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中国发生一场内战,西北边防军被迫后撤,损失400万平方公里国土

在今天的中亚地区,有五个国家,分别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合称中亚五国,面积约为400多万平方公里。唐朝是中国古代最强盛的王朝之一,唐朝全盛时期的疆域,在西域方向,曾经一度控制了葱岭以西到里海、咸海沿岸的广大地区,唐朝安西都护在中亚地区所管辖的范围,囊括了今天的中亚五国以及阿富汗的广大区域,面积达400万平方公里,唐朝在中亚地区建立了羁縻府州体系,并设置了边防军,构成了一道防御线。

中国发生一场内战,西北边防军被迫后撤,损失400万平方公里国土

中亚、西亚一带地形图

唐朝经营中亚,始于灭西突厥之战,贞观初年,中亚地区被西突厥所控制,唐廷无意与西突厥争夺中亚,贞观五年(公元631年),昭武九姓之一的康国为摆脱西突厥的控制,派遣使节来唐朝长安,要求归附,唐太宗说:“前代帝王,好招徕绝域,以求服远之名,无益于用而糜弊百姓!”他认为,经营中亚,师行万里,劳民伤财,“朕不为也”。

康国请求内附的前一年,东突厥汗国已经灭亡,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唐军在阴山之战中取得了胜利,东突厥汗国灭亡,东突厥汗国所辖范围,纳入唐朝版图,唐廷对归顺的东突厥部落进行了妥善的安置。

中国发生一场内战,西北边防军被迫后撤,损失400万平方公里国土

唐太宗画像

在唐朝与东突厥对峙期间,西突厥控制着西域和中亚的广东地区,西域地区的高昌、焉耆、龟兹、于田、疏勒等皆臣服于西突厥。

在东突厥灭亡之后,西突厥也发生了分裂,西突厥弩失毕五部与咄陆五部之间互相攻伐,西突厥的力量大为削弱,这为唐朝经营西域创造了条件,公元640年,唐朝将领侯君集率军攻克高昌,高昌内附之后,唐朝又在西州设置了安西都护府,构建了一道防御体系,用来防御西突厥。

公元642年至公元651年,唐朝与西突厥各部落之间发生了多次小规模的战争,西突厥叶护阿史那贺鲁曾主动归附唐朝,帮助唐军平定西突厥各部,阿史那贺鲁是受中央王朝之命征讨西突厥各部的,因而得以迅速发展壮大,然而,在唐太宗去世以后,阿史那贺鲁觉得有机可乘,遂拥兵自立,并攻打唐朝,唐高宗李治先后派梁建方、契苾何力、程知节、王文度、苏定方等人,征讨西突厥阿史那贺鲁部,但是,并没有取得预期的胜利,可以说是无功而返。

唐高宗显庆四年(公元657年),唐朝决定对西突厥发起更大的攻势,以解决西北边患问题,唐军兵分两路,征讨西突厥,西突厥各部纷纷归附唐朝,沙钵罗可汗(即阿史那贺鲁)率军西奔,苏定方率军军队,克服恶劣的气候和地理环境,追击200余里,在金山牙大败沙钵罗可汗,俘虏西突厥部众数万之多,金山牙就在今天乌兹别克斯坦的首都塔什干附近,但是此役,唐军并未擒获阿史那贺鲁,于是,苏定方派副将萧嗣业继续追击阿史那贺鲁,终于在石国,俘虏了阿史那贺鲁,石国位于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附近。

中国发生一场内战,西北边防军被迫后撤,损失400万平方公里国土

今日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的军队

阿史那贺鲁被押送至长安,从此以后,西突厥汗国灭亡。

西突厥汗国灭亡之后,唐朝在西突厥故地设置了羁縻府州体系,唐朝的版图扩大至中亚腹地。

唐高宗龙朔元年(公元660年),唐朝政府还在吐火罗设置了羁縻府州体系,唐朝的版图一度延伸至伊朗高原附近,与大食(阿拉伯帝国)接壤。

中国发生一场内战,西北边防军被迫后撤,损失400万平方公里国土

唐朝版图曾经到达里海附近

阿拉伯帝国崛起之后,开始与唐朝争夺对中亚地区的控制权,但是一直到唐玄宗开元年间,唐朝并未放弃中亚地区的羁縻府州体系,还在中亚地区构建了一套防御体系,来抵御大食,通过册封九姓胡与协助突骑施的方式,来加强唐朝对中亚地区的影响力。

唐朝在中亚地区设置羁縻府州体系,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使得唐朝的疆域达到全盛,唐朝全盛时期的版图约为1200多万平方公里。

在武则天、唐玄宗时期,大食屡屡与唐朝争夺对中亚地区的控制权,但是,唐朝政府并未彻底放弃中亚,仍然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在这一地区的军事存在,提高自身的影响力。

唐朝真正彻底放弃中亚,是在安史之乱以后。

中国发生一场内战,西北边防军被迫后撤,损失400万平方公里国土

安史之乱时,唐玄宗前往四川一带。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史思明在河北北部一带起兵叛乱。

因唐朝承平日久,在安禄山等人发动叛乱之后,黄河以北各州县相继沦陷,洛阳、长安告急,这是唐朝建立以来的最大的一场内战,为了保卫唐朝的京畿之地,打败安史叛军,唐朝在安西都护设置的边防军,相继后撤,参与平乱,这样一来,唐朝政府在中亚、西域地区构建的军事防御体系,顷刻之间,全线崩溃,自此以后,唐朝丧失了对中亚地区的控制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