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如何聲樂中的打嘟?

qzuser227981984


你好,作為聲樂教師,我一般會讓初學者先練習打嘟。打嘟練習是聲樂學習中的基礎練習。學生練習打嘟時,首先一定要明白打嘟的目的是什麼,這樣才不會盲目練習。

其實之所以聲樂教師普遍喜歡用這個練聲方法,是因為打嘟練習有如下幾個好處:1.打嘟的時候,下巴肯定是充分放鬆的,因為下巴如果不放鬆的話,根本打不出來嘟。我們知道,在正確的歌唱中,下巴一定是放鬆的,不論美聲唱法、民族唱法、通俗流行唱法、原生態唱法等等,都講究下巴一定是放鬆的。


初學聲樂的學生往往不會放鬆下巴。如果下巴不放鬆,喉嚨肯定就是緊的,高音也不能輕鬆的唱上去。所以為了讓學生放鬆下巴,打嘟是很好的訓練手段。

2.打嘟能夠很好的訓練氣息。打嘟的時候下巴放鬆,上下嘴唇因氣息推動形成源源不斷的氣流力量,發出“嘟嘟”的嘴唇顫音。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充分感受到氣息的推動力量,感知氣息在歌唱中的動力作用。


我一般會讓學生跟著簡單的鋼琴伴奏旋律連續打嘟,直到他們沒有一點氣,發不出任何聲音為止。他們一般會累的腰痠,甚至為了努力多唱一個音而彎腰使勁最後一點力氣。這樣訓練一段時間以後,他們的歌唱氣息力量大大增強。

3.練習打嘟能幫助學生找到歌唱面罩的感覺。“面罩”唱法是目前全世界最通用的歌唱方法,也是我國各大音樂學院最普遍承認和使用的歌唱方法。在打嘟過程中,學生不僅僅是嘴唇顫動,還要把聲音都打在眉心的位置,要感覺到氣息把嘟音送到面部並主要集中在眉心部位,並且形成源源不斷的向前輸送的力量。


以上3點其實已經涉及了歌唱最重要的東西了,所以也有一些歌唱家認為只要會打嘟就會唱歌,以上就是打嘟與唱歌的核心內在聯繫。那麼怎麼練習打嘟呢?

我的許多學生都是在上前面一兩節課的時候,讓他們打嘟,他們怎麼也打不出來。後來課下練習以後,大概第三第四節課都能打出來。我們曾一起分析原因,發現他們之所以上課打嘟打不出來,是因為太緊張了,肌肉力量不夠放鬆。而課下自己不經意的練習反而能突然找到狀態。

打嘟其實非常容易,你只要努力吸一口氣,吸到腰腹部,嘴巴像鴨子一樣稍微扁扁的翹起來,然後腹部猛地收縮一下,給個力量,就能打出來了。你也可以嘗試用兩個手指按著嘴巴兩邊(酒窩的位置)。然後做以上練習,很快就能找到正確的打嘟狀態了。

另外,你可以關注一下我的頭條號哦,裡面有許多關於歌唱方法的文章,可能對你學習聲樂有些幫助,歡迎隨時溝通交流~


宋老師聲樂學堂


打嘟嚕是學習聲樂過程中比較常見的練習氣息的一種方法,有時候也是在沒有條件練聲是的一種打開喉嚨的好方法。

打嘟訓練,也叫唇顫音練習,是聲樂學習中很重要的一個技術訓練,它能讓高位置更好,聲音聽起來更加通透,共鳴每個點都在運用,並且我們在練音階的時候也可以訓練到音準,拓展音域。

一開始練習可能會打不出來或者容易斷,這都是因為沒有氣息準備好或者上下沒有最好配合協調,練習時可以先捏著自己的腮幫練習,等熟練後就可以解放雙手了,練習時深吸一口氣小腹收緊,慢慢控制氣息往嘴皮子上吹氣,到高音時內部空間一定要大,發du或者tu,一段時間後就可以了。




五鼓瘋蹬6


打嘟練習是聲樂學習過程中比較常用的一種訓練手段,其目的是訓練均勻持續的氣息控制能力,同時可以感受高位置頭腔共鳴的點。

打嘟練習時,首先應該打開喉嚨、放下呼吸,在開喉狀態下讓氣息保持在橫膈膜以下,依靠橫膈膜與小腹的對抗產生動力送氣,嘴唇放鬆,依靠氣息的力量產生均勻的唇顫。一定要保持氣息均勻的控制力,嘴唇才會持續均勻的顫動達到打嘟練習控制氣息的目的,如果氣息控制力忽強忽弱,就會導致唇顫不均勻斷斷續續。唇顫的同時可以藉助哼鳴的感覺,體會高位置頭腔共鳴的集中點。

打嘟練習可以選用不同的發聲練習訓練,也可以把需要演唱的聲樂作品拿來進行練習。作為一種訓練手段,打嘟練習需要長期堅持訓練,用心體會訓練過程中呼吸控制肌群、高位置頭腔共鳴的集中點,才會達到比較理想的訓練效果!

必須明確的是:打嘟練習不是用來聽聲音的練習,千萬不要採用聽聲音找聲音的辦法進行打嘟練習,否則就會使打嘟練習本末倒置!


Mr巴洛克


打嘟的好處我就不說了,太多人說了,我就說說怎麼打出嘟來。首先,放鬆嘴巴,嘴巴張開上牙齒和下牙齒做向反運動,慢慢動就好,可不要太激烈了,然後覺得可以了就試試打嘟。還有一個辦法,看圖片,用食指和拇指分別輕放在白色點上,然後輕輕的帶著皮和肉向上移動0.5釐米,然後打嘟,直接就打嘟出來了,不過這只是輔助練習,讓你體驗打嘟的感覺,然後自己再找著放鬆的感覺去打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