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古代有哪些奇葩的聖旨?

包包237526197


傳達著皇帝的旨意的聖旨在很多人印象中是很嚴肅的。其實,歷史上不乏一些奇葩搞笑的聖旨。

明太祖的文化水平不高,聖旨之中多大白話。有一次沿海官員向朱元璋上奏稱有倭寇來犯並向他詢問解決辦法。朱元璋以下面這道聖旨作為回覆:


“奉天承運,皇帝昭曰,告訴百姓每(們),準備好刀子,這幫傢伙來了,殺了再說。”

這回復,簡單粗暴。


明成祖朱棣的聖旨風格同他的父親朱元璋的很像。永樂十三年(1415年),朱棣因南京經商軍戶不把商品賣給官府而大發雷霆,為此他專門寫了一道聖旨斥責了這些商戶:


“那軍家每既在街市開張鋪面做買賣,官府要些物料,他怎麼不肯買辦?恁戶部行文書去,著應天府知道,若有買辦,但是開張鋪面之家,不分軍民人等,一體著他買辦。敢有違了的,拿來不饒,欽此。”


明成祖的意思是商家應同等對待官家和百姓,誰要是再這樣做,絕不輕饒。

元太祖成吉思汗與丘處機相交甚好,兩人曾經會面,相談甚歡。與丘處機分別之後,成吉思汗很是想念他,在一道聖旨中皇帝這樣寫到:


“丘神仙你春月行程別來,至夏日路上炎熱艱難來。沿路好底鋪馬得騎來麼?路里飲食廣多不少來麼?你到宣德州等處,官員好覷你來麼?下頭百姓得來麼?你身起心裡好麼?我這裡常思量著神仙你,我不曾忘了你,你休忘了我者。”


“我不曾忘了你,你休忘了我者。”一句今人讀來會覺得有點搞笑,但也可見成吉思汗對丘處機的思念之深。

下面再來說說雍正皇帝的奇葩聖旨。江南糧價大漲,雍正命令大臣從山東和河南調食物以抑制江南的糧價。有大臣詢問皇帝是否可以調小麥,雍正同意了,結果小麥不太受老百姓的歡迎。面對自己的失誤決策,雍正皇帝在聖旨中寫道: “朕就是這樣漢子!就是這樣秉性!就是這樣皇帝!爾等大臣若不負朕,朕再不負爾等也。勉之。”


這聖旨可以說是很有個性了。準確來說這些奇葩聖旨都很有個性,雖然看著搞笑,但是卻也粗暴地說明了一切。


《古代的奇葩聖旨》

《成吉思汗與丘處機關係辨析》


歷史研習社


恩,下面說幾個奇葩的聖旨吧!

第一個,偉大的成吉思汗給丘處機的,可謂是基情滿滿啊!給出原文,自己感受下。

宣差都元帥賈昌傳奉成吉思皇帝聖旨:

丘神仙你春月行程別來,至夏日路上炎熱艱難來。沿路好底鋪馬得騎來麼?路里飲食廣多不少來麼?你到宣德州等處,官員好覷你來麼?下頭百姓得來麼?你身起心裡好麼?我這裡常思量著神仙你,我不曾忘了你,你休忘了我者。

不知道你們看到這篇聖旨是什麼感覺,反正我是覺得他們兩個人之間有什麼秘密。


第二個嘛,是張獻眾的,畢竟是一個沒什麼文化的粗人,可以理解。張獻忠建立大西政權後要冊立皇后,這種聖旨一般都有一些標準的詞彙的,比如什麼皇后儀態端莊,性格溫順之類的。但張獻忠的《冊皇后詔》是這樣寫的:皇后何必儀注,只要喒(咱)老子球頭硬,養得他快活,便是一塊皇后矣,欽此!

還是張獻忠的,他給一個部下寫了一封文采逼人的詔書,叫做《諭劉進忠詔》,感受下怎麼樣!

奉天承運皇帝 詔曰:

喒(咱)老子呌你不要往漢中去,你強要往漢中去,如今果然折了許多兵馬。驢球子,入你媽的屄。

欽此!”


第三個是晉武帝司馬炎,這位老兄可能是太愛美女了,乃至於下了一份很無恥的聖旨,是給全天下人的。泰始九年,楊皇后去世,司馬炎解放了,他立即下了一個禁天下嫁娶聖旨,大規模開展選美活動。司馬炎選秀的方式也很霸道,全國人民先別結婚,讓我先挑。挑完之後,女年十七父母不嫁者,使長吏配之。聖旨的具體內容找了半天也沒找到(原諒我懶),有大意就行了,對吧?


第四個是元代皇帝給少林寺的,話說元代的聖旨是最搞笑的,而且一般是白話文(主要是蒙古文我們也看不懂啊)。

長生天氣力裡、大福廕護助裡皇帝聖旨,軍官每根底、軍人每根底、城子裡達魯花赤、官人每根底、往來使臣每根底宣諭的聖旨: 成吉思皇帝、月闕臺皇帝、薛禪皇帝、完者篤皇帝、曲律皇帝聖旨裡:“和尚、也裡可溫、先生,不揀甚麼差發休著,告天祝壽者”麼道有來。如今依著在先聖旨體例裡,不揀甚麼差發休著,告天祝壽者麼道。河南府路里有的嵩山祖庭大少林禪寺、空相禪寺、寶應禪寺、天慶禪寺、維摩禪寺,這寺院裡住持長老、提點、監寺為頭目和尚每根底,執把行的聖旨與了也。這的每寺院裡、房舍裡,使臣休安下者。鋪馬、祗應休拿者。商稅、地稅休與者。但屬寺家的田地、水土、園林、竹葦、碾磨、店、鋪席、浴堂、解典庫,不揀甚麼他的,不以是誰,休倚氣力奪要者。更這和尚每道有聖旨麼道,沒體例的勾當休做者。做呵,他每不怕那甚麼!聖旨俺的。鼠兒年三月十三日,大都有時分寫來。

覺不覺得挺白話的,尤其是最後的鼠兒年、鼠兒、兒。。。


第五個是康熙的,也是一篇白話文,是給曹雪芹爺爺曹寅的。康熙四十九年,曹寅疾病不斷。於是蘇州織造李煦上曹寅病重代請賜藥的奏摺。康熙回覆聖旨說:“爾奏得好。今欲賜治瘧疾的藥,恐遲延,所以賜驛馬星夜趕去。但瘧疾若未轉洩痢,還無妨。若轉了病,此藥用不得。南方庸醫,每每用補濟,而傷人者不計其數,須要小心。曹寅元肯吃人參,今得此病,亦是人參中來的。金雞拿專治瘧疾。用二錢末酒調服。若輕了些。再吃一服。必要住的。住後或一錢。或八分。連吃二服。可以出根。若不是瘧疾,此藥用不得,須要認真。萬囑,萬囑,萬囑,萬囑!”

一個賜藥的聖旨,這麼白話,雖然可能會讓曹寅老爺子感激涕零,但也太損康熙爺的形象了吧!


第六個是朱元璋的,因為倭寇打劫沿海百姓發的,很是霸氣,不愧是老朱,朱家扛把子!

奉天承運皇帝 昭曰:

告訴百姓每(們),準備好刀子,這幫傢伙來了,殺了再說。

欽此!

言簡意賅,殺氣十足啊!


小默1428


拼聖旨,誰能拼得過“四爺”?

首先在數量上,雍正帝在位十三年,親自手書多達五百萬字。論勤政在中國古代絕對是數一數二的。正如雍正皇帝自己所言:

“朕自朝至夕,凝坐殿室,批覽各處章奏,目不停視,手不停批,訓諭諸臣,日不下數千言。”

因此也有一種說法,四爺是自己把自己活活累死的,真的不關嬛嬛的事。

其次,在質量上,四爺的硃批也是可以從中感受到很多箇中喜怒哀樂的好作品。

和碩怡親王允祥,即“十三爺”,是康熙的第十三子。自幼與雍正關係很好,兄弟倆感情老鐵了。有一次在圍獵途中上奏謝恩:

聖主辦理天下之萬事,而臣等遵照訓諭盡行遊獵,除霑恩之外,並無他事。皇上若不為我眾奴才而聖意有所憂慮,則我眾奴才之福矣。

身為哥哥的雍正帝就逗一逗小弟,批覆道:

朕躬甚安,爾等安好?朕確為爾等憂慮。所憂慮者,當爾等肥壯而返還時恐怕認不出來也。

允祥小弟也來矯情一把,開玩笑的回覆說害怕自己回去後胖到不堪入目了怎麼辦。四爺又回覆了:

對發胖後不堪寓目之事,爾等絲毫勿慮,儘量發胖,愉快而回。

後來“絲毫勿慮,儘量發胖”八個字還被摘出做了故宮紀念品,如下圖(貌似買的人還不少)。

雍正二年年末,時任河南巡撫的田文鏡上奏回覆朝廷希望從豫、東二省購糧運往江南以平糴之事。田文鏡認為江南人不喜食小米,主張運送小麥。而大學士張廷玉和朱軾則堅持運送小米。雍正帝聽了後者的建議。結果費時費力,將河南山東的小米運到江南後,並沒有售出多少。雍正帝又悔又氣,念及田文鏡實心辦事,洞察民情,就對他大加褒獎。田文鏡受聖上褒獎,感激之餘上奏謝恩,並示萬不敢當之意。雍正帝藉此也在奏摺末表露了自己的一片真心:

朕就是這樣漢子!就是這樣秉性!就是這樣皇帝!爾等大臣若不負朕,朕再不負爾等也。勉之。

就是這個批文,四爺真跡!

田文鏡拿到這樣的硃批,不知道會不會感激涕零,這是怎樣一個任性的皇帝啊!

與此有異曲同工之妙的當屬批石文焯的折:

喜也憑你,笑也任你,氣也隨你,愧也由你,感也在你,惱也從你,朕從來不會心口相異。

恩,還挺順口。四爺就是這樣的心口如一。

喀爾喀副將軍策旺扎布等人上請安折,問候皇帝安康,雍正帝回覆道:

“爾等如此使朕暢快,何疾不治,何病不除?朕躬甚安,已痊癒。朕之親切寶貝,爾等俱好麼?”

更有回覆得寵之時年羹堯的硃批:

爾用心愛我之處,朕皆都體會得到。………
朕實在不知怎麼疼你,才能夠上對天地神明。………
爾之真情朕實鑑之,朕亦甚想你。

不得不說,做四爺的臣子真心不錯~恩,想想就覺得幸福呢。

論硃批,我只服四爺!

更多驚喜,都在下面這本書了,拿好不謝!


歷史寶藏


要說中國古代得到史學家承認的皇帝就有幾百個,裡面出一些荒淫無道,奇葩的就再正常不過了,可以說,賢明的聖主各有不同,但是奇葩的都差不多。

一般來說,喜歡女人的皇帝比較,貪錢的皇帝也不少,有一些小癖好的也有,但是以荒唐的聖旨讓人記住的估計不在多數,如唐朝李姓皇帝因為"鯉"與"李"同音,就禁止人們烹食鯉魚;宋徽宗因為自己生肖屬狗,曾下令天下臣民禁止殺狗。

但是,我要說的這位,比他們都厲害,他就是明武宗朱厚照,他下聖旨:“養豕之家,易賣宰殺,固系尋常,但當爵本命,既而又姓,雖然字異,實乃音同。 況兼食之隨生瘡疾。宜當禁革。如若故違,本犯並連當房家小發遣極邊衛,永遠充軍。”

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說就是“禁豬令”,不但禁止民間殺豬,還禁止民間養豬,

關於這段故事,史書上是這樣記載的:“正德十四年十二月乙卯,上至儀真。時上巡幸所至,禁民間畜豬,遠近屠殺殆盡,田家有產者,悉投諸水。是歲,儀真丁祀,有司家羊代之。”

關於朱厚照為什麼禁止民間養豬,主要理由就是朱厚照姓“朱”與“豬”同音。所以,要避諱,在古代和皇帝同名的都要避諱,這是正常現象,但是不能你姓“朱”就不讓老百姓吃豬肉養豬啊,如果你要姓米,豈不是不讓老百姓吃大米了?如果你姓“隋”,豈不是老百姓連口“水”都喝不上把!

對此,朱厚照給出的解釋是,我不但姓“朱”,我還屬豬,這是“雙豬合璧”,養豬就是養皇帝,殺豬就是殺皇帝。凡是養豬和殺豬的,全家都要被髮配充軍。

豬肉作為中國的古代的主要肉食品,經過明武宗朱厚照這麼一折騰,差點就絕種了,很多靠養豬、殺豬、賣豬為業的人失業,而且,沒有豬肉,老百姓更吃不到肉了,還在第二年皇家祭祀的時候要用豬,沒有辦法,皇帝就廢除了這道“禁豬令”。


史論縱橫


朱元璋治理倭寇,下了一道有錯別字的奇葩聖旨。中國古籍稱日本為倭國,流竄到中國沿海的海盜稱為倭寇,倭寇的無事生非、燒殺搶掠給沿海百姓造成很大的困惑,從洪武時代起,明朝就致力於加強海防,用來清剿日本倭寇。

在東南濱海綿長的海岸線上,海上走船和陸上走車很多,雖然明軍處處設防,但倭寇十分靈活,總能找到缺口,今天在這裡冒出來,明天在那邊鑽出來,那叫一個八面玲瓏。

朱元璋對倭寇的問題十分頭疼,便給當時的日本政府發國書,商討兩國一起消滅倭寇,共享太平。但是當時的日本正處於分裂的“南北朝”時期,自己還內亂的不行,自然無暇去管理倭寇組織。

當時的日本,懷良親王代表南朝,徵夷將軍代表北朝,朱元璋選擇與佔據九州一帶的南朝懷良親王談判。洪武二年,朱元璋派出楊栽等7人出使日本,這次的國書措辭嚴厲,有些威脅的語氣,正著急上火的日本南朝懷良親王乾脆殺了5名明朝來使。這一次交涉毫無成果,還折了幾員手下,朱元璋氣得不行。

洪武三年,朱元璋再次派使者去日本,這次派的是萊州府同知趙秩。也許趙秩智商情商同時在線,也足夠幸運,他不僅說服了懷良親王答應取締倭寇,還成功促成了懷良親王嚮明朝遣使朝貢,同時也送還了70多個被倭寇抓去的中國人。懷良親王接受了明朝“日本國王”的封號,算是某種意義在嚮明朝奉表稱臣。

此時的朱元璋很是欣慰,親自設宴款待來使,還回賜了不少財物。但是這個好的態度並不意味好的轉變,倭寇依然橫行在山東、浙江、福建沿海一帶。因此朱元璋遣使責備日本國王良懷不好好辦事,威脅將要出征日本。日本國王良懷是個硬茬,回信表示若明朝征討日本,自己將積極備戰。

明太祖十分生氣,但鑑於元朝兩次出征日本損兵折將的前車之鑑,決定暫不出兵日本。明朝官方的戎行不斷剿匪,訓練了倭寇極強的應變能力,倭寇都不用練兵了,越來越強壯。朱元璋開始轉變思路,把以前的積極求和轉變成了積極防禦。

朱元璋下了一道最接地氣的聖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告訴百姓每(們),準備好刀子,這幫傢伙來了,殺了再說,欽此。

一般皇帝的聖旨都寫的文縐縐的,但朱元璋這篇聖旨都沒讓大臣潤色,帶著一個錯別字就昭告天下,聖旨都能如此簡單粗暴不做作,可見朱元璋是有多焦心,沿海民眾則大快人心。

但是這樣做的事情也有弊端,官府和周邊百姓看見倭寇的船可以直接開槍,有一些正常的商船會遭到誤殺,引發了一些“烏龍”糾紛。後來明朝統治者提出以盜治盜,招安了鄭芝龍集團,扶持海盜剿滅倭寇,治理倭寇終於取得了成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