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5 贾宝玉悟的禅机真的只是“顽话”吗?

贾宝玉悟的禅机是在过年的大正月里,这一回书题目有宝玉“悟禅机”,也有他爹贾政“悲谶语”,如此安排作者是要告诉读者,贾府中人的结局,是全书重要的章回。

贾宝玉悟的禅机真的只是“顽话”吗?

先说宝玉悟禅机,这回正月里贾母高兴为薛宝钗过生日,请戏班唱戏,宝玉听了鲁智深入五台山的《山门》一出戏,叹服于戏文“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意境。

贾宝玉悟的禅机真的只是“顽话”吗?

京剧《山门》

看戏后,扮戏的女孩像林黛玉的真相却被史湘云一语道破,惹得林黛玉非常不高兴。而这期间,贾宝玉即即要安慰小性儿的林黛玉,又要安慰发脾气的史湘云,结果两边都不领他的人情。

贾宝玉想起戏文“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又想到这两个人“尚未应酬妥协,将来犹欲何为?”,一气之下“悟了禅机”。不得不佩服宝玉的气度:你想当护花使者吗,从小树立“应酬妥协”姐姐妹妹的志向很重要,但也有风险。“贾宝玉调停不成悟了禅机”了解一下!

先看看在这样的背景下,贾宝玉悟了什么禅机:

你证我证,心证意证。是无有证,斯可云证。无可云证,是立足境。

并又做了一首出自《山门》的戏曲小调《寄生草》:

无我原非你,从他不解伊。肆行无碍凭来去。茫茫着甚悲愁喜,纷纷说甚亲疏密。从前碌碌却因何?到如今,回头试想真无趣!

这禅语和小调被林黛玉、史湘云和薛宝钗看见了,宝钗还说这都怪自己告诉了贾宝玉戏文,若是以后出家,我是“罪魁”了。众人一笑,便来质问贾宝玉,并说参禅未透,应在跟一句“无立足境,是方干净”,并引六祖惠能“明镜非台,本无一物”的典故。众人一笑和好如初。

看了后文的读者应该是汗毛直竖的,这看似小孩儿的斗气拌嘴,却道出了贾宝玉最后的结局,而且罪魁宝钗也被暗指,而同看宝玉禅语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最关键的三个人。这些小孩儿的“顽意儿”真的不是“顽话”。

贾宝玉悟的禅机真的只是“顽话”吗?

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巧妙安排,宝玉禅机因宝钗起,也因宝钗终,到最后真的是“大地白茫茫一片真干净”。这小孩“顽话”暗伏下宝玉的结局,也暗伏下贾府的命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