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所有人:西安政法系統出臺服務保障營商環境25條措施,與每個人息息相關,請拿走,不謝!

所有人:西安政法系統出臺服務保障營商環境25條措施,與每個人息息相關,請拿走,不謝!

栽下梧桐樹 引得鳳凰來

營商環境是城市發展的重要基礎

營商環境好

企業才能留得住幹得好

創業興業才能紅紅火火

創最優營商環境

西安政法鐵軍步履不停

為認真落實西安市“營商環境提升年”工作要求,充分發揮政法工作的服務、調節、預警、保護、打擊五項職能,市委政法委出臺《西安市政法機關服務保障營商環境25條措施》,全面助力打造最佳營商環境。

措施一:

提高思想認識。良好的營商環境是一個地區經濟軟實力的重要體現,是提高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方面。全面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對激發市場活力,激活社會資源,提升大西安的城市競爭力、聚集力、輻射力和國際影響力,對我市奮力追趕超越、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全市各級政法機關將進一步增強服務保障營商環境的責任感和緊迫感,緊緊圍繞“聚焦三六九、振興大西安”目標,始終堅持黨委政府中心工作推進到哪裡,政法工作就服務保障到哪裡,努力為全市追趕超越提供堅強政法保障。

所有人:西安政法系統出臺服務保障營商環境25條措施,與每個人息息相關,請拿走,不謝!

措施二:

明確目標任務。自覺把政法工作放到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謀劃和推進,適應新形勢,找準突破口,依法履行職責使命,積極探索服務保障途徑,創新服務保障機制,充分發揮政法工作服務、調節、預警、保護、打擊五項職能,防風險、破難題、補短板、強弱項,為來我市投資的企業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規範有序的市場環境、便捷高效的司法環境和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為打造審批最少、流程最短、成本最低、誠信最佳、服務最好,便利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五最三化”營商環境提供有力支撐。

所有人:西安政法系統出臺服務保障營商環境25條措施,與每個人息息相關,請拿走,不謝!

措施三:

樹立主動服務意識。深入開展“轉理念、強服務、樹新風”活動,破解難點問題,改進幹部作風,引導廣大政法幹部牢固樹立謙抑、審慎、善意的執法理念,主動服務企業、樹立務實作風,增強服務企業的主動性、積極性。深入開展服務保障營商環境大調研活動,堅持問題導向、民意導向、結果導向,組織領導幹部和基層單位主動進企業、問企情、解難題,聽取意見建議,瞭解所需所盼,查找短板弱項,下硬茬解決一批影響營商環境的突出問題,切實為全市優化營商環境、助力追趕超越保駕護航。

措施四:

轉變執法辦案理念。樹立執法司法和服務發展相統一理念,針對企業發展中出現的新技術、新業態、新問題,堅持審慎善意、文明規範辦案,確保打擊犯罪與保護創新相統一,努力實現辦案的最佳效果。樹立剛性執法和柔性化解相統一理念。既始終堅守法律底線,依法嚴厲打擊破壞市場秩序和危及企業生產經營的各類違法犯罪,又合理把握執法、司法尺度,最大限度地保護企業合法利益。樹立依法辦案與主動服務相統一理念。從有利於保護企業生產積極性、有利於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有利於激發創新創業活力的角度,積極延伸工作職能,充分發揮調節、保障、服務作用。

所有人:西安政法系統出臺服務保障營商環境25條措施,與每個人息息相關,請拿走,不謝!

措施五:

改進服務保障方式。對市區兩級重點項目逐一登記造冊,設立臺賬,分類出臺依法服務保障措施、辦法和意見。在重點項目集中的開發區,設立公、檢、法派出機構,成立聯合工作站,著力保障重大投資和重點項目安全。建立西鹹新區派出法庭,主動回應開發區企業的司法需求。建立包抓聯繫重點項目“專員制”,市級政法部門領導幹部作為“親商助企專員”,每人包抓聯繫1個市級招商項目或重點工程、重點企業,全程對接,及時發現、受理、解決影響企業生產經營中的法律和治安問題。

所有人:西安政法系統出臺服務保障營商環境25條措施,與每個人息息相關,請拿走,不謝!

措施六:

深化行政效能革命。深入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不斷提高戶籍、消防、出入境等涉企行政服務事項“一站式”辦理和“全流程”在線辦理比例。在市公安局單設行政審批處,切實構建規範、便民、高效的公安行政審批服務新體制,提升便民助企辦事效率。持續加大戶籍引才力度,在2018年戶籍新政“一指南兩規範”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流程、規範管理、健全機制、改進服務,打造全國“最最優”落戶政策,為全市留住人才、引進人才提供保障。圍繞公章刻制、消防設計審批、建設項目交通影響評估等重點環節,針對開發區、自貿區、產業園區等重點區域,以及重大工程項目、大型企業等重點服務對象,不斷優化治安、消防、交管等公安行政事項辦理流程,最大限度壓縮企業開辦和工程開工所需時間。優化“陽光執法”信息平臺,實現涉企行政執法過程與執法結果實時公開。深入開展“緩堵保暢”工作,廣泛開展“車讓人、人讓車”和闖燈越線違法查糾活動,改善交通文明環境。全力開展“藍天保衛”工作,嚴格落實重汙染天氣車輛限行、限號及淘汰“黃標車”等措施,為西安的藍天白雲貢獻力量。

所有人:西安政法系統出臺服務保障營商環境25條措施,與每個人息息相關,請拿走,不謝!

措施七:

加大法律服務力度。建立法律進企業、進工地、進機關、進學校常態化工作機制,做好重點工程、重點項目的法律諮詢、風險控制、普法宣傳和安全保衛工作,增強服務支持重點企業、重點項目、重點行業的主動性和針對性。推動“七五”普法工作,建立普法責任清單制度。充分利用全國法治宣傳日、法律法規頒佈紀念日和宣傳月、宣傳週等特殊時段和時間節點,組織法官、檢察官、行政執法人員、律師開展以案釋法宣講活動,引導群眾依法依規表達利益訴求。持續推進國家工作人員法律知識考試製度,加強文件合規審查,規範行政裁量權,不斷提高依法辦事能力。

所有人:西安政法系統出臺服務保障營商環境25條措施,與每個人息息相關,請拿走,不謝!

措施八:

貫徹寬嚴相濟的刑事司法政策。牢固樹立“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正向激勵導向,在辦案中充分考慮市場經濟特點,準確把握“罪”與“非罪”的界限,嚴格區分經濟糾紛與經濟犯罪、合同糾紛與合同詐騙、企業正當融資與非法集資、民營企業參與國有企業兼併重組中涉及的經濟糾紛與惡意侵佔國有資產、合法經營收入與違法犯罪所得的界限。準確把握經濟違法行為入刑標準,準確認定經濟糾紛和經濟犯罪的性質,堅持糾正將經濟糾紛當作犯罪處理的錯誤生效判決。妥善處理民行、民刑交叉問題,釐清法律適用邊界,建立相應機制,準確把握裁判尺度。

所有人:西安政法系統出臺服務保障營商環境25條措施,與每個人息息相關,請拿走,不謝!

措施九:

推動建立多元化經濟矛盾糾紛解決機制。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充分發揮基層組織、基層幹部和群防群治力量優勢,力爭把各類矛盾糾紛化解在源頭。積極推進法院與政府訴調對接中心、行業協會、商事仲裁機構及其他專業機構密切配合,全方位、多層次的商事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推動訴訟與非訴訟解決方式在程序安排、效力確認、法律指導等方面的有機銜接。依法調節涉及“三農”和扶貧領域問題的經濟社會關係,積極穩妥處理土地確權登記、土地承包經營流轉等過程中的矛盾和問題。

所有人:西安政法系統出臺服務保障營商環境25條措施,與每個人息息相關,請拿走,不謝!

措施十:

構建公正高效的商事審判機制。組織專業化商事審判團隊,構建以司法責任制為核心的審判權力運行機制,對符合立案條件的商事案件依法及時立案,注重判前調解,建立涉商、涉外案件立、審、判快速通道,提高商事案件簡易程序適用率,推進要素式審判。完善庭前會議制度,賦予當事人程序主體地位和程序選擇權,充分進行法律釋明,提高庭審質量,提升裁判公信力。

措施十一:

依法維護各類市場地位。堅持“非禁即準、非禁即入”的原則,對法律法規無明文禁止的行業和領域,堅持各類市場主體法律地位平等,大力支持保護各類市場主體平等進入。堅持把執法司法活動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中加以審視和判斷,以“有利於促進企業生存發展、有利於保障企業職工權益、有利於激發企業投資經營的積極性創造性”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執法辦案中充分考慮企業的生產經營實際,既維護法律的嚴肅性,又保護企業合法權益、促進企業發展。

所有人:西安政法系統出臺服務保障營商環境25條措施,與每個人息息相關,請拿走,不謝!

措施十二:

依法處理行政協議案件,促進法治政府建設。對因招商引資、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等活動引發的糾紛,將認真審查協議不能履行原因和違約責任,切實維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對政府違反承諾,特別是僅因政府換屆、領導人員更替等原因違約毀約的,將堅決依法支持行政相對人的合理訴求,堅決防止“新官不認舊賬”。對確因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其他法定事由改變政府承諾的,要依法補償財產損失。

措施十三:

加強經濟運行風險研判預警。在執法司法中加強對經濟犯罪易發多發的行業、部門、環節、職業、崗位的分析研判和監測預警,及時發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有針對性地向黨委、政府提出司法建議,從源頭上預防經濟運行風險和經濟糾紛。深入研究“套路貸”、“高利貸”、製假售假、偷逃稅費等擾亂市場經濟秩序違法犯罪產生的原因、特點、規律,及時向社會發布預警性信息,指導相關行業和部門科學制定防範處置措施。切實做好法律諮詢、法律指導等工作,及時為企業產業調整、技術創新、招商引資提供法律建議和跟蹤服務,幫助企業提高風險防範能力。

所有人:西安政法系統出臺服務保障營商環境25條措施,與每個人息息相關,請拿走,不謝!

措施十四:

完善重點項目安全防範機制。認真落實重點項目安保三級包抓(項目警長制)機制,嚴格落實“四個一”:即一張明晰的項目職責任務表、一幅包抓項目進展情況節點圖、一條案件線索通報反饋綠色通道、一套項目案(事)件快速處置工作機制,協調解決生產經營中的治安問題,從源頭上杜絕相關違法犯罪的發生。健全完善公安機關、建設單位、施工單位三方會商機制,定期分析形勢,研究問題,強化內部防範,嚴防發生阻撓項目建設的案事件。區(縣)公安機關每月至少向轄區企業發佈1次安全防範預警提示。

措施十五:

建立重大經濟案件風險評估機制。各級政法部門在處理各類重大涉企案件、重大經濟糾紛、重大涉眾型案件糾紛的同時,將同步開展風險評估,及時制定加強監管、抵禦風險的指導性意見。建立重大課題調研機制。強化對涉企涉商訴訟案件新類型、複雜疑難問題的調研,及時分析綜合信息,提高對企業營商發展中訴訟風險的預判力。市法學會將主動邀請相關專家會同有關職能部門對經濟社會發展中涉及的重大法律問題開展前瞻性調研,為黨委政府決策提供參考。

所有人:西安政法系統出臺服務保障營商環境25條措施,與每個人息息相關,請拿走,不謝!

措施十六:

妥善處理涉產權保護民商事案件。嚴格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產權的意見》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切實加強產權司法保護的意見》,完善各類市場交易規則,妥善處理涉產權保護案件,推動建立健全產權保護法律制度體系。深入研究和合理保護新型權利類型,科學界定產權保護邊界,努力實現產權保護法治化。探索自貿試驗區司法保障機制,設置派出法庭,公正高效地審理涉及自貿區金融、商貿和社會服務等投資類案件,國際大宗商品交易、跨境電子商務、離岸業務等貿易類案件以及物流類案件,促進營商便利,維護交易安全。

措施十七:

依法保護知識產權。充分發揮西安知識產權法庭的職能作用,完善知識產權民事、刑事、行政審判“三審合一”,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助推全面創新改革示範區建設。深入開展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製售假冒偽劣商品犯罪工作,加大對知名品牌、馳名商標和關鍵核心技術的保護力度,依法懲治侵犯企業商標權、專利權、著作權、商業秘密等犯罪。完善刑事司法與行政執法銜接機制,進一步加大對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知識產權犯罪的監督力度,形成保護知識產權合力,推動創新型城市建設。

所有人:西安政法系統出臺服務保障營商環境25條措施,與每個人息息相關,請拿走,不謝!

措施十八:

切實加強案件執行工作。按照《關於落實“用兩到三年時間基本解決執行難問題”的工作綱要》,全面構建綜合治理執行難工作格局,加大執行力度,規範執行行為,優化執行效果,增強執行權威,充分保障勝訴當事人合法權益。強化對失信執行人的信用懲戒力度,推動完善失信懲戒機制。依託法院系統失信被執行人黑名單庫,建立與社會徵信部門的協調聯動機制,加大對惡意逃債、惡意騙貸、惡意擔保、拒不履行判決裁定等失信違法犯罪的懲戒力度,對不誠信的企業和個人實施信用懲戒、公開曝光,推動完善讓失信主體“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信用懲戒大格局,促進社會誠信建設。

措施十九:

依法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按照有利於維護正常生產經營秩序、有利於維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的要求,對法定代表人涉嫌違法但仍在正常生產經營的企業,要慎用查封、扣押、凍結、罰款等強制措施;對企業使用的土地、廠房、機器設備等固定性生產經營設施,在不違反法律規定的情況下,對通過民事、行政法律手段能妥善處理的經濟案件,一般不採取扣押、拍賣、變賣等強制執行措施,防止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造成不利影響。依法打擊侵犯企業家財產權的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嚴禁濫用強制措施侵害企業家人身權利的違法行為。

所有人:西安政法系統出臺服務保障營商環境25條措施,與每個人息息相關,請拿走,不謝!

措施二十:

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積極開展“規範執法司法行為,優化營商環境”專項活動,細化執法司法標準,強化執法質量考評,完善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制度,建立實時監督、動態管控、風險提示三位一體的執法司法流程管理系統。嚴肅查處涉企執法服務中存在的問題,嚴禁對企業選擇性執法、隨意性執法和辦“關係案”“人情案”;嚴禁對企業訴求“冷硬橫推”“吃拿卡要”;嚴禁在涉企服務管理中久拖不辦、執行司法效能低下;嚴禁對侵害企業合法利益和危害企業家人身安全的案事件有案不立、立案不查和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規範政法幹警同企業家的交往行為,釐清政治底線、政策邊線、制度紅線,凡利用職權插手案件辦理、謀取私利,參與企業和個人非法經營活動,或充當黑惡勢力“保護傘”的,一經查實,嚴肅問責,一律頂格處理。

所有人:西安政法系統出臺服務保障營商環境25條措施,與每個人息息相關,請拿走,不謝!

措施二十一:

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重點打擊威脅政治安全、把持基層政權、利用家族宗族勢力橫行鄉里、煽動村民鬧事、強攬工程、欺行霸市、操縱經營黃賭毒、非法高利放貸、插手民間糾紛、跨國跨境等10類黑惡勢力,出重拳、下重手,快捕、快訴、重判,落實一案雙查,嚴查背後職務犯罪,全力剷除黑惡勢力滋生土壤,為企業正常經營提供良好外部環境。

所有人:西安政法系統出臺服務保障營商環境25條措施,與每個人息息相關,請拿走,不謝!

措施二十二:

嚴厲打擊破壞市場秩序的違法犯罪。嚴厲打擊欺行霸市、強迫交易、尋釁滋事等破壞市場經濟的違法犯罪行為,對強攬工程、阻工擋工、強買強賣、強供建材、強拉強運等違法犯罪活動發生一起、打擊一起,並對“保護傘”及幕後主使者依法嚴懲。實現2018年強買強賣、強攬工程、欺行霸市等“村霸”“沙霸”違法犯罪案件發案數較2017年下降50%;2019年違法犯罪案件發案數較2018年下降50%;2020年通過持續開展防範和打擊,使相關違法犯罪行為基本消除。增設旅遊警察支隊,嚴厲打擊破壞旅遊市場秩序的違法行為。加強行刑銜接,依法打擊製售假冒偽劣產品、有毒有害食品藥品違法犯罪,及時查辦一批典型案件,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和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加大對電信網絡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打擊力度,形成全社會協同共治合力,營造健康金融投資環境。

所有人:西安政法系統出臺服務保障營商環境25條措施,與每個人息息相關,請拿走,不謝!

措施二十三:

開展“平安鼎”創建活動。按照“大平安”目標定位,以爭創“平安鼎”活動為載體,統籌解決影響政治、經濟、文化、社會以及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的安全穩定問題。制定涵蓋社會治安、社會穩定、生產安全、食藥安全、信訪工作和法治政府等寬領域、多層面的“大平安”建設的系列配套文件。建立月體檢通報、季考核點評、半年督查整改、年底綜合考評機制,調動和激發各級抓平安建設的積極性,不斷推進更高層次的平安西安建設。

措施二十四:

大力提升公眾安全感。深入排查整治影響經濟發展和企業經營的突出治安問題,組織開展企業及周邊治安秩序專項整治行動,大力推進“平安企業”、“平安市場”等創建活動,淨化企業生產經營環境。持續開展街面“四類”違法犯罪活動專項整治活動,加強公安、檢察、法院、司法等部門之間的協調聯動,最大限度降低發案率、提升打擊震懾效應。持續強化公共交通治安管控,落實長途客運安檢制度,配齊配強城市公共交通車輛視頻監控和安全員,確保公共交通安全。開展高層建築、易燃易爆場所、消防重點單位、人員密集場所火災隱患,以及電梯、起重機械、大型遊樂設施等特種設備安全檢查和排查整治,減少消防事故和生產安全事故,避免和降低企業損失。加大對商業街區、城鄉結合部、出租房屋、娛樂場所、物流寄遞、徵地拆遷等重點地區領域的排查整治力度,促進社會治安環境持續好轉。

所有人:西安政法系統出臺服務保障營商環境25條措施,與每個人息息相關,請拿走,不謝!

措施二十五:

區縣委政法委、市級政法各部門將結合各自職能,統籌謀劃,找準服務保障營商環境的切入點、著力點,制定各自服務保障營商環境的意見和措施。加大督導力度。主要領導親自指導、統籌協調,推動服務保障營商環境各項措施有序推進、紮實落實。在全社會營造“人人都是營商環境”、“營商環境人人有責”的濃厚氛圍。

所有人:西安政法系統出臺服務保障營商環境25條措施,與每個人息息相關,請拿走,不謝!

大西安正以奔跑的姿態

追趕超越

跨步走進新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