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贵州从江项目中止 垫付的工程款该如何讨回?

贵州富泰城镇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富泰公司”)投资开发贵州省从江县洛贯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府主导的招商引资项目,双方约定由贵州富泰公司垫资修建市政道路及配套基础设施,当地政府则采取土地置换项目方式,以每亩30万元的价格,将约500亩土地出售给开发商进行工程款结算。

项目启动后,贵州富泰公司与河北思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北思辰公司”)签订建筑施工合同。施工过程中,开发商与施工方却突然被告知国家政策不允许以土地置换项目,后当地政府单方面终止合同。

据了解,贵州富泰公司为该项目先后投入上亿元资金,而施工方河北思辰公司也已垫资近千万元。面对已垫付的巨额资金,施工方追讨三年仍未果。

项目中断合同终止

2012年6月21日,贵州富泰公司与从江县政府及洛贯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订了“项目开发合同”,约定从江县政府、区管委会将经开区内“纵二线”14.5公里和火车站站前广场商务中心区项目红线内次干道的市政道路及道路的管网、路灯、绿化等公共配套基础设施工程交与贵州富泰公司,采取贵州富泰公司全垫资模式(含征地拆迁资金)投资建设,建设期限五年。

合同还约定,每当贵州富泰公司投资额达到5000万元时,从江县政府、区管委会应及时将区火车站站前广场周边相应的商业用地,以每亩30万元(土地为净地)的价格置换给贵州富泰公司。

2015年5月,河北思辰公司法定代表人高某得知贵州富泰公司与从江县政府合作开发该项目,出于对政府项目的信任,高某决定承揽该项目的建筑施工。合同签订后,河北思辰公司开始紧张施工。

仅仅过去5个月,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从江县政府突然以“合同约定以土地置换项目冲抵工程款的方式为国家政策所不允许”为由,单方面结束了合同。

随后,施工方被清场。当时,已施工5个月的河北思辰公司先后垫资近千万元,至今未结算。

投资千万追讨未果

高某向记者反映,他们被清走后,政府重新招了开发商和建筑单位,目前从江洛贯新区的火车站站前广场周边的道路已基本修建完成,周边的商业项目开发也如火如荼。当初从河北到贵州投资近千万元修建市政道路,本想着会有一笔可观的收入,没想到项目中断,不仅一分钱没赚到,反而使公司走在破产的边缘。

高某找到贵州富泰公司讨要工程款,对方称从江县政府欠他们上亿元资金,公司已濒临破产,无法支付。

无奈之下,高某只好向从江县政府讨款。工作人员表示县政府并未与他签订施工合同,无法进行结算,应找开发商追要欠款。

就这样,三年多过去了,高某始终奔走在贵州富泰公司与县政府之间追讨工程款。

土地置换能否兑现?

据贵州富泰公司的投诉材料显示,该公司已为纵二线和火车站站前广场建设投入1.17亿元,向从江县地税局缴税达3799149元、借与当地政府征地拆迁款1543万元等。贵州富泰公司要求从江县政府继续履行“项目开发合同”,根据合同第四条第1项规定,“纵二线”尚有10.5公里市政道路建设工程,应明确答复开工时间。

同时,按照合同第四条第3项规定,2、6号地块共47.85亩属该公司以工程款置换的土地,应以每亩30万元的价格进行结算,政府应尽快兑现。

据了解,贵州富泰公司曾实名举报从江县政府某工作人员涉嫌贱卖国有土地,如将一宗200亩的商住别墅用地以每亩3万元的价格出售;将一宗本应以合同约定每亩30万元划给贵州富泰公司的49.5亩土地,以每亩20万元的价格出售。

贵州富泰公司负责人称正是上述举报使得合作双方关系恶化,至今未能拿回投资款项。

单方面终止合同?拒付工程款?记者带着疑问来到从江县了解情况。

从江县委宣传部新闻科负责人告诉记者,关于此项目的具体情况应向洛贯经开区管委会进行了解。

洛贯经开区旅游文化局负责人告诉记者,经开区现在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对外是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保留了洛贯经济技术开发区这块牌子,期间经过多次变迁,曾由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直管,现在又划给从江县代管。他表示会向管委会主要负责人汇报相关问题后答复记者。

随后,这名负责人在电话中告诉记者,县委宣传部有关人员会联系记者并回复此项目的详细情况。但截至发稿,记者未收到任何答复。

优化发展环境,让企业更好生存,是考验地方经济能否快速发展的关键。记者通过贵州侗乡健康大产业示范区官网了解到,该区一直注重招商引资工作,并称为推动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洛贯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努力为企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更推出了多个招商引资项目吸引外地客商前来投资创业。

而现实中,高某仍然在讨要工程款的道路上奔走。

本社记者将继续关注此事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