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9 如何用图画书让0-3岁娃动手、动眼、动口、动心、动脑|书友会讲座实录

“你知道,当你渐渐老去,当她渐渐长大,你目送着她走向属于她的宽广世界,你依然会为你当时的决定鼓掌,你给她的不只是成百上千的童书,是爱,是幸福的种子,是无论挫折艰辛依然听从内心、坚持梦想、走向远方的力量。”很喜欢穗妈的这段话,这也是我坚持亲子共读不变的初心,永恒的动力。

如何用图画书让0-3岁娃动手、动眼、动口、动心、动脑|书友会讲座实录

穗妈(张丽萍)

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

亲子阅读实践和研究七年,

坚持亲子阅读2000天不间断

亲子阅读自媒体“故事汤”发起人

讲座提纲

1. 给小娃娃讲故事是一件天大的难事?

掌握 “两个一”原则,分分钟吸引孩子注意力。

2. 孩子看两眼就走开?

这样读图画书,你想停都停不下来!

3. 母语启蒙无从下手?

这样的图画书让娃娃自小感知汉语言魅力。

4. 亲子共读中娃娃只是听众?

让娃娃当主角,好戏马上开始!

如何用图画书让0-3岁娃动手、动眼、动口、动心、动脑|书友会讲座实录

不久前,穗妈在艾米妈妈书友会里开展了这次线上讲座,让群友们受益匪浅。

今天,我特地将本次线上讲座的讲稿整理发布,希望可以让更多在亲子共读的路上的宝爸宝妈有所领悟。

PS:“艾米妈妈书友会“以后争取每周在群里做一次关于儿童阅读的线上讲座,想加入微信群抱团的请拉到文末看敲门方式哦!^_^

如何用图画书让0-3岁娃动手、动眼、动口、动心、动脑|书友会讲座实录

亲爱的朋友们,大家晚上好,我是穗妈。非常高兴,今天有机会跟各位爸爸妈妈们一起来分享0-3岁孩子读图画书的那些事儿。闲话不多说,我们现在就开始进入我们今天分享的主题,那就是“如何用图画书,让0-3岁的娃娃动手、动眼、动口、动心、动脑”。

1. 给小娃娃讲故事是一件天大的难事?——掌握 “两个一”原则,分分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亲子阅读有七年多的时间,我通过“故事汤”微信公众号、亲子阅读微信群、亲子阅读课程群等媒介跟几十万爸爸妈妈交流过有关亲子阅读的话题,多新手爸妈会很困惑地问我到底怎么给小宝宝讲图画书。宝宝看一眼就走掉了,或者看了两分钟就开始啃书,实在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办。

有的爸妈认为给小娃娃讲故事根本就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陪伴和引导孩子学会阅读呢?爸爸妈妈又该怎样给娃们讲图画书呢?我们学会做一件事情一定是“在做中学”,就是说在实践当中学。亲子阅读的方法也一定要在亲子阅读的过程当中学习和掌握。但有很多心急的爸爸妈妈还是会问:“到底有没有诀窍呢?”

任何一件事情,我们只要用心去思考,用心去研究,用心去实践,终究会发现一些方法和技巧,我给很宝爸宝妈准备了一个方子:“‘两个一’原则+坚持”。

“两个一原则”当中的第一个“一”是什么呢?就是找到一个孩子和书之间的连接点。一旦找到这个连接点,我们就会发现孩子会自动和书去相连接。这个连接点是什么呢?这个连接点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孩子的兴趣。

兴趣是任何一个孩子和成人做事的强大原动力。不论你的孩子现在是几个月还是几岁,也不论你的孩子之前是否喜欢阅读,只要我们以孩子的兴趣点为切入点,一般来讲都可以事半功倍地引导孩子开启阅读之旅。

比如说你的孩子现在十个月。在这个阶段他喜欢用嘴巴去探索世界,痴迷于用嘴巴去品尝和感知一切事物,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给他买一些“可以吃”的书。买一些好的硬纸板书或者图书,让孩子用嘴巴去感知书这种东西。

比如说你的孩子现在一岁。他这个时候痴迷一切的小洞洞。你可能会很担心家里的插线板,因为孩子喜欢去抠插线板上的小洞洞。孩子还会抠锁眼、纽扣等一切有洞洞的东西。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为他找来洞洞书,让他的小手指去抠那些小洞洞,通过抠小洞洞把书页翻开,然后进入到下一页。

比如说你的孩子现在两岁。他喜欢反复听一个故事,你可能给他买了上百本书,但是发现他只要求你反复地讲其中的一本。这本书可能讲了五十遍,一百遍甚至两百遍,甚至更多更多。这个时候我们要满足他的要求:只要他喜欢,我们就一直给他讲下去。

比如说你的孩子现在三岁。他开始喜欢情节曲折的故事,不再喜欢重复听同一本书,而是喜欢每一天都听新的故事。那么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满足他的兴趣,然后去选更多更好的书,每天都讲新的书给他听。另外可能会有一些男孩特别的痴迷于交通工具,每天手里拿的都是车的玩具,然后嘴里念叨的是车的事情。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为他选择有关交通工具的经典图画书,然后来跟他一起读。你的娃如果是个女孩,她某一个阶段可能会特别喜欢小公主,喜欢魔法,喜欢小女巫。那么我们就可以为她找来这一方面的图画书,然后同样跟她共读。

你会发现从这一点开始切入的时候,孩子会非常容易地对阅读感兴趣,因为书和孩子生活中最最喜欢的东西有着紧密联系。当他发现生活中最爱的东西、最喜欢做的事都和阅读产生关系的时候,我觉得这个孩子爱上阅读一定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

还有的爸妈会特别困惑,向我咨询:“老师,我的孩子在学习喜欢看图画书之前已经喜欢上了看动画片。每天都要有大量的时间看动画片,如果不同意他就会大哭大闹,这个时候怎么办。我买的图画书他从来都不看。”的确,让一个已经迷上动画片和游戏的孩子短时间内养成阅读的习惯确实不容易,但也并非无计可施,这其中也有一个切入点,这个切入点同样是从他最感兴趣的事物着手。那么他最感兴趣的事物是什么呢?就是他现在着迷的这部动画片。

一般来说,现在市面上孩子特别着迷的动画片都有相应的图画书或者图书产品。我们可以尝试用一些同主题的图画书或童书来代替电视和游戏。在具体的操作方法上当然需要一些策略和智慧。如果你直接跟孩子说,咱们别看小熊维尼的动画片了,来看小熊维尼的书吧。我想孩子肯定会不乐意,或者会给你哭闹,甚至在地上打滚。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来做。比如在没有电视可看的时候,你突然间拿出一本早就准备好的小熊维尼的图画书或者童书,跟他说:“唉,竟然还有一本主人公就是小熊维尼的图画书!我来看看书里都讲了什么。”这个时候你不一定非要邀请孩子来跟你一起看书。你只需要打开图画书,然后大声地念里面的文字,然后一边念一边非常陶醉地说:“哇,太有意思了!”

这个时候孩子会非常轻易地被你所讲的故事所吸引,会发现原来在书里也可以看到他动画片里的主角,也可以看到更有意思的内容。时间长了他会发现,在图画书里面有更多比动画片故事有意思的故事。慢慢地,他的兴趣会逐渐从电视和游戏中转移到图画书阅读上来。

第二个原则是什么呢?这个“一”就是要让阅读变成一件快乐的事。其实讲完了前面的那个原则,这个原则就不难理解了,因为感兴趣,那么孩子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一定会非常快乐。我们知道有一个词叫“乐此不疲”,如果我们特别喜欢做某件事,那么这件事无论做多少遍,我们都不会感到厌倦,甚至还会越来越沉迷其中。

阅读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你尝试跟孩子一起阅读时,发现他并不喜欢,我们可以想想是不是阅读当中的某个环节,让他感到不快乐。

比如,我们每次是高兴地、温柔地陪孩子读书,还是在身心疲惫的时候不耐烦地跟孩子一起看会儿书,看完说我们可以睡觉了?若是第二种情形,孩子可能会因为不喜欢你的态度而不喜欢跟你一起读图画书。

比如,你是让孩子自己来选择阅读,在买书的时候征求他的意见,还是说你强制灌输,希望孩子读那些你认为必须读的书?若是第二种情形,我们的孩子可能会因为我们选错了书而不喜欢阅读。

比如,我们是不是在每次跟孩子共读时,会问很多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像我们小时候做阅读理解题一样?比如,我们是不是在共读之后,要求孩子复述或者当众讲故事给家人朋友听?我们的孩子可能会喜欢读书,但是因为不喜欢被测试、被表演而不喜欢跟你一起读书。

所以,如果有这种情况,一定要停止这样的做法。和孩子共读时,一定要尊重他的兴趣。不管他现在是一岁、两岁还是三岁,要尊重孩子的阅读习惯。不是说阅读后提问就一定不对,也不是说阅读后让孩子复述一个故事会让孩子心生厌恶,而是说如果你的孩子不喜欢做一件事情,而你依然坚持要求他做这件事情,这种行为本身是不值得推荐的。它会让孩子丢失了阅读的快乐。

人在天性上喜欢做快乐的事情。如果阅读这件事情让孩子感到快乐,那么他一定会乐意去做,一定会对这件事心生期待。从这一点入手,我想作为最了解自己孩子的父母,我们一定会知道,我们做什么事情、到底选什么样的书可以让孩子对阅读这件事情感兴趣。

对阅读这件事情心生期待,孩子就会每天盼望着这个时刻的到来,每次都想起跟爸妈一起享受共读图画书的时光。

我们不用想那么多,只是晚饭之后,和孩子一起坐在沙发上安静地读一本书,我们的孩子就可能因为喜欢我们陪伴而喜爱阅读。在阅读之后,我们可以结合图画书的内容跟孩子玩一个游戏,我们的孩子可能因为喜欢阅读后的游戏而喜爱读书。

在“两个一”原则后面我还有一个加项,那就是坚持,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经常有人跟我说,孩子对读书不感兴趣,该怎么办呢?我每次都会问他,共读坚持多久了,在孩子“不喜欢阅读”之后你又坚持了多久。

详细询问,我们会发现其实绝大多数的爸妈都是仅仅在尝试了几次之后发现孩子暂时对书不感兴趣,就断定他的孩子现在排斥读书,没有办法养成阅读习惯。所以我每次都跟这些父母说,如果你只是试了几次,孩子暂时没有表现出对读书特别的兴趣,那么就请先收回这句话可以再试试,不是坚持一次两次也不是一天两天,而是连续一个月、两个月、甚至更多时间。通过各种方法,如果你坚持一年,我相信世界上绝大多数的父母都可以做到让自己的孩子爱上阅读。任何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阅读也同样如此。如果你之前没有对孩子做过任何的阅读启蒙,没有用更多的时间去陪伴孩子读书,只是在孩子某一个年龄阶段的时候,突然想起要给孩子讲故事,觉得孩子应该拥有一个好的阅读习惯,然后拿书给孩子读,发现孩子暂时不感兴趣,这是非常非常正常的。

孩子对新生事物的兴趣和热爱不是在一夜之间就可以建立起来的,而是要通过一分钟一分钟、一个小时一个小时、一天一天的努力逐渐建立起来的。我经常说如果你们真的打算开始亲子阅读之旅,请确定你准备好了。无论你每天多忙,都能抽出时间用心陪孩子,而不是一边玩手机一边逗孩子,不是在上网之余和孩子读读书。无论多累,你都要坚持,每天都要有一个专属的时间用来和孩子一起读书。

准备好调用你的眼耳鼻舌手,还有最重要的脑和心和孩子一起读书。只有做爸妈的动脑、动心、动手、动口,我们才有可能让自己的孩子做到动脑、动心、动手、动口。如果进展不顺利,我们一定要坚持想办法、不断尝试,直到我们的孩子爱上阅读为止。当然还有一项更重要的准备工作,那就是不管从前你是不是爱读书,那么从今天开始,先让你自己爱上阅读。

如何用图画书让0-3岁娃动手、动眼、动口、动心、动脑|书友会讲座实录

2. 孩子看两眼就走开?——这样读图画书,你想停都停不下来!

让我们再回到前面提到的那个让很多新手爸爸妈妈都感到很苦恼的问题。就是很多宝宝还小的时候,比如说一岁或者两岁的时候,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特别容易发生的一种表现是什么呢?就是看两眼就会走开。这让我们的爸爸妈妈感到非常苦恼,非常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让我们的孩子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绘本上,或者说能够将更多、更长的时间专注于阅读这件事情上来。

其实首先我想说的是,孩子在很小的时候,他的专注力还比较弱,能够专注于一件事情上的时间是非常短暂的,也就是说这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我们不能够要求一个一岁多的孩子在一本书上面专注五分钟,或者在一个画面上停留一分钟以上,一般来讲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我们首先要了解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他的这种智力发育上的一些特点,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去调节我们跟孩子一起阅读的步伐。

孩子在三四个月左右的时候,由于他的行动力受限,所以他可能只能用耳朵听或者用眼睛看。这个时候他的手指力量还不够握住一本书,然后他也不能够独立地坐或者是爬,所以这个时候的孩子一般来说都只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被动的听众。这个时候其实我们可以抱着孩子,让他感觉到亲密,感觉到爸爸妈妈给他的温暖,然后同时要让孩子看到绘本上的图画。

到6个月的时候,孩子可能会出现抓书、咬书的行为,对抓书比对听故事更感兴趣。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要允许他有这样的表现,而不是苦恼。

到8个月、10个月、12个月,随着宝宝的小动作发展越来越好,他可能会喜欢翻书,乱乱地去翻页,而不是静静地读,这个时候我们也要顺应孩子的这种节奏和需求,要允许他去翻书,要允许他的好奇心驱使他去做的一些事情,而不是非要限制他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

再大一点,比如孩子到一岁多一岁半的时候,

基本上都学会走路了。我们都知道当孩子会走路了以后,尤其是刚刚会走路的时候,他可能会变得一刻都停不下来。所以,一方面我们要慎重选择阅读的时间、阅读的读物,同时我们要有一些方法,让我们的阅读变得更有意思.这个时候才有可能让我们的孩子有更多的注意力、更多的时间来专注于绘本阅读这件事情上来。

尽管在阅读的过程当中跟小宝宝互动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是我们在跟小孩子一起共读绘本的时候,一定不应该也不能是一种单独而且被动的体验,我们要尽可能地让孩子跟我们一起、跟绘本进行互动。我们可以通过提问、游戏、画画、做手工等等方式,来跟孩子进行互动和交流。

我们可以打个比方,如果我们的爸爸妈妈在跟孩子读绘本的时候只是自己在读,然后再翻页,这个时候其实像是在掷飞镖,这是一个单向的运动。而其实我们跟孩子阅读的这个过程,应该是像打乒乓球,这一定应该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这样才有意义。而教育专家也曾经提出过,帮助孩子延长注意力时间的最好的方式就是跟他一对一地相处,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那么在跟孩子尤其是跟小宝宝一起阅读绘本的过程当中,最有效地跟孩子进行互动,然后帮助孩子更好地延长专注在绘本上的时间,引导孩子更快地爱上绘本,这样一种方法又是什么呢?

我首先推荐的就是要把游戏和绘本的阅读结合起来,这对于小宝宝来说尤其重要。

在讲亲子阅读当中的游戏,也就是亲子阅读要和游戏结合起来之前,我想分享一段我特别喜欢的一位童书作家的话给大家。就是非常著名的童书作家罗尔德·达尔,也就是《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这两部作品的作者,他曾经说过一段给父母的话。他说,当你们长大成人有了自己孩子的时候,请务必记住缺乏生气的父母是枯燥无味的。一个孩子所需要的、所值得要的是才智焕发的父母。

这段话在我跟孩子进行亲子阅读的过程当中,给了我非常大的启发。最初读到这段话的时候,我真的有一种如芒在背的羞愧感和窘迫感,当时我的心里就有一个声音在问自己,你到底是不是缺乏生气的、枯燥无味的父母?

为什么呢?因为我发现我不会跟孩子做游戏,我常用的跟孩子所进行的亲子互动或者亲子陪伴、亲子交流的最多的一种方式,就是陪着他,跟她一起来读绘本。然后就是可能会做一些手工,或者一起画画。但是我特别欠缺的就是跟孩子一起来做游戏,然后一起实现类似罗尔德·达尔提到的所谓才智焕发的一些想法或者活动。

我想很多家庭应该都有亲子阅读的场景,这些场景可能都会很相似,那就是在我们有时间的时候拿起一本绘本抱着孩子,然后给他讲绘本的故事,当然有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简单的互动,有的时候可能我们直接讲完了之后就把这本书合上,这个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结束了。

这种方法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对,我是在想其实亲子共读,讲故事应该只是共读的开始,而不是结束,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可以穿插进或者融合进更多的有意思的元素,然后让我们的孩子更投入到这个过程当中来。

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一直都在思索我要如何做,才能够让自己变成一个更会讲故事的妈妈,可以跟孩子一起来游戏的妈妈,可以更好地陪伴我的孩子的妈妈。

后来有一天,我在《游戏力》这本书里读到一句话,他说:跟孩子相处时带上你所有的智慧和法宝,然后坐到地板上。其实仔仔细细地来思考这句话,他和罗尔德·达尔的话有异曲同工之处,也就是说每一位父母都可以成为才智焕发的父母,但前提是需要你去思考,去实践。

后来我就在想,

也许我们成年人只是一个个丢失了魔法的人,只要想尽一切办法,呼唤出隐藏在我们体内的法力和法宝,我们一定可以更理解孩子的世界。那么从哪里开始呢?其实就从“坐到地板上”这五个字开始。

这五个字其实并不是简简单单的,我们不能只看到它字面上的意思,其实它是在提醒我们做父母的,不要高高在上地俯视孩子的世界,不要带着我们工作当中的尘埃一般的情绪回到家里来,不要用我们的惯性思维来观察我们的孩子,也不要心不在焉。但这个思考和实践的过程当中,有很多绘本都给予我非常大的启发。它们让我能够更好地思考,然后能够更贴近孩子的视角去理解孩子的世界;知道孩子可能是怎样想的,在孩子的世界里,他是怎样去游戏的,怎样去玩耍的,怎样去想象的。

那我们先一起来看一套绘本,这套绘本叫作“喵呜”系列,也就是小猫叫的那个声音“喵呜”。有《喵呜和小椅子》,然后有《喵呜和蓝桌子》,还有《喵呜和大箱子》。我们先来挑其中的一本叫作《喵呜和小椅子》的绘本一起来读一读。

如何用图画书让0-3岁娃动手、动眼、动口、动心、动脑|书友会讲座实录

《喵呜和小椅子》封面

书的内容看起来非常简单,喵呜搬出了他的橙色小椅子,他的小伙伴咩咩搬出了一把绿色的小椅子,汪汪搬出了一把蓝色的小椅子,那么他们要做什么呢?

如何用图画书让0-3岁娃动手、动眼、动口、动心、动脑|书友会讲座实录

《喵呜和小椅子》内页

后来喵呜和他的小伙伴们又分别找出了铃铛、口哨和小旗子,这个时候他们到底接下来要做什么呢?

答案揭晓了,小伙伴们把几把小椅子和小铃铛、小旗子、小口哨组合起来,然后和几位小伙伴一起,把它变成了一辆小火车。

如何用图画书让0-3岁娃动手、动眼、动口、动心、动脑|书友会讲座实录

《喵呜和小椅子》内页

其实这个结果可以说在意料之中,也可以说在意料之外。看起来它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绘本故事,但是当我读到这本绘本的时候,我真的是会心一笑。因为在我的家里,我的两个女儿就经常会把两把小椅子靠在一起,然后做成一辆火车。甚至有的时候我的大女儿会把一把椅子作为火车头,然后后面会放上很多的纸箱子,作为车厢,然后就这样做出的一辆火车,然后七岁的姐姐和两岁的妹妹可以就用这样一辆小火车玩上半天,并且玩得特别高兴。他们还会编故事,姐姐还会告诉妹妹在哪一站要下车了,你要带好你的旅行箱或者怎么样。就是一个非常丰富的故事,一次非常有趣的旅行。

然后我们可以去回想我们的童年,其实很容易就可以追溯,很容易就可以想起来。我们在童年时代玩过的那些现在看起来非常简单而幼稚的游戏,其实带给我们非常多的欢乐,只是随着我们渐渐长大,我们忘记了。

但是这样的绘本它在提醒着我们,孩子的游戏、孩子的世界是多么简单,但是又多么容易获得快乐,也让我们在生活当中不要用我们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觉得说哎呀你为什么玩这么幼稚的游戏呀?两个小椅子靠在一起,有什么好玩的呢?

如果我们真正放下这种高高在上的心态,当我们跟孩子读到这样一本绘本的时候,当我们合上书,如果我们可以非常高兴、非常兴奋地喊着我们的孩子,来,我们一起做一辆火车,然后把家里的大椅子、小椅子或者其他可以用来做火车头、火车厢的一切的简单的物件都把它拼接起来,跟孩子玩一个火车的游戏,玩一个旅行的游戏的时候,那么我想这样的阅读体验对于孩子而言一定是快乐的、幸福的、难忘的、深刻的记忆,他一定会对下一次的阅读心生期待。

我们再来看这个系列的另外一本书,叫作《喵呜和大箱子》,我们先来一起读。

如何用图画书让0-3岁娃动手、动眼、动口、动心、动脑|书友会讲座实录

《喵呜和大箱子》封面

喵呜在家里玩的时候发现了一只大箱子,其实这样的箱子在我们家里随处可见,对不对?我们可能买一个微波炉或者随便在网上买一件什么样的稍微大一点的东西,都会得到这样的一个包装箱。那么喵呜得到了这个箱子之后,他做了什么呢?因为他喜欢红色,所以他就用红色的漆把这个箱子漆成了红色,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如何用图画书让0-3岁娃动手、动眼、动口、动心、动脑|书友会讲座实录

《喵呜和大箱子》内页

他用剪刀把大箱子捡了一个洞,然后他又搬来了他的小椅子、大积木。

因为箱子对他来说比较大,所以他要先踩着小椅子,然后从小椅子再到大积木上面,站到大积木上,之后他又拿了自己的一个蓝色的小杯子,把它放在了红色的大箱子上面,那么接下来他又会做什么呢?

喵呜爬进大箱子里。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来停一会儿,大家一起来想一想,你觉得喵呜是想要做什么呢?这个大箱子对喵呜而言到底是一件什么样的物品呢?或者是对它来说是什么东西呢?我们可以一起来猜一猜。

如何用图画书让0-3岁娃动手、动眼、动口、动心、动脑|书友会讲座实录

《喵呜和大箱子》内页

为了留出让大家思考的时间,我也来分享一个关于我家里的孩子和大箱子之间的故事。在我的大女儿大约四岁的时候,我们家里好像买了一件东西,留下了一个包装箱,具体是什么我记不太清楚了,但是应该就是小朋友可以坐在里面的一个纸箱子,我觉得应该比微波炉的包装箱要大一点,比洗衣机的包装箱要小一点,大约就是这样的一个体积。本来爸爸说把里面的物品拿出来之后,就要把这个箱子扔掉,但是我的孩子就特别不高兴,然后她就说不要不要,我一定要把这个箱子留下。当时爸爸不知道她要做什么,还说你看箱子在家里特别占地方,为什么要把它留在家里呢?但是爸爸看见孩子特别喜欢这个箱子,也就没有再阻拦。

后来我的大女儿就自己爬进了箱子里,然后还搬了枕头到箱子里面,还搬了她自己特别喜欢的玩具等等东西放进去。搬进去之后,她就跟我说,妈妈我做了一个宇宙飞船,这个宇宙飞船是可以飞到月球上去的哦。我一听我就跟她说,哇!这么有意思!然后她就跟我说,妈妈,我的这个可以飞向月球的宇宙飞船是要收门票的。我说,那多少钱呢。她说五块钱一张票,然后还可以往返。于是我们就跟他一起玩起了这个游戏,后来每天从幼儿园放学回家之后我们都要玩一玩这个去月球旅行的游戏,一直玩了有至少两三个月。期间这个大箱子就一直都在我们家客厅里。有时候来了客人,一进到我们家就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你会放一个包装箱在客厅里?但是实际上对于孩子而言,这个大箱子比她当时玩的任何一件玩具都要更好玩,也更重要、更有趣,因为这个箱子里面其实有她的想象,有她当时关于宇宙的思考。然后,她觉得要在旅行的过程当中带着爸爸妈妈,然后要往返等等。其实我觉得这个箱子包含了特别特别多孩子的思考和想象。

现在公布答案。原来喵呜是要把这个红色的大箱子做成一辆属于自己的消防车。其实最初我真的没有猜到他用这个大箱子是要做一辆消防车,最开始我猜它可能是做了一个自己的家,然后把那个蓝色的水杯做成烟囱。后来我又猜测,他可能是把它做成了一辆类似于车的东西,但是我没有想到它是一辆消防车。但是当我看到答案的时候,我觉得真的太合理了,太符合一个孩子的那种心理了。尤其是我们可以想象,这个喵呜其实是一个小男生,一个特别喜欢车的小男生。我的两个外甥都特别喜欢车,尤其喜欢消防车,每次听到消防车的那个声音的时候,他们都特别兴奋。

对于孩子而言,红色的消防车可能是一种非常神奇的车,所以当我看到这本书的结尾的时候,我真的非常惊叹于这个绘本作者的构思和想象力,以及他的表达方式。我真的看到这个作者的那种视角,跟孩子在一个视线上,真正走到孩子世界里去的这种视角。这会让作为妈妈的我来思考,虽然我不断地提醒自己要走到孩子的世界里去,但是我真正做到了几分。在平时我们的孩子在以一个孩子的思维去做事情、去玩游戏、去读绘本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一直在不自觉地用我们大人的这种固定思维去影响或者是限制着我们的孩子?

所以我特别想说的是,如果我们真的希望我们的小宝贝,尤其是0到3岁的小孩子能够真正爱上阅读,那么让我们的孩子对绘本动心是首要的,是第一位的。只有当他对我们的绘本动心,对阅读这件事情动心的时候,他才有可能逐渐地爱上阅读这件事情。那么首先我们要理解我们的孩子,要尝试着从我们的孩子那个角度去看待万事万物,然后去理解他所做的一些尝试、一些游戏。

同时,其实这本绘本不光启发我们如何让孩子对绘本阅读这件事情动心,同时他也在启发我们如何动手。其实如果我们之前没有想到过说家里的任何一个纸箱子,或者任何一件比如包装盒、包装纸或者一些看起来无用的东西,可以给孩子做玩具的话,那么这本绘本其实可以启发我们,可以在绘本阅读之外做一些延伸和拓展的亲子活动。这些亲子活动可以更好、更容易地让我们的孩子爱上阅读。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也喜欢车,然后也喜欢这本绘本,当你读完的时候,可以很轻松地在家里找到一个箱子,然后=就可以跟孩子一起来探索,一起来思考。我们是不是可以用这个小箱子来做一件什么样的东西?不见得非得要用这样一个大箱子做一辆消防车,即便是一个小小的鞋盒子,也可以来做一辆消防车,或者说做一辆卡车或者一辆货车,也可以做一辆小轿车,甚至用它来做一辆三轮车,都可以。最重要的是我们要跟孩子一起来思考,一起来探索,一起来想象,我们可不可以把身边的某一件看起来没用的东西做成一件我们孩子想要的或者他喜欢的东西。

当我们把阅读和其他的一些亲子活动、亲子交流的方式打通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对于婴幼儿而言,阅读一定是一个大的概念,这个概念不能局限于我们传统上理解的跟孩子一起读一本书,把字读完,而是要扩大一些来理解。有些比较了解绘本的爸爸妈妈可能知道,除了读绘本上的字之外,读图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绘本是图文相融、图文交融、图文相成的一种艺术,所以不能仅仅只读文字,一定要学会跟孩子一起来读图。那么再深入的,如果我们希望孩子在图画书的阅读当中能够动心、动脑、动口、动手,那么我们一定要打通亲子阅读和亲子手工、亲子绘画、亲子游戏亲子交流之间的界限。

其实这一切都是完全可以融合到一起的,因为它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亲子陪伴,那就是我们和孩子之间的这种浓浓的爱,然后通过亲子交流和亲子陪伴,让我们的孩子能够感知到爸爸妈妈给他的爱。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孩子一定会因为我们的这种全身心的陪伴、全身心的投入,而喜欢上这种亲子陪伴、亲子阅读的时光。

但是在实际的生活当中,有的时候我们往往可能会做不到。比如说当我们的孩子用家里的一些我们认为的废品,比如说一些包装箱、纸盒子,或者说一次性的筷子或者是纸巾、面巾纸等等,用它们来做一些创造性的手工的时候,可能会把家里弄得很乱,然后满地都是纸屑,都是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当我们下班回家很累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就会批评孩子说你看你把家里弄乱了,你为什么不去睡觉,然后说你看你现在都打乱了正常的生物钟,等等。但是其实有的时候我们要放下这种心态,要有一点游戏的精神。

如果我们的孩子在读完一本绘本之后,他提出一个要求,这个要求可能是一个邀请妈妈一起玩一个游戏,或者他突然接受绘本的启发,想跟你一起做一个手工,这个时候我们要怎么做呢?

假设现在是晚上8点半,然后平常这个时间你的孩子可能就要准备洗漱了,但是现在你跟孩子阅读完一本绘本之后,他突然提出一个要求说妈妈,我也想跟你一起玩一个开火车的游戏,或者妈妈,我也想用一个大箱子来坐一辆车可以吗?这个时候我想知道爸爸妈妈们会怎样做呢?

我想很多爸爸妈妈可能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都在纠结了。如果按照我们平常的生物钟,我们可能会觉得,要让孩子按时睡觉,这样对他的身体好;有时候我们可能还有我们的事情要处理,只有当孩子睡着了之后,我们才可以有自己的时间。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可能第一反应是希望我们的孩子去睡觉,按照往常一样的习惯,按部就班地去完成生活当中的这样的一个流程。但是其实我在想,有什么不可以呢?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常,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创造一点魔法,为什么不可以多拥有一点游戏,多去经历一些冒险呢?

这样的游戏,或者是冒险,或者是创造的时光,可能并不长,其实它耽误的我们的孩子睡眠的时间,或者耽误的我们自己的时间其实并不太长。但是实际上这样快乐的体验对于我们的孩子而言,甚至对于大人而言都非常重要,这些时光可能会在孩子的生命当中留下非常深刻的、甚至可能让孩子铭记一生的印象。他每次想起来的时候,可能都会回味当时那种温暖的、甜蜜的这种爸爸妈妈陪伴自己的感觉。这样的感觉其实是非常难得、非常宝贵的。

在我看来,这样共读的、游戏的时刻,或者是创造的、想象的时刻,其实无需太长,但是他们真的像时光里的糖,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只要我们想起的时候都会觉得甜蜜和欢欣。而这样的共读方式,这样的打通了阅读和亲子陪伴的其他方式的一种形式,在我们和孩子相处的岁月里,一定有着以一当十的奇丽,一定是跨越了和超越了亲子阅读本身的。

这样看似简单的绘本,其实可以给我们非常深的启发,那么在我们任何一个家庭里面,我们都可以跟孩子开启这种想象力游戏的一种模式。

如何用图画书让0-3岁娃动手、动眼、动口、动心、动脑|书友会讲座实录

3. 母语启蒙无从下手?——这些童谣和图画书让娃娃自小感知汉语言魅力

接下来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对0-3岁的宝宝来说,亲子阅读对他们语言的发展到底起怎样的作用,我们到底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书,或者说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增强孩子的语言能力。

现在流行“磨耳朵”这个概念,在婴幼儿的英语启蒙当中这个概念的使用相当频繁。我觉得现在我们都在谈孩子英语学习方面的“磨耳朵”,但是好像很少有人在谈,孩子对母语的认知是不是也应该有这样一个对语言的感知和熟悉的过程。

对0-3岁的宝宝而言,他们的认知能力、感知能力、语言能力的发展都在起步阶段,所以对他们来说,最好的语言熏陶方式应该是什么呢?

国外的研究专家发现有押韵的文字很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为什么呢?研究认为,孩子最早听到的,也是他最熟悉的声音,是母亲的心跳声。心跳是有节奏的,这种节奏和押韵文字的节奏有一定的相似度。

研究专家发现小孩子具有发掘出不同文字的韵律的能力,而这个能力对他们的语言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这就像人们潜意识里都喜欢看花格子图,喜欢听音乐的和声一样,因为这些都提供了一种秩序感。耶鲁医学院有位脑部研究专家,他建议家长应该经常读书给幼小的孩子听,特别是那些押韵的小故事,有时也可以和孩子来玩一些韵文的游戏。

孩子在英语学习启蒙当中使用的“磨耳朵”的学习材料是什么呢?是英语使用国家当中的一些非常经典的童谣,这些童谣也都是押韵、朗朗上口的。

因此,在孩子的母语启蒙中,我特别看重两种方式:一个就是用传统的经典中文童谣给孩子进行语言熏陶,让他从小就能发现汉语言的韵脚,感受汉语言的魅力;另外就是在适合孩子这个年龄段的图画书阅读过程中,一些比如说情节的排比和语言的重复,对孩子的语言发展非常有利。

我建议在宝宝特别小的时候,爸妈就可以给他念很多的童谣。可以是只有一行、四五个字的特别短的童谣,但是必须得朗朗上口。从孩子刚出生时,爸妈就可以读给他听,或者在爸妈不在家的时候,可以放一些童谣的音频给孩子听。当孩子再大一点儿时,比如出生几个月之后,我特别建议家长把这些童谣跟亲子按摩和其他一些亲子游戏结合起来,这是一种非常好的亲子互动和交流,同时又是母语启蒙的一种方式。

比如说有一本图画书叫作《打开伞》,它里面有很多首童谣,同时配有图画,还有童谣和游戏的结合玩法,告诉你该怎样边读童谣边和孩子游戏。还有一本《跟妈妈玩童谣》。编者精选了很多首童谣,并且请专业的人士为每一首童谣配有亲子抚触、亲子按摩之类的亲子互动方式,教会爸妈如何在跟孩子一边念童谣的时候一边做一些亲子游戏。这是我认为非常好的一种亲子交流方式。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语言启蒙方式。在适合三岁以下宝宝阅读的图画书中有一种非常常见的,也是深受孩子喜欢的情节发展模式:故事会在不断重复中推进,在推进中每个重复情节中的语词都有大量重复。这样的重复对孩子而言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宝宝的认知能力有限,如果每一页的信息都是新的,他接受起来可能会有一些困难。如果图画书的情节是在重复中不断地推进,那么对孩子来说,他的阅读感受会更好,会感到更熟悉,然后在熟悉当中可以去探索新的内容、新的信息。这种阅读的体验要比完全都是新的内容体验好得多。

我们来看一套书,这套书就是魔法象童书馆的“猜猜看”系列创意翻翻书。这套书的每本书都是在重复讲述中又不断推进情节的。这套书中,有一本书的名字叫作《猜猜看!这是谁的声音?》。我只截取这本书当中的几页,大家来感受一下。第一页说:天还没亮,它就要叫大家起床。喔喔喔——猜猜看!这是谁的声音?然后,后面的每一页都是让孩子来猜这是谁的声音。大家会很容易发现,每一页当中,有一句话是重复的,那就是:猜猜看!这是谁的声音?

如何用图画书让0-3岁娃动手、动眼、动口、动心、动脑|书友会讲座实录

《猜猜看!这是谁的声音?》封面

当我们和孩子一起读这套图画书的时候,我们读完第一遍或者一遍都不用读完,就会发现这本书就是引导孩子不断去猜测一种动物的声音。“猜猜看!这是谁的声音?”这句话一直在重复,孩子会很容易注意到。有的孩子在读到第四个情节或者第五个情节的时候,他就会主动说“猜猜看”。孩子提前知道这个情节,到情节需要出现的地方自然说出这样一句话。

如何用图画书让0-3岁娃动手、动眼、动口、动心、动脑|书友会讲座实录

《猜猜看!这是谁的声音?》内页

这种不断的重复,在种故事情节或者节奏的重复,会让孩子非常自然又非常迅速地能够掌握语言的表达。在第二次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跟孩子做一个游戏,那就是我们和孩子分饰角色。我们说前面的文字,孩子可能很快就会来接上后面重复的语词。

如何用图画书让0-3岁娃动手、动眼、动口、动心、动脑|书友会讲座实录

《猜猜看!这是谁的声音?》内页

对宝宝而言,重复是能够让他们感觉到成就感,能够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孩子常能从一种成就感中,得到一种动力。那么喜爱读书就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了,因为孩子从书中获得了成就感。

我个人的建议是,在跟孩子读图画书的时候,可以邀请孩子一起参与进来。当读到重复的句子时,我们可以放慢朗读速度,然后给孩子一点时间去接受、去消化。这样会更容易让孩子理解这句话的内容,然后让孩子在更短的时间内能够非常自然地学会这样一句话,或者半句话。孩子可能只会说“猜猜看”,或者我们说“这是谁的”,然后他们来接“声音”。重复语句的掌握程度跟每个孩子的年龄和语言发展阶段相关。

但每个孩子的语言发展阶段都不一样,所以并不是说一定要我们的孩子参与到阅读中来,在读完几遍之后一定要孩子学会一些句子。而是我们可以尝试使用这样的一种亲子共读方式,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到对语言本身的感知上来。我觉得,这种友谊互动的感知对孩子语言能力的启蒙和发展是非常非常有效的。

4. 亲子共读中娃娃只是听众?——让娃娃当主角,好戏马上开始!

接下来,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亲子阅读当中尤其是0到3岁的小宝宝的亲子阅读当中,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让孩子动手动口又动脑。

不知道爸爸妈妈们有没有注意到,一方面我们可能非常苦恼于到底怎样才能够让我们的孩子动手动口动脑;另一方面,我们可能不自觉地在做一些事情,这些事情可能恰恰是朝着另外一个反方向去前进的。

一般来说,我们的做法是什么呢?据我的观察,在很多爸爸妈妈的心里,会觉得0到3岁还是小宝宝小娃娃,他们知道的太少了,那么在亲子阅读中,爸爸妈妈是孩子的引领者,孩子需要做的可能就是坐在我们旁边听我们来讲故事,然后在我们的引导下去看图画,这种情况下,孩子就成了一个相对来说比较被动的听众或者观众。

换句话说,很多爸爸妈妈在给孩子讲绘本讲故事,尤其是给小宝宝讲绘本讲故事的时候,潜意识里其实是把它们当成了没有办法更好地动手动脑动口的这样一个小听众,我们没有想办法去给孩子主动权,没有想办法让我们的孩子真正地参与到阅读当中来。

所以,我们经常会说给孩子读绘本,给孩子讲故事,而不是说跟孩子读绘本,跟孩子一起讲故事。

实际上,在亲子阅读中,我觉得阅读的主体应该有两个,一个是爸爸妈妈,另外一个就是我们的孩子,我们共同面对的是我们共同的阅读对象。我们的阅读材料就是我们所看的绘本或者我们所要讲的一个故事。面对绘本的时候,我们和我们的孩子都是平等的。

从读者的身份来说,其实有两个误区。在亲子阅读中,一方面是有的爸爸妈妈没有办法全身心投入,他觉得自己就是一个讲故事的人,或者说自己是一个类似于喇叭一样的传声筒,我只需要通过我的嘴巴把故事读给孩子听就可以了,我不需要投入我的感情、我的精神去跟绘本作者碰撞。另一个误区,是爸爸妈妈觉得我懂得多,我的知识储备多,那么我是一个引领者,在这个过程当中,我是一个引领者和传播者,孩子在我的引导下,在我的传播和传授下,才能学会听故事或者学会一些知识。我觉得这两个误区都是我们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很容易踏进去的一个误区,但又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如何去避免的误区。

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孩子只是一个被动的听众或者是观众的角色,那么他就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进来,调动他的全部感官,调动他所有的注意力,调动他所有的经验去跟绘本碰撞、拥抱,那么他同样也不会得到特别深刻的阅读体验。而得不到深刻的阅读体验,他就无法感受到阅读带给他的那种真正的快乐,无法体验到阅读真正的魅力。所以只有当我们让孩子成了阅读的主角的时候,他才是真正意义上开启了阅读。

这也是为什么在这一小节的标题当中,我说让娃娃当主角,好戏才会马上开始,因为只有当他的参与感越强,他越能够调动所有的感官、所有的注意力、所有的经验,用自己的精神去和绘本的精神世界去碰撞去拥抱的时候,他才能够真正地体验到阅读带给他的乐趣,才能走进阅读打开的另外一个世界。

也许有的爸爸妈妈就会问了,可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做,怎么办呢?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是不断地在思索,也不断地在实践,同样的也是很多优秀的绘本在给我启发,启发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向孩子发出邀请,让我们的孩子更好地更深入也更深度地参与到绘本的阅读当中来,让他自己真真正正地做一个读者。不管他现在是一岁、两岁还是十岁,他都可以是一个真正的读者。我们跟我们的孩子一起来探索书中的美妙。

同样的,我下面将结合绘本来跟大家分享,还是我们刚才提到的那一套书——猜猜看系列。刚才我是从语言的角度来跟大家分享,那么接下来我想跟大家一起分享的就是这样一套可以帮助孩子去思考去探索的绘本,它到底用了一种什么样的形式,这种形式又为什么可以让我们的孩子更好地动手和动脑。

之前我们分享的那本绘本的名字叫做《猜猜看!这是谁的声音?》,现在我们看到的这本是《猜猜看!这个颜色的是谁呀?》。

如何用图画书让0-3岁娃动手、动眼、动口、动心、动脑|书友会讲座实录

《猜猜看!这个颜色是谁呀?》封面

其实我第一次读这套书的时候,最明显的首先给我感官上的一种新鲜感是什么呢?是这套书的尺寸和我们平常看到的绘本的尺寸都不一样,但是当我打开这个绘本详细地读了之后,才知道其实这样的设计是有原因的,接下来大家很快就知道是为什么了——前面那本分享的时候,我们关注的主要是语言,所以大家可能没有注意到。其实这本书最特别的是它的翻页和折页的设计,为什么要有翻页和折页呢,其实正是这套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也就是它为什么能够让我们的孩子更好地通过阅读这个类型的书,去更好地调动自己的所有感官的动能。

如何用图画书让0-3岁娃动手、动眼、动口、动心、动脑|书友会讲座实录

《猜猜看!这个颜色是谁呀?》内页

在这本书中,每一个小的情节,也就是每一次猜猜看,首先会看到一个对开页的一幅图画,它会让你猜测,比如说这页是黑色的,那么它是谁的颜色呢?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去翻开,答案在这一个对开页的右侧页面。大家看我发的动图就能够看清楚了,它是一个折页,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去把这个页翻开,然后他会看到另外一幅不同的图画,也就是说他每次翻开一个折页,都能看到另外的一个新天地。

如何用图画书让0-3岁娃动手、动眼、动口、动心、动脑|书友会讲座实录

我们通过翻页,引导孩子更好地参与到亲子阅读当中。其实翻页看起来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小动作,但是对于孩子来说,意义是不同的,它让我们的孩子更好地参与到了阅读当中来,让我们的孩子真正感受到了阅读这样一种行为,其实或者说它更像是阅读的一种仪式感,这是非常重要的。

在翻页之前,我们可以先让孩子来猜一猜到底是什么。那么这个猜的过程有什么意义?意义就是让我们孩子更好地动脑。当然,这里也提醒大家,猜的过程当中,不是孩子必须要猜对。如果孩子猜错了,或者他猜出很多答案,我们应该给予孩子怎样的回应或者是鼓励?这个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向孩子发出邀请,不是为了要寻找一个答案,而是要调动我们孩子的注意力,调动我们孩子的兴趣,让他更好地参与到故事的进展当中,让他去期待每一次翻开页面看到的是什么,让他去期待每一个情节的推进都是由自己来完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