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从影响力到传播力来说,周杰伦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哪一首歌?

假朋友xt


作为一名90后,从客观理性的角度来讲绝对是杰伦第一张专辑里的《双截棍》。

2000年一首双截棍横空出世,而且收到广大年轻人的喜爱,一种咬字不清,嘻哈,有点freestyle的风格得到了认可,后面才有了周杰伦时代。

为什么说是这首歌呢?

第一,这种音乐风格对你华语乐坛来讲刚出来的时候是饱受争议的,喜欢周杰伦的喜欢的要死,讨厌周杰伦的也是很讨厌,说唱风格虽然不是周杰伦首创,但是这种风格的发扬和传承周杰伦发挥到了极致。任何事贵在坚持,周杰伦早期的专辑都有这种说唱,代表作《本草纲目》,《以父之名》等,他坚持自己的特色,从一开始有人批评,到全国甚至全世界认可是一个非常艰辛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他是先锋,是国内开启这个风格的创造者。

第二,当时的华语乐坛正是黄金时代,前有四大天王,后有谢霆锋,王力宏,张惠妹,王菲等,好多巨星大咖,竞争也是非常激烈,存在即合理,能在这种环境下逆袭也是很不容易的,要知道结论早期好多作品都是自己作词作曲,他是一个创作者,贵在原创,而且一发不可收拾,可见结论实力也是杠杠的。

第三,时势造英雄。周杰伦被80后喜爱,同时也开启了90后的音乐细胞,90后几乎没有不认识周杰伦的,即使你不喜欢他的作品但也一定听过,那个时候卡带,cd,光盘💿还存在,本质上讲周杰伦的《双截棍》里面包含了一种青春,冲动,叛逆,我行我素,特立独行等一些元素在里面,这些特质正好十分符合放下年轻人的特质,所以他能红也是必然的原因,早期的粉丝基础特别牢固,周杰伦早期10年霸占了我们的校园青春,他的每一首歌都能找到青春,美好的影子,是一个引领时代的人物,在这里不得不特别说明一下,方文山的加入更是让周杰伦的作品有了更深的寓意,更深的品味,更多的内涵。

所以,论代表性《双截棍》绝对是当之无愧,它的时代意义,它的风格,它的个性是最具代表性的。








sky电影yy


一个80后的杰迷路过。

先说说怎么认识周杰伦的一个过程

02年那会好像是上初三还是初二来着来着,(确实有点久远了哈)当时还是听的随身听。那时候听的基本是任贤齐,谢霆锋的或者是刘德华的磁带。没错,那会是磁带。好像那时候阿杜也挺火。当然,光碟也买过。都是泳装啊,风景的,那些光碟陪伴了我整个假期!

其实那时候周杰伦好像都出到第四张专辑叶惠美了,最先接触到的是东风破。双截棍这类的听过应该当时是无感,所以没什么应像。因为同桌长得还可以,特喜欢周杰伦。才知道周杰伦的。那时候学校广播也经常放轨迹,断了的弦。

到了04年读中专那会。发现整个学校很多都在听周杰伦的歌,讨论的。那一年好像是专辑七里香。当时周杰伦代言了动感地带,那会很多人都还是有手机了。我没有。我花了150块钱买了一个128兆的绿屏mp3。然后下了周杰伦包括以前的很多歌。

从这个阶段来说,我觉得周杰伦是从叶惠美专辑开始红的,到七里香红遍大江南北。

再之后就是十一月的萧邦,算是红到了颠峰。当然并不是说这之后就不红了,是说从这张专辑开始就已经没有人能撼动他在歌坛的地位了。这也是我第一次花钱买的一张正版专辑,当时音像店外面用了一张纸写着,周杰伦新专辑已到。当然后来还买过无与伦比演唱会的光碟。

最后06年晚一点就出去工作了,慢慢的就没怎么听再出的新专辑了。(是没有每一首都一定要去听,要去学了。主打那几首流行的肯定还是要听的。)

再回到主题,最具代表性的。当然太多太多了,我个人就暂定为《夜曲》吧!!!




我不知道75275069


周杰伦是80年代代表之一,从中学起到结婚前,基本上每一首歌都爱听,还记得高一时我是学校的广播员,总会在自己广播休息时放那首(暗号)那词,那调深深的吸引我,搞得每次班里的男同学听到这首歌就知道今天是我广播[捂脸]现在想想仿佛在昨日,仿佛我还是那个不够自信的高中女生。


阳阳爱红红


作为一个90后粉了周杰伦十多年,忍不住来回答下这道问题,每张专辑必收每轮演唱会总也要看两三个城市才过瘾。

范特西专辑

1、从影响力来说《双截棍》作为周杰伦的成名曲,影响了不知道多少人。

那也是我第一次接触到周杰伦这个名字,那首热血沸腾的歌曲配上棱角分明的少年在当时简直是轰动一时。那年的孩子嘴上不哼上几句哼哼哈嘿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年轻过,哈哈哈哈,这是暴露年纪的一题!

《双截棍》收录于周杰伦2001年9月20日发行的专辑《范特西》中 ,它改变了以往传统,创作出新的一种武术风格歌曲,“少林武当”后突如其来的一段钢琴简直惊为天人,原来音乐还可以这么玩!

歌词由周杰伦的“御用作词人”方文山创作,具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情,天马行空又充满画面感。曲当然是周杰伦自己操刀,开创了华语流行音乐“中国风”的先声。

刚柔并济的摇滚加上超快版Rap曲还有二胡和锣的混搭加入简直在当年闻所未闻。不可否认的是《双截棍》不论从概念包装、词曲立意、周杰伦的Rap,风格混搭,都让这首歌林立乐坛傲视群雄。它带来的不仅仅是传播与流行,而是引发了前所未有的颠覆与创新。它让更多人开始思考中国的流行音乐需要更多元的流行音乐形式。

叶惠美专辑

2、如果按传播力来说是《以父之名》,要知道每年的7月16日是【周杰伦日】,这个节日的由来是因为在2003年7月16日,全亚洲超过50家电台,有近八亿人收听一起收听这首《以父之名》。这是周杰伦音乐走向国际的另一个里程碑。《以父之名》由周杰伦作曲,黄俊郎填词,洪敬尧编曲,收录在周杰伦2003年7月31日发行的专辑《叶惠美》中 。

这首歌低低的rap唱腔加上使用了复古音乐钢琴,还有意大利文与歌剧上的一些唱腔来搭配,令人耳目一新的暗黑风歌曲。为了配合歌路和形象,周杰伦特地到罗马拍摄《以父之名》的MV,这首歌的MV是一大亮点,故事性很强,讲述了一个在黑帮家庭中以杀手身份长大的孩子,有一天忽然发觉收养他的教父原来就是杀害生父的凶手最后需求复仇的一个故事。

歌曲结尾前的枪声,然后贯穿整首歌的旋律即将终止,那令人惊颤诡异的尖叫在此时渐渐多了起来,更像是最后的呐喊与挣扎。


娱乐鸭ya


感谢楼主提出这么经典的问题,我刚才看了所有人的评论,还有人说《爱情买卖》的,网友们真是太有才了,哈哈,有的人说《双节棍》,有人说《以父之名》,还有人说《青花瓷》,这几首歌都是我们80后的回忆,确实很有影响力,但是现在社会是90,95后的社会,他们的心声才能代表哪首歌的影响力传播力最有代表性的,那就是《告白气球》我专门查了周杰伦各个音乐App的播放量,18年最高的就是《告白气球》4.7亿播放量,无歌能及

《告白气球》是周杰伦演唱的一首歌曲,由方文山作词,周杰伦作曲,林迈可编曲,收录于周杰伦2016年6月24日发行的专辑《周杰伦的床边故事》中。

2017年1月,这首歌曲获得Billboard Radio China 2016年度十大金曲奖,词作者方文山为周杰伦创作了《印地安老斑鸠》之后,在《周杰伦的睡前故事》这张专辑里为周杰伦量身打造了一首甜美浪漫曲风的歌曲——《告白气球》。

该歌曲灵感来源于法国的美景,觉得应该来一首《简单爱》类似的歌曲创作,回顾一下以前那种对于初恋、小清新的感觉,在创作过程中周杰伦一直保持着童心未泯的心态与方文山一起合作,自己坦言这首歌是专辑里面,写得最简单的,最好写的




暮尘沙洲


先总结说一下周杰伦歌曲都蛮不错的,非要选一首具有代表性的是《河滨公园》周杰伦在创作中特别擅长在一首流行歌曲才短短三四分钟的时间里,他能大量的使用非常多的调性变换手法来丰富自己歌曲的音乐性。

在把自己的作品写得简单易懂的同时,把作品写得华丽丰满炫技。

再把自己的作品做得满足大众的同时,完全和市场上那些泛滥的歌曲拉开档次。

再来说一下在《河滨公园》中,周杰伦灵活地运用近关系大小调的转换,同一段旋律,周杰伦能把它写成主歌的同时,又把它写成副歌。他非常成功地领会了周杰伦所写的这首旋律的用意,他大量运用挂留和弦的不协和色彩,来烘托乐句转换的契机,在这首歌里显得非常迷人。他大量的运用环境声,辅以钢琴和弦乐的乐器配乐,将整首歌的气氛描绘地精确无比。前奏是鸟鸣声,公园中孩子们玩耍嬉戏的环境声,非常应景地表现了“河滨公园”的环境地点,非常具有夏天的味道。

然后钢琴的和弦进来,弦乐也一点点进入,营造出唯美的旋律氛围。

再来说一下,Selina的声线,本来就是清新的小女生。其实不仅声线……Selina本人就完全符合这个感觉。所以……她担任了这个MV的主角。然后,Hebe也加入了。

当年她们俩主要负责团队里的高音,而且这首歌里的调也蛮高的,演唱难度还是有些大的。

Hebe唱到“爱已被搁浅”……这个乐句,最后以7结尾,意味着接下来的转调开始。

我特别特别喜欢钟兴民大师在此处间奏,突然的一个钢琴转场,再配上弦乐“幽怨”的演绎,然后一个下行音阶,衔接转向了新的动机发展。

周杰伦的旋律开始了新的动机,Selina的人声唱进来……讲真,不管听多少次,此处Hebe唱得真的是我感到心都要化了。一个小女生的失望、难过、痛苦、不解,她演绎得很好。

然后旋律进行到一段比较低沉的部分,此时,旋律突然从c小调转回了bB大调,乐曲也一下子提到了高音声部,周杰伦的旋律此时有发展了一个新的动机。Selina和Hebe继续为彼此和声,用高亮的声线,来演绎这一段感情分割所带来的纠结。大家需要注意,钟兴民大师此时的编曲,也通过弦乐的变化,在一点点一步步的走向明媚。我不说,我相信大家一定不会发现。此时开始的旋律,就是《河滨公园》一开始的旋律。几乎完全一模一样!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同一段旋律,周杰伦将其写成了“主歌”,又能在一堆的调性变化之后,将其作为总结全曲的“副歌”。在整首歌曲中,每一个动机每一个主题,都只进行了一次!这根本就不是标准流行音乐的体裁和形式!在钟兴民大师编曲变得更丰富的弦乐加鼓点加成下,这段旋律变得明媚起来,也表达小女生勇敢的成长走出了感情的伤痛。

最后,几声“不见”。

既是告别,也是成长。

旋律也终于回到了“1(do)”上,乐句在此完美结束。伴奏的编曲,明朗的鼓点,配上依然是公园里鸟鸣、孩子们玩乐的环境声。描绘着“夏天终究是明朗的,公园终究是美好的”。

最后再提一点,这一首歌是周杰伦早期作品还在用心刻苦认真写作品中,主要发挥他扎实的音乐功底,大量运用近关系调转换所创作的一首很高质量的作品。这首歌非常非常的棒。


坐在河边钓螃蟹


只能选一首的话,我选《双截棍》。

这首歌出自神专《范特西》,正是这张专辑的出现,使得周杰伦成为万众瞩目的华语乐坛佼佼者。专辑多牛逼不说了,这首《双截棍》是这张专辑最有周杰伦色彩的歌曲,这首歌之前华语乐坛没有人这么写旋律,没有人这么停顿,没有人这么说唱。实实在在的周杰伦风格,传唱度极高,甚至潘长江都改编过。。天马行空的曲风,出人意料的断句,令人称奇的节奏感。

第一代神曲,凭借一人之力拯救无数卖双截棍的老板,吊的一批。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暴走新视角


最具代表性的应该是《菊花台》!

周杰伦歌曲的门面一直是中国风,只有中国风的曲风才能让周杰伦被年长的听众所接受,不再只被年轻人追捧,即使是被杰迷认定为神曲的《以父之名》和《夜曲》也达不到这种高度!而《菊花台》则是周杰伦众多中国风歌曲的门面!!

从这首歌开始,周杰伦真正的奠定了自己华语乐坛的地位!中国风开始被年长的听众认可和熟知,周杰伦本人也渐渐被年长的年长众接受!并且,本歌曲也是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的片尾曲,在电影铺天盖地宣传的带动下,《菊花台》的影响力和传播力被更加放大!

记得那时候就行一句话:我问爸爸菊花台怎么样,爸爸说没喝过!看似是一句调侃代沟的话,细细品味下来,恰巧说明这首歌的影响力!





马良的笔


周杰伦是不少80后,90后甚至00后的音乐启蒙老师,是他开辟了新生代的华语音乐。

中国风的《东风破》、《青花瓷》、《烟花易冷》;

R&B《爱在西元前》、《给我一首歌的时间》《暗号》;

说唱风《双截棍》、《夜曲》;

暗黑风《以父之名》《夜的第七章》;

每一首都让人印象深刻,时至今日还广为传唱。

对我而言,周杰伦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七里香》,这首歌出自2004年发表的第四张个人专辑《叶惠美》。前奏一响起,就想起来电扇嗡嗡的教室,外面的蝉鸣,以及偷偷使用复读机听歌的同学。当年这首歌斩获香港TVB8十大金曲最佳作曲、监制、编曲3项大奖及第11届全球华语音乐榜中榜年度最佳歌曲。后来非常有幸去听了现场演唱会,才知道每一次演唱会的最后一首都是这首《七里香》~


雯呀雯666


我就知道菊花台!

菊花台满地散你的笑容已泛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