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6 這場論壇,聽他們聊聊電視劇的“明天”

現實題材劇作大量湧現、國產劇不斷“走出去”,圍繞這兩大發展趨勢,電視行業的一線從業者們提出了他們的想法。

現實題材劇作的大量湧現和國產劇的不斷“出海”是近年來電視劇行業發展的兩大趨勢。上海電視節期間,兩場白玉蘭電視論壇便圍繞這兩大核心命題展開,眾多製片人、導演、編劇、演員就現實題材電視劇的創作與創新以及國產劇“出海”的現狀、問題、未來展開討論。

這場論壇,聽他們聊聊電視劇的“明天”

現實主義要求“真”去“偽”

近年來,現實題材劇以一種強有力的姿態迴歸,《人民的名義》《雞毛飛上天》《情滿四合院》《生逢燦爛的日子》《急診科醫生》等一系列優質現實題材作品成為2017年電視劇市場的亮色。同時,在五部委聯合下發《關於支持電視劇繁榮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等政策推動下,2018年被看作是“現實主義迴歸年”。

在熱潮之下,也存在著問題,出現了一些打著現實主義旗號的“偽現實”劇集。如何讓現實題材避免成為遠離生活、懸浮於空的“偽現實主義”成了論壇討論重點。

“我理解的現實主義真的要反映當下的生活、反映時代、反映真實的人性。”演員王雷表示,現實主義塑造人物形象的第一目的是為了打動觀眾,符合當代人的內在精神需求是現實主義的內核。“現實主義是一種創作意識和追求,不是現代戲才是現實主義,不是所有現代戲都是現實主義。”

這場論壇,聽他們聊聊電視劇的“明天”

演員王雷

至於如何鑑別“偽現實主義”,編劇何晴認為主要看人物。她以冰山為比喻:劇集呈現給觀眾的人物只是海面上的五分之一,還有五分之四在海面之下。隱藏部分的信息包括人物的性格、職業、家庭、過往經歷等,而偽現實主義則不存在冰山之下的部分。

這場論壇,聽他們聊聊電視劇的“明天”

編劇何晴

對於編劇李瀟而言,“冰山”被詮釋為人物邏輯和情感邏輯,“偽現實主義”不考慮人物的過往和未來,只為觀眾呈現人物當下的狀態。“戲怎麼演?怎麼拍?角色是怎麼來的?”導演沈嚴將這些問題總結為“邏輯相信”。在他看來,真正的現實主義題材的基礎,就是令人信服的邏輯。要做到這一點,他建議編劇、創作人員投入到生活當中,“這樣才能夠創作出合理的現實題材作品”。

做有“想象力”的現實劇

論壇舉辦當天,白玉蘭獎評委會見面會也在同日舉行,評委會主席劉和平率徐帆、高群書、趙立新等評委亮相。令人詫異的是,對於今年入圍作品的整體情況,不少評委表示不滿意。高群書說,很多製作粗糙、臺詞含混的劇突然就變成了“爆款”,是非常可笑的事情。在他看來,這種怪象與行業對電視劇的認識有關,在某些人眼裡電視劇已經成為謀生、圈錢、上市的手段,忽略了創作性。

這場論壇,聽他們聊聊電視劇的“明天”

白玉蘭獎評委高群書

這與電視劇論壇上多位嘉賓的觀點不謀而合——“偽現實主義”現象的背後,折射的是當下電視劇行業明顯存在的跟風現象,“爆款”也不一定是經得起時間檢驗的優質作品。

導演沈嚴認為,繼《中國式關係》《我的前半生》等劇播出後,大量同題材劇集出現。“我們倡導現實主義題材的時候,一定要考慮什麼樣的作品是可以長久流傳的經典,是可以端出來給大家享用的東西,而不是不顧質量,一窩蜂擠到同一個領域去搞創作。”

這場論壇,聽他們聊聊電視劇的“明天”

導演沈嚴

對此,他給出的方法是朝兩個方向走。一是做“有想象力”的劇,包括人物關係的想象力、故事結構的想象力、技術方面的想象力。“現實主義與想象力是不矛盾的,想象力匱乏會導致這些題材沒有任何的生命力。”另一方面是做到紮實、接地氣,如果是職場戲,就要做到“進入人物的職業生活”。

“好玩的表現形式也是一種創新,而這種創新對現代國產劇來說是缺少的。”在李瀟看來,創作者應該思考故事之外,在拍攝手法、視聽語言上進行更多創新,同時她強調當下劇集創作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將“真實”與戲劇結合,把生活里人物關係、情感關係、事件中最真實的部分挑選出來,呈現給觀眾。

這場論壇,聽他們聊聊電視劇的“明天”

編劇李瀟

若以劉和平提出的獲獎作品的標準來衡量,現實主義題材作品的創作方向即是需達到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除去技術層面的內容,如何才能做到這些?何晴表示,既要緊跟時代、與時代共融,將感受到的“新鮮東西”體現在創作中,還要葆有“古典主義”的初心。“真善美、對於愛的追求、對於自我侷限的不斷突破,這些是永恆的。創作也要緊緊地把住這一點,最終呈現的作品才能成為精神上的引領。”

影視出海,從“標準”開始

在國內影視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中國電視劇在海外也形成了一股熱潮,《生活啟示錄》《雞毛飛上天》等劇集在海外播出並取得了較好的傳播效果。在劇集“出海”的實踐中也能夠看到,反映中國當下現實生活的作品更受國際觀眾的歡迎。

這場論壇,聽他們聊聊電視劇的“明天”

在“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主題論壇上,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際合作司副司長周繼紅給出了重要信息——2017年,全國影視內容產品和服務出口的總量已超過4億美元。中國影視內容產品的出口規模正在不斷擴大,出口類型愈加豐富,出口市場也從東南亞擴展到了中東、非洲和歐美地區。周繼紅表示,就在當天,菲律賓“電視中國劇場”開播儀式在菲律賓舉行,《雞毛飛上天》即將與菲律賓觀眾見面。

檸萌影業出品的都市情感劇《小別離》眼下正在蒙古熱播。對此,檸萌影業創始人、總裁蘇曉表示,這幾年中國電視劇“走出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題材上,從原來限於古裝劇類型,到現在都市情感劇備受海外頻道青睞;在播出平臺上,從原來小眾的衛星頻道,到現在越來越多的國劇在海外的主流頻道、黃金時段播出。

這場論壇,聽他們聊聊電視劇的“明天”

檸萌影業創始人、總裁蘇曉

在國劇“走出去”的同時,一線製作人們也在海外交流的過程中看到了中國電視劇行業與國際同行之間的距離,他們強調“國際化的製作標準”很重要。

東陽正午陽光影視有限公司董事長、製片人侯鴻亮說:“我們和國外同行在影視製作的工業水平上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包括相關法律法規與行業制度上的保障。” 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大優酷事業群劇集中心總經理馬筱楠以在海外項目對接中律師人才資源的缺乏為例,補充道,“這是一個整體、複雜的系統,需要整個行業共同努力”。

這場論壇,聽他們聊聊電視劇的“明天”

東陽正午陽光影視有限公司董事長、製片人侯鴻亮

馬筱楠表示困境還存在於突破圈層上,中國影視出口的較大一部分受眾是海外華人。“在講故事的方法上,我們希望通過打開視野,跟國際上優秀人才的合作,製作出擁有國際標準,同時又能講好中國故事的內容,我相信具備國際標準的內容‘走出去’並不難。”

這場論壇,聽他們聊聊電視劇的“明天”

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大優酷事業群劇集中心總經理馬筱楠

“國際製作標準”的概念也體現於“出海”的電視劇應針對不同國家,進行特定的“改造”,跨越文化差異的障礙,實現本土化的落地。蘇曉建議“不要太著急”,只有投入大量人力,認真研究不同的區域市場,瞭解當地觀眾的喜好和共鳴點,針對性地剪輯、翻譯,劇集的輸出和播出才會取得更好的效果。

華策集團副總裁傅斌星透露,華策影視今年主推的《創業時代》,目前已邀請了好萊塢的剪輯指導重新剪輯國際版本,“我們正在探索如何以當地觀眾接受的方式‘走進去’,這才是真正地‘走出去’”。

這場論壇,聽他們聊聊電視劇的“明天”

華策集團副總裁傅斌星

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是對中國影視參與國際競爭,不斷提升國際影響力提出的要求。侯鴻亮認為,當前階段的國產劇“出海”,其社會效益和文化傳播價值遠遠超過經濟效益。“現在國際社會都希望瞭解中國,中國也特別希望國際世界能夠看到我們,而電視劇是一種非常好的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