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明清时期封建专制达到顶峰,如果没有西方的影响,能否自身发展过渡成资本主义呢?

王路


绝不可能。

资本主义产生的关键在于私有产权的确立和商人阶层的壮大,私有产权的确立有利于创新,提高生产力,商人阶层壮大则奠定了商人参与政治,进而建立资产阶级政府。

而这两点在中国古代都是完全不可能的。

(明清商业的表面繁荣并不能掩盖中国商人地位低下的事实)


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对私有产权的漠视和践踏,生产力无法发展

虽然自商鞅以来,中国名义上实行了土地私有制,但是这种私有是非常不牢固的。

在皇权极度鼎盛的情况下,皇帝和官僚可以以各种理由没收商人的财产。而这在历史上屡见不鲜。

就拿所谓确立私有产权的商鞅来说,他人为的将商人和知识分子列为国家的害虫,没收商人的财产并将其放逐,商人的私有产权没有得到任何保护。

再比如汉武帝时期由于对抗匈奴急需用钱,而富家大户又不愿慷慨解囊,所以桑弘羊随即实行了举报制度,规定谁举报私藏财产的大户,谁就能得赏。结果搞得全国举报成风,全国的富人中产阶层纷纷被洗劫,私有产权再一次被无视。

到了明代,沈万三一直鼎力支持朱元璋,连南京的城墙都是他出钱修的,但朱元璋照样将其抄家。清代的范氏兄弟和伍秉鉴,也是如此。


(朱元璋没有任何正当理由就抄了沈万三的家)


可见,在中国古代,皇帝的命令就是法律,任何所谓的成文法都不如皇帝的一道行政令管用,在这种绝对皇权的控制下,商人的私有产权是不可能得到保障的,而私有产权得不到保障,商人就会更热衷于官商勾结而非投资创新。


而此时的英国,王权被贵族和商人们大幅削弱,17世纪末光荣革命后,更是建立了君主立宪,一句“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已经把私有财产的至高无上说的清清楚楚。


(英国光荣革命大幅削弱了王权)


就像费正清说的:欧洲商人致力于制造新型的捕鼠器,而中国商人则致力于从政府那里取得捕鼠的特权。之所以造成这种差别,全在于欧洲商人的财产受法律保护,不受国王个人意愿决定,因此,有充分的精力进行创新,而中国商人的关键在于讨好官方,以避免被官方打击。

在绝对皇权下,商人的私有产权得不到保障,只能依赖政府特许而活,自然无法进一步产生增加生产力,也就无法产生资本主义。

二、国有专营制度,与民争利,民间商人无法成长

另外,由于国有专营制度的存在,中国商人也无法发展壮大。

国有专营,即是国家掌握经济命脉和高利润行业,民间只能从事低利润的下流产业。

这一点从管仲就开始了,管仲率先实行盐铁专营,将经济命脉掌握在国家手里。

之后的桑弘羊更是设立类似国有企业的官厂对盐铁茶酒进行垄断生产和垄断经营,民间商人几乎完全被排斥在高利润行业之外。


(中国古代最有钱的人永远是盛宣怀这样掌握特权的“官商”)


到了宋代的王安石,甚至收回了市场定价权,这几乎完全摧毁了市场经济制度,到了明清,则更是变本加厉。万历皇帝私自将盐铁重要资源的收税权交给自己的儿子福王一人经营,全国的高利润行业全给皇亲贵胄和官员瓜分,民间商人得不到一点好处。

国有专营制度导致了民间商人的财力与皇亲国戚、官僚阶层比起来始终处于弱势,这就使得中国商人根本无从壮大,只能依赖于政府。

在这种实力的严重不均衡下,中国商人最多只能是朝廷的附庸,而不可能取而代之。这与欧洲因为缺乏强力中央政府而导致的城市自治和地方自治截然不同。欧洲因为缺乏统一集权的政府,很多城市处于自治状态,商人阶层把控城市的运作和管理,无论是财产还是政治地位,都非中国商人能比。

之后,为了消灭贵族割据,国王又和具有大资本的商人合作,进行国家统一,建立中央集权,商人摇身一变,直接进入议会,进入统治中枢,这是中国商人想都不敢想的。

资本主义的产生有赖于私有产权的保护和民间商人的壮大,但在中国绝对皇权和政府主导一切的背景下,是绝不可能产生的。

因此,萌芽只能是萌芽,永远长不成资本主义的参天大树。


沉思的托克维尔


很遗憾,这是不可能的。

遍观中国的王朝,真正有机会走向资本主义社会的只有老赵家的大宋,而后面的朱家大明和爱新觉罗家的大清,都是没有机会的。下面我就来解释一下为啥么会这样。

说出来可能是比较伤明粉的心的,明粉眼中强大到逆天的大明帝国,由于开国皇帝朱元璋制定的一系列经济制度(狂印纸币),国库经常处于透支亏空状态,重点是在朱老总的框架下,这些亏空还没什么好办法补充。的确,如果不是张居正以及之前的徐阶、高拱的一系列经济措施,大明可能会提前五十年倒闭。被给予高度评价的隆庆开关,其本质意义是为了缓解沿海倭乱的压力其实仔细看看大明的历史,有一半时间都是处于海禁状态,这其实限制了大明的商贸和工商业发展。之所以明代沿海的经济会在嘉靖之后迅速膨胀,根本原因在于欧洲殖民者将美洲的白银不断输入中国,还有就是陶瓷和茶叶以及丝绸带来的贸易顺差使得中国不会有货币紧缺的情况。但是大明万年不变的税收制度使得这些白花花的银子并没有流入国库,反而给了见缝插针的大明官员不少发家致富的机会。商人求权、官员求财,就和《大明王朝1566》上演的那样,官员的腰包从中央到地方都越来越充实,而善于合作的大商人也是从得到了不少特权之便。但是富裕的情况仅仅是出现在东南的商贸区,而西北西南包括部分中原地区并没有这样庞大数量的白银流入,因此当张居正把税收统一改成白银了之后,给内陆百姓造成的压力是非常之大的。emmmm,似乎我说的这些和资本主义没有关系?不不不,综上皆是不能成为资本主义的背景原因,资本主义社会形成的几个前提:庞大的资本积累,政府的和平过渡或者资本家革命。现在是不是明白了,东富西穷,南富北穷的地理格局使得大明不具备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基础条件,所以我们只把明末的繁荣商贸状况说为资本主义萌芽。再有就是,政府骨子里是抑制商业贸易的,而官员也没有压迫商人,而是双方建立了利益共同体,那就将资本主义社会过度的途径直接给掐断了。

再说大清,因为清朝建国初期沿海一直受到反清复明势力的干扰,所以整个顺治朝到1683年,大陆都处于海禁状态,但是内陆的商贸说实话要比明代做的更好,关键是晋商以及徽商两大南北商业集团已经彻底成熟,并且财力雄厚,效忠政府并受到政府的扶持,虽说有有贸易垄断的趋势但是仍然是为中国的商贸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同时沿海地区自从收复台湾之后便解除了海禁,而且开海力度非常之大,设立闽、粤、江、浙四海关,分别管理对外贸易事务,康熙年间的开海,是全方位的开海,不但东西两洋,而且一向严禁的赴日贸易也在开放范围之内,较之明代隆庆年间开始的局部开海范围和作用都要大的多。但是受到西方殖民活动的影响,,康熙皇帝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再次实施南海海禁,不过并非全面禁海,只是对民间贸易有所限制,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的商业海贸造成了不小的伤害。雍正五年(1727年),雍正在大臣的反复奏请讨论下,担心闽粤地区因洋禁而引发海患,才同意废除南洋禁海令,随即开放了粤、闽、江、浙四口通商口岸。不过就在商贸有复兴之象时,败家子乾隆于1757年实施“闭关锁国”政策,只允许在广州进行海贸,并且对中国商船的出入有着严格限制,像什么过期不许回国之类的都是这个时期提出的(东南亚大量的华人移民就是这个时期出现的)。这样以来摇摆不定的中国海外商贸彻底沦亡,而贸易顺差带来的白银没有经过商家之手而直接流入了官员和政府的腰包,使得资本的积累变成泡影。另外就是满州政府的防汉政策,使得大多数汉商是没什么机会捞到大票子的,而且还要受到晋商和徽商的打压,这最终造成了,中产阶级越来越少,富人钱越来越多,穷人越来越穷,而庞大的帝国版图下东富西穷的国情还是没有解决。所以即使起义也是饿的不行的农民起义、穷人起义,永远不会出现商人资本家起义。

总的来说,大明大清的不可能是因为财富拥有者太少,并且和官员或者政府都处于友好互利的合作关系,没有起义的可能。而政府本来有不重视商业的发展,使得农业帝国政府没有向资本主义帝国政府转变的可能。

emmmm,说个题外话,就是我为啥一直强调只有宋朝可能呢。倒不是说它能爆发个资产阶级革命,主要是政府特别重视工商业的发展,而且与民共利,一些垄断产业也能做到和民间合作贸易,不仅仅是沿海的地区贸易发达,北宋时期,中原地区也是车水马龙,做买卖的搞商贸的国内的国际的源源不断。还有一个比较尴尬的原因就是宋代的版图小,国家地理贫富差距小,川蜀有自己的贸易体系,关中也有自己的贸易体系这样一来资本积累者遍地都是,再加上政府的扶持,中国已经是一只脚踏入了资本主义社会,如果不是蒙古人的入侵中断了这一过程,中国能创下更大的经济历史辉煌。


火器工坊


没有任何可能。

欧洲的经济制度发展成为资本主义是科学、重商主义、海盗、文艺复兴等因素综合的必然结果。

文艺复兴为人的自由提供了思想及制度的准备。而科学导致了地理大发现,及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海盗及重商主义使外向型经济模型有了内在动力和理论基础。

人的自由流动,产权的界定,重商主义的市场论,法律至上是构成资本主义初期的四块基石。由此人类进入了近代史的波澜状阔。

欧洲进入资本主义制度模式也有其地理的原因。一:英国与欧州大陆的天然的地利关系。二:无统一的历史及文化,使欧洲各国时刻处于自然竞争之中。三:无法自我封闭的地理环境,争纷不断,自然的使国家经济发展成为内因。

而中囯从西到东,从南到北,地理上就有成为大一统的封闭帝国。加上文化、语言、历史的统一,历朝历代都把大一统作为政治的最高图腾。

管理如此之大的疆域,除了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模式,倡导以儒家思想作为治国的基本原则,而以大规模的中央集权作为法制,在这样的情况下很难出现资本主义的制度模式。

一:低水平的农业无法为初级工业化提供初级农产品。

二:人力与土地的关系导致无法培育出大型的工业作坊。而工业作坊是初级资本主义的象征。

三:有王权而无私权,而产权的界定是资本主义的最根本法律保障。

四:有道德而无法律。大一统的帝国以道德治国是效率及成本的问题,但资本主义以市场、贸易作为基本,就必须以法律作为交易的保障,所以没有天然的制度环境。

五:大一统的帝国没有生产系统的分工概念,无法形商业协作,一切给品均可自我完成,没有外向经济的内在因。

以上即是给出的原因。


嗨Frank


分析社会现象,或者假设社会现象,如果按照自己的小视野,那当然可以随便说了。

如果按照科学分析,是绕不开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我们看看人类历史现象,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变革,是以大国引领为标志的,中国最先进入封建社会,到秦汉时就达到十分完美,十分先进的程度了。中国这种先进制度,先进文化,影响辐射到整个欧洲,他们才逐渐进入封建社会。根据辩证唯物主义,世上没有孤立的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处在一个系统中。人类从非洲迁徙出来,进入欧亚大陆,形成白黑黄三个人种。中国人古代的先进天文知识,创造了易学文化。还有一种说法,黄种人的回迁,也就是中国古人,迁徙到两河流域和古埃及,带着中国的天文物理知识,创造了巴贝伦和古埃及文明。另一支迁徏到美洲,带着中国古天文知识,创造了玛雅文明。当然,这是一种说法,但也绝不是空穴来风,主观臆想,需要进一步考古证明。中国文明对世界的影响,是在远古时代都有的。中国最先进入封建社会是必然的。引领人类文明至少一万年到数千年。中国考古发现,在12000年前,浙江和湖南分别发现水稻种植,这种大面积大地域的江南水乡,表明中国已经进入农业社会,这比古巴比伦早5000年,比古埃及早7000年。

社会制度的成熟完美,再进一步就是没落衰亡了。中国到清朝时,表明这种制度已经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它的衰亡是必然的。

中国用文明方式影响西方,给他们送去了四大发明,送去丝绸瓷器,他们却以屠杀掠夺的方式回馈中国。把火药制成了坚船利炮,殖民地全球,开启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自由资本主义时代是以英国引领为标志的,成为日不落国家。随着英国的衰落,垄断资本主义时代是以美国引领为标志的。这种垄断达到什么程度呢?用美元剪羊毛的方式掠夺全世界财富,维持本国的生存。发生在本国的经济危机,巧妙的转嫁给全球。用战争的方式,不惜屠杀数百万人,制造动乱,维持本国的武器产业。几乎每一个总统都发动过战争,一切皆为美国利益。用文化侵略,宗教,民主自由,和平演变,意想不到的意识形态战争,制造别的国家动乱分裂,达到分而治之。西方数百年的民主自由制度,只造就了那几个靠掠夺发家的发达国家。全球绝大多数实行这个制度的国家,依然贫穷落后,任人宰割掠夺。

帝国主义引领全球时代,逐渐走向衰亡。70万亿债务,已达到21万亿的政府债务,远远超过了gdp,再也无法偿还了。不借债美国就无法生存,数不清的无法解决的矛盾。美元的轰然倒塌,或许是人类的灾难,或许与其他方式,渐进式消亡。这都是不可避免的结果。中国与美国并行,最终取代美国成为人类文明中心,并将引领人类文明,这是必然的趋势。也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标志。美国由奴隶社会直接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中国由封建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这其实是一种社会必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再说中国封建文明,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儒家文化,是中国封建文明的核心价值。仁义礼智信,是人与人之间最理想最美好的关系,就是到了共产主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应当是这种关系。他对不同的人的社会分工,提出了不同的道德要求。对皇帝,要求实行仁政,为民造福。对大臣,要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对民众,敬天敬地敬祖宗,感恩天地和父母,爱国爱家。还有比这样的文化更高明的吗?对父母要孝,对兄弟姐妹之间要悌,对子女要爱,朋友之间要信。仁义礼智信,是人与人之间的道,是规律是科学。这种文化形成的天子文化,干得好民众拥护你,干的不好就要起义推翻你。因此中国不断出现改朝换代。这种现象只有中国历史上特有的。而西方包括人类所有国家,从有奴隶主开始,2000多年政权从未被民众推翻过,奴隶主变成封建主又变成资本权贵,英法德美日印,无不如此。他们就是利用宗教发动战争血腥屠杀,疯狂的掠夺。哪有什么文明?他们让奴隶贴贴服服的世世代代为奴,不断灌输宗教这种文化,这岂能与大中华的文化相比?中国改朝换代,其实也并非皇帝干的不好。人口的增长,土地的生产,满足不了需要。粮食没有积蓄,遇到天灾人祸必然人食人,起来造反。战争瘟疫,天灾人祸都是消灭人口的办法。三国,唐代五代十国,明末,都是因为出现小冰河期。一味攻击封建王朝腐败暴政,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应该停止了。

回到正题,假如没有西方资本主义影响。中国这种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形成的另一个文明,一定会比现在的人类文明,更高级,更伟大。地球没有污染,天人合一,陶渊明的理想国更加理想。虽然少了点现代文明因素,但吃的食物都是自然的更有味道。现代文明已经把地球和人类带到了面临灭亡的边缘,甚至现在都无法评估人类是否正在走向灭亡。中华民族的古代文明,人类认识到了他的价值吗?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发表宣言,人类如果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两千五百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春暖花开


我觉得有那么一丢丢可能,但是可能性不大。

1,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小农经济也十分坚固。自给自足,男耕女织。这使得民众对外来产品的消费十分有限,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正是因为小农经济的脆弱性,使得这种经济基础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封建政府的保护。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过来影响着经济基础。这使得封建经济异常稳定。


3,地理环境的因素,中国是典型的大陆大河文明,而不是西方的海洋文明。不同于海洋文明的的冒险开拓。中华文明是一种内向开拓的文明。物质的满足,粮食的供给较稳定。使得中国文明的封建社会长期且稳定。

4,除了经济,政治,地理的因素还有文化,思想,外交等因素的影响。思想专制,八股取士,文字狱等等,扼杀了国人的思想活力。外交政策的演变也使得字郑和下西洋之后,中国投向大洋的目光收了回来。

当然,中华文明这一古老的伟大文明也孕育出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可是面对强大的封建主义,我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举步维艰。我国明朝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这种萌芽很薄弱,限于局部地区(多在江南地区)的某些行业(多为纺织业)。当然,不排除我国古代能发展出资本主义的可能。不过,在封建社会达到顶峰的历史阶段,想要发展出资本主义,这可能性也不会太大。



小汪Doran校园资讯


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正因为封建专制发展到顶峰,这样的可能才不复存在。

很多人认为,明朝时期,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而在经历了明末清初的动荡之后,清朝再次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所以可以想象的是:如果没有英国侵略,让中国继续发展,中国会自然而然地过渡到资本主义。

想象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静Yes”认为,即使没有西方干涉,中国就是再过几百年,也不会产生资本主义。原因如下:

1、中国不具备资本主义的土壤

先看看什么是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是资本属于个人所拥有的经济制度,以私有制为基础,私有制是资本主义最主要的内容。资本主义以私有制为基础,以资本主导社会经济和政治的意义。

所以,资本主义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商品化程度高、政府干预少、资产属个人、资产阶级政党掌权等。

而这,在古代中国是不可能的。

因为欧洲土地狭窄且贫瘠,无法供养大量人口,所以欧洲人走向海外,开始了大航海时代。因为开拓的主力都是有勇气的探险者,因此他们在发现宝藏后,首先会赚得盆满钵满,并成为社会上层人士,而贫穷的皇室为了能够获得更多财富,对于这些人也是大力支持,这决定了欧洲的发展道路是外向型的,即不断向外掠夺充实自己。

而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长久以来,种地就可以满足皇帝的需要,就可以维持一个帝国的运转,这种小农经济是最稳定的经济形式,因此中国不需要向外开拓获取更多财富。所以,历朝统治者无不重农抑商,将商人地位降到社会最低,即使他们有家财万贯,也不能成为社会的主导力量。

在这样的中国,政府主导社会生产和贸易,资产属于地主阶级,而且严厉打击商业发展,更不允许朋党的形成。

所以这种内向型的经济形式决定了中国不可能存在资本主义的生长环境,也就不可能过渡到资本主义。

2、资本主义不是封建社会的归宿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共产主义国家的诞生,也宣告了马克思的社会进化理论的错误。

封建主义发展到最后,不一定就是资本主义,特别是生产力水平较低的俄国。

所以,中国封建社会的最终归宿也不会是资本主义。

因为中国的生产力水平,一直处于一个非常低的水平。很多人说,鸦片战争前,中国的GDP占当时全球的30%,但是中国的人口占到了当时世界的33%,这就意味着,我们的人均水平要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这不仅仅是在清朝,而是在基本整个封建社会。

因为长期的小农经济方式,即使在文景之治这样的盛世,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仅仅是温饱而已。因为在古代社会,老百姓生活水平提升意味着社会的不稳定。所以,每当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就意味着税收的提高。

贫穷的老百姓意味着没有商品销售的市场,也就无法形成资本主义形式的供销关系。

因为皇权长期压榨百姓,导致百姓只能通过男耕女织的形式完成生产,这种封闭的形式自然无法产生新的思想,没有新思想,新的生产关系也就无从谈起。

明朝后期的雇佣关系,更多的是小农经济的升级版,和资本主义的生产形式相差太多,注定过渡不到资本主义。这种形式,注定只能是萌芽,而不会开花结果。

假设清朝没有外来入侵,那么清朝会被新的王朝取代,然后新王朝会继续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然而,也只能是萌芽。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Yes”,一枚酷爱历史的妹纸,期待关注!


静夜史


完全不可能。

二千年的专制制度下,一切商业活动最终都只是为皇亲国戚官僚士绅准备一直待宰的肥猪。

举几个例子来说,

1,郑成功的郑氏海商集团,做到了东亚第一,实力堪比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可是,康麻子一个海禁,分分钟给他整崩溃了!

多厉害的商业奇迹,最终都敌不过一纸文件。

2,清朝的沿海贸易,习惯性惩罚自己人,厚待外国人。鸦片战争签订之时,这些冬烘先生很庆幸,终于把这个棘手的外贸工作交给别人了!

专制制度下,不能看诞生成功的商业制度和管理人才。

西方的资本主义发展,科技为骨,商业为肉。商业的进步,不能有儒家重义轻利思想,更不能有专制干涉物权。科技的进步,完全是英格兰的偶然,其他地方产生的可能性为零。




历史知事


即使明清时期封建专制达到顶峰,也不意味着就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成功的过渡成为资本主义。

从经济上看,中国之所以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主要是因为小农经济的脆弱性。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都会摧毁小农经济,所以需要强有力的封建政府来保护。中国地大物博需要最强的中央集权才能控制地方,国家不至于四分五裂。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小农经济也异常坚固,封建社会两千多年历史中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所以人们的日常消费十分有限,大多都是靠男耕女织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消费需求。

从地理环境上看,中国是典型的大河文明同西方的海洋文明不同,冒险精神不强,不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中华民族传承的文明是一种内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由于封建君主专制需要人民的绝对服从,所以封建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中国人的思想活力。中国古代有不少这样的案例起源就是独尊儒术。明朝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十分活跃其中郑和七次下西洋大大宣扬了明朝的国威。这个伟大的壮举作用也仅限于此,明朝的目光从大洋上收了回来。虽然明清时期出现了资本主义雇佣关系,但这种仅限于江南地区的纺织业。资本主义萌芽十分脆弱根本抵抗不了强大的小农经济和封建主义。所以封建社会越是达到顶峰,相对来说资本主义力量越是弱小。中国想要发展资本主义了只能破而后立,现代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一个有利条件就是列强的侵略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封建小农经济。


四十五度历史


实现资本主义需要市场竞争,竞争需要平等和法治。

在专制社会制度下,这两条都不具备。中国是人治,商人的社会地位处于社会下层。官僚统治者处于社会上层。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对资本的仇视遍布于社会各个角落。


一叶枫流O灵似舞妖


不一定,我看很多评论说绝对不可能,这也太绝对了。

首先,没有西方影响是不可能的,如果没有新航路开辟,就不会有大量货币资本流入中国,就不可能有三大资本的扩张。

其次,如果西方不和中国接触,中国会不会进入资本主义,也很难。因为中国之所以没有产生资本主义,关键在于缺少借贷资本。在缺少借贷资本的前提下,只靠票号难以支撑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流通和发展。

因为中国是一个小农国家,占大多数小农经济是稳态经济,缺少商品交易。占规模化流动主体的是地主,他们可能会把剩余拿去交易,这个量不足以刺激推动商品经济发展,行成资本原始积累。所以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是依托于西方世界市场贸易下的白银流入,缓慢产生的三大资本。

但真的没有办法吗,也有的,只能说不是绝对不可能。

首先,得有一个开明认识到发展工业化的国家政府,对外没有战争,对内统治强力稳定,逐步推行有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思想改造。

其次,民间地主阶级要改变乡土气息,积极推动乡镇工场手工业,同时要适度土地兼并,兼并过头容易产生流民暴动。

所以要搞资本主义需要很多条件,要盘活全国力量,很难但也不是绝对不可能。同样也说明为什么西方能出现资本主义,西方国家多是和我国一个省甚至不如的地盘。国家间商品经济发达产生了成熟的借贷资本,通过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发展,而国家小又容易资本积累,便利进一步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