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斗士顾雏军:他大起大落的人生,书写了性格决定命运的经典案例

最近财经新闻里的焦点“明星”,莫过于顾雏军。

2012年他提前获释,就马上召开新闻发布会,头戴“草民完全无罪”的白帽,再次高调地回到公众的视线中,紧接着还向最高法院提起申诉。随后,他的立案申诉累计被驳回、延后了十多次。去年12月,最高法院终于宣布接受重审立案。直至开庭前,他仍旧坚定“自己绝对无罪,一定会胜利”。

不得不说,这位昔日家电行业的大佬很执拗。正是这种性格,让他登上了人生巅峰,也让他跌落谷底。顾雏军用其前半生的大起大落,本色出演了一部“性格决定命运”的中国式悲剧。

斗士顾雏军:他大起大落的人生,书写了性格决定命运的经典案例

执着坚韧,不达目的不罢休

按照今天的说法,年轻的顾雏军算是一个当之无愧的学霸。

从小,他就心高气傲,立定要上大学。身为农村知青的他,平常拼命干活,希望通过出色的工作表现来获得入学推荐,但因没有家庭背景最终落选。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这让匍匐已久的顾雏军卯足了劲,从公社370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考上江苏工学院内燃机专业。一跃进龙门,顾雏军因此信心大增。据他的大学同学回忆,由于成绩好,顾雏军常常流露出“吾非凡人”的气势,一心想“获得诺贝尔奖”。

本科毕业后,顾雏军考上了天津大学工程热物理的研究生,“喜欢在冷门里找乐趣”的他,选择了当时非常冷门的专业“制冷”。此后20多年里,顾雏军一直跟制冷打交道。

从研究制冷理论(顾氏循环理论),到海外创办公司卖制冷剂,从收购科龙做冰箱、空调,再到收购美菱,顾雏军逐步打造出一个白色家电帝国。其中让他在行业里名声大噪的,正是当年收购科龙电器的经典之战。

斗士顾雏军:他大起大落的人生,书写了性格决定命运的经典案例

1999年,顾雏军筹划将数家格林柯尔工程公司资产打包后赴港上市,他主动接触科龙,一是向科龙推销格林柯尔制冷剂,二是希望科龙能够成为即将上市的公司的战略投资人。

据《顾雏军的巴别塔》一书描述,当时科龙的高层既不认同顾氏制冷剂,也无意投资格林柯尔,因为他们并不相信格林柯尔“好得令人难以置信”的业绩,双方的第一次合作以失败告终。

执着的顾雏军没有就此放弃。2000年格林柯尔上市当天,顾雏军就下定决心,要将科龙收入囊中。说得容易做的难啊,在当时国退民进、国有资产流失案频发的大背景下,彼时还籍籍无名的顾雏军,受到了多方质疑。

不过,凭借着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劲儿,他最终如愿以偿地坐上科龙董事长的位置,成为媒体追逐的对象,并一度被誉为“民企中产生的第三代企业家领袖”。

斗士顾雏军:他大起大落的人生,书写了性格决定命运的经典案例

性格问题成为人生败笔

除了执着,顾雏军的暴躁、刚烈在周围人中也是出了名的。

当年他之所以没有选择去当兵,也是觉得“我自己脾气不好,去了军队可能两三年就被轰回来了”。不过在大学,他的火暴脾气照样惹出事端。

临毕业之际,顾雏军和班长因小事吵了起来,直接抽了班长两个耳光。正是这两个耳光,也抽掉了他留校的宝贵机会。但凭借自己的优秀成绩,他又顺利考入了天津大学,成为本科毕业班里唯一一位考入外校的研究生,这又给了顾雏军信心,同时更助长了他的火暴脾气。在天津大学就读,江苏工学院任教期间,他与导师、同学、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就一直处于紧张状态。

斗士顾雏军:他大起大落的人生,书写了性格决定命运的经典案例

顾雏军自己曾说:“我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相信真理,觉得黑就是黑的,白就是白的”。对于这个性格特点,顾雏军在从业的数十年已完美地显现出来。

从1993年以来,下至惠州市技术监督局,上至中国证监会主席,凡是质疑他的人,他都一一要怼回去。顾雏军的好斗可见一斑,而正是这种性格,也在日后带来了灭顶之灾。

2004年,郎咸平发难质疑顾雏军“用七种手法侵吞国有资产”,顾雏军在香港法院起诉郎咸平。但实际上,格林柯尔并不是郎大教授发难的唯一对象,TCL和海尔也被狠狠点名了,但李东生和张瑞敏都“聪明”地选择了冷处理,只有顾雏军跳了出来,将自己推进了火坑。

斗士顾雏军:他大起大落的人生,书写了性格决定命运的经典案例

郎顾之争引发了全民大讨论,媒体持续跟进报道,市场的质疑之声越来越大。2005年7月,也就是顾雏军登上第二届“胡润资本控制50强”榜首的半年后,顾雏军被批准逮捕,最终以虚假注册、挪用资金罪被判12年。如果早知是这样的结局,当年顾雏军不知道是否还会死磕到底。

资深财经媒体人士孙燕君曾评价他:“他无疑是一个具有复杂人格的复合型人才。他是一个有成就的学者,也是一个具有过人智慧、眼光和胆略的技术型企业家;但在这个学者和企业家的身后,还有一条隐而不见的农民的‘尾巴’,正是这条‘尾巴’使他志在光宗耀祖,使他好大喜功,使他欲望膨胀,使他身败名裂。”

斗士顾雏军:他大起大落的人生,书写了性格决定命运的经典案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