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他30歲當博導,38歲成為最年輕院士,開掛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他16歲上大學

30歲當博導

32歲擔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36歲出任中科院金屬研究所所長

38歲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41歲成為美國《科學》雜誌的

48歲成為中國“萬人計劃”的首批

傑出人才6位人選之一

53歲當選美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

他的人生就像安了“加速器”

他30歲當博導,38歲成為最年輕院士,開掛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他,就是盧柯

地地道道“中國製造”的科學家

不僅是有著25年社齡的九三學社社員

還是連任兩屆的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

在剛剛閉幕的

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上

他當選為全國政協常委

他的人生充滿傳奇

山區裡走出的傳奇

1965年5月23日

他出生在偏遠的甘肅省華池縣

直到讀高中才從山區走出來

1981年

16歲的他考取華東工學院

(現南京理工大學)機械系

攻讀金屬材料與熱處理專業

在大學期間

他對這個專業的喜愛與理解

已經超過了周圍很多人

他30歲當博導,38歲成為最年輕院士,開掛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青年盧柯

1985年大學畢業後

他考取中國科學院

金屬研究所研究生

1988年碩士畢業時

他放棄去日本讀博的機會

卻選擇留在金屬所攻讀博士學位

他的理由是:

科學研究是靠人來做的

能不能做好,取決於人的能力

他30歲當博導,38歲成為最年輕院士,開掛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就這樣

從本科到博士研究生

一直在國內接受教育

1990年博士畢業後留所工作

38歲時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是改革開放後當選年齡最小的院士

這個紀錄至今仍未被打破

科研就是跟自己鬥

從1997年—2005年

他和學生花了很長時間做樣品

第一代樣品做出來

粗糙度太大

根本看不見

表面納米層對力學性能的效果

雖然,他備受打擊

但並沒有放棄

畢竟

科研有風險

這是一個跟自己鬥智鬥勇的過程

他扔掉了之前的原理

換思路帶領學生又做了五年

還是什麼都沒做出來

不過

這回他認定自己的思路是對的

不放棄

他30歲當博導,38歲成為最年輕院士,開掛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2016年5月19日,盧柯在中國科學院大學,科學前沿進展講座現場

一年後

“兩粗中間細,界面光潔,

強度和塑性都很高”的

梯度納米結構樣品就做出來了

2011年

這項成果被髮表在《Science》

起初大家都不相信能實現

後來又都跟風做

2000年至今

他的課題組先後研究出

“納米孿晶結構”

“梯度納米結構”

“納米層片結構”

等幾種新型納米結構

研究水平國際領先

為開發高綜合性能納米金屬材料

開闢了新途徑

他30歲當博導,38歲成為最年輕院士,開掛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盧柯課題組合影

2017年

美國《科學》雜誌刊登了

他所在的研究組的最新成果——

“納米金屬中發現晶界穩定性

控制的硬化和軟化行為”

揭示了

納米材料中軟化和硬化行為本質

澄清了過去30多年來

關於這一問題的爭論

對他來說

這已不是第一次

得到國際權威的認可

他30歲當博導,38歲成為最年輕院士,開掛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2000年

他在《科學》雜誌上發表第一篇文章時

納米材料“鼻祖”葛萊特

贊為“本領域的一次突破”

十幾年過去,

盧柯和中國納米材料學科

收穫了一個又一個突破

他一直在加速理解什麼是科研

加速實踐自己的科研想法

在國際納米界

他的聲望也是與日俱增

儘管早早成名

仍然堅持在一線研究、教學

照貓畫虎畫出的永遠是貓

經常會有人質疑

中國的製造業不行

是因為材料不行

他覺得很冤枉

他30歲當博導,38歲成為最年輕院士,開掛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

瀋陽材料科學國家(聯合)實驗室主任盧柯

與其說我們和國外的差距

是材料技術上的差距

不如說是差在

我們對材料本身的理解上

我們經常做的是

把國外的東西拿來解剖

然後照貓畫虎地做

我們畫出的永遠是貓

所以很難突破

要想有所突破

就要從根上做

最基礎的開始做

他強調

“堅守似乎不是創新

但是它是把你的創新變得有價值

非常重要的一個步驟”

科學研究最怕的就是“大概齊”

粗糙結果的發表會讓很多人

尤其是你自己走彎路

用知識照亮身邊人

他現任九三學社

第十四屆中央委員會副主席

2017年8月

在九三學社第三屆全國青年論壇上

他對青年社員提出3點希望:

一是要志存高遠、堅定信念

二是要銳意創新,勇於擔當

三是要夯實根基,知行合一

他30歲當博導,38歲成為最年輕院士,開掛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2017年8月,盧柯在九三學社第三屆全國青年論壇上致辭

2017年全國兩會期間

習近平總書記參加

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

民進農工黨、九三學社委員聯組會

聽取意見和建議並發表重要講話

在講話中

充分肯定我國知識分子為

國家和人民所作的歷史貢獻

2017年全國兩會前夕

他被正式授予

國家“萬人計劃”傑出人才人選之一

成立科學家工作室

他30歲當博導,38歲成為最年輕院士,開掛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萬人計劃”入選證書

他說

很榮幸成為該舉措的受益者和實踐者

所有有愛國情懷的科研人員都希望

能夠在推進我國科技創新大潮中

盡一份綿薄之力

讓自己的研究回饋社會

報效祖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