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方志四川历史文化」“金犍为 银富顺”的来历

点击上面蓝字“方志四川”添加关注!

「方志四川历史文化」“金犍为 银富顺”的来历

多年来,“金犍为,银富顺”的说法在犍为、富顺一带广为流传。它是怎么来的,里面有什么历史故事?下面慢慢道来。

”金犍为”由来

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犍为建郡,距今已2150多年。当时汉武帝派使者唐蒙入夜郎国,说服夜郎侯“多同”归汉,以夜郎国全境为基础,割蜀郡、巴郡各一部分,合并成立了一个新的边郡犍为郡。这是有名的“西南夷”开发的第一步。其时犍为郡全境地域广阔,面积约4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今天的大省。它的第一个郡治是在鄨县(今贵州省遵义市),其后又先后在宜宾市、眉山市彭山区和乐山市等地设郡治。

「方志四川历史文化」“金犍为 银富顺”的来历

犍为盐井(关山月)

犍为县继承了犍为郡的古名。其地,最早属于犍为郡南安县(治今乐山市)。抛开犍为郡不论,仅就今天的犍为县境来说,最早设立的县,是东晋安帝义熙十年(414年)从南安县划出东部设立的冶官县,位于今乐山市和自贡市交界的犍为、荣县一带,县治在犍为县的金石井镇——20世纪80年代,在金石井镇发掘出多座战国古墓,还出土了乐山市最早的文字“巴蜀图语”铜印、来自西亚的琉璃珠等。据研究,这些是秦灭古蜀国后,蜀人余部南迁至此聚居所遗留的。明王贯《重修灵润侯祠碑记》(成化十年,即1474年,见民国《犍为县志·建置》)载:“犍东百里许金石井,即古资官废县地也。”资官,即东晋所设的犍为郡“冶官”县的后代讹写。

据《汉书·地理志》犍为郡南安县条记载:“南安:有盐官、铁官。”盐官和铁官都是古代的专业官职,只有主产地才设,这样盐官、铁官俱全的县,在全国都是极少的。而众所周知,在古代工业十分落后的情况下,能够给国家提供税赋的,主要就是盐与铁(西汉有一部非常有名的政治经济图书就是《盐铁论》)。

这西汉南安县的盐官和铁官在哪里呢?从史料分析,应该在金石井镇一带。

「方志四川历史文化」“金犍为 银富顺”的来历

犍为县金石井镇

盐。顾名思义,“金石井”的镇名就来自井名,明朝初期就有史籍明确的记载,据《明太宗实录》卷28永乐二年(1404年)二月辛巳,因取薪不便,四川永通盐课司停金石井灶:“辛巳。户部言:‘四川永通盐课司金石井灶丁自陈,本井岁额盐八万三千七百三十斤,去山远,难得薪’。”说明这里早就产盐了。人是离不开盐的,金石井镇之所以成为早在战国时期古蜀人落难的聚居地,自然离不开盐的生产。五通桥的红岩子虽是乐山最早的井盐产地,但若论规模化的大量生产,其实是金石井。据盐业专家、20世纪50年代初曾任五通桥市副市长的李从周《永通盐区述要》(载五通桥区政协《五通桥文史资料》第一辑,1987年)所载“永通盐区”(老盐工均熟知“先有永通,后有五通”的谚语)的起源,一些老盐说:“先有金石井,后有永通井”,据《明太宗实录》记载,可见今天仍属于犍为县的金石井镇这一带(包括由犍为县划给井研县的王村、马踏等地)就是明代犍为—乐山盐区的中心,后来才沿茫溪河发展到今天的五通桥。

有盐有煤 不富不行

铁。附近有铁山,顾名思义是产铁的,有诸葛亮炼铁的史载。有了盐铁,税赋足以立县,自然可以单独设立一个县了。

一说到盐,乐山市产盐历史悠久,远远超出自贡市(西汉属犍为郡江阳县)。可考的就是今天五通桥区的红崖子。明末清初的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四川备录上·川南井》载:“《华阳国志》:南安县有盐溉滩,李冰所平也。在汉有盐井。按今嘉州之红崖,是其故处矣。”这个“红崖”又叫“红岩子”,位于今乐山市五通桥区境内之北部的牛华镇。宋太祖乾德四年(966年),废玉津县(今乐山市五通桥区)入犍为县,直至1951年8月24日才分犍为县部分设五通桥市(县级),五通桥属于犍为县管辖近1000年。至于五通桥盐业之盛,自不用多说,用一句俗语即可说明——“百猪千羊万担米,不如桥滩一早起”。全盛之时,犍为盐场雇佣工人不下10万人之多,正如嘉庆《犍为县志》卷十《丛谈志》所言:“永通为蜀中大厂之一。……迩者,五通桥盐泉大旺,日需煤数十万斤。”西南第一家股票上市公司川盐化就是原来的五通桥盐厂。

为什么不叫“金富顺,银犍为”?事实上,富顺县的盐产量在后期一度超过犍为。这里,先看一下《清史稿·食货志·盐法》所载川内三大盐场的发展轨迹:“其在四川,始以潼川府之射洪、蓬溪产盐为旺,嘉定府之犍为、乐山、荣县,叙州府富顺次之。不数年,射洪、蓬溪厂反不如犍、乐、富、荣。”犍为盐场(有时加上乐山盐场合称“犍乐盐场”),最发达的时候是在乾隆至咸丰同治期间(后来因李蓝起义双方混战而严重受损)。据《清高宗实录》卷727乾隆三十年正月:“查川省惟犍为、富顺二县,近年盐井旺盛。”足见此时,犍为县的盐业稳居四川省第一。

「方志四川历史文化」“金犍为 银富顺”的来历

到了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出版新的《犍为县志》,其《盐务志》云:“犍为盐务……商有定名,销有定岸。民无淡食,税无蒂欠。官民两便,地称富饶。(注:时有‘金犍为’之称)”这是目前可考的“金犍为”三字最早正式进入官方文书的记载。

“金犍为”的说法,大概从乾隆时期开始流传。

当时,五通桥是犍为县最大的盐产地,至今一直产盐,即便是五通桥划出之后,犍为县仍然产盐卤和盐,生产井盐所需的牛也是罗城的强项,至今以“罗城牛肉”闻名。今天县境内以盐井命名的地方不少,除了金石井镇,还有九井乡等,县城还有个地名“盐关”。至于必须的煤炭,就更不用说了。

以前官场,有个流传很广的说法是,清代省府衙门里,挂了每个县的牌子。二百来个县里,只有犍为县和富顺县的磨得最厉害,因为哪个当官的都想去这两个最富庶的县当官。他们摸着这个牌子,舍不得放下,于是摸得油光水滑了。这个说法,反映了当时犍为县与富顺县的特殊地位与影响力。

“金犍为”的奥秘

说犍为县“物华天宝”,在近现代之前的四川省,其地位恐怕找不到第二个县(抗战时期,管理全国盐业的最高机构—盐务总局就一度搬迁到犍为县五通桥镇)。彼时,犍为县盛产之物,除了盐,还有铁,特别是煤(今天还是全国重点产煤县),嘉阳煤矿内迁到此开发煤矿,为重庆钢铁集团等提供战略用煤,功不可没(今天声威大震的嘉阳小火车就是嘉阳煤矿的副产品)。笔者看到的一则资料,当时中国纸厂内迁宜宾,其重要原因就是嘉阳产煤。所以,当年黄炎培就曾为富甲一方的“金犍为”引吭高歌:

「方志四川历史文化」“金犍为 银富顺”的来历

犍为

五通桥入犍为治,问犍为舍人,长眠何似?

直上紫云宫外,化工神妙,平地楼台起。

美哉犍为!铜山嵯峨,岷江萦纡;山前错落村居,江上往来舟舆。竹根之盐可煮,嘉阳之煤可储;清溪竹木满车,五谷穰穰满家。其地其人,可歌可呼。

我爱犍为,还问犍为爱我无?

「方志四川历史文化」“金犍为 银富顺”的来历

为什么犍为集中了盐、铁、煤这样丰富的资源?这是天生的。

为什么老天爷这么眷顾犍为县?这得从有趣的误打误撞说起。

古人离不开盐,但因科技落后,寻找盐泉的主要方法是人舔尝岩石、泉水等,或通过鹿子等动物习性来发现盐泉,然后打井——所以内地的称为“井盐”,旁边的井研县就是因为“研井”得名。

古人只知道犍为县有盐,却不知为什么有,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当时,全国到处学习大庆打油井,忽然一天钻井队到了犍为县。他们在犍为县罗城区猛打油井,不料没有打出石油来,却打了一个名满天下的“威西盐矿”。这个工程被列入1968年的“国家重点工程”,探明其是我国第一个特大型岩盐矿,其南北长35公里,面积达800平方公里,矿藏量达189亿吨以上,足够开采上千年。据马岩发表在《中国地质》的文章《〈四川省威西盐矿〉获199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称它“彻底扭转了四川盐业生产‘等米下锅’的被动局面,救活了自贡市,为振兴四川盐业和化工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这下,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脚底下居然隐藏着中国最大的井盐矿,难怪这一带,包括乐山市和自贡市都大量产盐,而且自贡市还被称为“盐都”。

因为有威西盐矿,可以解释这里的盐产历史了。可进一步,为什么这里会有这么大的盐矿呢?根据地质学家们的研究,地球上的每一个地方,都经历了N次陆地、海洋变迁。三叠纪末四川结束了海侵历史,东部转为内陆湖盆环境,湖盆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几乎占据今四川盆地全境。地质学家陈丕基先生将东部内陆湖盆命名为“巴蜀湖”。到了侏罗纪时期,巴蜀湖面积逐渐缩小为原来的十分之一,称为“蜀湖”。随着紫色砂岩的厚度沉积,相应沉积了含盐卤物质;在盆地南部的今重庆市綦江区以西,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自贡市以南形成了面积近2万平方公里的“巴湖”。巴湖在干旱气候强烈蒸发作用下,出现含盐沉积,积聚于侏罗纪岩层中。到白垩纪,蜀湖沉降中心在今雅安市—峨眉山市一带,犍为县就在这一点。这就进一步解释了,为什么犍为县会有特大型的威西盐矿。而且这一带恐龙多,可能与这里的井盐有关。

“金犍为”与“银富顺”

因为盐,成就了犍为县与富顺县。也正因为盐,导致两个县部分地方从其县域分出。

「方志四川历史文化」“金犍为 银富顺”的来历

犍为县,自从北周武帝保定三年(563年)在孝姑镇永平村设新的武阳县(不是今眉山市彭山区),到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改名犍为县,一直延续至今,县名使用长达1435年。

「方志四川历史文化」“金犍为 银富顺”的来历

富顺县,原来地盘属于犍为郡江阳县(一度为侯国)。东汉建安十八年(213年),益州牧刘璋从犍为郡分“犍为枝江都尉”为“江阳郡”。东晋《华阳国志》卷3《蜀志》的“江阳郡”条下载:“有富义盐井。”据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167《富顺监》载:“金川庙。《九域志》云:‘盖盐井神也。伪蜀封为金川王。’《图经》云:‘惠泽庙,在(富顺)监郭下井地,主金川,神姓王。井主梅泽,神姓梅。梅本夷人,在晋(武帝)太康元年,因猎,见石上有泉,饮之而咸,遂凿石至三百尺,咸泉涌出,煎之成盐,居人赖焉。’”这正是靠着饮泉觉咸而知道有盐的。富世的设县,《隋书·地理志》载:“富世:后周置,及置洛源郡”。蒲孝荣《四川政区沿革与治地今释》认为是北周武帝天和二年(567年)所建。如此则建县1430年,但是仍短于犍为县定名5年。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因避“世”讳,改名“富义”县。北宋因产盐多,升为“富义监”。北宋太宗赵匡义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因避“义”讳,又改名“富顺监”。到公元1068年,改为富顺县,县名使用至今,为950年。

「方志四川历史文化」“金犍为 银富顺”的来历

巴蜀之内,犍为县与富顺县最为亲近。为什么呢?

第一,两县地理位置十分接近,同居川南,都处在“威西盐矿”范围,自然环境、风土人情类似。

第二,两县历史特别是产盐的历史都十分悠久。犍为县可以明确到秦代,而富顺县则可上溯到西汉,东汉崔骃《博徒论》提到“江阳之盐”,可谓彼此彼此。

第三,两县都曾因盐而发达,获取了“金犍为”和“银富顺”的美名。

第四,两县都曾因盐而部分地方从其县域分出。产盐的地方就意味着富裕,这是人们的公论;而一旦划出,就是重大损失。今天的乐山市五通桥区是1951年从犍为县划出的,面积近500平方公里(另外划出的还有井研县的王村、马踏等地)。而富顺县早在1939年,就划出产盐之地自流井,与从荣县划出的东部贡井,合并成立了当时四川省的第三个市———自贡市。风头一时无二的一“金”一“银”两县,顿时成为农业大县。

第五,至今两县都以一“金”一“银”为荣,如两县的县志等官方文书、新闻报道等用此称谓的比比皆是。犍为县打“金犍为”的牌自不待言,又如《巴蜀史志》2017年第1期刊载的刘刚《追本溯源话富顺》也言:“这一行政区域有‘银富顺’的美誉。”

第六,“金犍为”和“银富顺”的说法曾广为流传。从专业角度讲,盐史专家鲁子健著《古今沧桑话川盐》载:“自此,犍、富两厂盐日盛一日,黔引皆自两厂采配,时有‘金犍为,银富顺’之誉称。”《毕节地区志·盐业志》也载:“到1947年,五通桥共有卤井5805眼、灶935户,年均产盐达5万吨,最高年份达6万吨,直接、间接依靠盐业为生者达6万余人。‘金犍为、银富顺’,(金犍为实指五通桥,银富顺实指自贡)。”

周国荣编、1982年出版的《中国钻探发展简史》载:“当时的四川各州县中,尤以犍为县和富顺县的盐井为多,有‘金犍为,银富顺’的称誉。”

宋久成主编、2013年出版的《千年古县概览》载:“以后,自流井盐业日趋繁荣,富顺成为在四川境内的首富之区,有‘金犍为,银富顺’的说法。”

《富顺文史资料选辑》第8辑载:1935年时,“更因盛产盐、米,致有‘金犍为,银富顺’的美誉,却连一所完全中学都没有……”

富顺县志编纂委员会编、1985年印的《富顺县地方概况》载:“清朝后期全县有水陆集镇74个,加上农业生产亦颇发达,富饶冠于川中而有‘金犍为,银富顺’之誉。1939年民国政府将县西自流井盐场划设自贡市,富顺遂成为一个纯农业县。”

富顺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1993年出版的《富顺县志》载:“成为四川物产丰富、人口最多的富庶县份,有‘金犍为,银富顺’之誉。”

“金犍为,银富顺”,不止在四川省内有名,在省外也被广泛认可,甚至到了上海滩等地,如1914年7月27日《申报》载:“为产盐最富之,俗以‘金犍为,银富顺’并称”。

对于历史上曾长期存在的“金、银”之称,两地都应深入挖掘、发扬光大,在今天“文化为魂”的发展中大有可为。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根据《三江都市报》2018年4月3日、4月10日、4月24日、5月1日载《凭啥叫“金犍为”》(作者:罗家祥)整理〕

「方志四川历史文化」“金犍为 银富顺”的来历

作者简介 罗家祥,1972年生,四川省犍为县人,供职于犍为县中医医院。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犍为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犍为县作家协会副主席,《金犍为》主编。2005年起开始创作,至今已出版《犍为郡记》等著作7部。

「方志四川历史文化」“金犍为 银富顺”的来历「方志四川历史文化」“金犍为 银富顺”的来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