血的現象。這就是臨產先兆,需要馬上就醫。當宮縮間隔由長變短,到5分鐘一次時,產程就開始了。間隔時間縮短至2-3分鐘,持續時間1分鐘左右,下腹已經痛的很難忍受了,就是比痛經還痛的感覺。對,這就是宮縮痛了。子宮下段受胎頭下降所致的牽拉刺激,那是子宮在為寶寶的分娩做準備了。宮頸在打開了。宮縮痛會伴隨整個產程直到寶寶出生。

總之,分娩時宮縮是最大主力。未生產前的宮縮可能會產生不適,正常的宮縮時我們需要多休息,更要多注意不良的生活方式受到刺激導致宮縮的產生,對寶寶產生不利的影響。

每個孕婦應該知道的關於宮縮的3大事實

快出來啦,寶寶加油!

我是豆豆媽a,在快樂育兒路上,希望與你同行!大家來聊聊你們經歷過的宮縮,是怎樣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