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一起走进这个被低估的“欧洲中心”-立陶宛

立陶宛的首都维尔纽斯(Vilnius) 保留下来的中世纪老城面积有将近4平方公里,有70多个街区、1500幢极尽精美的古建筑。这是欧洲面积最大的中世纪老城区之一,而且保存得相当完好。1994年,

维尔纽斯老城区被收录进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一起走进这个被低估的“欧洲中心”-立陶宛

一起走进这个被低估的“欧洲中心”-立陶宛

维尔纽斯是欧洲中心之城,也是欧洲最著名的巴洛克古城,维尔纽斯老城内光巴洛克式的教堂就有23座。不用担心数量众多的教堂会引发审美疲劳,那些外表华丽、内部精致的巴洛克教堂会突然在道路尽头出现,让人屏住呼吸。

一起走进这个被低估的“欧洲中心”-立陶宛

一起走进这个被低估的“欧洲中心”-立陶宛

立陶宛是一处宗教圣地,首都维尔纽斯有“立陶宛的耶路撒冷”之称,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等多种宗教同时并存。因此巴洛克式、哥特式、罗马式等多种风格建筑都能在这里找到。教堂和古建鳞次栉比,愈发让城市散发出迷人的风采。

|| 守护着天主教的北境

一起走进这个被低估的“欧洲中心”-立陶宛

1387年立陶宛改宗天主教,从那时开始就守护着天主教的欧洲北境。如今大部分的立陶宛人还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在各种圣徒纪念日时,各个城市都会有大规模的纪念活动,在复活节、圣诞节等宗教节日一定会和家人团聚。

一起走进这个被低估的“欧洲中心”-立陶宛

最能体现立陶宛宗教气氛的地方,莫过于希奥利艾(Siauliai)旁规模惊人的十字架之丘。这座山丘,上矗立着超过10万个材质不同、大小不一、样式各异的十字架。最早在这里安放十字架的,据说是19世纪反抗俄国人的义军的家属,到后来这里变成了著名的宗教场所和纪念地,除了十字架,人们还在这里安放了各种受难像、念珠、小型雕像和爱国者雕塑,行走其间,能深刻感受到信仰的震撼力。

|| 四处世界遗产

这个人口不到300万的小国,却有着4处世界遗产:除了首都维尔纽斯老城区之外,还有自然奇观库洛尼亚沙嘴(Curonian Spit)、见证了10000年人类历史的克拿维考古遗址(Kernave Archaeological Site)和穿越欧洲10个国家的地理标记斯特鲁维地理探测弧(Struve GeodeticArc)。

一起走进这个被低估的“欧洲中心”-立陶宛

其中,库洛尼亚沙嘴是立陶宛最独特的自然景观——一条98公里长的狭长沙丘带将波罗的海和克莱佩达(Klaipeda) 海岸隔离,形成了一块潟湖。人们坐船跨过潟湖,来到这个半岛上徒步、骑行,感受美妙的沙滩。

一起走进这个被低估的“欧洲中心”-立陶宛

库洛尼亚沙嘴最有代表性的景点就是沙丘,这些天然形成的沙丘十分脆弱,所以到处都立着标识告诉游客:踩在上面是不被允许的。尼达(Nida) 是沙嘴上最大的城市,毗邻俄罗斯边界,德国文豪托马斯.曼曾经在这里度过两个夏天,并在这里留下了传世巨著。

|| 境内有一个“独立共和国”

一起走进这个被低估的“欧洲中心”-立陶宛

在维尔纽斯东部穿城而过的Vilnia河边,有一片区域叫乌祖皮斯,1998年这里宣告“独立”有自己的宪法、甚至一度还有自己的军队。这是一片属于艺术家、文化人和流浪汉的集中地,因其自由的气质吸引着众多旅行者。

在乌祖皮斯的Paupiog街,有一面墙上用多种语言展示了「共和国宪法」,文字洋溢着自由的气息。「每个人都有在维尔纽斯河畔生存的权利,而维尔纽斯河有流经每个人的权利」,「每个人都有不杰出和不闻名的权利」,「每个 人都有无所事事的权利」,「每个人都有爱和照顾猫的权利」……当然该宣告更多可以看作一种行为艺术,立陶宛官方对乌祖皮斯的独立甚至呈欢迎态度。

|| 琥珀的王国

立陶宛盛产琥珀,堪称琥珀王冠顶端的最耀眼的明珠。这里的琥珀制品从佩戴的首饰到大件装饰品应有尽有,除此之外还有琥珀制成的生活用品,比如琥珀手工皂。如果没有来过立陶宛,你可能不会知道琥珀能制作出那么多花样。

一起走进这个被低估的“欧洲中心”-立陶宛

立陶宛的琥珀之都当属帕兰加(Palanga) 。波罗的海宁静的海岸线和广袤的森林,孕育出这块地区最大的琥珀产地。

一起走进这个被低估的“欧洲中心”-立陶宛

在帕兰加城市中心的比鲁特公园内,坐落着一座琥珀博物馆,完全配得上“一城一景”的评价。博物馆的本体就很有看点,前身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当地很多新人选择在这里拍摄婚纱照。

一起走进这个被低估的“欧洲中心”-立陶宛

馆内收藏有超过5000件展品,是全世界最大的琥珀博物馆之一,堪称立陶宛琥珀饰品精华,看起来就像古巴比伦史诗中英雄王吉尔伽美什的宝库一般。

在波罗的海三国之中

立陶宛也许最不为人所知,存在感也不算强

但这里却是一处带着奇幻色彩的国度

立陶宛人的自由、个性和坚韧

更值得人们去探索和发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