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感觉朱棣酷爱行军打仗,为什么其谥号为“文皇帝”而不是“武皇帝”呢?

醉倾城36


谥号是根据本人对后世影响力的称谓。朱棣的文治举措对历史文化影响深远。总的来说是文治大于武功。


东方丝绸1812


1424年8月,已经六十四岁高龄的朱棣,于第五次亲征蒙古之际,倒在了回师的路上,举国震惊!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作为一代雄主帝王,朱棣身后的丧事不可谓不隆重。拟庙号,定谥号,入帝陵……好不风光!

篇幅所限,其他先表过不提,本文重点谈谈朱棣的谥号。

谥号起源于西周时期,是古代有身份的人死后而获得的概括他生平和经历的称号,一般由朝廷頒赐,或褒或平或贬,或长或短,不一而足。

皇帝谥号,先由礼官初步议定,尔后嗣位皇帝亲自参与定夺,唐王朝以前,国君与皇帝谥号字数上相对精简,一二字者居多,自唐以后,皇帝谥号越来越长,动辄一二十字。

作为大明皇帝,朱棣死后也不例外,谥号『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明世宗即位后,发动“大议礼事件”,又改谥『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

纵观永乐大帝的一生,。靖难立位,迁都北京,改革官制,五征蒙古,收复安南,开疆拓土。遣郑和七下西洋,集英才撰《永乐大典》。文治武功,国运昌盛,实为一代雄主,以上谥号溢美之辞当之无愧。

但翻阅《明史》,又多以“文皇”代称其尊。(皇者身份地位,文者谥号)以至于后世疑惑:其人“军旅不辍”何以谓之“文”也?

在此,笔者认为,原因有二

其一,谥号过长,优点在于能全面概括一个人的生平事迹,但由此带来一个问题,冗长拗口,日常称呼不便,故而自唐以后,帝王多以庙号称,谥号的“出镜率”开始下降。但也有以庙号谥号并称者,为免予不便,以谥号相称时,一般选取完整谥号中的一二字作为谥号的代称。

朱棣的“文”谥,既从[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中摘选出。这样,称呼起来是方便了,但又不能完整概括其生平。当然有必要加一句,这个摘选是大家达成共识的选,并非随心所欲,不然一人多称,岂不混淆视听!

其二,源于古今“文”字释义上的差距所带来的误解。现代的白话“文”,给人以文弱之感。但回归古籍,《逸周书·谥法解》明确规定:“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厚曰文,学勤好问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赐民爵位曰文。”

其他倒好理解,所谓的经天纬地,即以经世之才治理天下或国家。如晋文公、楚文王、卫文公等等,试想以今日所理解纯文人,能做到这些吗?

顺带提一句,唐太宗李世民死后,一开始谥号也是“文”(单一一个“文”字)

结语:自唐以后,帝王谥号越来越长,如果出现一二字的谥号,多半是简称,不能直接拿来概括某个帝王的一生;同时,古今“文”字释义有所区别,翻阅古籍,研究历史,需要特别注意!





大风云扬dfyy


明永乐帝朱棣谥号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简称文皇帝,庙号明太宗、明成祖。

朱棣以武得国,一生南征北战,最后的谥号却是文皇帝,这要从中国古代的谥号习惯说起。

大约从唐朝开始,政坛上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臣子都想以“文正”为谥,死当谥文正,但历朝历代得文正谥号的人却寥寥无几。

西汉刘向的《谥法解》称:“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民惠礼曰文;赐民爵位曰文;勤学好问曰文;博闻多见曰文;忠信接礼曰文;能定典礼曰文;经邦定誉曰文;敏而好学曰文;施而中礼曰文;修德来远曰文;刚柔相济曰文;修治班制曰文;德美才秀曰文;为宪、帝德运广曰文;坚强不暴曰文;曰文;圣谟丕显曰文;化成天下曰文;纯穆不已曰文;克嗣徽音曰文;敬直慈惠曰文;与贤同升曰文;绍修圣绪曰文;声教四讫曰文。”

谥号中的“文”字是非常高端的,中国古代的臣子重名,以“文”作谥是他们毕生的追求,即便是死后,子孙后代也面上有光。

臣子这般,君王更是如此。

不同于年号,帝王的谥号是后代子孙对其生前的总结,也是激励君王勤勉的手段,像文、武、明、景、庄、宣等,都是美谥,而像灵、哀、炀、厉之流,却有着明显的贬义。

虽然得国不正,但不可否认朱棣是位英明神武的君王,他设立内阁、迁都北平,强化了中央集权的统治,亲征蒙古、收复交趾,维护了国家领土的完整,还派遣郑和七下西洋,强化了与南洋诸国的联系。

历朝历代评价最高的五个皇帝谥号,依次是“高文武宣明”,“高皇帝”是父亲朱元璋的谥号,至于排在第二的“文皇帝”的称号,文治武功的朱棣自然是当仁不让了,不光如此,朱棣还给侄子朱允炆留了个“让皇帝”的谥号。


十八街乱麻花


明朝皇帝朱棣(卒于1424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儿子,初封燕王,后从侄子朱允炆手中抢来皇位,成为大明朝的第三位皇帝,后世常称明成祖或永乐皇帝。

朱棣戎马一生,无论是早年为燕王,还是称帝后,刀兵不止,常年征战四方,但死后的谥号却被说是“文皇帝”,要知道“谥号”应当是根据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的称号。那么,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文皇帝”其实是不准确的说法,朱棣驾崩后的原谥号为“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庙号太宗。后来被明世宗改谥为“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改庙号为成祖。这才有了我们后人称的明成祖。

事实上,有人可能会注意到,唐朝之前的皇帝,我们习惯称其谥号,如汉武帝、隋文帝等。但到后面的朝代的皇帝,则习惯称庙号,如唐太宗,明成祖等。那为什么要这样呢?为什么不统一称谥号或者庙号呢?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唐朝以后的皇帝,谥号的文字大多加长了。如唐太宗李世民的谥号就是“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是要叫“文皇帝”、“武皇帝”还是“孝皇帝”呢?好像都不太准确。而此后各朝,谥号越来越长,恨不得将所有的好词字都加进去。到朱棣时,“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文治武功,仁孝双全,什么都要有,足足19字的谥号,这么长的谥号称呼起来很不方便,而“文皇帝”一类的所谓简称却又不太准确,因而也就大多改称庙号了。


小毛虫看电影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第三位皇帝在位22年,驾崩后谥号:启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简称文皇帝。庙号:成祖。

古代谥号是有其规定的,在周代《逸周书·谥法解》中就有明文规定:

维周公旦、太公望,开嗣王业,建功与牧之野,终将葬,乃制谥,遂叙谥法。
经天纬地曰文、道德博原曰文、勤学好问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锡民爵位曰文。
克定祸乱曰武、威强睿德曰武、开土拓疆曰武、帅众以顺曰武、折冲御侮曰武。

朱棣一生功绩主要有:

  • 五次征伐蒙古、平定安南,设立奴儿干都司、哈密卫,同时在贵州设立行省,确保了大明周边环境安全,确保了大明的领土完整。

  • 派郑和下西洋,促进了大明与外部世界的交流,使海内归心、万国来朝。

  • 吸收古代文化精髓,编著了《永乐大典》,使经历元朝统治时期,造成的汉族文化断层得以恢复。

  • 加强对地主豪强的管控,防止兼并现象产生;同时对以往的大运河进行疏通,促进南方与北方经济交流;由于北方地区连年战乱,许多土地闲置,一方面迁徙百姓,一方面减轻赋税鼓励生产,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复苏。

朱棣登基称帝后,确保了大明疆土完整,使四方宾服,保护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交流,积极发展经济,创造了“永乐盛世”。由此可见,在朱棣一生中“武”只是一个方面,而“文”却能更全面的概括其一生,所以朱棣去世后,后世给朱棣取谥号:文皇帝。


风吹下的洛夜


皇帝的谥号是对皇帝一生功绩的概括。“太宗文皇帝”中的"文"就是朱棣的谥号,用“文”为谥这说明对这个皇帝的评价很高,因为古代人对“文”非常重视,谥号为“文”说这个皇帝在这方面有突出的表现或贡献。谥号是皇帝死后才定下来的。

庙号是皇帝死后下一代皇帝给前一任皇帝的称号,主要是表示皇帝在位时所作的贡献。朱棣的庙号在他时候还曾引发过激烈的争论。因为朱棣是通过夺权登基的,他死后,按照“一太祖、一太宗”的惯例被称为“太宗文皇帝”,并且它的庙号一直沿用到明朝中期。

太宗是庙号,“文”是谥号,一般来说,“文”是美称,只有贡献很大的皇帝才能得到这个谥号。在皇帝时候可以称其庙号,但是因为中国的朝代过多,称庙号很容易混淆,所以一般都称年号,比如:朱元璋一般称为洪武,朱棣称为永乐。但在约定俗成的情况下,可以用谥号来称呼皇帝。其实谥号也很容易重复,纵观整个历史的朝代中,有四位太宗皇帝。

在明史中,永乐皇帝一般被称为“文皇”。当时嘉靖改太宗的庙号为成祖,是因为一般只有开国皇帝才能称“祖”。

其实这主要是因为天子七庙的祖制,按照明朝皇帝的顺序,明太祖朱元璋是“万世不祧”之君,那么其神主自然被立于太庙正殿之首,后世君主的神主按照“昭穆”分列下首左右;然后,才是维持七庙之数,“亲尽则祧”即在太庙中将已“祧”之君的神主从正殿移出,移到“世室”然后单独祭祀。

嘉靖将朱棣的庙号由太宗改成成祖,主要是因为当时兴献王正式称宗入庙,按照天子七庙之制,朱棣是要“祧”的,但是因为朱棣是通过“靖难”才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所以嘉靖不能“祧”他,所以只能改“太宗”为“成祖”,那么朱棣和朱元璋同时成为“万世不祧”之君,自然两位神主立于太庙正殿之首了,但倒霉的仁宗却被“祧”了。


公元前


朱棣的谥号可不是文皇帝,而是“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

17个字呢!有些字能省,有些不能省。

周武王、周文王的武和文是谥号,而王是爵位。

齐桓公的桓是谥号,公是尊称,不是公爵。

秦始皇废除谥号,用二世皇帝、三世皇帝等等称下去。

汉朝既恢复谥号,又恢复庙号。刘邦的谥号为高,庙号太祖,全称为汉太祖高皇帝,不过太史公创出一个汉高祖,于是汉高祖流传下来。

汉朝皇帝一定有谥号,却不一定有庙号,汉文帝庙号为太宗,景帝没庙号,武帝为世宗。

隋唐之后,严格说来自唐朝开始,后世皇帝喜欢给祖宗上些好听的谥号,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李渊,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李世民等等。

这谥号可不能随便省字的,只能念全称!这样给官员、史官弄了很大麻烦。因为这时候所有皇帝无论是否有功绩,都有庙号,于是用庙号来称皇帝。

唐太宗、宋太祖等等。

题主有意的话,可以搜搜唐朝以后的皇帝谥号,真是越来越长!


卧牛说历史


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世称永乐大帝。

洪武三年,册封燕王,前往中都凤阳历练。洪武十三年,就藩北平,率军打败北元,声望日隆,名列诸王之首。建文帝即位后,厉行削藩政策。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攻打南京。建文四年(1402年),攻破南京,正式即位,年号永乐。励精图治,延续洪武政策。政治上,改革官制机构,设置内阁和东厂;军事上,五次亲征蒙古,收复安南,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西北设置哈密卫,西南设置大古刺、底马撒、底兀刺等宣慰使司和贵州承宣布政使司,拓展和维护华夏版图的完整;委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中外友好往来和南海地区的经营;编修《永乐大典》,疏浚大运河,迁都北京。统治期间,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文治武功很大提升。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第五次北征蒙古,崩于回师途中的榆木川,享年六十四岁,庙号太宗,

谥号『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

葬于长陵。明世宗即位后,发动“大议礼事件”,追谥『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庙号成祖。


徐小枫X


. 皇帝的谥号是对皇帝一生功过的概括。“太宗文皇帝”中的"文"就是谥号,以“文”为谥是很高的评价,因为古人对“文”很重视,谥号为“文”就是说这个皇帝在这方面有突出的表现或贡献。谥号是皇帝死后定下的,只有在皇帝驾崩之后才能用谥号称呼皇帝,比如皇太极的谥号就是“太宗文皇帝”,只有在顺治即位之后才能用这个谥号来称呼皇太极。




残月阁


本来他老子朱洪武在位时,就有意立他为太子。但他不是长子,最后太子病死。朱元璋直接把位子传给朱标的儿子朱允文。也就是朱棣的侄子。后来朱元璋驾鹤西游,朱棣以清君侧的名义在北平起兵打到南京,夺了他侄子的皇位。他继位之后一直担心天下人非议他的皇位来路不正。后来派郑哥七下西洋一方面也是为了打听朱允文的下落。谥号文,大家注意了,只有日后才会上谥号。所以他生前并没有给自己上谥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