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長三角一體化 漢莎同盟的啟發

學者觀察 王倩

一體化進程持續30多年後,長三角進入了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新階段。加速推進的一體化,不僅激發了長三角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的期待,也激發了更多企業成為本土獨角獸和隱形冠軍的夢想。

在5月29日舉行的“2018長三角青商高峰論壇”上,張江高科原總經理葛培健表示,實現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目標,就是要以項目化為導向,推進三省一市做“產業合夥人、創新共同體”。從以前區域內充分競爭轉向區域協同發展、參與國際競爭隨著長三角聯動發展越來越密切,人們對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模式探討的視野也更加國際化,例如,漢莎同盟模式就是一個好的啟發。

早在12至17世紀北海、東海沿岸的北德商人為了保證共同的對外經濟利益與經商交通安全建立了貿易同盟—漢莎同盟。它是服務於經濟貿易的跨城市與地區的城市網絡聯盟的架構思想。那麼漢莎同盟對長三角一體化有什麼啟發呢?

漢莎同盟不僅是出於經濟與通商的原因,其政治與文化因素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北海北德地區是商人的海運經貿文化,其自古以來就有這個歷史。這樣,最初的商人漢莎同盟發展到後來的城市漢莎同盟;最廣闊的時候(14到15世紀),有200多個北歐國家的沿海與內陸城市加入到了漢莎同盟中。

在這一點上,其同長三角地區有類似之處:一個是北德的海運商貿文化傳統,另一個是江南海派文化基礎上的經商傳統。這使其文化融合與集體認同感成為了經濟貿易發展的凝固劑;促使了整個構架擴展延伸到同商貿相關的各個領域。

長三角地區統一內河航運權為起始

漢莎同盟最初的驅動力是共同航行,以抵抗來自北海地區其他國家的航海安全擾動。以此為源頭,漢莎共同航行同盟逐漸向商業同盟發展,並帶動了其上下游的商務溝通—來自盛產原材料,例如,糧食、木材、裘皮等的北俄羅斯作為上游;北德等其他北海地區國家作為商貿及運輸中樞作為中游;生產成品的南歐國家作為下游。漢莎同盟在14與15世紀達到了其巔峰階段,最大的時候有近200個國家加入了漢莎同盟,其核心的作用即商貿中樞。

這一點可以引薦到長三角一體化的方案中,將長三角發展成連接西部中部內地同東部沿海的商貿中樞。類似於當初的漢莎同盟,這裡的西部中部地區作為了盛產原材料的上游地區;經由長三角的商貿中樞角色,將上游的產品帶到了東部沿海地區生產最終成品的下游,從而完成了其橋樑的作用。在這裡,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的是其貿易的功能,這一點又符合原本地區的文化特徵——長三角一帶共同具有的是江南海派文化的特徵,自古以來就有重商的文化傳統,而漢莎同盟就是在經商貿易的基礎上強大起來的。而這一點又賦予了該地區的共同文化認同感,這同漢莎同盟一樣,成為其後來強大發展的有利文化基礎與凝固劑的角色。在共同的文化理解力與理念基礎上,才能夠使其順暢的溝通。

長三角一體化可以從一個貿易通道的角色出發,充分利用現有的人文經濟基礎,發展城市、進行商業革命與努力創新。通過貿易作為催化劑,來完成一體化的過程。而這個地區的貿易基礎從人文、經濟、交通、政策等領域,本身就很雄厚。其交通覆蓋水陸空,具備成熟的、完善的網絡。

筆者的建議是,從促進完善水路交通開始。以內河航運為例,雖然其成本相對較低,但是同其他運輸方式相比,它的利用率還有很大的開發潛力。但是,由於其中存在的障礙,使得這種運輸方式尚未被優化。以長三角城市群中航運的兩個城市為例:南京、上海,他們同臨長江,但是要歸屬兩個省級的航運部門管理,通行的時候,手續的繁雜無疑加大了其作為交通運輸途徑的難度。筆者的設想是,從設立長三角地區的統一航運權開始,它可以最初由長江內河航運開始。例如,在上面的例子中,將這些沿河城市都劃歸為長三角統一航運權地區,頒發統一的長三角地區水路運輸許可與長三角地區靠泊港協議,省卻了手續上的麻煩,促進了內河航運業的需求。對於頒發此類許可的機構,我們建議,可以仿效申根國家頒發簽證的方式,由成員地區的任意其中一個航運管理部門頒發,有效於整個歸屬的長三角地區。這樣又規避了單獨設立政府管理部門所帶來的繁瑣。這也從另一個角度促進了整個長三角地區的融合與一體化。

當該地區航運業需求加大,業務擴張後,整個長三角地區的角色也會變得更為重要,因為它不僅帶動了內地、沿海地區貿易的溝通,其本身的重新定位也促進了本地區的經濟增長,同時也帶動整體內地經濟。

利益共同體:經濟同盟一體化取代原有類似海外競爭者

筆者建議,通過架構商務模式實現長三角地區利益共同體。

具有強烈集體認同感的漢莎同盟可以追溯到文化與經濟的兩種驅動因素:文化因素不僅僅成為建立漢莎同盟的前提條件,它同樣保障了這個機制正常的運行,並進而促進產生了在這兩種基礎上產生的經貿行為。這個集體認同感的向內向外力量促使經濟因素轉化為大家期望的結果—即之後穩固的經貿聯盟。文化的歸屬感是凝固劑,它使人觀念趨同。

長三角一帶基於集體認同感的語言、共同特徵的思維和行為方式、文化、政治、經濟環境,使其經濟的互補性顯得更加突出。以上面介紹的模式為例:來自內地的原材料經由長三角一帶的貿易過程,經由航運業到東部沿海地區成為加工好的成品,然後出口到海外。在這之前,多半是國外將最後的成品加工環節來完成,之後出口,而這個環節往往是利潤最高的部分。現在長三角一體化的推進,可以使整個該地區成為區塊經濟獨立體,完全可以取代以往的出口原料、藉助外國生產成品的模式,因為它具備了整個商務採集、運輸、加工、出口以及各個環節所需技術的所有因素。當這個發展模式成熟後,原有的由東亞以及南亞地區介入經營的商務模式,完全可以由長三角地區自主來完成,因為它們同樣具備所需的技術與經貿渠道。它覆蓋了很多經濟貿易領域,尤其以輕工業生產、出口與貿易為顯著。

筆者建議,通過架構商務模式實現長三角地區利益共同體。擁有區域的共同目標,長三角區域可以加強其整體的經濟融合、互補與配合能力,將自己發展成為具備獨立性的經濟商圈共同體,運用同盟的力量,集體應對來自國外的競爭與商業擾動,並且共同開拓新的經濟發展潛在領域。

在這個意義上,漢莎同盟與長三角一體化地區的共同之處在於,他們同屬於一個利益共同體:它將各個區域之間的共同利益架構起來,保障了其共同的發展與增長,並且在遇到問題與爭端的時候,以區域利益為爭取的目標,追求區域利益為經濟斡旋。它真正實現了以區域為一個聲音說話,並超越了原有的地域限制,但是又不失原有的區域政治模式。

從承擔國際產業商貿開始做開拓新市場的先鋒

漢莎同盟的國際商貿促進了產品創新與市場本身的創新。同盟的商人自己不生產新產品,而是將新產品推廣到市場上。他們經營的產品不僅來自於附近的區域,也又很多來自地處遙遠的地域。其貿易架構模式使得交換地域距離遠地區的產品成為可能。而漢莎同盟最初衷也是商務貿易,它的繁榮離不開開拓新的市場。

漢莎同盟最初為穩固其發展的時候,還改善了道路等基礎設施,因為它要完成來自很遠區域的商品之間的交換,它以產品創新與市場創新為前提條件,交換的是跨越歐洲的特產。

當利益共同體的模式完善後,長三角地區就取代原來東亞、南亞的角色,直接同國際市場溝通。獲得直接同國際市場溝通的途徑,更會促進產品創新與市場創新。長三角地區要立足於國際商貿,區別於漢莎同盟的是,這裡的商務貿易不是純粹的商品交換,而是同生產商品共同架構的產業商務貿易,因為該地域的生產產業十分發達,基礎雄厚。以上海、南京地區為例,這些城市具備雄厚的工業產業基礎,尤其是輕工業;交通網絡發達;科研技術水平領先,人才濟濟;基礎設施完善;經商環境優越;法務與投資政策優越;對外溝通與貿易基礎歷史悠久,實力雄厚。而且周邊的配套產業齊全等,所有這些都有利於長三角地區成為開拓新市場的先鋒。

以第一部分提及的內河航運為例,海運的核心技術相當一部分在長三角城市一帶。開拓國際產業商貿,物流是核心因素,而該地區最顯著的優勢在於內河與沿海航運。所有這些,都成為了長三角一帶開拓新市場、創新新產品等的手中王牌。

(作者為同濟大學副教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